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六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7页)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4754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六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7页)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4754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六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7页)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4754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展开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在地图中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了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后果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简要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3、运用资料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成因、后果”的分析,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分析】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节的重点是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尤其是人为原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正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没有节制的开发和利用,才导致今天黄土高原地区的贫困和落后。
本节教学的难点在于我们的学生主要生活在平原地区,缺少对黄土高原地形特征的感性认识,此外,七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对事物间的联系认识不到位。因此,我认为本节的难点是,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教学建议】
为了能够更好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提出以下两点教学建议: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感性资料,如图片、视频和实验演示等,以弥补七年级学生经验不足的缺陷。二、为加深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性的认识,教师应尽可能地多让学生谈谈对此问题的认识。
【探索活动设计】
本节设计的探索的活动是围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展开的。共分为两个环节:一,用实物演示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得出正确结论;二,用假设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了土质、降水强度以及地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教学案例设计】
本节没有用到案例教学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课 | 播放2019年春晚节目《看看我们的母亲河》。
视频结束后,师问:黄河水在哪里变黄了? (生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片古老而苍桑的大地。
| 观看视频,了解黄河的全貌。
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让学生亲眼看到黄河水在各段的变化,然后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黄土高原。 |
环节一:走进黄土高原 |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土高原名称的由来。
出示文字资料:“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师问:黄土高原上巨厚的黄土层是如何形成的?
让学生自读课本88页的内容和89页的“黄土高原地形”图,自主完成学案中的活动一: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结论: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宁夏等省部分地区)
|
读屏幕上的资料,
读课本91上的阅读材料
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的活动一。 1. 在图中找出黄土高原的四周边界; 2. 说出本区分布的主要省级行政区
|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由来和成因,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在图上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分布的主要省级行政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承转 | 师:看来呀,黄土高原是个地跨多个省区的大高原。在这片辽阔的地域上有着怎样独特的景观呢?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吧。
|
|
|
环节二:感受黄土高原 | 播放视频《黄土高原的风光》
视频结束后,师问:同学们发现黄土高原的景观上有什么特点了吗? (植被稀疏、地形沟壑纵横)
出示黄土高原地区三种典型的地貌景观图片,师问:大家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黄土塬:顶部是平的;黄土墚:顶部呈条带状;黄土峁:顶部呈馒头状)
师问:刚才我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景观的特点,了解了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和植被方面的特征,那其它自然要素有什么特征呢?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上的活动二: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地形特征:沟壑纵横 植被特征:植被稀少 土质特征:土质疏松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师追问:你们是怎样得出黄土土质疏松的特征的?
请小组代表到讲台指图介绍如何从延安的气候类型图中读出当地气候特点的方法。
| 观看视频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观察比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合作完成学案二上的问题。 1、结合文字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的特征。 2、判读延安的气候直方图,归纳延安的气候特征。
学生代表讲解知识的获得方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 | 了解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和植被的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了解黄土高原土质和气候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实现生生互动。
巩固判读气候直方图的方法。 |
承转 |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可能会引发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
|
|
环节三:探究黄土高原 | 演示实验。
实验结束后,师问:谁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实验现象? 植被多的坡面流下来的水又少又清,植被少的坡面流下来的水又多又浑浊。
师介绍“水土流失”的概念。
归纳实验结论:植被多的地方水土流失量少,植被少的地方水土流失量大。
假设实验,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下列情境下的水土流失情况: 1、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土质疏松程度不同,水土流失情况会怎样? (土质疏松的地面水土流失严重。) 2、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降雨强度不同,水土流失情况会怎样? (降水强度大的情况下水土流失严重。) 3、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地面坡度不一 样,水土流失情况会如何?(坡度大的地面,水土流失严重。)
总结:黄土高原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地表沟壑纵横、夏季降水多暴雨、土质疏松。)
承转:黄土高原现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2019年前的黄土高原也是林木参差、清泉四溢的地方,是什么原因让黄土高原变成今天的样子的呢?请大家带着思考观看下边的视频。
播放视频三。
播放结束后,请学生谈认识。 教师注意从学生的认识中提炼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师归纳:人类这些活动极大的破坏了地表的植被,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而缺少了植被保护的土壤变得更加疏松,也就更加容易流失。原来呀,人类活动才是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师: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请大家看90页下边的课文。
让学生畅谈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 观察演示实验
回答问题:植被多的坡面流下来的水又少又清,植被少的坡面流下来的水又多又浑浊。
思考假设的实验,得出结论: 土质疏松,降雨强度大,地面坡大都会加剧水土流失。
生总结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观看视频三,并思考什么原因让黄土高原从林木茂盛到林木稀疏。
生回答思考的问题。
看书归纳水土流失的危害。
| 通过现场实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也为后面讲人类活动因为破坏了地表植被而加剧水土流失做好铺垫。
通过假设实验的方式 ,让学生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与当地的自然特征密不可分的。
转到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给学生动感的信息,让学生有更形象的认识。
让学生深刻领会,人类活动才是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 加深对水土流失的危害的认识,理解改变人类行为方式的必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
课堂小结 | 水土流失给我们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但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不恰恰在我们自身吗!掠夺式开发,过度经营,没有节制的人口增长,不和谐的人地关系让我们饱尝生态的苦果!未来的发展怎么办?如何让黄土高原上的山更绿、水更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
|
深化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
【板书设计】
【课堂评价】
本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基本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从具体环节来看,导课部分的视频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了地理课堂,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环节一,和环节二的整体效果也不错,学生参与度很高。环节三,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在最后的问题:归纳水土流失的危害时,老师处理得有些仓促。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