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六)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六)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2023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2023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
生物学(六)
一、单项选择题
1. 信号肽假说认为,分泌蛋白等一些蛋白质在合成时,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含15~3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该序列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后,经过通道率先进入内质网,然后被内质网腔表面上的信号肽酶切除,与信号肽一同转移至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完成整个多肽链的合成,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再进行加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与内质网形成囊泡输出肽链的方式不同
B. 信号肽介导的是一种与翻译过程相伴随的靶向运输
C. 信号肽与被转运的蛋白以同一条mRNA作为模板
D. 细胞内的所有蛋白质都要由信号肽引导进入内质网加工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分析题干可知,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是由信号肽诱导进入内质网腔内的,内质网形成囊泡输出肽链的方式是胞吐,两种方式不同,A正确;
B、由题可知,信号肽序列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后,经过通道率先进入内质网,与信号肽一同转移至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完成整个多肽链的合成,说明信号肽介导的是一种与翻译过程相伴随的靶向运输,B正确;
C、由题可知,信号肽与被转运的蛋白以同一条mRNA作为模板进行翻译,C正确;
D、信号肽假说针对的是核糖体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时所经历的过程,胞内蛋白不经历此过程,D错误。
故选D。
2. 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曲线①和曲线②可分别代表进、出神经细胞的方式
B. 图中曲线①可代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排出的方式
C. 图示若表示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方式,通道蛋白的数量限制了曲线②a点后的转运速率
D. 若曲线②代表碘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该过程不需要ATP的参与
【答案】BC
【解析】
【分析】分析图,曲线①是自由扩散,②可能是协助扩散。
【详解】A、图中曲线①是自由扩散,曲线②是协助扩散,Na+ 进、出神经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 O2 ,吸作用产生的 CO2 排出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可用①代表,B正确;
C、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通道蛋白的数量有限,可能限制了曲线②a点后的转运速率,C正确;
D、若曲线②代表碘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ATP的参与,D错误;
故选BC。
3. 安琪酵母粉可用来制作馒头和面包,也可用做“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材料。进行该探究实验时,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须的( )
A. 培养前,配制琼脂马铃薯培养基并制备多个平板
B. 制片时,在滴加培养液前,在计数室上放置盖玻片
C. 培养前,先估算一定体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
D. 统计时,将压在相邻的两条小方格界线边及夹角上的酵母菌计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详解】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的是液体培养基,不需要制作平板,A错误;
B、制片时,先在计数室上放置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B正确;
C、取培养液加入试管中,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C正确;
D、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D正确。
故选A。
4. 人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功能,除了具有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在发声器官和相关肌肉完全正常时可能并不能正常说话
B. 一些种类的信息只能形成第一级记忆,而另一些种类的信息直接形成第二级记忆
C. 大脑内某些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大量死亡可造成计算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受损
D. 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会使人产生抑郁
【答案】B
【解析】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人在发声器官和相关肌肉完全正常时可能并不能正常说话,如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若此区受损,不能讲话,A正确;
B、第二级记忆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第一级记忆经过反复运用、强化的基础之上,B错误;
C、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逻辑思维,该区域神经元大量死亡可造成计算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受损,C正确;
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下,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抑郁,D正确。
故选B。
5.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DNA病毒)基因组整合到人体基因组被认为是HPV持续感染的分子基础,也是引发宫颈癌的关键步骤。近期,浙江大学陆燕、刘鹏渊进行了研究,揭示了HPV在宫颈癌基因组中的精细整合结构及其新致癌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PV的整合可能会导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 HPV的整合将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受阻
C. 基因整合过程中会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D. 子宫颈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有关,癌细胞具有的特征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转移。
【详解】A、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是基因突变,HPV(DNA病毒)基因组整合到人体基因组被认为是HPV持续感染的分子基础,也是引发宫颈癌的关键步骤,故HPV的整合可能会导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会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可能导致细胞癌变,故HPV的整合可能导致原癌基因表达过量,而引发细胞癌变,B错误;
C、HPV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该过程中涉及DNA的重组,DNA单链之间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故基因整合过程中会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C正确;
D、子宫颈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改变,且会出现糖蛋白减少,粘着性降低等现象,D正确。
故选B
6. 在酶的作用下,胞嘧啶结合一个甲基基团,并在甲基化的胞嘧啶之后紧跟着一个鸟嘌呤碱基时称CpG甲基化。CpG岛是富含CpG的一些区域,在脊椎动物中,CpG岛往往位于基因转录起始位点附近,其结果导致基因静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甲基化均属于CpG甲基化
B. CpG岛可使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 基因的甲基化可能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D. CpG岛的形成往往会影响翻译的起始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详解】A、甲基化的胞嘧啶之后紧跟着一个鸟嘌呤碱基时称CpG甲基化,DNA的方向是5'→3'端,图中图中的甲基化均属于CpG甲基化,A正确;
