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7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展开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7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入少量生石灰(忽略水挥发和CO2影响),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及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3.(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下列劳动方法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劳动内容 | 劳动方法 | 化学知识解释 |
A | 给庄稼施氮肥和钾肥 | 加硝酸铵和氯化钾 | 能提供氮、钾营养元素 |
B | 生火做饭 | 燃烧木柴 | 木柴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
C | 清洗餐具 | 加洗涤剂 |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
D | 消除水壶水垢 | 加炉具清洁剂 | 炉具清洁剂可与水垢反应 |
A.A B.B C.C D.D
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序号 | 实验或操作目的 | 实验方法或操作 |
A |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 | 混合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物质生成 |
B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操作依次为称量、过滤、溶解和蒸发 |
C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 |
D | 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 | 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 |
A.A B.B C.C D.D
5.(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与实验设计对应正确的有
图像 |
|
|
|
|
实验 设计 | 向未经打磨的铝片 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 向CuSO4溶液中滴 加H2O2溶液 | 分别向等质量的Mg 和MgO中加入足量 的稀盐酸 | 足量红磷在密闭的集 气瓶中燃烧 |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6.(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分别鉴别两组物质: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A.O2 B.NaOH溶液 C.铁片 D.稀H2SO4
7.(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类别:弱酸性饮料,pH≈6.5 配料: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
A.用pH试纸精确测定该饮料的pH B.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 D.能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水和无机盐
8.(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Ca3(PO4)2 B.NH4Cl C.KNO3 D.CO(NH2)2(尿素)
9.(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烧”涉及氧化反应 B.“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
C.“灰淋汁”涉及溶解 D.“取碱浣(洗)衣”利用碱的腐蚀性
10.(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有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图像 | ||||
反应过程 | KMnO4受热分解 | 向含等质量HCl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Zn和Fe至过量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 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猜想正确的有
①0~t1阶段,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
②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③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过量
④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不足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2.(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安全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安全的是
A. B. C. D.
13.(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初中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CO-→CO2→H2CO3→CaCO3→CaO
A.CO是有毒气体 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C.H2CO3受热易分解 D.CaCO3可直接转化为Ca(OH)2
14.(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俄罗斯是世界上钾肥、小麦和葵花籽油的主要生产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NO3属于复合肥料 B.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C.葵花籽油中富含油脂 D.乱用化肥不会污染土壤
15.(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内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下列空气成分一定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是
A.N2 B.O2 C.H2O D.CO2
16.(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根据如图,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A.选择甲装置制取CO2,X为稀硫酸 B.选择甲装置制取H2,Y为铜粒
C.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 D.选择乙装置干燥O2,气流方向为b进a出
17.(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产物均属于盐 B.反应后溶液中不含碳酸氢钠
C.常温下NaCl溶液pH=7 D.该反应消耗CO2体现“碳中和”
18.(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叶子发黄的水稻易倒伏,专家建议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
A.NH4NO3 B.KNO3 C.NH4H2PO4 D.K2SO4
19.(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中的H2 | 通过灼热的CuO |
B | 鉴别MnO2粉末和木炭粉 | 分别加水搅拌 |
C | 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 | 加入过量的AgNO3 |
D |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
A.A B.B C.C D.D
20.(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B.b→c段有水生成
C.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D.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
21.(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教材里学生实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下列实验仪器或药品不会用到的是
A.集气瓶 B.玻璃棒 C.土壤样品 D.石蕊溶液
22.(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 | 闻气味 |
B | 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 用pH试纸测定 |
C | 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 | 直接加入NaOH溶液 |
D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钡 | 加入过量稀硫酸 |
A.A B.B C.C D.D
23.(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苦泉"的溶质之——CuSO4
B."把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
D.将浓缩的"苦泉"与NaOH溶液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
参考答案:
1.D
【详解】第一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随着生石灰质量增大,溶液的质量变小,图像错误;
第二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的温度会先升高,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室温,图像错误;
第三个图: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碱性减弱,溶液pH减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部分固体溶解,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至反应前,碱性增强,溶液pH增大至最初pH,图像错误;
第四个图:生石灰中含氧元素,则随着生石灰质量增大,烧杯中氧元素质量增大,图像错误;
由以上分析知,错误图像有4个。
故选D。
2.B
【详解】①硫酸和盐酸均显酸性,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法正确;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微观上,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说法错误;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说法正确。
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给庄稼施氮肥和钾肥,可加硝酸铵和氯化钾,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能够给庄稼提供氮、钾营养元素,故选项A正确;
B、木柴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可通过燃烧木柴来做饭,故选项B正确;
C、清洗餐具,可加入洗涤剂,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使油珠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着水流走,故选项C正确;
D、消除水壶水垢,不能加炉具清洁剂,因为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不和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4.D
【详解】A、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两者发生反应,但不能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选项错误;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操作依次为称量(称量粗盐质量)、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选项错误;
C、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过滤除去沉淀, 但引入新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D、氧气不易溶于水,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可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选项正确。
故选D。
5.B
