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2参考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385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2参考答案
展开7.22化学空课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BDB 6-10.CCCDD 11-15.DABBD
1.B
解析: 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导致漂白粉失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2HClO+CaCO3↓、2HClO2HCl+O2↑,选项B符合题意。
2.A
解析: 设NO、NO2、O3三种气体,它们都含有1 mol 氧原子,则NO、NO2、O3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0.5 mol、 mol,即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3.B
解析: A项,He为单原子分子,含NA个He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项,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原子数为3NA,与气体所处状态无关,B项正确;C项,没有在标准状况;D项,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
4.D
解析:由Cl2+H2OHCl+HClO可知HClO是氧化产物,D不正确。
5.B
解析: 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见光分解,导致漂白粉变质,而CaCl2与CO2不反应,A项错误;除去HCl后还有水蒸气,C项错误;漂白纸张是利用的漂白粉的漂白性,D项错误。
6.C
解析:液氯的成分为Cl2,氯水的成分为Cl2、HCl、HClO、H2O。液氯无漂白性和酸性,氯水有漂白性和酸性,液氯溶于水得到氯水。
7.C
解析:反应开始前,圆底烧瓶中充满氯气,呈黄绿色,A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该条件下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钠固体颗粒,有白烟产生;H2与Cl2反应生成HCl气体,HCl与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有白雾产生,故烧瓶内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正确。反应导致烧瓶内气体的量减小,从而造成气压减小,玻璃导管可以平衡烧瓶内外压强,防止发生危险,C错误。滴加水后,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Cl2可能与Na、H2、H2O和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8.C
解析:A项,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4Na+O2===2Na2O、2Na+O2Na2O2;B项,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比有关,2NaOH+CO2(少量)===Na2CO3+H2O、NaOH+CO2(过量)===NaHCO3;C项,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D项,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比有关,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
9.D
解析: A项,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氯化钠不能,可以区分二者,正确;B项,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可以区分二者,正确;C项,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化钠不能,可以区分二者,正确;D项,二者受热均不易分解,不能区分,错误。
10.D
解析: D项中Na2CO3和Na2SO4均与Ba(OH)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达到除杂质的目的,不正确。
11.D
解析: A项,新制氯水中因含HClO而具有漂白性,Cl2没有漂白性,错误;B项,氯水中含有HCl,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新制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漂白性,会使红色褪去,错误;C项,氯水中的HCl与KHCO3反应产生CO2,错误;D项,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易发生分解反应产生O2,正确。
12.A
解析:计算确定相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水分子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2 mol,氩气为单原子分子,故氩气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1=1 mol,碳酸钠所含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1 mol,1 mol臭氧中含有24 mol电子,即电子总数为24NA。
13.B
解析:同温同压下,===,故①正确;==,因==,故④正确。
14.B
解析: 由图可知,溶液中n(Na+)=2 L×1.0 mol/L=2.0 mol、n(Mg2+)=2 L×0.5 mol/L=1.0 mol、n(Cl-)=2 L×3.0 mol/L=6.0 mol,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n(Ca2+)+n(Na+)+2n(Mg2+)=n(Cl-),即2n(Ca2+)+2.0 mol+2×1.0 mol=6.0 mol,解得n(Ca2+)=1.0 mol。
15.D
解析:由题可知,m g Na的质量为2.3 g,2.3 g Na与O2反应可能生成(m+0.8) g Na2O;也可能生成(m+1.6) g Na2O2;或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固体的质量在(m+0.8) g和(m+1.6) g之间。故①②③④⑤均有
可能。
二、非选择题
16.(1)漂白 (2)除去Cl2中的H2O(或干燥氯气)
(3)不褪 (4)NaOH溶液
(5)不稳定 2HClO2HCl+O2↑
解析:(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干燥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作用。
(2)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干燥剂干燥氯气。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瓶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4)氯气对环境有污染且有毒,故装置存在缺陷,还应加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吸收尾气。
17.(1)④ (2)③ (3)①C>B>A ②C>B>A
解析:(1)若X表示的是物质的量,则随着物质的量的增大,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体积、物质所含分子或原子的数目会逐渐增大;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答案选④。
(2)若A、B、C均为气体,且压强恒定,X表示的是温度,①体积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质量减小,Y不可能是气体的质量;②体积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数减小,Y不可能是气体的分子数;③物质的量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体积增大,Y可能是气体的体积;④气体的摩尔质量与外界条件无关,Y不可能是气体的摩尔质量;答案选③。
(3)①在纵坐标上找一点,作纵坐标的垂线与A、B、C相交,由题图知当气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为A<B<C,则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②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则A、B、C的摩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18.(1)Na2O2 NaHCO3 (2)①②③④
(3)2Na2O2+2H2O===4Na++4OH-+O2↑ NaOH+CO2 ===NaHCO3 (4)4.16 g
解析:(1)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则为钠的单质或钠的化合物,所以A为Na,结合转化关系可知,B为Na2O2,C为NaOH,D为Na2CO3,E为NaHCO3。
(2)图中反应中,①为钠的燃烧,②为Na与水反应,③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④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B→C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C→E是氢氧化钠与过量CO2反应生成NaHCO3,化学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
(4)利用差量法计算:
2NaHCO3Na2CO3+CO2↑+H2O Δm(固)
2×84 62
0.84 g 0.31 g
计算得到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84 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00 g-0.84 g=4.16 g。
19. 【答案】(1)C F E D B
(2)左手拿药匙,用右手轻轻拍左手手腕,小心振动药匙添加样品,直至天平平衡
(3)烧杯 玻璃棒 250 mL容量瓶 洗涤 振荡 定容 摇匀
(4)AC
【解析】(1)使用托盘天平的步骤为调零→放砝码→调游码→加物品→取物品→取砝码→游码回零。(3)溶解所需的主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4)误差分析可根据c= =
,由m、V的大小判断。A项将砝码放错位置后,称得的BaCl2为4.8 g,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B项无影响;C项摇匀后再加水,即增大了溶液的体积,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解析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3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3参考答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3: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3,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