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校补jià 抹杀mǒ 鲜为人知xiān 忍俊不禁jīn
B.滞笨zhì 哀悼dà 迥乎不同jiǒnɡ 忧心忡忡 chōnɡ
C.修葺qì 猥琐wěi 酣然入梦hān 心有灵犀 xī
D.吞噬shì 挑逗tiǎ 屏息凝神bǐnɡ 悲天悯人mǐn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陡峭 耐人寻味 妇孺皆知 沥尽心血
B.蒙眬 言外之义 血气方刚 怏怏不乐
C.拯救 诲人不倦 耀武扬威 语无伦次
D.点缀 千钧重负 姗姗来迟 以身作则
3.下面课文题目都是短语,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说和做》——《最苦与最乐》
B.《驿路梨花》——《木兰诗》
C.《谁是最可爱的人》——《孙权劝学》
D.《伟大的悲剧》——《带上她的眼睛》
4.对下面句子划线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操场集合一起去爬山。
A.形容词、连词、名词、动词、动词B.形容词、介词、名词、介词、动词
C.名词、连词、名词、介词、动词D.名词、介词、名词、动词、名词
5.下面句子不是排比句的是(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7.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王侯自称“孤”。“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也可以“卿”为爱称。
B.刘禹锡《陋室铭》的“铭”是一种文体,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C.《爱莲说》的“说”也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说明,可议论,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二、名著阅读
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
(1)以上文段节选自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_________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那条“独角鲸”有哪些古怪之处?
三、综合性学习
9.班上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
(1)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代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 )
②死者长已矣 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 死尤不死
生而为何乎 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 生亦徒生 (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 ( )
④海枯石烂同心结 地阔天高比翼飞 (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2)邻居把春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贴在进大门的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他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不超过50字)
四、句子默写
10.识记默写。
① “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描写了“陋室”清幽宁静,表现了作者淡泊的心境。
② 杜甫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③ “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体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理。
④《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⑤ 陆游《游山西村》中写景却寓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爷娘闻女来,____________;阿姊闻妹来,____________;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描绘了家人迎接木兰代父从军归来的喜悦欢腾场景。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1.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1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选自《卖油翁》)
【乙】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①。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②,少焉③,弓拨矢钩④,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节选自《战国策·西周策》)
注:①支左屈右:善射之法,把左臂支起来持弓,右臂适当弯曲以持箭。②息:停歇,休息。③少:过了不久。④弓拨矢钩:弓歪斜不正,箭弯曲不直,失于调整。拔:歪斜。钩,弯曲。
13.下面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弃B.尔安敢轻吾射——轻视
C.以我酌油知之——凭借D.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距离
14.下面句子加点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一人过曰——及鲁肃过寻阳
B.但微颔之——康肃笑而遣之
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D.陈康肃公善射——左右皆曰善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②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16.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卖油翁》这篇文章的主题。《养由基善射》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②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③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不能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④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tīnɡ),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0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7.下列说法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高科技污染指高科技无形垃圾造成的污染。
B.高科技垃圾全部分布于太空的各个角落。
C.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虽然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危害很大。
D.高科技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难度大,堆置影响环境,因此,人类对它束手无策。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
B.第②段运用了举列子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形成的原因。
C.第③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垃圾的巨大危害。
D.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危害。
19.下面说明对象的特点不包括( )
A.防治难度大B.影响科技进步
C.对人类危害大D.种类多,分布范围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⑦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⑧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有删改)
20.阅读第④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21.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2.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请说出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②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 ),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
③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④“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⑤“找些什么色彩呢?”
⑥“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⑦“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⑧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⑨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⑩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 ),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⑪“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⑫“好了,找到了。”
⑬“白的有什么意思?”
