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训练题(67份)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醛酮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醛酮训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醛酮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萜类化合物a、b、c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B.a、b、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a和c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反应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2.下列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Na2CO3:小苏打
B.CaSO4·2H2O:生石膏
C.CH3CH2CH(CH3)CH2CH2CH3:3-甲基己烷
D.HCHO:甲醛
3.资源回收与利用是环保的重要课题之一、某小组拟利用银镜制备硝酸银,其流程如下[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加入的目的是中和
B.从环保和成本角度考虑应选择浓硝酸溶解银镜
C.“一系列操作”过程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高温烘干
D.若以葡萄糖为原料给瓶胆镀银,则葡萄糖最多镀银
4.下列操作或试剂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可用灼烧法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铜粉
B.可用硫酸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
C.可用冷却结晶法提纯NaCl(含有少量KNO3)
D.可用碱性Cu(OH)2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5.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产生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或HSO
B
将甲醇和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紫红色褪去或变浅
甲醇被氧化成甲酸
C
向双氧水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KMnO4催化H2O2分解
D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或者SO
A.A B.B C.C D.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沸点依次降低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得活泼
D.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可以生成4molAg
7.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验证乙炔的还原性
B.乙醛银镜反应时用装置②加热
C.用装置③分离CCl4和水
D.用装置④证明反应有不饱和烃生成
8.下列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甲酸甲酯 B.甲酸 C.乙醛 D.乙酸乙酯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用Na2SO3溶液吸收过量Cl2:3+Cl2+H2O=2+2Cl-+
B.向银氨溶液[Ag(NH3)2OH]中加入盐酸:[Ag(NH3)2]++2H++Cl-=AgCl↓+2NH
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Fe3++H2O2=O2↑+2H++Fe2+
D.用稀盐酸去除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CaCO3+2H+=Ca2++H2O+CO2↑
10.下列反应中,不能在有机化合物碳链上引入羟基的是
A.烯烃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B.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反应
D.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取少许丙烯醛滴加到盛有溴水的试管中,检验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12.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存在水杨酸
取样品,加入蒸馏水和乙醇振荡,再加入两滴氯化铁溶液
溶液变紫色,说明存在水杨酸
B
检验含氟化钠的牙膏中的
向稀溶液中加过量含氟牙膏的浸泡液
血红色褪去说明含
C
鉴别与
各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分别滴加盐酸酸化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变黄色的是,不变色的是
D
检验卧室内空气是否含甲醛
用注射器抽取一针管气体慢慢注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稀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不含甲醛
A.A B.B C.C D.D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B.皮肤上不慎沾到苯酚浓溶液,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C.甲醛易溶于水,新房装修后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完全吸收挥发出来的甲醛
D.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高于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烷烃是因为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14.辅酶Q10结构简式如下,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为黄色至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59H90O4,含有14个甲基,含有3种官能团
B.在合适条件下,最多与14molH2或12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及六元环上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D.该分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为10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的电子式: B.核内有33个中子的Fe表示为Fe
C.NH2OH的电子式为 D.CH3CHO的球棍模型为
二、实验题
16.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用于生产苯甲醛()、苯甲酸()等产品。下表列出了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请回答:
名称
性状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ρ水=1g/cm3)
溶解性(常温)
水
乙醇
甲苯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95
110.6
0.8660
不溶
互溶
苯甲醛
无色液体
-26
179
1.0440
微溶
互溶
苯甲酸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1
249
1.2659
微溶
