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0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展开A.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
C.生成12.7 g I2时,转移0.1 m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2.[2023·重庆模拟]I-具有还原性,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KIO3的形式存在,I-、I2、IO eq \\al(\s\up1(-),\s\d1(3))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 eq \\al(\s\up1(-),\s\d1(3)) >I2
B.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白醋可检验食盐是否加碘
C.生成等量的碘,反应①和反应②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1∶5
D.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3Cl2+I-+3H2O===6Cl-+IO eq \\al(\s\up1(-),\s\d1(3)) +6H+
3.[2023·重庆涪陵期中]已知C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2+且C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存在反应
Cl2+FeI2===FeCl2+I2
B.每1 ml C2O3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生成C2+时转移2 ml电子
C.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D.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2+氧化成C2O3
4.[2023·湖北鄂东南期中联考]2020年11月7日是“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金属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关于铈的有关化合物及H2O2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eO2是整个转化过程中的催化剂
B.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
2CeO2+H2O2+6H+===2Ce3++O2+4H2O
C.该反应历程的总反应为2H2O2===O2+2H2O
D.过程②中氧化性:CeO2>H2O2
5.[2023·皖中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B-+Z2===B2+2Z-
②2A2++B2===2A3++2B-
③2XO eq \\al(\s\up1(-),\s\d1(4)) +10Z-+16H+===2X2++5Z2+8H2O,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B2
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 eq \\al(\s\up1(-),\s\d1(4)) >Z2>A3+>B2
C.X2+是XO eq \\al(\s\up1(-),\s\d1(4)) 的氧化产物,B2是B-的还原产物
D.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
XO eq \\al(\s\up1(-),\s\d1(4)) +5A2++8H+===X2++5A3++4H2O
6.已知酸性:H2CO3>HClO>HCO eq \\al(\s\up1(-),\s\d1(3)) ,氧化性:HClO>Cl2>Br2>Fe3+>I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Fe3+、Cl-、Ba2+、I-能大量共存
B.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溶液变成无色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lO+HCO eq \\al(\s\up1(-),\s\d1(3))
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7.[情境创新]国家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2019年9月空气污染天数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全国臭氧浓度同比上升。测定空气中O3含量的方法之一是:将含O3的空气通入足量的KI溶液,O3与KI反应生成两种单质,然后将所得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得出空气中O3含量,滴定过程涉及的反应是2Na2S2O3+I2===Na2S4O6+2NaI。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方法中涉及2个氧化还原反应
B.KI与O3反应生成O2、I2两种氧化产物
C.加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可以淀粉为指示剂
D.滴定反应中转移0.5 ml电子,则吸收5.6 L(标准状况)O3
8.[情境创新]当今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某化工集团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钛厂、氯碱厂、甲醇厂进行联合生产。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流程中的“电解”“氯化”“合成”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氯化”时每消耗12 g焦炭,则转移2 ml电子
C.“合成”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上述流程中“Mg,Ar”可用“Mg,CO2”代替
9.已知2Fe3++2I-===I2+2Fe2+、2Fe2++Br2===2Br-+2Fe3+。现向含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氧化性:Br2>Fe3+>I2 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2023·河北存瑞中学高三质检]已知:还原性HSO eq \\al(\s\up1(-),\s\d1(3)) >I-,氧化性IO eq \\al(\s\up1(-),\s\d1(3)) >I2。在含3 m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a间发生反应:
3HSO eq \\al(\s\up1(-),\s\d1(3)) +IO eq \\al(\s\up1(-),\s\d1(3)) ===3SO eq \\al(\s\up1(2-),\s\d1(4)) +I-+3H+
