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咸宁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期末考试测试卷
语 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分餐制的历史可上溯到史前时代,它经过了不少于3000年的发展过程。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而这种饮食方式的改变,是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周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实行分餐制;而高桌大椅的出现,成为分食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②西晋王朝灭亡以后,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陆续进入中原,建立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频繁的战乱,还有居于统治地位民族的变更,使得中原地区自殷周以来建立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正是这种大的历史变革,导致了家具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席地而坐的姿势也随之有了改变,常见的跪姿坐式受到更轻松的垂足坐姿的冲击,这就促进了高足坐具的使用和流行。公元5~6世纪,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等新出现的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
③在敦煌285窟的西魏时代壁画上,我们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有意思的是,椅子上的仙人还用着惯常的蹲跪姿势,双足并没有垂到地面上,显然当时的高足坐具使用不久或不普遍。在同时代的其他壁画上,又可看到坐胡床(马扎子)的人将双足坦然地垂放到了地上。洛阳龙门浮雕所见坐圆凳的佛像,也有一条腿垂到了地上。
④及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理墓,发现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他端坐椅子上,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以肯定地说,在唐代时,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⑤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传世的《备宴图》,描绘了宫中大宴准备情形:在巍峨殿宇的侧庭,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还值得一提的是传世绘画《宫乐图》,图中十多个作乐的官女,也是围坐在一张大案前,一面和乐,一面宴饮。所不同的是,她们坐的不是多人合用的大条凳,而是一种很精致的单人椅。
⑥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通,无论在宫内或是民间,都是如此。家具的革新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分餐向会食的转变,没有这场家具变革是不可能完成的。
(摘编自王仁湘《分餐制在古代中国至少流行了三千年》,有删改)
材料二
①在古代中国,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出现最早且被用作主要取食工具的是“匕”,是一种状如匕首、介乎刀和匙之间的餐具,长柄浅斗,像今天的汤勺。要理解在古代中国,为何“匕”作为饮食工具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我们需要仔细考察历史上中国人通常摄入的食物种类。
②饮食史专家倾向于把食物分为两类:谷物类和非谷物类。以就餐而言,前者显然更重要,因为在许多地方,“吃一顿饭”通常就等于“吃了一种谷物”,无论是大米、小麦、小米还是玉米。这种表达方式,说明了谷物食品的重要性。而非谷物类食物被称为“菜”,有时被称作“下饭菜”,可见“菜”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摄入谷物食品。
③在古代中国,“匕”之所以是主要的饮食工具,是因为中国人最初就是用“匕”来取用谷物食品的,筷子最初则是用来夹取非谷物类食品的。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文献中被称为“匕箸”,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勺子和筷子”。在“匕箸”的表述中,“匕”在前,“箸”在后,显示出勺子在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说,显示的是中国古人食谱中“饭”与“菜”的主次关系。今天在朝鲜半岛,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饮食传统的延续。就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朝鲜或韩国人通常用勺子取食谷物食品(即米饭),而用筷子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
④古代中国人和今天朝鲜半岛居民用勺子和筷子来进食,反映了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不过小米烧熟之后不易于团成块状,因此更适合煮成粥。根据中国礼仪文献,食粥用勺子更好,筷子则主要用于从有汤的菜中夹起食物,或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是一种次于勺子的进餐工具。
⑤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这与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等)在此时开始变得日益流行有关。考古发现证明,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用臼和杵研磨谷物制作面条。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就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其原料是小米。到了汉代,石磨逐渐普及。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在中国,小麦的食用经历了一个从“粒食”(即麦饭)到“粉食”(即面粉)的过程。这一转化并非一蹴而就,因为在面粉出现之后,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食用麦饭的传统,不过毫无疑问,是面粉把小麦变成了更受欢迎的谷物食品。到了唐代末年,即10 世纪初,小麦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足以动摇小米在中国北方农作物中的霸主地位。
