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 C. (−2,1) D. (2,−1)
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 解方程x2−4x=3,下列用配方法进行变形正确的是( )
A. (x−2)2=19 B. (x−4)2=7 C. (x−2)2=4 D. (x−2)2=7
4. 一元二次方程2x2−3x+5=0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判断
5. 下表是甲、乙两名同学八次射击测试成绩,设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x甲−,x乙−,方差分别为s甲2,s乙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7
8
7
4
9
10
7
4
乙
6
7
8
7
8
6
7
7
A. x甲−=x乙−,s甲2
C. x甲−>x乙−,s甲2
6. 某工厂由于采用新技术,生产量逐月增加,原来月产量为2000件,两个月后增至月产量为3000件.若设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下列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2000(1+x)=3000 B. 2000(1+x)2=3000
C. 2000(1+x%)2=3000 D. 2000+2000(1+x)=3000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3,0),C(0,2),将矩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则旋转后点B的对应点坐标为( )
A. (−2,3)
B. (−2,0)
C. (0,3)
D. (2,3)
8. 小英以3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8分钟到达某地,原地停留10分钟后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回出发地.小英距出发地的距离y(单位:千米)与时间x(单位:分)的函数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9. 函数y= 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10. 已知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5=0的一个根,则b的值是______ .
11. 根据某班40名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不含起点值,含终点值),回答下列问题:
(1)人数最多的身高范围是______ ;
(2)身高大于175cm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 .
12. 请写出一个图象平行于直线y=−5x,且过第一、二、四象限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______ .
13. 已知点A(−2,y1),B(3,y2)在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则y1______y2(填“>”,“<”或“=”).
14.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M,N分别是BC,DC边的中点,连接MN交AC于点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写序号即可).
①DA=DC
②OA=OB
③MN⊥AC
④∠ABD=60°
15.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3,过点D作DH⊥AB于点H,连接CH.若CH平分∠DCB,则DH的长是______ .
16.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BC=5,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B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秒),△APQ的面积为y.则y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5.0分)
解方程:x2−4x−5=0.
18. (本小题5.0分)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A(−2,5),B(0,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9. (本小题5.0分)
已知: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F=CE.求证:BF=DE.
20. (本小题5.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4,−1),B(5,5),C(1,4),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P.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C,点P;
(2)顺次连接O,P,B,C,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 (写出一种特殊四边形,不必证明).
21. (本小题5.0分)
下面是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完成证明.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
求证:DE//BC,且DE=12BC.
方法一:
证明:如图,延长DE到点F,使EF=DE,连接FC,DC,AF.
方法二:
证明:如图,取BC中点G,连接GE并延长到点F,使EF=GE,连接AF.
22. (本小题5.0分)
甲、乙两人赛跑时,路程s(单位:米)和时间t(单位:秒)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观察图象并回答:
(1)这次赛跑的总路程有______ 米.
(2)甲、乙两人中,______ 的速度比较快.
(3)求出发2秒后,甲、乙两人的距离.
23. (本小题6.0分)
已知:在矩形ABCD中,AC是对角线.
求作:菱形AECF,使点E,F分别在边AD,BC上.
作法:如图,
①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线段AC两侧分别交于点M,N;
②作直线MN交AC于点O,与AD,BC分别交于点E,F;
③连接AF,CE.所以四边形AECF就是所求的菱形.
根据上面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连接MA,MC;NA,NC.
∵MA=MC,NA=NC,
∴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______ (填推理根据).
∴EA=EC.
∴∠EAC=∠ECA.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EAC=∠FCA.
∴∠ECA= ______ .
又MN⊥AC,
∴∠COE=∠COF=90°.
∴∠CEF=∠CFE.
∴CF=CE.
∴CF=EA.
又∵CF//EA,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______ (填推理根据).
又∵AC⊥EF,
∴四边形AECF是菱形______ (填推理根据).
24. (本小题6.0分)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x+2k−1=0.
(1)请判断这个方程根的情况;
(2)若该方程有一个根小于1,求k的取值范围.