B.a~b间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 ml
C.b~c间反应:I2仅是氧化产物
D.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时,加入的KIO3为1.1 ml
11.[2023·辽宁朝阳期中]关于反应:KClO3+6HCl===KCl+3H2O+3Cl2↑,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研究,反应前将KClO3标记为K37ClO3,HCl标记为H35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37Cl全部存在于氯化钾中
B.产物氯气的摩尔质量为72 g·ml-1
C.在氯气和氯化钾中都含有37Cl
D.产物氯气中37Cl与35Cl的原子个数比为1∶5
12.[2023·陕西西安中学期中]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相关方程式如下:
①2Sb2S3+3O2+6Fe eq \(=====,\s\up7(高温)) Sb4O6+6FeS
②Sb4O6+6C eq \(=====,\s\up7(高温)) 4Sb+6CO↑
关于反应①、反应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l FeS时,共转移12 m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 m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3.硫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一些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中含有焦亚硫酸钠(Na2S2O5),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1)铬是环境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可以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处理含铬酸性废水(含有CrO eq \\al(\s\up1(2-),\s\d1(4))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S2O eq \\al(\s\up1(2-),\s\d1(5)) 被氧化为SO eq \\al(\s\up1(2-),\s\d1(4))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2)已知:Na2S2O5溶于水会生成NaHSO3。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练10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D A项,K2H3IO6中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B项,KI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项,生成12.7 g I2即0.05 ml I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0.087 5 ml。
2.C C项,反应①中存在对应关系2I-~I2~2e-,生成1 ml碘单质转移2 ml电子,反应②发生反应:5I-+IO eq \\al(\s\up1(-),\s\d1(3)) +6H+===3I2+3H2O,生成3 ml碘单质转移5 ml电子,生成等量的碘时,反应①和反应②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2 ml∶ eq \f(5,3) ml=6∶5,错误。
3.D C2O3的氧化性强于I2,故I2不能将C2+氧化生成C2O3,D不正确。
4.D 由图示知,过程②中,碱性条件下,Ce3+被H2O2氧化生成CeO2,则H2O2的氧化性强于CeO2,D项错误。
5.A 根据①知,氧化性:Z2>B2,根据②知,氧化性:B2>A3+,根据③知,氧化性:XO eq \\al(\s\up1(-),\s\d1(4)) >Z2,所以氧化性关系为:XO eq \\al(\s\up1(-),\s\d1(4)) >Z2>B2>A3+,所以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B2,A正确,B错误;X2+是XO eq \\al(\s\up1(-),\s\d1(4)) 的还原产物,B2是B-的氧化产物,C错误;因为氧化性关系为:XO eq \\al(\s\up1(-),\s\d1(4)) >Z2>B2>A3+,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XO eq \\al(\s\up1(-),\s\d1(4)) +5A2++8H+===X2++5A3++4H2O,D错误。
6.C 因氧化性:Fe3+>I2,则Fe3+能将I-氧化生成I2,故A错误;溴水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溶液呈黄色,故B错误;因酸性:H2CO3>HClO>HCO eq \\al(\s\up1(-),\s\d1(3)) ,则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的盐为NaHCO3,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 eq \\al(\s\up1(-),\s\d1(3)) ,故C正确;因还原性:I->Fe2+,则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时,I-先被氧化,故D错误。
7.B 该测定O3的方法中涉及2个反应:H2O+O3+2KI===O2+I2+2KOH,2Na2S2O3+I2===Na2S4O6+2NaI,通过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上述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上述第1个反应中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I2是氧化产物,KOH是还原产物,B项错误;I2遇淀粉变蓝,可用淀粉作该滴定反应的指示剂,C项正确;由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存在关系式O3~I2~2NaI,故转移2 ml电子,则吸收了1 ml O3,即转移0.5 ml电子,则吸收了0.25 ml(标准状况下5.6 L) O3,D项正确。
8.A 分析流程图中的物质转化,“电解”“氯化”“合成”中均有单质参与反应或生成,故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氯化”时还原剂包括焦炭和FeTiO3,故B项错误;“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项错误;800 ℃条件下,CO2与Mg反应,D项错误。