⑥而在南方地区,稻米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主粮,南方居民可能很早就使用筷子来取食米饭和其他配食。在宋代,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到了明代,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此外,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即大家一同坐在桌旁进食,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于是,勺子渐渐丧失了原来取用谷物类食品的功用,而主要用来舀汤,从以前用来吃饭的“饭匙”变成了“汤匙”,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摘编自《筷子:饮食与文化》,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敦煌285窟的壁画上出现了靠背椅子,洛阳龙门浮雕出现了有一条腿垂到地上的坐圆凳的佛像,都可以证明中国人的坐姿最终完成了革命性的改变。
B. 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相当普遍,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高力士之兄高元理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传世绘画《宫乐图》等。
C. 水稻早熟新品种的引入,麦饭代替小米粥成为主食,石磨的推广运用,以及合餐制的逐渐普及,这些都使得筷子渐渐成为了中国人主要的进餐工具。
D. “匕箸”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词语表述上显示出勺子在早期中国人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中国人餐桌上“饭”与“菜”的主次关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秦汉之际,中国人已经采用合餐制。
B. 李商隐的《贾生》一诗中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可见,唐代席地而坐的跪式坐姿依然出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C. 李白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杜甫的“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都可以证明唐代时筷子是极其重要的进餐工具。
D. 古代中国的高足家具,在唐末五代,在品种和类型上已基本齐全,而此时会食也十分普遍,这说明只要家具发生变革,分餐就会变成会食。
3. 根据材料,如果穿越回古代,你看不到的场景是( )
A. 战国时秦国人用“匕”吃小米粥。 B. 汉武帝坐在靠背椅子上会见朝臣。
C. 东汉人用石磨将小麦研磨成粉。 D. 苏轼和朋友们宴饮时使用筷子。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使用的论据类型,假如要你写一篇关于“中国人饮酒器皿的演变”的文章,你可能采用哪些论据?请简要陈述。
【答案】1. D 2. C 3. B
4. ①首先提出论点“饮食方式的改变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②接着介绍了从西晋到唐代的家具发展的过程及坐姿的改变。③进而通过唐代绘画证明了唐代用高足大椅会食进餐的情形。④最后呼应开头,重申论点。
5. ①中国古代墓葬中出土的饮酒器。②中国古代画作中(壁画中)人物使用的饮酒器皿。③与饮酒器皿有关的汉语词汇和汉字。④中国古代文献中直接对饮酒器皿的记载。⑤日韩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所使用的饮酒器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都可以证明中国人的坐姿最终完成了革命性的改变”错误,中国人的坐姿发生革命性改变是在唐代,敦煌285窟的壁画是西魏作品,无法证明。
B.“如高力士之兄高元理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错误,高力士之兄高元玮墓中的墓主人像只能证明“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但不能证明“用高椅大桌进餐”。
C.“水稻早熟新品种的引入,麦饭代替小米粥成为主食”一说无中生有。文中只说“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这与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等)在此时开始变得日益流行有关……在南方地区,稻米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主粮,南方居民可能很早就使用筷子来取食米饭和其他配食。在宋代,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到了明代,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长”,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秦汉之际,中国人已经采用合餐制”错误,材料一“周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实行分餐制”,鸿门宴发生在秦汉之际,应该是分餐制。
B.“可见,唐代席地而坐的跪式坐姿依然出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错误,《贾生》一诗写的是西汉的贾谊,所以不能证明席地而坐的跪式坐姿是唐代的情况。
D.“只要……就……”错误,材料一“分餐向会食的转变,没有这场家具变革是不可能完成的”说明,家具变革只是分餐向会食变化的必要条件,选项表述“只要……就……”是充分条件,过于绝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在敦煌285窟的西魏时代壁画上,我们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可见西汉时还没有出现靠背椅子,因此,B项的场景不会出现。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而这种饮食方式的改变,是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首先提出论点“饮食方式的改变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
第二、三、四段,“大的历史变革,导致了家具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席地而坐的姿势也随之有了改变,常见的跪姿坐式受到更轻松的垂足坐姿的冲击,这就促进了高足坐具的使用和流行”“ 西魏时代壁画上,我们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 及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分别介绍了从西晋到唐代的家具发展的过程及坐姿的改变。
第五段,“《备宴图》,描绘了宫中大宴准备情形……《宫乐图》,图中十多个作乐的官女,也是围坐在一张大案前”,通过唐代绘画证明了唐代用高足大椅会食进餐的情形。