B、CpG岛是富含CpG的一些区域,CpG岛往往位于基因转录起始位点附近,影响转录的起始过程,因此,CpG岛可使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正确,D错误;
C、DNA甲基化修饰可能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C正确。
故选D。
7.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语言天赋”。国宝熊猫在非交配时节基本都是在自己的领地之内,它们是利用自己的尿液来标记出领地范围的,一般10~20公里只有一只熊猫,而求偶期间它们也会留下尿液,方便异性熊猫找到自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熊猫占据领地及求偶的“语言”为化学信息
B. 竹子的绿色为大熊猫传递的信息与大熊猫求偶传递的信息类型不同
C. 大熊猫与其天敌间的信息传递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 大熊猫种群内的信息传递只是为了进行种族的繁衍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A、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大熊猫占据领地及求偶是通过尿液标记的,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
B、竹子的绿色为大熊猫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大熊猫求偶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两者不同,B正确;
C、大熊猫与其天敌间的信息传递是两个物种之间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C正确;
D、大熊猫种群内信息传递能够进行种族的繁衍,也利于其适应环境,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D错误。
故选D。
8. 为研究某公园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某小组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某些土壤动物的个体总数可采用样方法调查
B. 取样深度会影响对土壤动物种类、数量的调查结果
C. 对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时,标记重捕法是可用方法之一
D. 土壤动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总数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
【详解】A、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A正确;
B、调查时间和取样深度影响调查结果,B正确;
C、标记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之一,C错误;
D、由图可知,土壤动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总数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
故选C。
9. 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可以得到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成为味精。淀粉常作为生产味精的主要原料,糖化是必经的过程之一。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可以增加味精的产量。下列与味精生产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利用射线进行定向诱变可得到细胞膜通透性强的菌种
B. 与生产酒精相比,谷氨酸发酵时培养液中氮源所占比例应小些
C. 将原料灭菌后进行淀粉的糖化,使淀粉分解形成糖浆
D. 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培养液中谷氨酸的积累量会明显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由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可以获得谷氨酸,谷氨酸再经一系列处理可制成味精。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利用射线可以提高突变频率,但不能进行定向诱变,A错误;
B、谷氨酸的本质是氨基酸,含有N元素,而酒精中不含有N元素,故与酒精生产相比,谷氨酸发酵时培养液中N源所占比例应大些,B错误;
C、淀粉常作为生产味精的主要原料,糖化(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是必经的过程之一,如果将原料灭菌,会使淀粉酶失活,无法完成糖化过程,C错误;
D、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pH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因此,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培养液中谷氨酸的积累量会明显不同,D正确。
故选D。
10.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是细胞工程最常用的技术手段,近些年来,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物。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在无菌和有氧条件下进行
B.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也要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
D. 紫杉醇是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抗肿瘤等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哺乳动物多以36.5℃为宜,最适pH为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为避免杂菌污染,且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呼吸,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在无菌和有氧条件下进行,A正确;
B、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培养过程中不发生细胞的分化,B错误;
C、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也要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如添加蔗糖,C正确;
D、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主要存在于紫杉的树皮和树叶中,具有高抗癌活性,D正确。
故选B。
11. 生长激素在前体脂肪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可抑制脂肪细胞中FAS和FABP等基因的转录,使脂肪合成酶类的含量降低,从而抑制脂肪代谢。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在脂肪细胞分化中是否起协同作用,现要对这一作用进行验证。首先设置添加一定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下列对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例说明,激素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而影响细胞代谢
B. 应另外设置两个组别,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等量且适量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
C. 和生长激素组比,只添加生理盐水的组别中FAS和FABP基因转录水平较高
D. 本实验的检测指标可为脂肪合成酶类含量的高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在脂肪细胞分化中是否起协同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有无,因变量是脂肪的代谢情况,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生长激素可抑制脂肪细胞中FAS和FABP等基因的转录,使脂肪合成酶类的含量降低,从而抑制脂肪代谢,本实例说明激素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而影响细胞代谢,A正确;
B、本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在脂肪细胞分化中是否起协同作用,实验首先设置添加一定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本组为空白对照,此外还应另外设置3个组别,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等量且适量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同时添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生长激素可抑制脂肪细胞中FAS和FABP等基因的转录,故和生长激素组比,只添加生理盐水的组别中FAS和FABP基因转录水平较高,C正确;
