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六)(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013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六)(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013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六)(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013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含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六)(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六)(含解析),共8页。
小综合练(六)1.(多选)(2020·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模拟考试)图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 )图1A.t=0.10 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上B.该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D.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答案 BC解析 从题图乙可知质点Q在t=0.10 s时刻正处于平衡位置并向下振动,则题图甲中的横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B正确;该波传播速度为:v== m/s=40 m/s,故C正确;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经过了四分之三个周期,由于t=0.10 s时刻,质点P不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此时质点P正处于从-10 cm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它所走过的路程不等于30 cm,故D错误.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简单的现象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如水滴石穿.假设从屋檐滴下的水滴质量为0.5 g,屋檐到下方石板的距离为4 m,水滴落到石板上在0.2 s内沿石板平面散开,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石板受到水滴的冲击力约为( )A.0.22 N B.0.27 N C.0.022 N D.0.027 N答案 D解析 设水滴刚落到石板上时速度为v.水滴从屋檐开始下落到落到石板上的过程中,水滴的机械能守恒,有mgh=mv2.水滴从接触石板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取向下为正方向,对水滴由动量定理得(mg-F)t=0-mv,解得F≈0.027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石板受到水滴的冲击力约为0.027 N,D正确.3.(2020·四川成都七中高三下学期三诊)中国是第五个独立完成卫星发射的国家,由我国独立发射的两颗人造卫星A、B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之比为1∶3,且两者动能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大于7.9 km/sB.A、B两颗卫星的发射速度都大于11.2 km/sC.A、B两颗卫星环绕地球的周期之比是1∶3D.A、B两颗卫星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是3∶1答案 D解析 由=m得v=由于A、B两颗卫星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则A、B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小于7.9 km/s,故A错误;因为A、B两颗卫星均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未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所以两颗卫星的发射速度都小于11.2 km/s,故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r,得T=,A、B两颗卫星环绕地球的周期之比是1∶3,故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则A、B两颗卫星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为FA∶FB=rB∶rA=3∶1,故D正确.4.(原创题)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2中虚线所示,ab=be=2bc=2de=L,bcde为矩形.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a点垂直于ab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速率为( )图2A. B. C. D.答案 C解析 设粒子过bcde上一点g,当∠Oag最大时,∠aOg最小,粒子运动时间最长,O为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由几何关系知,当粒子过c点时,粒子运动时间最长,设半径为R,则有(L-R)2+()2=R2,得R=L,由qvB=m,联立得v=. 5.(多选)(2020·贵州铜仁市高三适应考试)一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在0~4 s时间内,拉力F的大小和物块加速度a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甲、乙所示.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此可求得( )图3A.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2 NB.物块的质量等于1.5 kgC.在0~4 s时间内,合力对物块冲量的大小为6.75 N·sD.在0~4 s时间内,摩擦力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为6 N·s答案 BC解析 t=1 s时,物块开始运动,故此时的拉力等于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故有:Ff=F=1.5 N,故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a,代入F=6 N,a=3 m/s2,Ff=1.5 N得:m=1.5 kg,故B正确;在a-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块的速度变化量,则有4 s时物块的速度v=×3×3 m/s=4.5 m/s,在0~4 s时间内,由动量定理可得I=mv-0=1.5×4.5 N·s=6.75 N·s,故C正确;在0~4 s时间内,F对物块的冲量为IF=×4 N·s=12 N·s,则摩擦力对物块的冲量为If=I-IF=(6.75-12) N·s=-5.25 N·s,大小为5.25 N·s,故D错误.6.(多选)如图4所示,CDE和MNP为两根足够长且弯折的平行金属导轨,CD、MN部分与水平面平行,DE和NP与水平面成30°角,间距L=1 m,CDNM面上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1 T,DEPN面上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2=2 T.