第六段,“家具的革新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分餐向会食的转变,没有这场家具变革是不可能完成的”,最后呼应开头,重申论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理墓,发现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他端坐椅子上,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推知,中国古代墓葬中出土的饮酒器。
结合“在敦煌285窟的西魏时代壁画上,我们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可推知“中国古代画作中(壁画中)人物使用的饮酒器皿”。
“‘吃一顿饭‘通常就等于’吃了一种谷物’……非谷物类食物被称为‘菜’,有时被称作‘下饭菜’,可见‘菜’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摄入谷物食品”可推知,与饮酒器皿有关的汉语词汇和汉字。
结合“在文献中被称为‘匕箸’……根据中国礼仪文献,食粥用勺子更好,筷子则主要用于从有汤菜中夹起食物,或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是一种次于勺子的进餐工具”可推知,中国古代文献中直接对饮酒器皿的记载。
结合“今天在朝鲜半岛,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饮食传统的延续。就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朝鲜或韩国人通常用勺子取食谷物食品(即米饭),而用筷子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可推知,日韩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所使用的饮酒器皿。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支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镢头用来刨挖沉积的沙子。
铁锹用来铲起刨挖松散的沙子,抛掷到罗网上。石头从罗网的正面哗啦啦响着滚落下来,细沙则透过罗网隔离到罗网的北面。
铁丝编织的铁笼是用来装石头的。
扁担是用来挑担装着石头的铁笼的。
罗网成为男人和女人劳动成果的关键。
男人女人都重复这这种劳动。他们重复着的劳动已经十六七年了。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舍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我女人年轻的时候,全县就数她腰好,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茏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崖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她苦笑一下:“这回考试是分班考试,考好可进重点班,分到普通班里就没希望咧。”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他听了就浑身都软了,在炕上躺了三天了。”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钧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6.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详细描述的劳作的场景,突出了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赞扬了女人在繁重劳动面前不服输的性格。
B. 小说写男人的爷爷是个硬熊,父亲是个硬熊,自己也因为“硬”无法在城里找个营生,与女儿考试失败而“软塌”形成对比,意蕴丰富。
C. 小说中多次写到的“罗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夫妻在这种繁重的劳动的日子中挣扎,希望,最终却仍未挣脱这“罗网”中的日子……
D. 小说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质朴,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内容。
7. 下列对小说中的“我”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作为第一人称,增加了小说故事的真实性。
B. 从叙述角度而言,“我”是故事的叙事者,起到叙述故事线索的作用。
C. “我”同时也是作者自己,传达出自己对小说中这片土地的热爱。
D. “我”是故事的参与者,表达了对这个家庭遭遇的复杂的感情。
8. 小说是如何塑造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 小说结尾“我的眼睛模糊了”,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6. A 7. C
8. 通过正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通过男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突出男人的鲜明的个性。
通过侧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通过女人和我的对话来突出男人的硬气。
通过对比手法塑造男人形象,男人的先前的“硬”和女儿考试失利的“软”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他对现实的屈服。
9. “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最终失去“硬”的个性而悲伤。
“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强烈的痛苦而同情。
“我”为男人和女人的女儿很有可能延续着“罗网”中的日子而悲悯。
④“我”为那些被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痛心。
“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忧心。
“我”为这个家庭在贫困的“罗网”中挣扎却仍无法摆脱命运而感到同情与无奈。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A.“赞扬了女人在繁重劳动面前不服输的性格”错,应该是男人与女人都承担着一样的家庭责任,承受着一样的生活煎熬,不单是赞扬女人。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的能力。
C.“也是作者自己”错,小说中的“我”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是指作者。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文中的“男人”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本文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这是通过男人的动作描写表明他的勤劳能干;“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通过语言描写表现男人的硬气;“他对我淡淡地笑笑”通过神态描写表现男人因女儿考试失利而忧心。
