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部分 题型增分练 选择题专练 第10练 图表信息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部分 题型增分练 选择题专练 第10练 图表信息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0练 图表信息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科研人员用茶树离体叶片测定了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4 min时,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来自于外界环境和线粒体
B.16 min时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与8 min时相比,4 min时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较高
D.0~4 min内,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由暗反应速率下降所致
答案 B
解析 实验开始4 min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需要的CO2一部分来自于线粒体,一部分来自于细胞外,A正确;16 min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同时进行,产生ATP的场所为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由4~8 min期间,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供应减少导致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但4 min时净光合速率大于8 min,所以4 min时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较高,C正确;在最初0~4 min内,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的下降,减少了CO2的供应,D正确。
2.果蝇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段时期内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2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B.若a代表4个核DNA分子,则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C.若a代表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在CD段不能形成四分体
D.若a代表8条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在CD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 D
3.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 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
B.浓度为10-5 mol·L-1和10-4 mo1·L-1的 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
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光敏色素B突变体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
答案 B
解析 由图2可知,浓度为10-5 mol·L-1的PAC对主根生长为促进作用,B错误。
4.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中生存的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
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分别标号为a、b、c,并将a瓶用不透光的黑布包起来;
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
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的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
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将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 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答案 A
解析 c瓶中的溶氧量即为初始溶氧量,a瓶用不透光的黑布包起来,24小时后,瓶中仍有一定的溶氧量,则瓶内生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消耗的氧气量为(w-v) mol/瓶,C、D错误;b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光合作用,而a和b两瓶有氧呼吸强度相等,则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k-w+(w-v)=(k-v) mol/瓶,A正确、B错误。
5.将某种植物的若干胚轴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 h后,再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的溶液中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数据表明NAA对切段生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
B.浓度为0.1 mg/L时的两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应重做该浓度下的促生长实验
C.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1 h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D.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可合成NAA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经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后,切段长度都大于对照组(NAA浓度为0),体现的是生长素类似物NAA对切段生长的促进作用,A错误;实验数据有问题时,应做重复实验,重复实验是重复做整个实验,而不是只做出现异常实验结果的个别实验组,B错误;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1 h的目的是使切段中所含的内源激素溶解在蒸馏水中,以排除其对实验的影响,C正确;生长素类似物NAA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D错误。
6.某高等雄性动物(2n=6、XY型)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表示其体内某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有6条染色体
B.该细胞中染色体①、②分别为性染色体X、Y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答案 D
解析 该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题干表示,该动物为雄性,其体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X和Y虽然属于同源染色体,但形态和大小并不相同,所以可以判定中间的一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①、②的形态相同,应该为常染色体,B错误;由于在图示中其中一个A基因发生了易位,因此存在染色体变异,但基因型依然为AAaaBBbb,所以细胞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图中已经显示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情况,该细胞后续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已定,为aBX、aBXA、AbY、bY,D正确。
7.如图是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合成过程由 5′端开始,到 3′端结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⑤是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之一
B.合成过程中,“肽链-tRNA”由 P 位进入 A 位
C.②与③之间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唾液腺细胞中的①多于心肌细胞中的①
答案 B
解析 ⑤表示氨基酸,是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之一,A正确;核糖体沿mRNA分子从5′端向3′端移动一个密码子距离,使A位的“肽链-tRNA”进入P位,B错误;②表示密码子,③表示反密码子,②与③之间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①表示核糖体,唾液腺细胞要分泌唾液,细胞内的核糖体要多于心肌细胞,D正确。
8.已知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分别参与不同的稳态调节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B.③过程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尿量减少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的内环境变化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答案 D
解析 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性腺激素,此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A正确;③性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故此过程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通过图示可知,尿量减少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D错误。
9.研究发现,VPS4B(一种蛋白质)能够调控癌细胞的增殖过程。在癌细胞培养过程中,下调VPS4B的含量,细胞分裂周期中各时期的比例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细胞分裂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数目比例(%)
时期
G1期
S期
G2期
对照组
51.54
33.13
15.33
下调VPS4B组
67.24
19.78
12.98
A.VPS4B的缺失或功能被抑制可导致细胞周期缩短
B.核糖体中合成的VPS4B不需加工即可发挥调控作用
C.下调VPS4B的含量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D.VPS4B可能在S期与G2期的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 C
解析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G1期是DNA复制前期,S期是DNA复制期,G2期是DNA复制后期。与对照组相比,下调VPS4B组的S期细胞明显减少,说明VPS4B的缺失或功能被抑制可导致细胞周期的阻滞,A错误;VPS4B是一种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经过加工才可发挥调控作用,B错误;与对照组相比,下调VPS4B组的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说明下调VPS4B的含量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其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C正确;综上分析,VPS4B可能在G1期与S期的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
10.将只含有小球藻的培养液置于密闭恒温箱中,8:00至24:00给予恒定强度的光照,24:00至次日8:00为黑暗条件,每隔1小时检测恒温箱中CO2浓度。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培养条件
光照阶段
黑暗阶段
测定时间
8:00
9:00
10:00
11:00
12:00~24: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CO2浓度(μL/L)
570
420
290
220
180
270
360
450
540
600
645
680
695
A.12:00~24:00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在黑暗阶段,小球藻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强
C.24小时的实验结束后,小球藻的总干重减少
D.给小球藻提供C18O2,一段时间后可能检测到18O2
答案 B
解析 据表分析,12:00~24:00时间段,二氧化碳的浓度始终维持在180 μL/L,说明该时间段内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A正确;小球藻置于密闭的恒温箱中,整个黑暗培养阶段每小时的二氧化碳变化量在1:00~4:00为90 μL/L,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变化量逐渐减小,故呼吸速率开始不变,后逐渐降低,B错误;24小时的实验结束后,CO2浓度有所增加,故小球藻的总干重减少,C正确;给小球藻提供C18O2,则产生的18O首先出现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水中,而产生的HO参与光反应,分解后产生18O2能释放到植物周围空气中,D正确。
11.利用鸭的杂食特性,稻鸭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多足摇蚊地位下降,而尾鳃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
C.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D.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次生演替
答案 BCD
解析 圆田螺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较弱,应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
12.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对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曲线上的点
N
(K-N)/K
S1
20
0.90
S2
50
0.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9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 ABD
解析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S4点之前就已经出现,A错误;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B错误;S3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点进行捕鱼,既能获得较大产量,又能尽快恢复渔业资源,因此,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C正确、D错误。故选A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部分 题型增分练 选择题专练 第12练 综合练B(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部分 题型增分练 选择题专练 第11练 综合练A(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部分 题型增分练 选择题专练 第9练 文字信息(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