易溶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者互溶。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实验时先在三颈瓶中加入0.5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加入2mL甲苯和一定量其它试剂,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2mL过氧化氢,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
(1)装置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经测定,反应温度升高时,甲苯的转化率逐渐增大,但温度过高时,苯甲醛的产量却有所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反应完毕,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还应经过过滤、_____(填操作名称)等操作,才能得到苯甲醛粗产品。
(4)实验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并延长反应时间时,会使苯甲醛产品中产生较多的苯甲酸。
①若想从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离出苯甲酸,依次进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按步骤顺序填字母)。
a.对混合液进行分液 b.水层中加入盐酸调节pH=2
c.过滤、洗涤、干燥 d.与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振荡
②若对实验①中获得的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22)产品进行纯度测定,可称取2.500g产品,溶于200mL乙醇配成溶液,量取所得的乙醇溶液20.00mL于锥形瓶,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然后用预先配好的0.1000 mol/L KOH标准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KOH溶液18.00mL。产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7.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及物质的相关信息见图或表)。
物质
沸点/℃(101kPa)
相对分子质量
液溴
58.8
160
苯甲醛
179
106
间溴苯甲醛
229
185
1,2—二氯乙烷
83.5
反应原理:+Br2+HBr
实验步骤为:
步骤1:将三颈瓶中一定配比的无水、1,2—二氯乙烷和10.6g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充分搅拌,分液后,有机相用溶液洗涤。
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得到11.1g间溴苯甲醛。
(1)该反应中A装置应采用___________加热(填标号)。
①热水浴②酒精灯③煤气灯④电炉
(2)有同学认为取反应后B装置烧杯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溶液,若出现浅黄色沉淀就可以验证A装置中发生了取代反应,该同学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步骤2中不能用蒸馏水代替稀盐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步骤3中加入无水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该实验制得的间溴苯甲醛的产率是___________。
18.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结合以下路线回答:
已知:2CH3CHO+O22CH3COOH
(1)请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4)E是有香味的物质,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
①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5)为了证明浓硫酸在反应IV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改进后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 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 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乙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试管甲中试剂
试管乙中试剂
有机层的厚度/cm
A
2 mL乙醇、1 mL乙酸、1 mL18 mol/L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3.0
B
2 mL乙醇、1 mL乙酸
1.0
C
2 mL乙醇、1 mL乙酸、3 mL2 mol/LH2SO4
0.6
D
2 mL乙醇、1 mL乙酸、盐酸
0.6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3mL和_____mol/L。
②分析实验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19.关于银镜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在试管中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之后把NaOH溶液倒去,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备用
B.在洗净的试管里配制银氨溶液
C.向银氨溶液中滴入3~4滴乙醛稀溶液
D.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中加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银氨溶液的配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氨溶液久置可能会爆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资源浪费,实验室从废液中回收银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Ag(NH3)2]+Ag++2NH3
①写出废液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铁粉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产物随反应条件改变而有所不同。实验室对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得产物成分进行探究,具体过程如下。
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CuSO4溶液和甲醛于锥形瓶,控制温度40-50℃回流1h,收集到大量气体X,并有红色沉淀生成。
(1)①“控制温度40-50℃”的常用加热方法是___。
②气体X能燃烧且完全燃烧产物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军浊,说明该气体是___。
(2)在探究甲醛的氧化产物时,发现未生成CO。为了进一步确定甲醛是否被氧化为HCOONa,进行如图实验(如图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甲酸与浓硫酸反应能生成CO,而CO可将银氨溶液还原成银单质)。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
②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
③c中,银氨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3)已知:2NH3+Cu+[Cu(NH3)2]+(无色),[Cu(NH3)2]+遇空气容易被氧化成[Cu(NH3)4]2+(蓝色);验证红色沉淀中含Cu2O,进行如下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取样品,___,说明红色固体中含Cu2O。
