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题82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展开专题82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AO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下面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和P1的像
B.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P2和P1的像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D.为减小测量误差,P1、P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2)某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如图所示,他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测量值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23·海南卷][本题第(2)小问的物理量是根据题目编写的,与原题有些许出入]如图所示,在用激光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与光屏P平行放置,从另一侧用激光笔以一定角度照射,此时在光屏上的S1处有激光点,移走玻璃砖,光点移到S2处,
(1)请在图中画出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完整的光路图;
(2)已经测出AB=l1,OA=l2,S1S2=l3,则折射率n=________(用l1、l2、l3表示);
(3)若改用宽度比ab更小的玻璃砖做实验,则S1S2间的距离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1)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Δx=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将该亮条纹定为第1条亮条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图甲读数为________mm,求得这种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m.(已知双缝间距d=0.2 mm,双缝到屏间的距离L=700 m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专题82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1)ABC (2)小于
2.略
3.(1)BC (2)2.320 6.6×10-7
解析:(1)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需放单缝和双缝,A错误;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B正确;n条亮纹之间有n-1个间距,相邻条纹的间距为Δx=,C正确.(2)图甲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 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2.0 mm=0.32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2.320 m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3.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7.0 mm=0.37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13.870 mm,则有Δx= mm=2.310 mm,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Δx=λ,可得λ=,代入数据得λ=6.6×10-7 m=6.6×102 nm=6.6×10-7 m.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14章 微专题89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14章 微专题89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题58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题58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题5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题5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