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四)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四),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0g氢氧化钠固体,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四)
1.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棉线织布 B. 粮食酿酒 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金
2. 今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对上海市虹口区某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进行回信,赞美他们将社区环境变得更美。按下列分类中,废水银温度计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厨余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3.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碳酸钙 B. 金刚石 C. 葡萄糖 D. 硫酸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原子的是( )
A. O2− B. 2O2 C. CO2 D. 2O
5. 运输浓硫酸的车辆需要张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6. 下列化学家对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卓越贡献的是( )
A. 侯德榜 B. 屠呦呦 C. 张青莲 D. 杨振宁
7.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振荡试管
B. 称取8.0g氢氧化钠固体
C. 测定溶液的pH
D. 蒸发氯化钠溶液
8. 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原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绿原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D. 绿原酸分子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9.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刷油漆防止铁栏杆生锈 B. 甲醛溶液浸泡食品延长保质期
C. 加入洗涤剂的水洗去餐盘上的油污 D. 灼烧闻气味鉴别合成纤维和棉纤维
10. “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最近一首儿歌火爆全网。对于花园种花过程涉及的化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发现植物叶片发黄,可追加一些磷矿粉让叶色变绿
B. 种花需要在幼苗生长的不同过程中补充不同的营养元素
C. NH4HCO3属于复合肥料
D. 用化肥代替农家肥,有利于保护环境
11. 如图是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为18
B.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
C.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D. 不带电
1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滴入肥皂水,振荡
B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
C
除去氯化钠中的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向样品中滴入酚酞溶液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为20
B. 甲、乙两种物质相比较,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更大
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1℃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定相等
14. 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0
C. 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 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15. 如图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 用方案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C. 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 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16. 2023年5月10日,向中国空间站“送快递”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乘坐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随后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
(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脱水米饭
b.鱼香肉丝
c.冻干水果
②中老年人补钙可以预防 ______ 病症,等质量的下列补钙剂中,含钙量最多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
b.碳酸钙CaCO3
c.草酸钙CaC2O4
(3)舱段建造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材料,它由颗粒状的铝为基体,碳化硅(SiC)作为增强材料,它属于 ______ 材料(填“合金”或“合成”或“复合”)。制取SiC的反应为,已知该反应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______ (填字母)。
a.升高
b.降低
c.既有升高,也有降低
17.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漂洗丝帛(主要成分为蚕丝)的工艺,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丝帛属于 ______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点燃干木头时将其架空,主要原因是 ______ 。
(3)取少量灰烬(主要成分为K2CO3)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其水溶液呈 ______ 性。
(4)灰烬可用作农家肥,它与下列哪些肥料不能混合施用 ______ (填字母)。
a.硫酸铵
b.尿素
c.氯化铵
d.硝酸钾
(5)“漂洗”过程中生石灰先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再与K2CO3反应生成KOH,以除去丝帛表面的油污和脏垢。写出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复分解反应方程式 ______ 。
18. 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 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______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导管右端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 ______ ,则装置漏气;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检验CO2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图E操作,蒸发后得到的固体主要是 ______ (填化学式)。
(5)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用如图所示装置,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______ 。
①从b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a.④②①③
b.④③①②③
c.④①③①②
19. 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封闭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废弃塑料,对产生的废气成分(可能含有H2、CO、CO2、H2O中的某几种),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检验。(已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色)
【实验探究】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实验分析】
(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 ______ ,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流方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______ 。
【反思评价】
观察到B、E中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小金认为,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D中生成了CO2,其理由是 ______ 。
小金根据D中粉末颜色变化是 ______ ,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严谨,若废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谨,还应该在 ______ (填字母编号)之间增加一个A装置。经验证推导出无氢气存在。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废气中只含有H2O、CO2、CO。若称量反应前后D中固体减少0.8g,则理论上有 ______ 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
20. 《本草纲目》中关于绿矾(FeSO4⋅7H2O)记载道:“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
【溯古】天然产的绿矾很少,古代多数是通过焙烧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而取得。二硫化亚铁(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
【追今】下面是以废铁(含有少量C、Zn等)和废硫酸作为原料制备绿矾的流程:
(1)上述流程中预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 。
(2)溶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任写一个)。操作1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______ 和玻璃棒。
(3)经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最终能获得FeSO4⋅7H2O,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FeSO4⋅7H2O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极易失水,因此要 ______ 保存。
(4)查阅资料:当硫酸质量分数为24.5%时,能得到较多FeSO4⋅7H2O,小深同学想在实验室模拟上述流程制备FeSO4⋅7H2O,现需要配制200g质量分数24.5%的硫酸,需要98%硫酸的质量为 ______ 。
【用途】“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其反应原理如下:
第一步:
第一步:
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1. 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NaHCO3+HCl=NaCl+H2O+CO2↑
(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 ______ (选填“—”或“二”),理由是 ______ 。
(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
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10
1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 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棉线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楠木制舟的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从垃圾分类角度,废水银温度计属于有害垃圾。
故选:C。
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常见垃圾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碳酸钙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A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在水中解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属于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含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酸是在水中解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有机物、盐、单质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O2−表示氧离子,故A错误;
B、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O2表示两个氧分子,故B错误;
C、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故C错误;
D、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答案】D
【解析】解: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A、该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不合题意;
B、该标志是爆炸品标志,不合题意;
C、该标志是有毒品标志,不合题意;
D、该标志是腐蚀品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浓硫酸有强腐蚀性,结合选项中各标志的含义来解答。
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及危险品的存放,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注重实验安全的考查。
6.【答案】C
【解析】解:A、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错误。
B、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有效治疗疟疾青蒿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故选项正确。
D、杨振宁在物理(不是化学)学术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关注化学学科成就、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不能上下振荡,图示操作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图示操作错误;
C、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以防造成试剂污染,图示操作错误;
D、蒸发溶液时要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万以上的为高分子化合物;绿原酸的化学式为C16H18O9,相对分子质量为354,绿原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B.绿原酸的化学式为C16H18O9,绿原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错误;
C.绿原酸的化学式为C16H18O9,绿原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9)=1:8,故正确;
D.绿原酸分子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元素不论个数,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分析;
B.根据绿原酸是由分子构成的分析;
C.元素质量比等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元素论种类,不论个数,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高分子有机物的辨识等,注意理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由微粒构成的规律。
9.【答案】B
【解析】解:A、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会发生锈蚀,所以刷油漆隔绝也和水,防止铁栏杆生锈,故A正确;
B、甲醛有毒,不能浸泡食品,故B错误;
C、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所以加入洗涤剂的水洗去餐盘上的油污,故C正确;
D、棉纤维灼烧会产生烧纸味,合成纤维灼烧不会产生烧纸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会发生锈蚀进行分析;
B、根据甲醛有毒进行分析;
C、根据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进行分析;
D、根据棉纤维灼烧会产生烧纸味进行分析。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0.【答案】B
【解析】解:A、若发现植物叶片发黄,这是缺乏氮元素造成的,可追加一些氮肥让叶色变绿,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不含氮元素,说法错误;
B、种花需要在幼苗生长的不同过程中补充不同的营养元素,说法正确;
C、NH4HCO3属于氮肥,因此其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说法错误;
D、化肥代替农家肥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化肥的作用来分析;
B、根据化肥的作用来分析;
C、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农家肥的作用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1.【答案】A
【解析】解:A、粒子结构示意图不能表示出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某粒子结构示意图知,核电荷数是18,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该粒子是氩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18,为原子,不带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鉴别硬水和软水时,可分别滴入肥皂水,振荡,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出现较多浮渣的是硬水,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氢气中又混入二氧化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盐酸能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杂质,但加入的碳酸钠溶液是过量的,又会带入新的杂质——碳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无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C
【解析】解:A、甲的溶解度为20错误,因为没有说明温度,而且固体溶解度单位是g;故选项错误;
B、甲、乙两种物质相比较,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更大错误,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选项错误;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正确,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选项正确;
D、t1℃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甲乙都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
A、物质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正确;
D、交点的含义。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答案】A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与氧气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铂催化剂 4NO+6H2O。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32×5)=17:40,说法正确;
C、金属铂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因此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说法正确;
D、丙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毒,是空气污染物之一,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逐项进行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5.【答案】D
【解析】解:A、图中实验,温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B、图中实验,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C、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D、图中实验,根据熔化的快慢,可以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大,设计实验时要掌握其原理和区别,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 b 骨质疏松 b 复合 c
【解析】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①a.脱水米饭中富含糖类;
b.鱼香肉丝中富含蛋白质;
c.冻干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故答案为:b
②中老年人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等质量的三种补钙剂中,含钙量最多的也就是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由三种物质中化学式可知,三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中均含1个钙原子,而在三种物质中,碳酸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因此在三种物质中,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即质量的三种补钙剂中,含钙量最多的是碳酸钙;故答案为:骨质疏松;b