(4)若最终测得沉淀中Cu单质和气体产物物质的量比为1:1,该条件下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b分子式为C10H14O,c分子式为C10H16O,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a、b、c中含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均为四面体构型,则a、b、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正确;
C.a含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含-CHO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反应褪色,C错误;
D.只有-CHO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只有c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D错误;
故答案选B。
2.A
【详解】A.Na2CO3俗称苏打,而NaHCO3则俗称小苏打,A错误;
B.CaSO4·2H2O俗称生石膏,B正确;
C.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CH3CH2CH(CH3)CH2CH2CH3名称为3-甲基己烷,C正确;
D.结构简式HCHO表示的物质是甲醛,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3.A
【分析】淀粉溶液加入稀硫酸并加热,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碱性,再加银氨溶液热水浴,产生银镜,银镜加入硝酸溶解得到硝酸银溶液,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硝酸银;
【详解】A.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加入的目的是中和,以免硫酸与银氨溶液反应造成实验失败,选项A正确;
B.银与稀硝酸和浓硝酸反应分别为、,与浓硝酸反应时消耗的硝酸更多,从环保和成本角度考虑应选择稀硝酸溶解银镜,选项B错误;
C.因硝酸银易分解,故“一系列操作”过程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减压干燥,选项C错误;
D.若以葡萄糖为原料给瓶胆镀银,1分子葡萄糖含有1个醛基,则葡萄糖最多镀0.2mol银,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4.C
【详解】A.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则灼烧法可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铜粉,故A正确;
B.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分别与硫酸混合的现象为:无色气体、白色沉淀、无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
C.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无法大量析出NaCl晶体,应选蒸发结晶法分离,故C错误;
D.乙醇、乙醛、乙酸分别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的现象为:无现象、生成砖红色沉淀、生成蓝色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答案选C。
5.A
【详解】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为SO2,说明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或HSO,A正确;
B.将甲醇和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可能是甲醇被氧化成甲酸,也可能是过量的高锰酸钾继续将甲酸氧化为二氧化碳,B错误;
C.向双氧水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双氧水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氧气,C错误;
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因此原溶液中也可能存在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AgCl沉淀,也可能是含有,或SO或被氧化产生了,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6.B
【详解】A.苯与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加成反应,A错误;
B.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沸点依次降低,B正确;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被氧化生成了苯甲酸,这说明苯环使甲基变得活泼,C错误;
D.应该是1mol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可以生成4molAg,D错误;
答案选B。
7.A
【详解】A.生成的乙炔中含有硫化氢气体,两者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验证乙炔的还原性,A错误;
B.乙醛银镜反应时用水浴装置②加热,B正确;
C.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且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可以采用分液分离,C正确;
D.1-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溴化氢和1-丁烯,通过水去除溴化氢气体后的气体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反应有不饱和烃生成,D正确;
故选A。
8.D
【详解】A.甲酸甲酯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甲酸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乙醛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乙酸乙酯中含有酯基,没有醛基,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9.D
【详解】A.用Na2SO3溶液吸收过量Cl2,氯气应把所有+4硫氧化为+6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2Cl-+,故A错误;
B.向银氨溶液[Ag(NH3)2OH]中加入盐酸,OH-首先和H+反应生成水,然后H+结合NH3生成NH,Ag+和Cl-生成AgCl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g(NH3)2]++OH-+3H++Cl-=AgCl↓+2NH+H2O,故B错误;
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FeCl3催化了H2O2的分解,做催化剂,故C错误;
D.用稀盐酸去除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CaCO3+2H+=Ca2++H2O+CO2↑,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烯烃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官能团由C=C转化为-OH,可以引进羟基,故A不选;
B.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引入的是溴原子,不能引进羟基,故B选;
C.卤代烃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卤化钠,可以引入羟基,故C不选;
D.醛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催化加氢,醛基和氢气加成后生成羟基,可以引入羟基,故D不选;
故选B。
11.C
