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50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铝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铝及其化合物,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铝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浙江省Z20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浓硝酸常因溶有少量而略显黄色
B.工业上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冶炼铝,需要添加冰晶石以提高导电能力
D.水泥、玻璃、碳化硅陶瓷、石墨烯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2023年高考湖南卷化学真题)取一定体积的两种试剂进行反应,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试剂浓度均为),反应现象没有明显差别的是
选项
试剂①
试剂②
A
氨水
溶液
B
溶液
溶液
C
溶液
酸性溶液
D
溶液
溶液
A.A B.B C.C D.D
3.(2023·四川·高三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与KI溶液反应:
B.盐酸与KOH溶液反应:
C.Fe与溶液反应:
D.溶液与氨水反应:
4.(2023春·江苏盐城·高三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校联考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化铁粉末呈红色,可用于制取铁盐
B.Na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稀有金属
C.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水的消毒
5.(2023春·安徽亳州·高三亳州二中校考期中)短周期元素X、Y、Z、Q、T的原子序数与其常见化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高低:H2T>H2X
B.离子半径的大小:Z3+>Y+>X2−
C.含氧酸的酸性强弱:H3QO4>H2TO4
D.Z元素形成的氧化物能被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溶解
6.(2023春·北京西城·高三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事实”不相符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及事实
实验结论
A
绿豆大小的Na和K分别投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
金属性:
B
将盐酸滴入碳酸钙中得到
的非金属性强于C
C
向装有沉淀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溶液,振荡后,均得到无色溶液
是两性氢氧化物
D
向盛有片的试管中加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稀,溶液逐渐变蓝,试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在酸性环境中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7.(2023春·北京东城·高三北京一七一中校考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B.除去中混有的,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将溶解
C.与可与NaOH溶液反应
D.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
8.(2023春·贵州贵阳·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含,不含
B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用玻璃棒蘸浓硝酸靠近时产生白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未打磨的薄铝片放在火焰上加热,晃动铝片,内部有液态物质流动,但没熔融下滴
金属铝的熔点高
A.A B.B C.C D.D
9.(2023春·北京海淀·高三清华附中校考期中)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
表现出一定的酸性
D
把绿豆大的Na和K分别投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
金属性:
A.A B.B C.C D.D
10.(2023春·河南驻马店·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腐蚀磨口玻璃塞:
B.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
C.往NaOH溶液中滴加NaHS溶液: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
11.(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影院中放映口发出的光形成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B.铝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可作下水管道的疏通剂
C.氧化亚铁可应用于瓷器制作中使釉呈绿色
D.亚硝酸与氨基生成氮气的反应可用于蛋白质含量检测,体现了亚硝酸的还原性
12.(2023春·浙江杭州·高三期中)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O2HNO3Fe(NO3)2 B.AlAl3+AlO
C.HClCO2NaHCO3 D.Fe2O3FeFeCl2
13.(2023春·浙江杭州·高三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OH-=Cl-+ClO-+H2O
B.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2Al+2OH-=2AlO+H2↑
C.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NO2+2OH-=NO+H2O
D.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14.(2023春·山东·高三统考期中)下表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表面积相同且用砂纸打磨后的镁条、铝条分别放入沸水中
镁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溶液迅速变浑浊;铝条与沸水无明显现象
镁的失电子能力比铝强
B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过量
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慢慢溶解
碱性:
C
将铜片和铁片分别放入浓硝酸中
铜片产生大量气体,铁片无明显现象
铜比铁活泼
D
将通入溶液中
产生淡黄色沉淀
得电子能力: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5.(2023秋·河南驻马店·高三统考期末)现有下列9种物质:① ②淀粉液 ③ ④ ⑤ ⑥Al ⑦纯醋酸 ⑧NaOH溶液 ⑨ 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2)标准状况下,若④和⑤混合气体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14.5,则④和⑤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标准状况下,VL 溶入100mL (1g/mL)中,溶液密度为g/mL,则氨水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为______mol/L。
(3)物质⑥对应的氧化物为______(填“酸”、“碱”或“两性”)性氧化物,其与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⑩将逐渐取代成为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用和溶液混合并加入稀酸化后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
16.(2022春·四川广元·高三广元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钠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A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家庭的厨卫管道内常因留有油脂、毛发、菜渣、纸棉纤维等而造成堵塞,此时可用固体管道疏通剂进行疏通。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和氢氧化钠,疏通管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亚硝酸钠被称为工业盐,有毒,但在肉类制品加工中又可以加入极少量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有应用。已知能发生反应:①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反应中转移0.3mol电子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NO___________L。