25. (本小题6.0分)
如图,矩形草地ABCD中,AB=16m,AD=10m,点O为边AB中点,草地内铺了一条长和宽分别相等直角折线甬路(PO=PQ,OM=QN),若草地总面积(两部分阴影之和)为132m2,求甬路的宽.
26. (本小题6.0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k≠0)的图象与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1,m).
(1)求b,m的值;
(2)当x<2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x+b(k≠0)的值大于函数y=2x+n的值,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27. (本小题7.0分)
如图,正方形Rt△ABC中,点Rt△ABC在AD上(与点A,D不重合),连接BE.将线段BE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F,过点F作FG⊥AD,交AD延长线于点G.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连接DF,试判断DF与G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8. (本小题7.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果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a,点M到点P的距离是a的k倍(k为正整数),那么称点M为点P的k倍关联点.
(1)当点P1的坐标为(0,1)时,
①如果点P1的2倍关联点M在y轴上,那么点M的坐标是______ ;
如果点P1的2倍关联点M在x轴上,那么点M的坐标是______ ;
②如果点M(x,y)是点P1的k倍关联点,且满足y=−2,−1≤x≤4,那么k的最大值为______ ;
(2)如果点P2的坐标为(1,1),且在函数y=x+b的图象上存在P2的2倍关联点,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点(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2),
故选:A.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记忆方法是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记忆.
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或图形属于中心对称,它是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应用,它具有中心对称的所有性质.但它主要是用坐标变化确定图形.
2.【答案】C
【解析】解:A、原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原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原图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原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
3.【答案】D
【解析】解:x2−4x=3,
x2−4x+4=3+4,
(x−2)2=7,
故选:D.
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Δ=(−3)2−4×2×5=9−40=−31<0,
∴2x2−3x+5=0没有实数根,
故选:C.
求出根的判别式Δ=b2−4ac,判断其的符号就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x甲−=7+8+7+4+9+10+7+48=7,
S甲2=18×[3×(7−7)2+(8−7)2+2×(4−7)2+(9−7)2+(10−7)2]=4,
x乙−=6+7+8+7+8+6+7+78=7,
S乙2=18×[4×(7−7)2+2×(6−7)2+2×(8−7)2]=0.5,
∴x甲−=x乙−,S甲2>S乙2.
故选:B.
首先依据平均数=总数÷个数分别计算出x甲−,x乙−,即可判断其大小;再依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甲、乙的方差即可作出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与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公式.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2000(1+x)2=3000.
故选:B.
利用两个月后的月产量=原来的月产量×(1+月产量的平均增长率)2,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如图,
∵四边形OABC是矩形,
∴OC=AB,BC=OA,
∵C(0,2),A(3,0),
∴AB=OC=2,OA=BC=3,
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可知B′(−2,3),
故选:A.
利用矩形的性质以及旋转变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8.【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得:以3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8分钟,路程随时间匀速增加;在原地休息了10分钟,路程不变;以400米/分的速度骑回出发地,路程逐渐减少,且返回的时间为:2400÷400=6(分钟),所以选项B的图象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匀速行驶,可得路程随时间匀速增加,根据原地休息,路程不变,根据加速返回,可得路程随时间逐渐减少,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根据题意判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休息时路程不变.
9.【答案】x≥1
【解析】解:由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12
【解析】解:由题意得:把x=2代入方程x2+bx−5=0中得:
4+2b−5=0,
解得:b=12,
故答案为:12.
根据题意可得:把x=2代入方程x2+bx−5=0中得:4+2b−5=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165cm
则人数最多的身高范围是165cm
故答案为:40%.
(1)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看出人数最多的身高范围;
(2)用身高大于175cm的学生除以全班人数即可;
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2.【答案】y=−5x+3(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设一次函数为y=kx+b,
∵图象平行于直线y=−5x,
∴k=−5,
∵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的一次函数,
∴b>0,
∴y=−5x+3;
故答案为:y=−5x+3(答案不唯一).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图象图象平行于直线y=−5x,得k=−5,根据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的一次函数,得k<0,b>0,代入符合条件的数即可.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次函数的性质,由题意可以得到k的值,b的正负情况.