【详解】A.制取溴苯时,不能使用溴水,应使用液溴,且不需要加热,A不正确;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试剂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B不正确;
C.己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鉴别己烯和苯时,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C正确;
D.碳碳双键能与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醛基能被溴水氧化,都能使溴水褪色,所以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时,不能只使用溴水,D不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A.阿司匹林中没有酚羟基、水杨酸中有酚羟基,故可用氯化铁溶液鉴别,故A正确;
B.铁离子与氟离子形成的络合离子更稳定,向稀溶液中加过量含氟牙膏的浸泡液能形成FeF,故B正确;
C.亚硝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把盐酸酸化的溶液氧化成铁离子,故C正确;
D.一般情况下,卧室内甲醛含量不会太高,一针管气体太少,要多次抽取才可能看到明显现象,故D错误;
答案选D。
13.D
【详解】A.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苯酚易溶于酒精,若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B错误;
C.甲醛是漂浮在半空中的,而盆只能放置家具上或者是地上,可以“捕捉”到的甲醛量少之又少,故不能完全除去,C错误;
D.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A.由结构简式知辅酶Q10的分子式为C59H90O4,含有14个甲基,含有醚键、碳碳双键和羰基3种官能团,A正确;
B.碳碳双键和羰基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在合适条件下,最多与14molH2或12molBr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
C. 碳碳双键和羰基均为平面结构,则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及六元环上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C正确;
D.分子式为C59H90O4,则该分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不正确;
答案选D。
15.C
【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电子式为,故A错误;
B.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33的铁原子可表示为Fe,故B错误;
C.NH2OH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正确;
D.CH3CHO为共价化合物,球棍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C。
16. 冷凝回流,防止甲苯的挥发而降低产品产率 +2H2O2+3H2O。 H2O2在较高温度时分解速度加快,使实际参加反应的H2O2减少影响产量 蒸馏 dabc 87.8﹪
【分析】三颈瓶中甲苯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苯甲醛,同时还生成水;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实际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减小,影响产量;甲苯挥发会导致产率降低;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先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再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苯甲酸。
【详解】(1)装置a为球形冷凝管,甲苯易挥发,故其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防止甲苯的挥发而降低产品产率。三颈瓶中甲苯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苯甲醛,化学方程式为+2H2O2+3H2O。
(2)适当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实际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减小,使苯甲醛的产量有所减少。
(3)反应完毕,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先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再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苯甲醛粗产品。
(4)①若想从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离出苯甲酸,应先将苯甲酸样品先与碳酸氢钠反应之后为苯甲酸钠,再分液分离,然后向水层中加入盐酸得到苯甲酸晶体,最后过滤分离得到苯甲酸,再洗涤、干燥得到苯甲酸,故正确的操作步骤是dabc。
②+KOH=+ H2O,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苯甲酸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KOH物质的量,则2.500g产品中苯甲酸为0.018L×0.1mol/L×(200÷20)×122g/mol=2.196g,所以所得产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为2.196g÷2.5g×100%=87.8%。
17. ① 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进入B装置除了HBr还有挥发出来的,二者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A装置中成了HBr,也就不能证明B装置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若用蒸馏水则氯化铝水解可能生成沉淀,不利于后续分液 除水(干燥) 60%
【分析】苯甲醛与溴在氯化铝催化作用下在60℃时反应生成间溴苯甲醛,同时生成HBr,因原料溴易挥发,实验中需冷凝回流,生成的HBr、挥发的Br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加入HCl分液后得到有机相,有机相中残留的酸、含有Br2,可用碳酸氢钠除去,有机相加入无水MgSO4固体,可起到吸收水的作用,最后可通过减压蒸馏,获得目标产物间溴苯甲醛,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 反应温度60°C,需要水浴加热,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则答案为①。
(2) 溴易挥发,溴水含氢溴酸,溴被NaOH溶液吸收后生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溴化银沉淀。则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进入B装置除了HBr还有挥发出来的,二者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A装置中成了HBr,也就不能证明B装置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3) 氯化铝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而HCl能抑制其水解,则步骤2中不能用蒸馏水代替稀盐酸的主要原因是:若用蒸馏水则氯化铝水解可能生成沉淀,不利于后续分液。
(4) 无水固体易吸水,则步骤3中加入无水固体,能吸收有机相中残留的水分,则答案为:除水(干燥)。
(5) 10.6g苯甲醛为原料,则理论上可得到间溴苯甲醛18.5g,现实际产量为11.1g,该实验制得的间溴苯甲醛的产率是 60%。
18.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 4 AC