9.B 由已知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及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Fe3+>I2、Br2>Fe3+,故①正确;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说明溶液中无I-存在,又氧化性Cl2>Br2>Fe3+>I2,氯气的量不确定,则Br-不一定被氧化,故②错误,③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Fe3+,但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的Fe2+均被氧化为Fe3+,故④正确;上层溶液中若含Br-,则产生淡黄色沉淀,若含I-,则产生黄色沉淀,由题知只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Cl-,即溶液中的Fe2+、Br-均被完全氧化,故⑤正确。
10.C 还原性HSO eq \\al(\s\up1(-),\s\d1(3)) >I-,所以首先是发生以下反应,离子方程式:IO eq \\al(\s\up1(-),\s\d1(3)) +3HSO eq \\al(\s\up1(-),\s\d1(3)) ===I-+3SO eq \\al(\s\up1(2-),\s\d1(4)) +3H+,继续加入KIO3,氧化性IO eq \\al(\s\up1(-),\s\d1(3)) >I2,所以IO eq \\al(\s\up1(-),\s\d1(3)) 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IO eq \\al(\s\up1(-),\s\d1(3)) +6H++5I-===3H2O+3I2。0~a间没有碘单质生成,说明碘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离子。0~b间加入碘酸钾的物质的量是1 ml,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3 ml,亚硫酸氢根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生成碘离子,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IO eq \\al(\s\up1(-),\s\d1(3)) +3HSO eq \\al(\s\up1(-),\s\d1(3)) ===I-+3SO eq \\al(\s\up1(2-),\s\d1(4)) +3H+,故A正确;a~b间碘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6 ml,根据碘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关系式知,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0.6 ml×3=1.8 ml,故B正确;根据图像知,b~c段内发生IO eq \\al(\s\up1(-),\s\d1(3)) +6H++5I-===3H2O+3I2,只有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所以I2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根据反应IO eq \\al(\s\up1(-),\s\d1(3)) +3HSO eq \\al(\s\up1(-),\s\d1(3)) ===I-+3SO eq \\al(\s\up1(2-),\s\d1(4)) +3H+,3 ml NaHSO3的溶液消耗KI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1 ml,生成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 ml,设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x ml,则根据反应IO eq \\al(\s\up1(-),\s\d1(3)) +6H++5I-===3H2O+3I2,消耗的KIO3的物质的量为(1/3)x ml,消耗碘离子的物质的量=(5/3)x ml,剩余的碘离子的物质的量=[(1-(5/3)x)] ml,当溶液中n(I-)∶n(I2)=5∶3时,即,x=0.3 ml,根据原子守恒加入碘酸钾的物质的量=1 ml+0.3 ml×1/3=1.1 ml,故D正确。
11.D 反应KClO3+6HCl===KCl+3H2O+3Cl2↑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的原则可知,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情况为。将KClO3标记为K37ClO3,37Cl应全部存在于氯气中,A、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产物氯气中37Cl与35Cl的原子个数比为1∶5,因此产物氯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eq \f(1×37+5×35,3) g·ml-1≈70.67 g·ml-1,B错误、D正确。
12.D 反应①中,Sb的化合价没有变化,Sb2S3不是氧化剂,A错误;反应①中Fe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则每生成3 ml FeS时,共转移6 ml电子,B错误;反应②中C还原Sb4O6生成Sb,说明高温下C的还原性比Sb强,C错误;由4Sb~6C~Sb4O6~6Fe~12e-,可知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13.(1)4∶3
(2)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入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1)CrO eq \\al(\s\up1(2-),\s\d1(4)) ~Cr3+中Cr的化合价由+6到+3,得3 ml电子,S2O eq \\al(\s\up1(2-),\s\d1(5)) ~2SO eq \\al(\s\up1(2-),\s\d1(4)) 中S的化合价由+4到+6,失去4 ml电子,依据电荷守恒,CrO eq \\al(\s\up1(2-),\s\d1(4)) 与S2O eq \\al(\s\up1(2-),\s\d1(5))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2) 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SO eq \\al(\s\up1(2-),\s\d1(4)) ,滴入足量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S2O5晶体被氧化。
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26: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26,共4页。
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9: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9,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海卷]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7: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7,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