【详解】图1:未打磨的铝片表面是氧化铝,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氧化铝反应后,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正确;
图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硫酸铜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正确;
图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相等,开始时的图像相同;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镁更多,所以镁的图像更高,错误;
图4:红磷燃烧放热,压强增大,等温度降低到室温,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小于开始时的压强,错误;
故正确的有图1和图2,故选B。
6.D
【详解】A、①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固体逐渐减少;CuO不与氧气反应,可以鉴别;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不与氧气反应,无法鉴别;故A错误;
B、①C、CuO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法鉴别;②稀H2SO4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Na2CO3溶液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法鉴别;故B错误;
C、①C、CuO都不和铁反应,无法鉴别;②稀H2SO4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Na2CO3溶液与铁不反应,可以鉴别;故C错误;
D、①C和硫酸不反应;CuO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可以鉴别;②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不能用pH试纸精确测定该饮料的pH约为6.5,故A说法错误;
B、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故B说法正确;
C、碳酸氢钠能溶于水,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故C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该瓶饮料中的配料中为: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能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水和无机盐,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8.C
【详解】只含有氮元素的化肥称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化肥称为磷肥;只含有钾元素的化肥称为钾肥;若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称为复合肥。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C。
9.D
【详解】A、“烧”即是柴火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
B、草木灰的成分中含碳酸钾,“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正确;
C、“灰淋汁”是用水溶解得到碳酸钾溶液,碳酸钾能溶于水,涉及溶解知识,正确;
D、“取碱浣(洗)衣”是利用的碱性物质能与油污反应的性质,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释放出氧气,剩余固体质量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不为零,剩余固体有锰酸钾、二氧化锰,错误;
B、过量的锌和铁与盐酸反应,最终氢气的质量相等,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根据方程式:,等质量的金属,产生氢气多的是铁,正确;
C、开始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pH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盐酸过量时pH小于7,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反应停止后随着热传递,集气瓶内的温度又恢复到反应前,正确。
故正确的有3个,故选C。
11.D
【详解】①铝片未打磨,则表面可能有氧化物膜(氧化铝),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铝未反应,所以0~t1阶段,未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②随着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产生气泡不断加快,所以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猜想正确;
③稀盐酸过量,则铝片被完全反应,不再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④稀盐酸不足,则稀盐酸被完全反应,不再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综上猜想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项,故选D。
12.B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在闻药品气味时,应轻轻煽动瓶口,让少量气味飘进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易导致酒精洒出,发生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一氧化碳有毒,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碳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可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详解】A、复合肥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硝酸钾中含K、N两种营养元素,所以硝酸钾是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B、面粉是由小麦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故选项正确;
C、葵花籽油是葵花籽提炼的植物油,富含大量油脂,故选项正确;
D、乱用化肥可能会造成水体及土壤污染、土壤板结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5.A
【详解】A、氮气不与铁粉和生石灰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B、铁粉会和氧气发生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会和水发生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会吸收包装袋中的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应仔细审题,是选择不能与“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反应的物质,而不是不能与铁粉和生石灰反应的物质。
16.C
【详解】A. 实验室使用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使用稀硫酸。因为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固体药品表面阻碍反应进行。错误。
B. 铜活动性比氢弱,不能和酸反应放出氢气。所以Y不能为铜。错误。
C.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从乙a端通入,空气从b排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从乙b端通入,空气从a端排出。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正确。
D. 乙作洗气装置,需要药品和气体充分接触,则气体通入药品中,所以氧气从a进入。错误。
故选:C。
17.B
【详解】A、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所以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均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B、碳酸氢钠易溶于水,但反应后溶液中有水,则一定有少量碳酸氢钠溶于水中,故选项错误;
C、NaCl呈中性,所以常温下其溶液pH=7,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消耗CO2,可减少二氧化碳,能够体现“碳中和”,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8.B
【详解】A、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不含钾元素为氮肥,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中既含有氮元素又含钾元素为复合肥,符合题意;
C、磷酸二氢铵含有氮、磷元素不含钾元素,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含有钾元素,为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D
【详解】A、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和灼热氧化铜反应,操作错误;
B、二氧化锰和木炭都不能溶于水且都为黑色,不能用溶解的方法鉴别,错误;
C、过量的硝酸银会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银,错误;
D、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可用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鉴别化肥NH4Cl和KNO3,正确;
故选D。
20.C
【详解】A、a→b段溶液溶质减少,但是溶剂增加,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减小,A错误。
B、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b→c段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没有水生成,B错误。
C、b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此时溶液溶质为硫酸铜,C正确。
D、b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沉淀硫酸钡沉淀,d点硫酸、硫酸铜都完全反应,且氢氧化钡过量,此时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故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不相等,D错误。
故选:C。
21.A
【详解】A、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不涉及收集气体,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配制溶液可用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测土壤酸碱性可用到土壤样品,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石蕊溶液是酸碱指示剂,测溶液酸碱性可用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2.A
【详解】A、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硫酸钾无此气味,闻气味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B、pH试纸测定的pH是整数,无法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向氧化铜中加入氢氧化钠,无法直接制取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D
【详解】A、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制取可知,"苦泉"中有溶质CuSO4,故A叙述正确;
B、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可知该过程通过蒸发浓缩制得晶体,属于蒸发溶剂结晶的过程,故B叙述正确;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C叙述正确;
D、制农药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制取,不用氢氧化钠,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这是一份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6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6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这是一份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