通过侧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通过女人和我的对话来突出男人的硬气。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他的刚直、硬气;得知女儿考试失利后,从“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到最后“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用对比手法塑造男人形象,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男人的先前的“硬”和女儿考试失利的“软”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他对现实的屈服。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依据“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可概括为:“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最终失去“硬”的个性而悲伤。
依据“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可概括为:“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强烈的痛苦而同情。
依据“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可概括为:“我”为男人和女人的女儿很有可能延续着“罗网”中的日子而悲悯。
依据“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可概括为:“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忧心。
综合全文,也可概括为:“我”为那些被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痛心;为这个家庭在贫困的“罗网”中挣扎却仍无法摆脱命运而感到同情与无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季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家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 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 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 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12. 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 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 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 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14. 在今天看来,富弼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
【答案】10. C 11. B 12. D
13. (1)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
(2)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14. 一是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二是有效动员官员。三是鼓励民众自救。四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在此之前,救灾者都把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煮粥供食,结果导致传染疫病,以及互相践踏,有的人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名义上是救济灾民,实际上是杀死灾民。
“救灾者”是“聚民城郭中”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不得粥”和“仆”是因果关系,“而”是连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粟……即高粱”错,“粟”是小米。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错误,应该是“令宋仁宗喜出望外”。宋仁宗所说“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是指人心所向比“梦卜”更为可靠。梦卜:殷王武丁以梦得傅说,周文王以占卜得姜尚,故以“梦卜”指任命良相。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典故”,典章制度;“故事”,旧例;“容”,掺杂。
(2)“董”,监督;“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貌、心”,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内心。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题答题区间第二段。
“弼劝所部民出粟……以便薪水”,这是解决了百姓的“吃”和“住”的问题,可概括为“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
“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约他日为奏请受赏”,这是“有效动员官员”;
“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这是“鼓励民众自救”;
由“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前此……数日不得粥而仆”可知,富弼采取了措施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参考译文: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从小好学,有大气度,范仲淹见到他后十分惊奇,说:“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将他所写的文章拿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将女儿嫁给他。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对富弼说:“你应当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推举他为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当时西夏有两个首领前来归降,只是补借任职。富弼说应当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以勉励来降者。事情下达中书,宰相起初不知道此事。富弼叹息说:“这难道是一件小事吗?而宰相却不知道!”更加极力论说此事,于是就听从了富弼的建议。皇帝急切地用天下太平来督责宰相辅臣们,多次下诏督促富弼与范仲淹等,又打开天章阁,给予笔和纸札,让他们写下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任命范仲淹主管西部边境之事,富弼主管北部边境之事。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大致以进纳贤才斥退不才、阻止侥幸之徒、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富弼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淘汰所属各部的官吏,于是小人就开始不高兴了。