D、本实验是验证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在脂肪细胞分化中起协调作用,故实验的自变量是脂肪代谢情况,检测指标可为脂肪合成酶类含量的高低,D正确。
故选B。
12. 下面对农谚中蕴含的呼吸作用原理所做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农谚
分析
A
“若要豆苗齐,点种在地皮”
大豆含脂肪比例较大,浅种利于脂肪的氧化
B
“湿三天干两天,田不发白收一千”
湿干交替能避免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导致的水稻根腐烂
C
“二指浅,四指闷,种麦三指正当心”
种植三指左右的深度最好,因为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不需要氧气
D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前后有较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的进行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脂肪中的C、H比例高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O2,大豆含脂肪比例较大,浅种利于脂肪的氧化,A正确;
B、水稻根部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导致的根腐烂,因此,湿干交替能避免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导致的水稻根腐烂,B正确;
C、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需要氧气,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是指在谷雨前后几天,就要开始种瓜种豆,这是因为谷雨前后有较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的进行,D正确。
故选C。
13. 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下梗死和脑白质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遗传病,一般在35岁左右开始发病,下图1是一个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家族,图中圆圈和方框内的数字表示个体的年龄。图2为该遗传病相关基因片段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10号个体终生不患该类病的概率为3/4
B. 11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 若9号个体在35岁患病,其与某家族中不患病的正常人结婚所生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不能确定
D. 若该病为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突变时发生的是碱基对的替换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1号和3号患病,2号和4号不患该病,对应基因检测结果可知,酶切片段长度为80和160与该病致病基因有关,酶切片段长度为240对应的是正常基因,则1号为杂合子,3号为纯合子,由于1号和3号均患该病,可推知该病为显性病,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由15号未患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详解】A、由于1号和3号患病,2号和4号不患该病,对应基因检测结果可知,酶切片段长度为80和160与该病致病基因有关,酶切片段长度为240对应的是正常基因,设相关基因是A/a,则1号基因型是Aa,3号是AA,据图2可知,2号个体是aa,6号基因型是1/2Aa、1/2aa,5号个体40岁仍未患病,基因型是aa,则10号个体终生不患该类病aa的概率是3/4,A正确;
B、1号为Aa,2号是aa,7号是1/2Aa、1/2aa;3号是AA,4号是aa,8号是Aa,7号(1/2Aa、1/2aa)与8号Aa的后代11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2,B正确;
C、3号是AA,4号是aa,则9号是Aa,其与某家族中不患病的正常人(aa)结婚所生孩子患该病(A-)的概率是1/2,C错误;
D、图2中酶切片段长度为80和160与该病致病基因有关,酶切片段长度为240对应的是正常基因,两者的总长度都是240bp,故若该病为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突变时发生的是碱基对的替换,D正确。
故选C。
14. IgE是一类免疫球蛋白,血清中含量极低,仅占血清总抗体的0.002%,IgE为亲细胞抗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会与吸附在“某些细胞”上的IgE结合,引起过敏反应。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水平可以反映出个体对何种过敏原过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gE由浆细胞产生,且每种浆细胞产生的IgE是特定的
B. “某些细胞”均存在于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等黏膜表面
C. 患类风湿关节炎、哮喘等疾病的人血液,IgE抗体的量均增加
D. 在IgE刺激下,机体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敏反应是过敏原再次侵入有过敏体质的机体时,初次接触过敏原使机体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细胞表面这时与过敏原结合,进而使靶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发过敏反应。
【详解】A、IgE属于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每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是特定的,A正确;
B、“某些细胞”可存在于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B错误;
C、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不是过敏反应,患类风湿关节炎的人血液中IgE抗体的量不会增加,C错误;
D、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而非IgE直接刺激),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组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相关症状,D错误。
故选A。
15. 蚯蚓类中含有多种微生物,某研究小组欲从蚯蚓粪中筛选出除氨菌并进行计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蚯蚓粪便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
B. 以氨为唯一氮源进行富集培养,可使除氨菌所占比例增加
C. 多涂布平板的目的是增加对照组
D. 若通过计算得到培养液中的菌数为个/L,计数时培养液可能稀释了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详解】A、微生物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蚯蚓粪中含有多种微生物,蚯蚓粪便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A正确;
B、富集培养又称扩大培养,以氨为唯一氮源进行富集培养,培养后可增加增加除氨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B正确;
C、计数时,多涂布平板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
D、每mL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每L样品中的菌株数=(C÷V)×M×1000=2×1011个/L,V=0.1mL,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以减少实验误差,则C可能为200,经计算可得M=105 ,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 如图1为棉花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暗反应的部分途径及产物类型,其中固定的直接产物为磷酸丙糖。棉铃(棉花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由来自叶肉细胞的蔗糖转变而成,叶肉细胞光合产物的积累会对光合速率产生抑制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肉细胞中,TP生成后的去向有三个,即生成蔗糖、淀粉及______,其中淀粉的合成在______(结构)中。