【分析】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乙醛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详解】(1)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是乙醇,乙醇结构简式是CH3CH2OH,乙醇的电子式是;
(2)反应II是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
(3)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D是聚乙烯,结构简式是;
(4)①反应IV是乙酸、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②乙酸、乙醇蒸气易溶于水发生倒吸,该装置图中的明显的错误是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
(5)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H+浓度应该与C相同,所以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3mL和4mol/L。
②实验A、C的区别是加入硫酸的浓度不同,加入浓硫酸生成乙酸乙酯多,所以分析实验AC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点睛】本题考查乙烯的性质和乙酸乙酯的制备,明确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浓硫酸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19. 除去试管内壁的油污 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硝酸银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Ag(NH3)2]++OH-+3H+=Ag++2NH4++H2O 将银离子还原 NO
【分析】银镜反应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试管必须洁净,试管中先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目的就是除去试管内壁上的油污,保证试管的洁净;银氨溶液的配制一定要先加入硝酸银,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银氨溶液能够把醛基氧化为羧基,本身被还原为银;当加入稀硝酸时,银氨溶液会与氢离子反应;从废液中回收银加入铁粉是为了将银离子置换为单质银,达到回收的目的,同时不造成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1)银镜反应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试管必须洁净,试管中先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目的就是除去试管内壁上的油污,保证试管的洁净;正确答案:除去试管内壁的油污。
(2)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硝酸银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为银氨溶液;正确答案: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硝酸银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3)写出乙醛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反应生成乙酸铵、银、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正确答案: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4)①银氨溶液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硝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NH3)2]++OH-+3H+=Ag++2NH4++H2O ;正确答案:[Ag(NH3)2]++OH-+3H+=Ag++2NH4++H2O 。
②加入铁粉要过量,不仅消耗掉硝酸,同时还能置换出银;正确答案:将银离子还原。
③过量铁与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等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正确答案:NO。
【点睛】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兼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银镜反应的原理,以及银氨溶液的配制等基础知识的熟悉了解掌握程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银镜反应的原理,然后根据题意灵活运用即可,难度不大。
20. 水浴加热 H2 分液漏斗 除去CO中混有的HCOOH蒸气 2:1 方案一:溶于氨水,所得溶液中通空气(氧气或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溶液变蓝色;方案二:样品溶于硫酸,观察到溶液呈蓝色 2HCHO+Cu(OH)2+2NaOHCu+2HCOONa+2H2O+H2↑
【分析】首先利用浓硫酸与反应液反应,若甲醛被氧化为HCOONa,则浓硫酸会与其反应生成CO,由于甲酸具有挥发性且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应先将其除去,再通入银氨溶液,银氨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说明有CO生成,进而说明甲醛被氧化为HCOONa,气球可以收集尾气。
【详解】(1)①40-50℃低于水的沸点,所以可以采用水浴加热;
②气体X能燃烧且完全燃烧产物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军浊,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气体应为H2;
(2)①根据仪器a的结构特点可知其为分液漏斗;
②乙酸具有挥发性,且含有-CHO结构,能和银氨溶液反应,所以需要用NaOH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HCOOH蒸气;
③银氨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说明Ag+将CO氧化为CO2,氧化剂为[Ag(NH3)2]+,还原剂为C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红色固体可能为Cu或Cu2O或二者都有,Cu不溶于氨水或硫酸,若红色固体中含Cu2O,则固体溶于氨水得无色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Cu(NH3)2]+被氧化成[Cu(NH3)4]2+,溶液变蓝;或将Cu2O溶于硫酸,Cu2O发生歧化,得到硫酸铜蓝色溶液,所以方案一:取样品,溶于氨水,所得溶液中通空气(氧气或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溶液变蓝色;方案二:取样品,样品溶于硫酸,观察到溶液呈蓝色;
(4)根据前述分析可知生成的气体为H2,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2HCHO+Cu(OH)2+2NaOHCu+2HCOONa+2H2O+H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 醛 酮 (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10讲 常见的醛、酮 醛、酮的化学性质 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10讲常见的醛酮醛酮的化学性质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三册--第10讲常见的醛酮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 第53练 醛与酮,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机物不属于醛类物质的是,下列关于甲醛的描述错误的是,甲醛不具有的用途是,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