河朔发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富弼鼓励治区内的百姓拿出粮食,加以官仓的粮食,获得公私庐舍十多万处,分散让人居住,以便于供给柴薪和饮水。官吏中前资、待缺、寄居的,都给予他们俸禄,让他们到百姓聚集的地方,挑选老弱病贫的人给予粮食,并记下这些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一般每隔五天,就派人拿着酒肉饭菜进行慰问,出于最大的诚心,人人都为之尽力。山林池泽之出产可供老百姓生存的,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死去的人用大坑合葬,将它叫作“丛冢”。第二年,麦子大丰收,百姓各自依路的远近领取粮食回家,共使五十多万人存活,招募为兵的流民达万人。在此之前,救灾者都把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煮粥供食,结果导致传染疫病,以及互相践踏,有的人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名义上是救济灾民,实际上是杀死灾民。自从富弼立法简便周到详尽,天下相传来作为样板。
至和二年,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布诏命那天,士大夫在朝廷上互相庆贺。皇帝暗中观察知道此事,对学士欧阳修说:“古人任命宰相,有的得之于做梦和占卜,哪里像现在人心如此呢?”欧阳修叩头致贺。富弼任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这个时候,百官各自任职,天下太平无事。于是请求告老回乡,加拜司空,晋封韩国公辞官归居。元丰六年八月,去世,终年八十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上阻风雨
(唐)岑参①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江上阻风
(清)宋琬②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②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下狱三年。清康熙十一年(1672)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被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琬的《江上阻风》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心理的真实写照。
B. 岑参的《江上阻风雨》,前两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舟泊岸边,诗人滞留。
C. 宋琬诗写瞿塘峡山势险要,诗人西望,长路漫漫,不见尽头!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仕途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
D.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新奇。
16. 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岑参的诗中表现出的是对暴风雨视若等闲的豪迈情怀:前文极写水路艰险,最后两句“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直接道出自己平生心怀忠信之念,艰难险阻完全可以忽略,诗人对眼前的暴风雨视若等闲,豪迈豁达之情跃然纸上。
②宋琬的诗中表现出的是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是对家乡的思念、对前路的担忧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C.“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错误,该分析与全诗的情境不合,诗人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分漫长;实写未来的仕宦之路,正如这瞿塘峡西面的水路一样险恶,一样漫长,体现出的应是“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并非“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岑参《江上阻风雨》是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此时诗人是赴任途中,心情应是昂扬的;再看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如“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由江面到江岸,诗人描绘了夏天暴风雨在江上的肆虐,画面浩大,有震撼人心之力量,好似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豪迈情怀;如最后两句,“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因为自己平生怀抱忠信之念,艰难险阻完全可以忽略,作者对眼前的暴风雨完全是视若等闲,豪迈豁达之情跃然纸上。
《江上阻风》的作者宋琬却是被诬陷下狱三年,直到清康熙十一年冤情才得以昭雪,年近花甲之时才被起用,这其实也就暗示了人物的情感;再看诗中描绘的景,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再看流露情感的词语,如“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因路途受阻而百无聊赖,接着由前路悠悠而想到自己仕宦之路的险恶漫长,内心流露出的是惊惧惶恐,最后以“征人泪”“共白头”展露了自己的故园之思,羁旅之愁,仕途之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2)魏征劝谏唐太宗“十思”时,并未开门见山,而是以木、水作类比,其目的是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诗中往往选取宏大、开阔、豪迈的意象,构成天高地阔、气象雄浑的整体意境,借景象之雄浑展胸襟之阔达,如《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②. 用之如泥沙 ③. 思国之安者 ④. 必积其德义 ⑤. 吴楚东南坼 ⑥. 乾坤日夜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锱铢、坼、乾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①____。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②____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③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少量增删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交相辉映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19.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20. 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语境,传统与现代相互映照,应填表示相互映衬的词语,所以可填充“交相辉映”。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
