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9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水、溶液)
展开这是一份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9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水、溶液),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9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水、溶液)
一、单选题
1.(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坚持绿色出行 B.野外焚烧垃圾
C.教科书循环使用 D.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2.(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猜想正确的有
①0~t1阶段,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
②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③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过量
④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不足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3.(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学好化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下列项目所涉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 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德”:废旧电池分类投放 |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环境 |
B | “体”:剧烈运动后喝淡盐水 | 补充人体所需无机盐 |
C | “美”: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变蓝 | 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强 |
D | “劳”:用洗涤剂洗涤餐具油脂 | 使油和水分层,发生乳化现象 |
A.A B.B C.C D.D
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
①铝合金 ②硬塑料 ③水泥 ④钛合金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5.(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铁和铜在自然环境中都能被腐蚀。下列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事实是
A.历史上铜比铁使用更早 B.铁的文物比铜的稀有
C.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单质不能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6.(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重庆被誉为“山水之城,魅力之都”。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
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7.(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工业炼钨原理为WO3+3H2W+3H2O,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H2 B.WO3 C.W D.H2O
8.(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自来水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环节是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消毒
9.(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下列方法选用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
C.用厨房洗洁精洗去碗碟油污
D.净水时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10.(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CaCO3 B.NaOH C.NaCl D.NH4NO3
11.(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图像 | ||||
实验设计 | 电解水一段时间(忽略气体的溶解) | 分别向相同的CuSO4溶液(足量)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 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的稀盐酸(足量)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教材里学生实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下列实验仪器或药品不会用到的是
A.集气瓶 B.玻璃棒 C.土壤样品 D.石蕊溶液
13.(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溶解度图像分析(不考滤结晶水合物)正确的是
A.高于t1℃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更大
B.降温是将a处的甲溶液变饱和的唯一方法
C.t1℃时50g乙投入水中一定能完全溶解
D.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
14.(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 “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15.(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食堂里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可乐 B.西瓜汁 C.冰水 D.绿豆汤
16.(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的作用只有引流 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
C.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 D.实验中选用25mL规格的量筒
17.(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类别:弱酸性饮料,pH≈6.5 配料: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
A.用pH试纸精确测定该饮料的pH B.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 D.能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水和无机盐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C、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①铝片未打磨,则表面可能有氧化物膜(氧化铝),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铝未反应,所以0~t1阶段,未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②随着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产生气泡不断加快,所以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猜想正确;
③稀盐酸过量,则铝片被完全反应,不再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④稀盐酸不足,则稀盐酸被完全反应,不再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综上猜想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项,故选D。
3.D
【详解】A、废旧电池分类投放进行回收,是因为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环境,故选项正确;
B、剧烈运动会出大量的汗,导致人体缺少水和无机盐,喝淡盐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无机盐,故选项正确;
C、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变蓝是因为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强,铜可以置换出溶液中的银,故选项正确;
D、水和油不能互溶,而乳化作用是使水和油不再分层,故选项错误。
故选D。
4.C
【详解】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发生了改变,硬度变大,抗腐蚀性能比纯金属好得多,所以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合金,故选C。
5.C
【详解】A、活动性弱的金属使用的更早,因为活动性越弱,越容易制得,故A正确;
B、铁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反应,不易保存,能说明铁比铜活泼,故B正确;
C、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铜是金属单质,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单质不能,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故C错误;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故D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以减少水的浪费,节约用水,故C正确;
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D错误。
故选D。
7.B
【详解】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该反应中WO3中的氧被夺去变成了W,故WO3发生了还原反应。
故选B。
8.B
【详解】自来水净水过程,包括沉淀(使悬浮的难溶性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除去病毒和细菌),不包括蒸馏。
故选B。
9.B
【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
B、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以防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符合题意;
C、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C
【详解】①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
②锌和硫酸铜反应:,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铁与硫酸铜反应: ,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符合题意;
③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一开始pH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逐渐增大,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后氢氧化钠过量,pH>7,符合题意;
④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的稀盐酸(足量),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②③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A、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不涉及收集气体,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配制溶液可用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测土壤酸碱性可用到土壤样品,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石蕊溶液是酸碱指示剂,测溶液酸碱性可用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A、高于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a处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方法可以有降低温度、恒温蒸发溶剂、添加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t1℃ 时乙的溶解度为50g,则此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0g乙,若水的质量小于100g,则投入50g乙不能完全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得出t2℃时溶解度甲>乙,则此温度下,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甲的质量大于乙,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乙大于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A、溶解性是物质的属性,与所处的地方没有关系,在太空中水也能溶解一些物质,可以做溶剂,此选项说法不正确;
B、油是不溶于水的,在地面上物体受到重力,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所以当把两种液体混合之后,油会浮在水的上面,形成稳定的分层现象,此选项说法正确;
C、在太空中油水混合、静置后不分层,在地面上油水混合、静置后分层,说明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此选项说法正确;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滴,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乳浊液,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5.A
【详解】A、可乐是碳酸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西瓜汁中含有不溶性的果肉等,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D、绿豆汤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B
【详解】A、溶解氯化钠时需要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溶解,故A错误;
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溶剂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变大,故B正确;
C、蒸发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该实验不用蒸发,故C错误;
D、所用NaCl固体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需要水的体积为47mL,故选择50mL量筒,故D错误。
故选B。
17.A
【详解】A、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不能用pH试纸精确测定该饮料的pH约为6.5,故A说法错误;
B、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故B说法正确;
C、碳酸氢钠能溶于水,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故C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该瓶饮料中的配料中为: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能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水和无机盐,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6溶液、水、金属,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8金属、水、溶液,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8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