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和平》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展开《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战争带来的危害,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2.能够明晰战争的危害,通过分析战争事例,找出发生战争的原因。
3.了解和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尊重国家主权是和平的基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战争的巨大危害,了解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难点:了解和平的意义,了解尊重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四、相关资源
图片资源:活动设计等图片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问题导入
导入:同学们都会唱那首《英雄赞歌》吗?“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我们现在处在和平年代,大家都没有感受到战争的威胁,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换回来的。
出示任务:观看视频《红军长征视频片段》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踊跃讨论。
教师总结:从片中,我们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能感受到英雄们的壮烈精神。我们要珍惜所处的和平时代,也应立志,为建设伟大繁荣的祖国好好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入,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不易,提升主题。
一、战争带来的伤害
活动一:小小讨论会
导入: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也就是说,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出示任务1:你知道世界发生过几次世界大战吗?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积极分享讨论。
教师总结:世界上曾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分别是1914.7-1918.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9-1945.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仍然很不平静。此起彼伏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让人们追求和平的愿望不断面临挑战。
出示任务2:你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伤害吗?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小组之间分享讨论。
预设
战乱照片展示
战争亲历者的诉说
战争数据
教师总结:战争带来的危害真的是罄竹难书,它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造成了巨大伤害,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遗产等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出示任务3:想一想,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武器不断升级,战争会不会升级?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
教师总结:没有硝烟的“网络战”已经成为影响各国外交关系的一大争议问题,网络大战愈演愈烈。此外,高技术战争的出现,迫使从事战争的人们重新看待一些传统的观念、理论和原则,重新衡量以前的战略、政策和一些具体做法。但无论何时,人类都是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反对侵略的警惕性会越来越高。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出战争的残酷,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并让学生发散思维,考虑未来战争的趋势与影响。
二、和平是世界的潮流
活动二:我们都热爱和平
导语: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和平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
出示任务1:阅读课本77页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多国家举行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的活动?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分享讨论。
教师总结: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等国家奋起反抗,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正义终将战胜了邪恶,和平也终将取代了战争。纪念是为了永远铭记历史,纪念也是为了体现人类保卫世界和平的决心更大,反对侵略的警惕性更高。和平来之不易,值得捍卫和倍加珍惜。
出示任务2: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全世界都热爱和平,为了这些,世界人民都做了什么?
反馈指导:板书引导问题:
1) 和平雕塑、图标
2) 国际和平日
3) 儿童和平条约。
教师总结:战争让人们认识到了和平的珍贵。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和平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知识的引入,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环节中加以引导,明确和平与战争的对立意义,延伸出当今和平是国际社会的主流。
【课堂小结】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在国际上都有同等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别国的文化、制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原则逐渐发展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国际和平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