两根完全相同的导体棒a、b,质量均为m=0.1 kg,导体棒b与导轨CD、MN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导体棒a与导轨DE、NP之间无摩擦.导体棒a、b的电阻均为R=1 Ω.开始时,b棒静止在导轨上,现在由静止释放a棒,运动过程中a、b棒始终不脱离导轨,除导体棒外其余电阻不计,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g取10 m/s2,则( )图4A.b棒开始向右滑动时a棒的速度v=0.2 m/sB.若经过1 s,b棒开始滑动,则此过程中,a棒发生的位移大小为0.24 mC.若将CDNM面上的磁场方向变为竖直向上,大小不变,b棒始终在水平导轨上,经过足够长的时间,a棒做匀速运动D.若将CDNM面上的磁场方向变为竖直向上,大小不变,b棒始终在水平导轨上,经过足够长的时间,b棒做匀加速运动答案 BD解析 开始时,a棒向下运动,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俯视为顺时针,对b棒根据左手定则可知b棒受到向左的安培力,所以b棒开始运动时速度方向向左,故A错误;当b棒开始滑动时,b棒受到的安培力应满足Fb=μmg=0.2 N,又有Fb=B1IL,I=,E=B2Lv,联立解得v=0.2 m/s,对a棒由动量定理得mgtsin θ-B2Lt=mv,其中t==,联立解得x==0.24 m,故B正确;设a棒的加速度为a1,b棒的加速度为a2,对a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B2IL=ma1,对b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B1IL-μmg=ma2,且I=,当稳定后,电流I保持不变,则==0,联立可得a1=0.2 m/s2,a2=0.4 m/s2,即a、b棒都做匀加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7.(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高考模拟)某同学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5甲所示,表面粗糙、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轻小滑轮,钩码和拉力传感器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细绳相连,细绳与长木板平行,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的摩擦).图5(1)实验开始前打点计时器应接在____________(填“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上.(2)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s1、s2是纸带中两段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由此可求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s1、s2、T表示).(3)改变钩码的个数,得到不同的拉力传感器示数F(N)和滑块加速度a(m/s2),重复实验.以F为纵轴,a为横轴,得到的图像是纵轴截距大小等于b、倾角为θ的一条倾斜直线(横、纵坐标单位长度相等),如图丙所示,则滑块和轻小动滑轮的总质量为________ kg;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答案 (1)交流电源 (2) (3)2tan θ 解析 (1)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2)根据公式xm-xn=(m-n)aT2可得a=;(3)由题图丙可知,滑块受到的拉力为拉力传感器示数的两倍,即FT=2F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f=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T-Ff=Ma计算得出F与加速度a的函数关系式为F=a+由题图丙所给信息可得图像截距为b=斜率为k==tan θ则M=2tan θ计算得出μ=.8.(2020·河北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调研)如图6,ABO是一半径为R的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O是圆心,AB弧形面镀银.现位于AO轴线上的点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射向玻璃砖的OB边,入射角i=60°,OS=.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每条边只考虑一次反射.求:图6(1)光线射入玻璃砖时的折射角;(2)光线从点光源S传播到离开玻璃砖所用的时间.答案 (1)30° (2)解析 (1)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光线在C点的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n=代入数据解得r=30°(2)设光线进入玻璃砖中,光线在AB面上D点反射,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θ=90°-i=30°由三角函数关系有OC==RSC==R在△ODC中,由正弦定理有:=得α=30°过D点作OB的垂线于F,由于β=30°,∠CDF=30°,故∠FDE=90°,所以光线DE垂直于OA射出玻璃砖在△ODC中,由几何关系有CD=OC=R又DE=Rcos β=R光在玻璃砖中的速率v=则光线从点光源S传播到离开玻璃砖所用的时间t=++解得t=.9.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7所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刚抛出时的动能为8 J,在M点的动能为6 J,不计空气的阻力.求:图7(1)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之比;(2)小球落到B点时的动能EkB;(3)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Ekmin.答案 (1)1∶3 (2)32 J (3) J解析 (1)如图所示,带电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电场力的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作用,做竖直上抛运动,故从A到M和从M到B的时间相等,则小球水平位移x1∶x2=1∶3(2)小球从A到M,水平方向上电场力做功W电=6 J则小球从A到B,水平方向上电场力做功为4W电,由能量守恒可知,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为EkB=Ek0+4W电=32 J(3)由于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设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为F,重力为G,则有:Fx1=6 J即t2=6 JGh=8 J即t2=8 J联立解得=由图可知tan θ==,则sin θ=则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速度最小时,速度一定与等效重力G′垂直,故:Ekmin=m(v0sin θ)2= 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一)(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五)(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四)(含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