(2)去除棉铃会对叶肉细胞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产生影响,研究者选取具有至少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的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得到了图2中的结果,图中曲线①和曲线②分别代表______,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叶肉细胞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会产生抑制作用,仍选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以的吸收速率作为光合速率的指标(具体测定方法不做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5 ②. 细胞质基质
(2) ①. 淀粉、蔗糖 ②. 由于蔗糖运输不出去,会有更多的磷酸丙糖合成淀粉,因而淀粉含量增加更多
(3) ①. 将备选植株随机分成5组并编号,然后依次按照未去铃、20%、40%、60%、80%的去铃率进行设置,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而后设法测定每组植株的光合速率,并记录分析。 ②. 随着去铃率的增加,棉株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在叶肉细胞中,TP生成后的去向有三个,即生成蔗糖、淀粉及再生C5,其中淀粉的合成在叶绿体中,蔗糖的合成在细胞质基质中。
【小问2详解】
去除棉铃会对叶肉细胞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产生影响,研究者选取具有至少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的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去除部分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增加,是因为产物不能及时运出以及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影响物质的运输,导致叶片内的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图中曲线①和曲线②分别代表淀粉和蔗糖,蔗糖运输不出去,会有更多的磷酸丙糖合成淀粉,因而淀粉含量增加更多。
【小问3详解】
为了验证叶肉细胞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会产生抑制作用,即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叶肉细胞中光合产物积累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去除棉铃的百分率,因变量是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变化(以CO2 的吸收速率作为光合速率的指标),本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将备选植株随机分成5组并编号,然后依次按照未去铃、20%、40%、60%、80%的去铃率进行设置,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而后设法测定每组植株的光合速率,并记录分析。
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为:随着去铃率的增加,棉株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则可验证上述结论。
17. 如图为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用数字表示)及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用字母表示),其中I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已知果蝇II号染色体上翻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星状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换。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请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猩红正常眼雌蝇与猩红棘眼雄蝇杂交,全部为深红正常眼,自由交配,为深红正常眼♀∶深红正常眼♂∶猩红正常眼♀∶猩红正常眼♂∶深红棘眼♂;猩红棘眼♂∶无色正常眼♀∶无色正常眼♂∶无色棘眼♂=18∶9∶12∶6∶9∶6∶2∶1∶1,该表型及比例涉及的果蝇眼的颜色是由图中______基因决定,判断依据是______;而眼的形状是由图中______基因决定,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猩红正常眼雌蝇与猩红棘眼雄蝇杂交,在众多的的深红正常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无眼雄果蝇,用该果蝇与的深红正常眼果蝇交配,子代有眼和无眼果蝇各占一半,当有眼果蝇中眼色比例和眼形比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时,说明控制有眼和无眼的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上。
【答案】(1)Ab连锁,aB连锁,AaBb可产生配子Ab,aB,AaBb的雌雄合体杂交,子代为AAbb、aaBB,AaBb,由于存在纯合致死,所以后代只有AaBb的个体,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 ①. C/c和D/d ②. F2中,深红眼:猩红眼:无色眼=9:(3+3):1,故控制颜色的为两对等位基因,图中A/a控制翅形,B/b控制眼形之一,正常眼:棘眼=3:1,说明正常眼对棘眼为显性,但该比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同,说明控制该眼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E/e),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为C/c和D/d ③. E/e ④. 正常眼:棘眼=3:1,说明正常眼对棘眼为显性,但该比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同,说明控制该眼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E/e)
(3) ①. 9:6:1 ②. 1:1
【解析】
【分析】F2中,正常眼:棘眼=3:1,但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深红眼:猩红眼:无色眼=9:(3+3):1,故控制颜色的为两对等位基因,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Ab连锁,aB连锁,AaBb可产生配子Ab,aB,AaBb的雌雄合体杂交,子代为AAbb、aaBB,AaBb,由于存在纯合致死,所以后代只有AaBb的个体,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F2中,深红眼:猩红眼:无色眼=9:(3+3):1,故控制颜色的为两对等位基因,图中A/a控制翅形,B/b控制眼形,正常眼:棘眼=3:1,说明正常眼对棘眼为显性,但该比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同,说明控制该眼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E/e),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为C/c和D/d。
【小问3详解】
猩红正常眼雌蝇与猩红棘眼雄蝇杂交,在众多的 F1 的深红正常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无眼雄果蝇,说明正常情况下,F1应该只有深红正常眼,无眼雄果蝇是突变产生的,令其为F/f控制,则亲本为猩红正常眼雌蝇CCddffXEXE×猩红棘眼雄蝇ccDDffXeY,F1深红正常眼CcDdffXEXe、CcDdffXEY,无眼雄果蝇为CcDdFfXEY,若控制有眼和无眼的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上,则C/c、D/d、E/e、F/f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推出用该果蝇CcDdFfXEY与 F1 的深红正常眼果蝇CcDdffXEXe交配,其子代深红眼C_D_:猩红眼(C_dd+ccD_):无色眼ccdd=9:(3+3):1,有眼ff:无眼F_=1:1。
18. 肾上腺髓质与交感神经构成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能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使机体产生“应急反应”。当机体处于畏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脱水、暴冷暴热和缺氧窒息等特殊情况时,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多。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髓质可以看作是将神经信息转换为激素信息的一种“神经内分泌转换器”,而肾上腺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由此可得出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应急反应”时,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使呼吸和心率加快,交感神经还可以通过另一途径产生该效应,该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还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增多,产生这种效应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3)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应急反应”出现同时,在糖皮质激素作用下,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结合图中已有内容补充“应激反应”产生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用文字、箭头及符号表示)。_________