⑭“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⑮“那么说,”我们一时( )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⑯“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⑰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有删改)
23.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吃惊 狐疑 疑惑B.狐疑 吃惊 疑惑
C.疑惑 狐疑 吃惊D.疑惑 吃惊 狐疑
24.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笑”的含义。
①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②我们都哑然笑了。
25.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 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6.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八、作文
27.题目: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书写正确,规范。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诸多的幸运与磨难,有诸多的成功与失败,有诸多的欢笑与哭泣……可这些,都将会是曾经,会成为过去,这些曾经的美好与悲伤终将被我们置于脑后,不恋也不恨。如果一味沉浸其中,只会徘徊不前,我们得学会忘记,因为人生总是从告别走向明天的。
请以“学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鲜为人知xiān——xiǎn;
故选A。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言外之义——言外之意;
故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结构。
A.均为并列短语;
B.均为偏正短语;
C.均符合“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
D.《伟大的悲剧》为偏正短语,《带上她的眼睛》为动宾短语;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性。
早晨:每日天明之际,为表示时间的名词;
和:表示并列关系,为连词;
同学:对同班同学的通称,为名词;
在:表示行为进行的处所,为介词;
去:前往,为动词;
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连续运用三个相同句式“……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连续运用三个相同句式“互相……”,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连续运用三个相同句式“……,……之……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连续使用了两次“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未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选D。
6.C
【详解】A语序错误。“讨论”和“聆听”对调位置即可。B残缺主语。去掉“由于”或“使”。D不合逻辑。改为“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参与了报道”。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7.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能力。
D.“小说集”表述有误。鲁迅的《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故选D。
8.(1) 法 海底两万里
(2)不怕炮弹打;永远不感到疲倦。
【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海底两万里》是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们的家乡。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选文“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可知,其特点不怕炮弹打;
根据选文“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可知,其特点永远不感到疲倦。
9.(1) A C D B
(2)相关知识:对联一般都是竖写,阅读顺序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上联末字为仄声应贴在进门的右边(上手),下联末字为平声应贴在左边(下手)。(措辞、语气得体)
【详解】(1)本题考查对联理解。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中的“东风”“春雨”是春天的典型景致,表现出万象更新,为春联;对应A。
②“死者长已矣 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 死尤不死”均有“死”字,“生而为何乎 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 生亦徒生”均有“生”字,本幅对联谈生死之事,为挽联;对应C;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有“珍藏本”“未见书”可见这是书店可张贴的对联,为行业联;对应D;
④“海枯石烂同心结 地阔天高比翼飞”,形容夫妻永结同心,恩爱,为婚联;对应B。
(2)本题考查对联的常识。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从上往下,从右到左阅读;上联末字应为仄声(三声或四声),贴在门的右侧,下联末字为平声(一声或二声),贴在门的左侧。
10. 草色入帘青 会当凌绝顶 不畏浮云遮望眼 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重水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郭相扶将 当户理红妆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背诵默写能力。注意“凌”“遮”“疑”“妆”的正确书写。
11.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即可,语言生动、流畅。示例: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12.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
描绘诗歌的话,画面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想象,能够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语言生动流畅即可。
示例:柳絮一朵一朵紧挨着,像鹅毛般的大雪,轻轻飞舞,漫天都是,飘飘荡荡,恍若仙境。
12.本题考查诗歌主题。
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
示例1: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村“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警示我们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示例2: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13.A 14.D 15.①我也没有其他(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②您为什么不代替我射箭呢? 16.熟能生巧。做事应留有余地,特别是取得成功的时候,要善于养精蓄锐,否则会前功尽弃。或:答出凡事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之意。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故选A。
1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均译为:经过;
B.代词,它/代词,他;
C.表转折,但是、却/表转折,但是、却;
D.擅长、善于/好;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亦:也;无他:其他(奥妙); 惟:只;熟:熟练;尔:同“耳”,罢了;
(2)子:尊称,您;何:为什么;代:代替;射:射箭。
16.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
甲文,卖油翁在面对陈康肃公“尔安敢轻吾射”的质疑时,“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通过倒油技术展示,最后点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道理,即“熟能生巧”的道理。
根据乙文“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少焉,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可知,“客”认为射箭的时候应该懂得适可而止,适当的休息,否则一旦稍有偏差,就达不到百发百中的效果;启发我们做事要留有余地,越是快要取得成功的时候,越要懂得养精蓄锐,否则会前功尽弃,做事要懂得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点睛】【甲】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善于射箭;在离柳树叶子百步远的地方射柳叶,百发百中。旁边的人都说好。有一个人经过评价道:“善于射箭,可以教他射箭的了。”养由基说:“大家都说好,您却说可以教我射箭,您怎么不像我一样也来射柳叶(试试)?”那人说:“我不能教你左手操弓右手把箭(的方法)。但是射柳叶吗,百发百中,但若不懂得适可而止,等一下,弓斜点箭弯点,有一发没有射中,那就前功尽弃了啊!”