第②处,根据语境“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__地进入直播间”,可推断是形容人多,接连不断地到来。故填充“络绎不绝”。络绎不绝: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断。
第③处,根据语境,“一席__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此处强调浓厚纯正的盛宴,因此可填充“汁醇味正”。汁醇味正:滋味、气味浓厚纯正。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与“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结构不一致,可改为“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
二是“导致……记得牢”中“导致”用词不当,“导致”常用于不好的结果,可改为“使得”。
可改为: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第一,内容上,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
第二,形式上,字数相同,词性相同,“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名词性短语,“描绘”和“传播”都是动词,“描绘城乡风物”“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短语,可看出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座完善的建筑,__①__:适用,坚固,美观。
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建筑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各时代的智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和各地方的地理气候。所谓“适用”,只是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气候环境。
天然材料种类很多,但不一定都被人采用,被选用的材料,也不一定就是最坚固、最容易驾驭的。石料本身比木料坚固,然而在中国用木达到了高度的圆满,__②__,且建筑上的各种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即使有用石料处亦常发生弊病,反比木质的部分容易损毁。
建筑上的美,显而易见的,当然是轮廓、色彩、材质等,但美的大部分精神却蕴于其权衡中,如长与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分配等,所谓增一分则太长,__③__。建筑是为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而结构出来的物体,所以无论美的精神多缥缈,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的。
2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完善的建筑要具备适用坚固美观的三要素。
B. 建筑适用要适合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气候环境。
C. 建筑坚固不能只看材料本身,而要看材料运用。
D. 建筑美观可以适当忽略一些结构而独立存在。
22.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D 22. ①须具备三个要素
②纯用石则甚不当
③减一分则太短(意思对即可)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文段共有四段组成,从题干的四个选项来看,分别概括了每一段的内容,第一段是总括句,因此可总结为:完善的建筑要具备适用坚固美观的三要素。
第二三四段分别围绕建筑“适用”“坚固”“美观”展开论述。第二段说的是建筑的“适用”问题,其中第三句是中心句,阐述了“建筑”与“生活习惯和气候环境”的关系,可概括为:建筑适用要适合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气候环境。
第三段以石料和木料为例来说明建筑的“坚固”问题,主要意思是材料坚固与否不能看材料本身,而要看材料在建筑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可总结为:建筑坚固不能只看材料本身,而要看材料运用。
第四段讲的是建筑的“美观”问题,根据最后一句中的“所以”可知,“所以”领起的句子是结论句“无论美的精神多缥缈,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的”,主要意思是建筑美观不能脱离合理结构。
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横线后面的“适用,坚固,美观”是建筑的三个要素,再根据横线后冒号的提示,可以推知此处应填“须具备三个要素”之类的内容。
②处,根据横线前的“然而在中国用木达到了高度的圆满”和横线后的“且建筑上的各种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可知此处应是说中国建筑纯用石不适用,故此处可填“纯用石则甚不当”之类的内容。
③处,根据横线前的“但美的大部分精神却蕴于其权衡中”“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可以推知,此处应填与之相反内容的句子,如“减一分则太短”之类的内容。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阅读材料后,你对“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享受今日,憧憬明日
《追风筝的人》中有一句令人动人的话语:“为你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会义无反顾,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坚定信念,不畏艰辛挫折,奋勇攀登的过程,这就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在我看来,人生的意义之一就在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把握好今日与明日的关系,既享受今日攀登的过程,也憧憬着无限美好且充满希望的明日。
