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
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工开物》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022·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3.[2023·新课标卷]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
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
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
4.[2023·沈阳市质量监测]辽宁省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锦州的满族刺绣以家织布为底衬,制作家织布的棉花属于再生纤维
B.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洛神赋图》,所用纸张的主要成分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阜新被称为“世界玛瑙之都”,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沈阳老龙口白酒酿造过程中,将淀粉直接转化为乙醇
5.《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
B.“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7.[2023·合肥九中月考]《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B.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8.[2023·大同一中高三开学检测]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C.废旧钢材焊接前,可依次用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H4Cl溶液处理焊点
D.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和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都能减轻环境污染
9.[2023·湖南三湘名校联盟联考]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0.[2023·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不少古诗词清晰地描绘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对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涉及化学变化
B.“绿蚁新醅酒”中“新醅酒”即新酿的酒,葡萄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D.“日照澄洲江雾开”,雾是一种气溶胶,受阳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11.[2023·湖北鄂东南期中]“琴棋书画”被誉为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四大“雅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人所用的琴用杉木、桐木所制,其琴弦通常采用蚕丝制成,材质均属于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现代象棋的材质种类繁多,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亚克力材质,亚克力材质的别名是有机玻璃,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书(古代)与笔、墨、纸、砚密不可分,古代的砚台的成分与水晶的成分相同
D.水墨画中红色颜料的主要成分为Fe2O3
12.[2023·河北邢台联考]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古文献描述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13.[2023·重庆名校联盟期中]下列有关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清香的美酒在酿制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中豆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为葡萄糖
C.“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中陈醋里的醋酸是弱电解质
14.[2023·河北高考压轴卷]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
专练5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1.B 兽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A项错误;青铜器是铜锡合金,B项正确;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项错误;液晶显示屏的主要材料是液晶,它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不是合金,D项错误。
2.D 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是利用液态CO2汽化吸热导致环境温度下降,从而使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D项符合题意。
3.C 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其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是一种天然高分子,A正确;羟基磷灰石又称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5(PO4)3(OH),属于无机物,B正确;熟石膏是主要成分为2CaSO4·H2O,Ca(OH)2为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错误;Fe2O3为红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俗称铁红,D正确;故选C。
4.C 制作家织布的棉花属于天然纤维,A项错误;纸张的主要成分属于纤维素,B项错误;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C项正确;白酒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D项错误。
5.C A项,“乌金纸”是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的,故“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正确;B项,造纸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正确;C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正确。
6.A
7.A
8.A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陶瓷、水泥和玻璃都是传统硅酸盐产品,B正确;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H4Cl溶液水解后,溶液分别显碱性、酸性,碱性可以去除油脂,酸性可以腐蚀金属氧化物,所以可处理金属表面焊点, C正确;提倡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使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D正确。
9.C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司母戊鼎是青铜器,青铜属于铜锡合金,A正确;唐三彩是陶瓷制品,陶瓷是硅酸盐产品,制取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B正确;皇帝玉玺的材质是玉石,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是Al2O3,C错误;马王堆帛书的材料是丝帛,丝帛是丝绸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正确。
10.B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涉及化学变化,包含的化学反应有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吸收CO2生成碳酸钙,A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中涉及沙中淘金,说明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存在,C正确;雾是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受阳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D正确。
11.C 古代的砚台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而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者成分不同,C错误。
12.C B项,硝石、硫磺、木炭是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硫化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项,此处“紫烟”是形容“炉火”,与碘升华没有关系,错误;“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正确。
13.B 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B错误。
14.C A项,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钠盐和钾盐灼烧时焰色不同,可检验,正确;B项,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用于制造司南,正确;C项,绿矾的主要成分是FeSO4·7H2O,“味酸”是因为亚铁离子发生水解,错误;D项,酒放置时间长,少量的乙醇被氧化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正确。
汉字
载体
A.兽骨
B.青铜器
汉字
载体
C.纸张
D.液晶显示屏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A
B
C
D
青铜属于铜锡合金
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玉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3
丝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内容
A
《梦溪笔谈》中记载“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描述的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B
《天工开物》中记载“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描述的是火药,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
《秋浦歌》中记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紫烟”指“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D
《本草纲目》中记载“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描述的是蒸馏
选项
传统文化
化学角度解读
A
《本草经集注》记载“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
利用物理方法可以检验钠盐和钾盐
B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
C
《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
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
D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香”主要因为美酒含有酯类物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26,共4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16,共4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9,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海卷]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