17.C 18.C 19.B
【解析】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由文章第①段“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可知选项中只提到了无形垃圾是不对的;
B.由文章第①段“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能影响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可知选项中说全部分布于太空是不对的;
D.由文章第③段“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可知人类并不是束手无策;
故选C。
1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C.根据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语句“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可知,此句说明了太空垃圾的巨大危害,而非核垃圾;
故选C。
19.本题考查说明文内容概括。
首段“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说明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对应D项;
第②段“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第③段“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说明防治难度大;对应A项;
第④段“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说明对人类危害大;对应C项;
故选B。
20.要虚心不要骄傲的读书态度;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的读书方法。 21.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用诸葛亮“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取得更大成就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是没有充分理由”这一观点 22.观点明确,辩证看待即可
【解析】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根据文中④段“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和“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可知,“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一层可概括为:要虚心不要骄傲的读书态度;另一层可概括为: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的读书方法。
21.本题考查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文本第①段首先提出了“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一观点,第⑤段中“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将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做对比,由诸葛亮“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取得更大成就的例子,有力的论证了“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一观点。因此第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用诸葛亮“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取得更大成就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是没有充分理由”这一观点。
22.本题考查学生的观点感受。属于开放题,先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提出能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即可。赞同的理由可以根据文中第③段“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和第④段“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来分析。不赞同的理由可结合读书要细细咀嚼方面来分析。
示例一:赞同。一下子想要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这是不可能的;读书应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求甚解),并认真反复阅读,才能真正读懂。
示例二:不赞同。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求甚解”实际上就是精读,强调的是读懂读透,这也是读书的一种方法。
23.D 24.①对舅爷的画不佩服,有些不以为意。 ②为无知而感到不好意思、惭愧。 25.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或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舅爷作画前的用心、专注、和反复斟酌。②“瘫”字形象地表现出我们尽最大努力却无果的沮丧和失望。 26.示例:对生活要充满热情,要有好奇心;要关注表面看来简单的事物,体会其中的内涵;要努力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把握生命本真的意义。(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23.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吃惊:指的人的一种心里反应,形容因为外界的刺激后感到惊讶。
狐疑:指狐性多疑,怀疑。
疑惑:疑惑:意思是对人和事物有疑虑和困惑。
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疑惑)。——体现我们的疑虑。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吃惊),他竟已画了四张画。——体现了我们的惊讶。
“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那么说,”我们一时(狐疑)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体现了我们的怀疑。
故选D。
24.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作答。
(1)句根据“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而且“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可见,这个“笑”应该是“讥笑”,这时的“笑”是对舅爷画作水平轻视的讥笑。
(2)句出现在结尾段,写我们在舅爷的引导下,认识到“白色”是最美的色彩,于是“惭愧起来”,“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所以这个“笑”应该是为自己不懂得“白色”是最美的色彩的自嘲(惭愧)的笑。
25.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1)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特点/心理/思想),体现人物……身份、性格,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拣”“坐”“眯”“看”都是动词,是动作描写,“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舅爷认真细致地研究画画的素材的动作,为下文第⑭段、第⑯段舅爷揭示作画的真谛埋下伏笔。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语句“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中的“瘫”有“瘫坐”之意。在“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时,对“我们”的描写用了一个“瘫”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们因找不到最美的色彩而失望的心情。据此回答即可。
26.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作答。