③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维生素C在解毒过程中作___________剂。
17.(2023秋·辽宁·高三校联考期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对新冠肺炎疫情,“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某化学小组配制了500mL“84消毒液”,并在试剂瓶上贴上如图所示标签。
①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配制过程只需要四种仪器即可完成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的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上下颠倒摇匀后发现溶液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加水至刻度线
E.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溶液
F.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③“消毒液”中氯元素的存在形态与溶液pH的关系如表:
溶液pH
>9
5~6
4~5
2~3
<2
主要成分
NaClO
HCl与NaClO(少量)
HCl与(少量)
HClO与
请写出pH降低时产生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钠投入到溶液中
②和足量稀盐酸溶液混合
③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
④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⑤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
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溶液
(3)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如下反应:,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9.6g,则反应生成的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4)某溶液可能含有、、、、、、、中的几种离子,已知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等,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
Ⅱ.取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该气体为)。
①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
②若取原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焰色显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种。
18.(2022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中)根据信息和要求书写相应的方程式。
(1)利用物质分类的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能实现某些物质的转化。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完成指定转化(试剂可以重复选择),并写出方程式。
试剂:H2SO4溶液、NaOH溶液、MgCl2溶液、NaI溶液、NH4Cl溶液、KCl溶液、MnO2
①V2O5(酸性氧化物)→含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Na2CO3溶液→Na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一定条件下,氧化锌矿粉(主要含ZnO、FeCO3)可发生如下转化:
①写出“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已知Zn与Al类似,具有两性。写出“反应III”中生成Na2Z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NO2为红棕色气体,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成NO2、O2,因此工业硝酸常因溶有少量的NO2而略显黄色,故A正确;
B.工业上制备氯气,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故B错误;
C.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常电解熔融的氧化铝,需要添加冰晶石作助熔剂,故C错误;
D.水泥、玻璃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答案为A。
2.D
【详解】A.向氨水中滴加溶液并振荡,由于开始时氨水过量,振荡后没有沉淀产生,发生的反应为;向溶液中滴加氨水并振荡,开始时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发生的反应为;当氨水过量后,继续滴加氨水沉淀逐渐减少直至沉淀完全溶解,发生的反应为,因此,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后反应现象有明显差别,A不符合题意;
B.向中滴加溶液并振荡,由于开始时过量,振荡后没有沉淀产生,发生的反应为;向溶液中滴加并振荡,开始时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发生的反应为;当过量后,继续滴加沉淀逐渐减少直至沉淀完全溶解,发生的反应为,因此,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后反应现象有明显差别,B不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并振荡,由于开始时是过量的,可以被完全还原,可以看到紫红色的溶液褪为无色,发生的反应为;向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并振荡,由于开始时是过量的,逐渐被还原,可以看到紫红色的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因此,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后反应现象有明显差别,C不符合题意;
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同样立即变为血红色,因此,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后反应现象没有明显差别,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D。
3.A
【详解】A.原子不守恒,A错误;
B.盐酸与KOH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B正确;
C.Fe与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三价铁氧化铁为亚铁离子,自身也被还原为亚铁离子,C正确;
D.溶液与氨水反应的实质是铝离子结合一水合氨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沉淀,D正确;
故选A。
4.B
【详解】A.氧化铁粉末呈红色,可用于制备红色涂料,颜色与制取铁盐无关,A错误;
B.Na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稀有金属,性质和用途相对应,B正确;
C.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发酵粉等,与中和胃酸无关,C错误;
D.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水的净化,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不具有氧化性,不能消毒,D错误;
故选B。
5.D
【分析】由化合价及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Y为Na,Z为Al,Q为P,T为S。
【详解】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低:H2O>H2S,故A错误;
B.氧离子、钠离子、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Na+>Al3+,故B错误;
C.非金属性S>P,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磷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铝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铝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铝及其化合物,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