(3)新型铝基碳化硅材料,它由颗粒状的铝为基体,碳化硅(SiC)作为增强材料,它属于复合材料;在反应前,碳元素存在于单质中,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反应后,碳元素存在于SiC和CO中,其中硅元素显+4,氧元素显−2价,则SiC中,碳元素显−4价,CO中,碳元素显+2价;故答案为:c。
(1)根据氢气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燃烧的原理、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天然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燃烧更快、更充分 碱 ac K2CO3+Ca(OH)2=CaCO3↓+2KOH
【解析】解:(1)丝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故答案为:天然。
(2)点燃干木头时将其架空,主要原因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燃烧更快、更充分。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燃烧更快、更充分。
(3)取少量灰烬(主要成分为K2CO3)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其水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碱。
(4)灰烬可用作农家肥,其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不能和铵盐混用,即不能和硫酸铵、氯化铵混用,以防止降低肥效。
故答案为:ac。
(5)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OH)2=CaCO3↓+2KOH。
故答案为:K2CO3+Ca(OH)2=CaCO3↓+2KOH。
(1)丝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2)点燃干木头时将其架空,主要原因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燃烧更快、更充分。
(3)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4)显碱性物质和铵盐反应生成氨气等物质。
(5)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酒精灯 A 导管口不出现气泡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引流 CaCl2 b
【解析】解:(1)仪器甲的名称是酒精灯。
故答案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A;。
(3)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导管右端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不出现气泡,则装置漏气;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检验CO2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答案为:导管口不出现气泡;把燃烧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图E操作,蒸发后得到的固体主要是CaCl2。
故答案为:引流;CaCl2。
(5)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用如图所示装置,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③(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色)①(排出二氧化碳)②(验证水能否使石蕊变色)③(验证水和二氧化碳能否反应,并且能否使石蕊变色)。
故答案为:b。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5)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9.【答案】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变成蓝色 收集尾气 CO2+Ca(OH)2=CaCO3↓+H2O 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没有被除尽的二氧化碳 由黑色变为红色 DE 1.4
【解析】解:(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色,则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变成蓝色,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流方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收集尾气;
【反思评价】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小金认为,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D中生成了CO2,其理由是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没有被除尽的二氧化碳,氢气也能使氧化铜有黑色变为红色,故小金根据D中粉末颜色变化是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的论不严谨,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谨,需要添加检验有水生成的装置,则还应该在DE之间增加一个A装置;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废气中只含有H2O、CO2、CO,若称量反应前后D中固体减少0.8g,氧化铜失氧变成铜,减轻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0.8g÷1680×100%=4g;
设理论上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28 80
x 4g
2880=x4g
x=1.4g
答:理论上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
故答案为:(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变成蓝色;收集尾气;
【反思评价】CO2+Ca(OH)2=CaCO3↓+H2O;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没有被除尽的二氧化碳;由黑色变为红色;DE;
【实验结论】1.4。
(1)根据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色来分析解答;根据F处的大号注射器为尾气处理装置来分析解答;
【反思评价】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来分析解答;根据混合气体中没有被除尽的二氧化碳也能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分析解答;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根据需要添加检验有水生成的装置来分析解答;
【实验结论】根据氧化铜减轻的质量就是失去氧的质量,再根据氧的质量求出氧化铜的质量,再根据氧化铜的质量求出一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难度较大,要细心进行分析解答。
20.【答案】−1 除去C Fe+H2SO4=FeSO4+H2↑或Zn+H2SO4=ZnSO4+H2↑ 漏斗 增大 放入含有适量水蒸气的密封容器中 50g Fe2O3
【解析】解:【溯古】二硫化亚铁(FeS2)中铁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是−1。
故答案为:−1。
【追今】(1)上述流程中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C。
故答案为:除去C。
(2)溶浸过程中,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操作1(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或Zn+H2SO4=ZnSO4+H2↑;漏斗。
(3)经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最终能获得FeSO4⋅7H2O,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FeSO4⋅7H2O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极易失水,因此要放入含有适量水蒸气的密封容器中保存。
故答案为:增大;放入含有适量水蒸气的密封容器中。
(4)现需要配制200g质量分数24.5%的硫酸,需要98%硫酸的质量为200g×24.5%÷98%=50g。
故答案为:50g。
【用途】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硫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氧原子是10个,反应后应该是10个,其中3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为Fe2O3。
故答案为:Fe2O3。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二 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或人体内有盐酸 偏大
【解析】解:(1)因为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所以他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受热分解,主要是因为人体的为中有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2)由题意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5.0g−100.0g=5.0g
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68 88
x 5.0g
16888=x5.0g
x≈9.55g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55g10g×100%=95.5%≠99%,因此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
答: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
(3)根据图中的实验过程。A装置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中溶液增加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如果去掉装置B,则水蒸气也进入C装置,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计算所得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增大,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故答案为:(1)二;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或人体内有盐酸;
(2)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
(3)偏大。
(1)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分析;
(2)根据图中的实验过程。A装置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中溶液增加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计算;
(3)根据装置的作用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冲刺模拟预测化学试卷(三),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氯乙烯是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