13.【答案】<
【解析】解:∵k=2>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又∵点A(−2,y1),B(3,y2)在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且−2<3,
∴y1
由k=2>0,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结合−2<3,即可得出y1
14.【答案】①③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DA=DC,故①正确;AO=OC,OD=OB,故②错误;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
∵M,N分别是BC,DC边的中点,
∴MN是△CBD的中位线,
∴MN//BD,
∴MN⊥AC,故③正确;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
∴△ABD是等腰三角形,
∴∠ABD不一定等于60°,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
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DA=DC,故①正确;AO=OC,OD=OB,故②错误;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C⊥BD,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MN//B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MN⊥AC,故③正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 5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3,
∴∠DCH=∠BHC,
∵CH平分∠DCB,
∴∠DCH=∠BCH,
∴∠BHC=∠BCH,
∴BH=BC=3,
∴AH=AB−BH=5−3=2,
∵DH⊥AB,
∴∠DHA=90°,
∴DH= AD2−AH2= 32−22= 5,
故答案为: 5.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B//CD,AD=BC=3,再证∠BHC=∠BCH,得BH=BC=3,则AH=AB−BH=2,然后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y=t(5−t)(0≤t≤5)
【解析】解:∵10÷2=5(秒),5÷1=5(秒),
∴点P,Q同时到达终点.
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AP=t,BQ=2t,AQ=AB−BQ=10−2t,
∴y=12AP⋅AQ,
∴y=12t⋅(10−2t),
即y=t(5−t)(0≤t≤5).
故答案为:y=t(5−t)(0≤t≤5).
利用时间=路程÷速度,可求出点P,Q到达终点的时间,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AP=t,AQ=10−2t,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y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y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解:(x+1)(x−5)=0,
则x+1=0或x−5=0,
∴x1=−1,x2=5.
【解析】根据本题方程的特点,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解:把A(−2,5),B(0,1)代入y=kx+b得:
−2k+b=5b=1,
解得:k=−2b=1,
故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1.
【解析】把A、B两点坐标代入y=kx+b,可得关于k、b的方程组,解得k、b的值,进而可得函数解析式.
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
19.【答案】证明:∵AF=CE,
∴AE=C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CB,
∴∠DAE=∠BCF,
在△ADE和△CBF中,
AE=CF∠DAE=∠BCFAD=CB,
∴△ADE≌△CBF(SAS),
∴BF=DE.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ADE≌△CBF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0.【答案】菱形
【解析】解:(1)如图,点C,点P即为所求;
(2)顺次连接O,P,B,C,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由作图可知:AP=PB=BC=OC,
∴四边形OPBC是菱形.
故答案为:菱形.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C,根据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作出点P即可;
(2)顺次连接O,P,B,C,根据菱形的判定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菱形的判定,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判定.
21.【答案】解:选择方法一,
证明如下:在△AED和△CEF中,
AE=EC∠AED=∠CEFDE=EF,
∴△AED≌△CEF(SAS),
∴CF=AD,∠DAE=∠FCE,
∴CF//AB,
∵AD=DB,
∴CF=DB,
∴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
∴DF=BC,DF//BC,
∵DE=12DF,
∴DE=12BC,DE//BC;
方法二,证明△AEF≌△CEG,
得到四边形ABGF为平行四边形,仿照方法一证明.
【解析】证明△AED≌△C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F=AD,∠DAE=∠FCE,再证明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60 甲
【解析】解:(1)根据图象,
这次赛跑的总路程有60米;
(2)根据图象,甲的倾斜程度比乙的倾斜程度大,
故甲、乙两人中,甲的速度比较快;
(3)V甲=605=12(米/秒),
V乙=606=10(米/秒),
∴出发2秒后,甲、乙两人的距离=2×12−2×10=24−20=4(米),
故出发2秒后,甲、乙两人的距离为4米.
根据函数图象求解(1)和(2),求出甲和乙的速度,求两人的距离用甲的路程−乙的路程,进而作答.
本题考查函数图象,数形结合;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并求出速度.
23.【答案】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是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FCA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解析】解:(1)如图:
连接MA,MC;NA,NC.
∵MA=MC,NA=NC,
∴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是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EA=EC.
∴∠EAC=∠ECA.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EAC=∠FCA.