享受今日攀登的过程,不仅能让我们获得极致的幸福,还能为明日伫立于巅峰之上积蓄实力。马尔克斯曾说:“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是的,今日拼搏的过程乃是幸福的源泉。当我们全身心专注于一件事情,你就会懂得:即使明天没有结果,但此时此刻的过程足以让我们品味良久。翻译大家许渊冲一生致力于翻译事业,即使是现在步入晚年,仍在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他看来,今日翻译作品的过程是他最幸福的时光。翻译已然成为让他自己身心愉悦的不老灵药。当然,注重今日攀登的过程也往往能为明天的成就积蓄力量。无数个充实的今日才能换来明日的荣光。正如许渊冲先生在一天天的翻译中最终获得了中国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憧憬明日的希望,不仅能支撑我们走好今天,还能为人生带来无限生机。享受今日攀登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憧憬明日。仔细想来,不正是想到了明日的花开才让我们在今天更加积极地播种吗?是的,正是明日的巅峰之梦,支撑着今日攀登的过程。今年的冬奥会的花滑比赛上,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再度获得冠军,令无数粉丝激动不已。羽生结弦从不掩饰对冠军的渴望,他一直坚信自己能够成功。正是憧憬着明日的冠军之梦,支撑他走过了单调乏味的艰苦训练,走过了无数个灰暗的日子。当然,憧憬明天能支撑我们走好今天只是一个点,其实真正的一个面在于憧憬明日能让人生充满无限生机,让我们即使在今天搞砸了一切,依然有勇气迎接明天。正如马尔克斯曾说:“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那么,结果没有揭晓的今天固然值得我们去努力,但即使是结果失败的今天,也让我们继续前行,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人生依然充满希望。
因此,让我们尽情享受今日攀登的过程,也让我们憧憬明日的巅峰之梦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不负此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作文要准确立意,就必须认真审读材料。一、题目说明:要扣住材料中的关键句:永远有一个明天,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幸福恰恰在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等,而题干中又明确了今天与明天的关系的思考的限制。我们要写的是两者的关系,而不能割裂开来只做一个的分析思考。二、审题分析1、关键词句的理解 :考生要扣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和提示语来分析,具体来说: “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意思是希望永远存在,我们在生活中有机会改正错误,可以在明天把事情做得更好;(附:关键词是“明天”,“明天”代表着未来、机会、希望,从这一关键句中,可以立意为:明天可改正今天的错误,使明天更美好;明天是今天的希望;不灰心不丧气,明天会更好;等;) “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 意思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是“如果今天把握不好就没有明天的美好,今天是明天的基础,容不得我们犯错,所以要懂得珍惜和把握今天。(关键词是“今天”, “今天”代表着现在、当下、眼前,从这第二句关键词中,可以立意为为:今天把握不好,何来明天的辉煌;今天是明天的基础,不容做错;不要因为有明天的存在,忽视今天的努力等) “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意思是今天的努力和付出就是一种真正的幸福,也只有通过今天的努力才能实现明天的辉煌,今天是明天成功的基石。(“巅峰”代表着幸福、成就、梦想的实现,“攀登险阻”代表着付出、努力、进取的过程。从第三句关键词来说,可以立意为:今天努力是为了明天幸福;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明天的辉煌;明天的幸福是因为有了今天的基础;今天的创造幸福比明天的拥有幸福更幸福等。) 2、写作任务要求:“你对‘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考生围绕“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来展开思考,只写今天或明天都是片面的,都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关系”,关系有很多,涉及两者或多者,重点要写出某种逻辑关系,通常有并列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层递关系等,本题重点是要针对“今天和明天”这一话题,在感受和思考中写出某些(某种)关系,这样才符合题目的任务驱动。 3、写作角度:既可以从个人的成长方面来谈,也可以从国家层面来写,还可以从社会今天与明天来分析。无论从哪个方面立意写作,都要扣住材料含义和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系来写。4、今天与明天’两者关系思考: 可以从今天看明天,也可以从明天看今天,还可以看整个今天和明天的过程。这是两个时间词,时间是相续的,又是相互影响的。另一方面,当然,还可以是割裂的:没有关系也是一种关系,他们的关系就是没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今天不一定能决定明天。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红楼梦》说的多好:“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今天和明天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不大,今天设计的挺好,但明天千变万化。这就是马尔克斯说的:如果我们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 总之,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有关系和关系不大。 三、立意方向 符合题意: (一) 侧重于“今天”来谈两者关系:①今天是明天的基础(或“今天是明天的准备”)②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未来;(或“今天可以为明天努力”) ③理想很重要,但把握现实更重要; ④现实是理想的土壤; ⑤没有现在就没有将来; …… (二) 侧重于“明天”来谈两者关系: ①明天是今天的希望;(或“明天是今天努力的动力”) ②把握当下,是为了实现理想; ③今天错失了,明天还有希望; ④明天可以弥补今天的遗憾; ⑤有了明天才能认知今天的意义和价值 …… (三) 两者并重谈关系:①既要把握当下,又要憧憬未来; ②既要现实追求,又要梦想情怀; ③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 ④不要因为今天存在就忽视明天的意义, ⑤不能为了今天而忘记明天, ⑥今天的幸福容易被明天遮住, …… ( 四 )其他说明: ①无论从哪个方向立意写作,都要注意扣住材料含意和“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系来写。 ②只谈今天或只谈明天;或者只谈今天和明天,但未揭示二者关系,都属于基本符合题意。③跳出“今天和明天”这一话题,而空谈其它关系的,属于不符合题意。
点睛: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