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暑假作业(15份)
-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展开
这是一份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共6页。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暑假作业1.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 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2.氏族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基层单位。在史前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最重要原因是( )A.女子的地位逐渐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3.有人说,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角色的转变,人类从( )A.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B.食物的生产者转变为食物的采集者C.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工具的生产者 D.工具的生产者转变为工具的使用者4.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5.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出现6.农业的发明之于人类历史乃是划时代的事件,以至于有人称其为“农业革命”。得此结论最重要的依据是( )A.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B.人类从迁徙到定居形成聚落C.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 D.促使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7.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及其北部,发展起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这反映了( )A.早期国家出现促进了农业进步 B.当时中国北方农耕文明较南方发达C.人类的生产纯粹依赖自然资源 D.中国早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明显8.“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出现了政府、军队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此材料旨在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B.人类文明产生前提是农业和畜牧业产生C.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阶级、国家、文字 D.生产力发展是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化的结果9.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这说明,当时( )A.世界市场已经开辟 B.已有跨洲物种交流C.东西方开始了贸易往来 D.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0.古代世界各文明中,最早栽培出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是( )A.中美洲的玛雅文明 B.古代西亚文明C.南美洲的印加文明 D.古代东亚文明11.有学者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从只会攫取大自然恩赐的现成的动物或植物,即渔猎或采集,到能够凭着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资料,即游牧、养殖或种田。这一次大分工( )A.最早发生在南亚地区 B.促进了阶级社会的出现C.标志着国家开始产生 D.致使人类生存能力下降12.《礼记·月令》记载了先秦时期对于官吏收获渔产的具体规定,季夏时节才能让渔师收取蛟、鼍、龟、鼋;又说孟冬之时命令渔师、水虞收取水泉池泽的贡献;仲冬之时命渔师开始打鱼。这些规定( )A.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提高渔业生产力C.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D.旨在与民争夺川泽资源13.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14.《国语.鲁语上》记载,古代有“烈山氏”及其子“柱”,作农官“能殖百谷百蔬”。有人解释,“烈山”应理解为放火烧荒;“柱”应理解为火耕后用尖头木棒—“耒”挖穴点种。这一记载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抱火卧薪15.新近完成发掘的宜兴丁埂遗址,距今4500年—5000年左右,是一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种类丰富的石器,包括石刀、石铲、石锛、石镞等共计多达329件,另外还有500件左右用于捕鱼的渔网坠。这反映出当时( )A.农耕生产方式相当成熟 B.生产力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C.早期国家形态基本形成 D.长江流域文明领先其他地区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定期物种交流,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新的农作物在某些程度上拓展了美洲农业的潜力,并使当地人的饮食更加多样。但同时他们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传染疾病,这些传染病在1500年到1650年间在美洲肆虐,夺去了50%—90%的当地人的生命。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库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菠萝等物种。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材料二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是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中国,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摘编自崔思明《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世界》(1)根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开创的物种交流对美洲社会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原因,说明宋朝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路径的变化。17.马铃薯印第安人在南美安第斯山脉发现野生马铃薯,开创了人类驯化与食用马铃薯的先河。凭借马铃薯的给养,南美印第安人进入农耕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缔造了显赫的印加帝国。马铃薯来到欧洲之后,提高了所播种地区的食物供应能力,打破土地原有供养人口的极限,实现人口倍增,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将更多的劳动者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们转入乡村制造业,支撑英国跨越劳动力限制的门槛,引发最初的英国工业革命。马铃薯约在明朝万历年间进入中国,传入后的400年里,中国人口从不足1亿增长到4.3亿。马铃薯传入美国后,很快就成了美国人的主要食物。随着科学技术在马铃薯食品加工中的运用,薯条、薯片加工业兴起。20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快餐业步入高速发展轨道,随着一些快餐集团海外市场的拓展,油炸薯条、薯片迅速成为流行食物,风靡全球,影响至深。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千公顷左右,遍布各个省、市、区。马铃薯的传入传播,对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生态和谐持续、国民饮食营养的丰富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摘编自王秀丽 陈萌山《马铃薯发展历程的回溯与展望》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马铃薯的驯化与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C2.D3.A4.D5.C6.A7.D8.A9.B10.A11.B12.C13.A14.A15.B16.(1)影响:拓展农业潜力;丰富人们饮食;感染破坏性疾病;人口锐减。(2)原因:地理大发展(或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或经济交流)。变化:由亚洲西部到美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由以果品和蔬菜为主到以粮食为主;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17.提取信息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人类驯化与食用马铃薯开始于美洲的印第安人;马铃薯提高了所播种地区的食物供应能力,促进了人口增长;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引发最初的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人民的食物结构;促进了马铃薯相关工业的兴起;中国广泛播种马铃薯,促进了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生态和谐、国民饮食营养丰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巩固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国语·鲁语上》载,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