【答案】(1)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 ①. 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脏排血量增加 ②. 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脂肪转化为游离脂肪酸,经呼吸作用可生成 ATP ,为机体提供能量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小问1详解】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小问2详解】
“应急反应”时,外界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脏排血量增加;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肝糖原能转化为葡萄糖,脂肪转化为游离脂肪酸,经呼吸作用可生成 ATP ,为机体提供能量。
【小问3详解】
分级调节经过下丘脑,垂体,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
19. 人类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已明显地改变了大气的成分,也使气候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人类活动还会对环境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温室气体可以通过温室效应使大气不断升温,全球变暖,而导致____________,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要从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去采取行动。
(2)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加剧天然植被的破坏,导致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地区出现__________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等功能产生影响。
(3)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森林砍伐或开垦为耕地是导致这种破坏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影响动植物的生理、分布甚至存亡等,从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
(4)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广泛和多方面的。试举两例说明:_______。
【答案】(1) ①. 森林火灾频发 ②. 碳排放和碳吸收
(2) ①. 土地荒漠化 ②. 涵养水源
(3) ①. 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②.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4)气候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气温升高,导致农作物开花受到影响
【解析】
【分析】全球性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小问1详解】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通过温室效应使大气不断升温,全球变暖,而导致森林火灾频发;可以从减少碳排放和增大碳吸两个方面去采取行动达到碳中和。
【小问2详解】
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加剧天然植被的破坏,导致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对草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等功能产生影响。
【小问3详解】
人类通过开垦荒地或建设用地,破坏野生物种生存环境,使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小问4详解】
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广泛和多方面的,例如气候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气温升高,导致农作物开花受到影响。
20. 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分为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克隆载体用来克隆和扩增DNA片段,而表达载体是使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有效表达。图1为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某种药用蛋白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载体,其中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及多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图2为目的基因及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载体为______载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质粒上一般具有两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且其中一个会因目的基因的插入而失活。这种双标记和插入失活能使____________(质粒)的受体细胞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得以区分。
(3)构建重组质粒时不能使用SmaI的原因是________。限制酶的最好选择为______。
(4)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表达的细胞分别是______,供体胚胎在受体内能够存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表达 ②. 可以使药用蛋白基因在宿主细胞中有效表达
(2)含有目的基因和不含目的基因
(3) ①. SmaI会破坏目的基因 ②. BamHI和HindIII
(4) ①. 受精卵和乳腺细胞 ②.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图1所示载体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限制酶切割位点等多种结构,能够实现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故属于表达载体。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质粒上一般具有两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且其中一个会因目的基因的插入而失活,由于不含目的基因的质粒含有两种标记基因,而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质粒只有一种标记基因,故这种双标记和插入失活能使两者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得以区分。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SmaI会破坏目的基因,故不能选择该酶进行酶切,且目的基因两端都有EcoRI酶,为避免切出的末端反向连接,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时最好选择BamHI和HindIII。
【小问4详解】
由于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故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而操作目的是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某种药用蛋白,故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乳腺细胞;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胚胎在受体内能够存活的生理基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文件包含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docx、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试题pdf、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参考答案docx、康德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生物参考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_2024高三生物11月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五)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