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4310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4310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后作业题
展开1.20世纪初,德国明信片上印有“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等口号。材料反映了( )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B.一战前的德国民族情绪激烈
C.法德矛盾是欧洲的主要矛盾
D.长期对外战争削弱德国国力
2.下图所示是1914年6月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费迪南夫妇遇刺的事件。该事件反映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B.美国主导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
C.当时世界局势已经趋于紧张
D.法国与奥匈帝国的矛盾十分尖锐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用“以工代战”形式参战并收回一些主权
B.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D.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4.英国史学家华尔脱斯认为:“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渴望。”他意在强调( )
A.国联的进步性
B.国联维护了世界和平
C.历史的曲折性
D.战后人们的和平愿望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当1914年8月“一战”刚刚爆发时,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就预言:从此,欧洲的灯光已经熄灭,不会再重新点燃。的确,这场战争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本来参战者预计在圣诞节前即可结束,结果却整整打了四年。战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一战”中,英国近80万人、法国160万人、德国180万人伤亡。因此,战后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各个阶层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崩溃”这样的字眼来描述。历史学家斯宾格勒不禁写下了《西方的没落》一书,认为西方已经衰落。如果从短时段来看,这样的描写和定性不无道理,但如果站在21世纪的维度上,可以看到一种和从前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在这里,看到的是历史的分野和文明发展道路走向的新篇章,一种全新的历史正在徐徐展开,正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摘编自李宏图《是什么造就了文明发展的走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灾难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带来的历史性的大变局。(6分)
B级——选考高分练
6.如图是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
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这幅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
B.国际联盟的成立加剧了地区冲突
C.国际联盟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D.国际联盟面临解散的危机
7.下表所示为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的主要条约及内容(部分)。据此可知,华盛顿会议( )
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满足了中国的利益诉求
C.强化了欧洲国家的海洋权益
D.构筑了亚太地区新秩序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妇女被排斥在政治生活和更广阔的就业领域之外,在家庭中处于从属、依附性地位,直到20世纪早期,英国社会仍将妻子等同于家的概念,妇女的社会属性几乎丧失殆尽。一战爆发后,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在战争中实现了广泛就业,就业人数从战前的493万上升到1918年7月的619万,战时妇女的工资水平也明显提高。随着战争中大量男子被招募入伍,妇女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她们一度代替了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妇女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摆脱出来,“身影频频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公共领域”,社会生活日益丰富。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自由支配个人事务,妇女的自我意识及婚姻自主权利大大增强,对自身的地位和价值有了重新认识。
——摘编自郭婷婷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妇女家庭地位的嬗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时期英国妇女家庭地位提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英国妇女家庭地位提高的影响。(6分)
课时作业1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解析:德国明信片上印有“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等口号体现了德国的民族情绪激烈,对外复仇的气氛很浓,故选B项;德国明信片无法反映德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对比,不能体现不平衡性,排除A项;“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并非只针对法国,无法体现德法矛盾的主体性,排除C项;20世纪以前,德国并没有发动对外战争,而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实力大涨,民族信心十足,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费迪南夫妇遇刺的事件指的是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在这之后一战爆发,所以这一事件预示着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故选C项;一战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而不是萨拉热窝事件,排除A项;美国报道萨拉热窝事件并不意味着美国主导当时的国际政治,而且当时的国际政治不是美国主导,排除B项;萨拉热窝事件体现的是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背后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法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由材料“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可知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给予华工极高的赞誉,说明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故选C项;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参加协约国一方战争,其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但实际并未收回,排除A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一战并未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B项;“主要原因”夸大了中国参战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据材料“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渴望”,可知英国史学家华尔脱斯认可国联,认为国联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渴望,意在强调国联的进步性,故选A项;国联成了英法操纵的工具,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没有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排除B项;历史曲折性强调历史是循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华尔脱斯的观点并不符合这一特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联的作用,并没有体现人们的和平愿望,排除D项。
答案:A
5.解析:(1)原因:根据“从此,欧洲的灯光已经熄灭,不会再重新点燃。的确,这场战争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本来参战者预计在圣诞节前即可结束,结果却整整打了四年。”可得出战争持续时间长,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根据“在‘一战’中,英国近80万人、法国160万人、德国180万人伤亡。”和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中使用了坦克、飞机、毒气弹等新式武器,杀伤力大,导致伤亡人数多。
(2)大变局:根据所学,回答一战的影响即可,可从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独立;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失败的德国逐渐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美国借助“一战”崛起,并掌握了世界金融霸权等角度概括。
答案:(1)原因:战争持续时间长;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战争中使用了坦克、飞机、毒气弹等新式武器,杀伤力大,导致伤亡人数多。(6分)
(2)大变局: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独立;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失败的德国逐渐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美国借助“一战”崛起,并掌握了世界金融霸权。(6分)
6.解析:国际联盟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最终也未能够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国际联盟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故答案为C项。国际联盟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且漫画信息不能反映,排除;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C
7.解析: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通过条约体系解决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构筑了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故选D项;美国在当时还不是世界霸主,排除A项;《九国公约》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排除B项;华盛顿会议强化了美日的海洋力量,排除C项。
答案:D
8.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战爆发后,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在战争中实现了广泛就业……战时妇女的工资水平也明显提高”“随着战争中大量男子被招募入伍,妇女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她们一度代替了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妇女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摆脱出来”“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自由支配个人事务.妇女的自我意识及婚姻自主权利大大增强,对自身的地位和价值有了重新认识”,可知一战时期,由于男性大量应征入伍,社会劳动力短缺而导致女性的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而且女性通过加入社会生产活动,导致女性的自护意识大大增强,对自身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定位,从而推动女权运动的逐渐兴起。第(2)问据材料“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妇女被排斥在政治生活和更广阔的就业领域之外,在家庭中处于从属、依附性地位……妇女的社会属性几乎丧失殆尽”,可知相比于19世纪的英国,女性通过参与社会生产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观念,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为女性积极谋求合理的社会民主权利奠定了基础,从而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英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对英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战后的女权运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答案:(1)原因:一战中男子大量参战;妇女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女权运动的发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冲击了英国传统社会结构;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对国际女权运动产生重大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
条约名称
条约内容(部分)
《四国条约》
1.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3.根据第4条,从条约生效之日起,英日同盟即宣布解散
《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
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
《九国公约》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肯定了美国提出的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a href="/ls/tb_c16041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练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凡尔赛条约》中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