∴∠ECA=∠FCA.
又MN⊥AC,
∴∠COE=∠COF=90°.
∴∠CEF=∠CFE.
∴CF=CE.
∴CF=EA.
又∵CF//EA,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AC⊥EF,
∴四边形AECF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故答案为: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是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FC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根据题中步骤作图;
(2)先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是菱形.
本题考查了复杂作图,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解:(1)在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kx+2k−1=0中a=1,b=−2k,c=2k−1,
∴Δ=(−2k)2−4×1×(2k−1)=4k2−8k+4=4(k−1)2≥0,
故原方程始终有两个实数根;
(2)x2−2kx+2k−1=0,
(x−1)(x−2k+1)=0,
解得x1=1,x2=2k−1,
由题意2k−1<1,即k<1,
故该方程的一个根小于1时,k<1.
故k的取值范围为k<1.
【解析】(1)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求出答案.
(2)求出方程的两根,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根的判别式以及方程的解法,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25.【答案】解:∵点O为边AB中点,
∴OA=OB=16÷2=8(m),
设甬路的宽为x m,
根据题意得,16×10−8×8+(8−x)2=132,
解得x=2或x=14(不合题意舍去),
答:甬路的宽为2m.
【解析】根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得到OA=OB=16÷2=8(m),设甬路的宽为x m,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解:(1)∵函数y=2x的图象过点(1,m),
∴m=2×1=2,
∵一次函数y=x+b(k≠0)的图象与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1,2),
∴2=1+b,
∴b=1;
(2)如图:
当x=2时,y=x+1=3,
把(2,3)代入y=2x+n得,4+n=3,
解得:n=−1,
观察图象,当x<2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x+b(k≠0)的值大于函数y=2x+n的值,则n≤−1.
【解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
(2)根据数形结合,列式求解.
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解:(1)图形如图所示:
(2)结论;DF= 2GF.
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ADC=90°,AB=AD,
∵FG⊥AG,
∴∠G=90°,
∵EB=ED,∠BEF=90°,
∴∠G=∠A=90°,
∴∠ABE+∠AEB=90°,
∵∠AEB+∠GEF=90°,
∴∠ABE=∠GEF,
∴△ABE≌△GEF(AAS),
∴AE=FG,AB=EG,
∴EG=AD,
∴DG=AE=GF,
∴△DF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F= 2GF.
【解析】(1)根据要求作出图形;
(2)证明△ABE≌△GEF(AAS),推出AE=FG,AB=EG,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这发型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8.【答案】(0,−1)或(0,3); (− 3,0)或( 3,0) 5
【解析】解:(1)当点P1的坐标为(0,1)时,
①点P1的2倍关联点M在y轴上,设M(0,n),根据题意可得|n−1|=2×1,
解得n=−1或n=3,
∴M(0,−1)或(0,3),
点P1的2倍关联点M在x轴上,设M(m,0),根据题意可得 m2+12=2×1,
解得m=− 3或m= 3,
∴M(− 3,0)或( 3,0),
故答案为:(0,−1)或(0,3);(− 3,0)或( 3,0);
②∵P1的坐标为(0,1)且M的纵坐标为y=−2,
根据题意,可知当x=4时,k的值最大,
∴ 32+42=k×1,
解得k=5,
故答案为:5;
(2)设在函数y=x+b的图象上的点N(n,n+b)是P2的2倍关联点,
根据题意,得 (n−1)2+(n+b−1)2=2× 12+12,
化简得2(n−1)2−2b(n−1)+b2−8=0,
∵Δ=(−2b)2−4×2×(b2−8)≥0,
解得−4≤b≤−4.
∴b的取值范围是:−4≤b≤−4.
(1)①根据k倍关联点的定义即可求出;
②根据k倍关联点的定义,且M的纵坐标为y=−2,可知x=4时,k值最大,列方程求解即可;
(2)设函数y=x+b的图象上点N(n,n+b),根据2倍关联点的定义列方程得得 (n−1)2+(n+b−1)2=2× 12+12,再根据方程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即可求出b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了新定义和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理解新定义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华奥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华奥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华奥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华奥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