文章中叙写的舅爷作画看似简单,但都是建立在细致入微的观察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要做到仔细观察,深入了解事物。在我们看舅爷的画集时,没有我们认为的样子,就以为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告诉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仅仅根据外表就判断事物。从文章叙写舅爷讲述“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各种颜色既有色彩亮丽吸引人,也有让人烦躁、抑郁、感伤等情绪,告诉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据此,就可以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的现象发生。
27.例文:
路上的风景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而我说,这世界上本是没有“风景”的,只是路上人的留意欣赏,风景也就无处不在了。
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风景”数不胜数,或是那路边的野花小草,或是那郁郁森林中的苍天大树。
一次放学时,我心不在焉的在街上晃悠着,踢着脚下的小石子,脑子里空空荡荡的,如同那时的天空,空茫一片,天上一朵像样的云也没有。我只顾着自己低头走路,却忘了哪里才是回家的方向,当绕进一条完全陌生的小巷子时,我本来杂乱无章、烦躁不安的心不知怎么的,突然静了下来。
午后温暖的阳光浅浅的照在巷口的水泥路上,印着我一个人的影子,阳光打在脸上,痒痒的,像是有无数条“小虫子”在脸上开着会。我赶紧避开了阳光,瘫坐在巷口的阴凉处,静静地看着被阳光照耀着的植物们,它们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欢呼雀跃着。那不知名的小紫花,傲着身子骨,展现自己的绚烂;花盆里胖嘟嘟的仙人球,舒展着自己的身体,它那直立的刺尖不再令人寒颤,而是像极了那夺目的宝石;还有那满盆翠绿的薄荷,我不禁想,主人会用它来做什么呢?泡个薄荷茶?或是放菜盘里做装饰?我呆呆地想着,平日也不是未尝见过它们,可今天我又好像重新认识了它们,原来那是路上我从未发现过的“风景”。
我永远会记得在巷子口的那些植物们,我会记得那日不一样的风景,我也永远会记得在生命中曾出现的人,我也不会忘记生命中曾出现过的“风景”。
路上所遇到的风景很短暂,你我相识的日子也很短暂,但你我的情谊,会如细水般绵延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伴我成长,在某个“蓦然回首”中温暖我的心,鼓励我继续勇敢前行。路上的风景,意在不景,而在“路上”,我们会在迷茫的成长道路中遇到许许多多的风景,而风景美不美丽,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境。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此刻风景独好!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语:“路上”“风景”。“路”可以是现实中的“路”,也可以理解为书山之路、人生之路、成长之路……“风景”至少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原义的“风景”,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就是通过写自然界中的风景来写自己发现到的独特美感;二是比喻义或引申义的“风景”,即通过写生活中的一件事,一个细节,来发现不一样的“动人”的感觉,突出其乐于助人、关爱弱小、坚韧顽强、乐观进取等形象。
第二,构思选材。如果写原义的“风景”,我们可以通过写自然界的风景来写自己发现的独特美感,采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写出真情实感。例如可以写经历风雨的冲刷后又顽强挺立的小草、荷叶、花朵等,表现其不屈的“风景”;可以写不惹人注目的苔花,不被人关注的行道树,突出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之“风景”等。由题目前的材料内容“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满天,也有狂风骤雨……但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可知,要尽可能写引申义的“风景”,要选择生活中让你有所收获、成长的事例,在记叙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悟。例如可以写在公园看见互相扶持的一对老人,感悟到温馨的“风景”,可以写自己考试失利感觉前途无望,心情低落,通过朋友的鼓励,家人的开导,重新振作,刻苦努力,取得进步的酸甜苦辣之“风景”等等。因为题目的关键是“风景”,要写出其吸引人、感人、动人之处,也要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心理描写必不可少,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采用边叙述边抒情的方法,适时穿插议论来点明中心。
28.学会忘记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当遇上了无可逆转的败况与不幸的厄运时,我们又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是选择愁眉深琐,郁郁寡欢;还是学会忘记,对之一笑而过,进而蓄势待发呢?答案显然是后者。只有学会忘记,我们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有些时候,要自己刻意忘记一些东西比刻意记住一些东西要难得多。但是,我们也不能以为这样而放弃忘记。相反,我们要试着忘记,学会忘记。蓦然回首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一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受的屈辱够深了吧!所受的痛苦够大了吧!在他尚未由一个地位卑微,还受了宫刑的小小掌史文官变成流芳千古的历史巨匠之前,他又是怎样独自承受皮肉的煎熬,怎样苦苦坚持他的心志的呢?答案是:忘记.试想一下,司马迁在受刑之后哪有不遭白眼,哪有不遭唾弃.但是司马迁忘记身体上的痛苦,忘记心灵上的创伤,忘记周遭的蜚言谤议,终于成就了一代历史宝鉴《史记》.由此观之,学会忘记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它甚至能够挽救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不是司马迁的毅然忘记,又何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呢?
诚然,忘记,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在某些时候,忘记,又显得十分的必要.不会忘记的人只会把自己逼上四面楚歌的境地。回溯三国的铁马金戈,关云长的义释曹孟德就奠定了刘备不能恢复汉室的失败之基。这就是因为关云长的不会忘记,他不能忘记自己的信义,不能忘记曹操当日五关斩将的恩义。面对着今日的敌人,昔日的恩人,义重如山的关羽一发心中不忍,放虎归山.纵使蜀军气势如虹,纵使曹操兵败如山倒,但曹操仍因关羽的“不忘记”而败走华容,苟且存活.正是由于关羽的“不忘记”也断送了蜀军的大好势头,葬送了刘备的兴复之梦。真是:“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可悲啊!这如何不使有志之士扼腕悲叹,如何不引起后人之哀,后人之鉴呢?
历史总会给人予深刻的警示,由司马迁、关羽这两面镜子,折射出学会忘记的闪光之处:遇上厄运,遇上不幸,何不忘记.不会忘记,只会令你“山重水复疑无路”;学会忘记,才可使你“柳暗花明又一村”。
【详解】试题分析:作文标题“学会忘记”。忘记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我们离开家乡宁静的生活来到都市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出自我;我们忘记了城市安逸的生活来到偏僻的山村教书,是为了奉献自我;我们可以忘记曾经痛苦的经历,我们可以忘记不愉快的生活……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忘记的,如虚名、小利。通过一个人忘记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质。忘记的目的是获得。我们拒绝了游戏机的诱惑是为了获得优秀的学业,我们忘记了青春期青涩的果子是为了获得成熟的情感……可以从忘记与获取的关系入手,展开自己的论述。
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4、虚题实做法,化大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2023年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语言表达,名著阅读,句子默写,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句子默写,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中考语文诊断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中考语文诊断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名著阅读, 古诗文默写, 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