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1)(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1)(原卷版)第1页
    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练习(1)(原卷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选择题


    1.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右图中的人物是德国战略家施里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3.1917年4月,美国海军有军舰197艘,海军官兵6.7万人。到了1918年11月,美国的军舰已达2 000艘,海军官兵达50万人。这说明( )


    A.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美国强大的军事潜能


    C.美国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


    D.美国放弃了“光荣孤立”的政策


    4.历史上欧洲版图的变化往往与大规模战争有关。与欧洲国家数量骤然增加有关的战争是( )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5.有学者指出,20世纪20年代巴黎公约的发起人使用的“宣布战争为非法”的术语意味着存在一种普世的未成文的法律,违反这一法律而进行的战争被宣布是一种犯罪。这里的发起人主要是指( )


    A.法国和德国


    B.法国和美国


    C.苏联和德国


    D.英国和法国


    6.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积极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其应归还中国的观点。英、美、法等国代表认为“所请理由极为充分”。这一外交努力( )


    A.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


    B.改变了弱国外交形象


    C.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全力支持


    D.成功解决了山东问题


    7.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大国的衰落


    B.邪恶的终结


    C.分赃的场所


    D.战争的积怨


    8.《凡尔赛条约》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


    A.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B.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C.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D.限制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9.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其主要依据是( )


    A.对战败国进行再次处置和掠夺


    B.进一步协调列强在中东的权益


    C.明确限制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


    D.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10.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列强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德国史学界展开了著名的“费舍尔大辩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完全责任说”由此成为定论,并历时半个世纪。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及新时期德国经济和国际政治地位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模式发生了转向,“欧洲叙事”逐步代替了“民族叙事”。学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任问题产生了多种观点,“德奥主要责任说”“塞尔维亚承担共同责任说”,以及“大国集体责任说”等逐渐成为共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问题上,研究也呈现多元趋势。学者们开始关注战前大国的心态变化、高层政治和军事人物的活动,并讨论战争能否避免的问题。


    ——摘编自徐健《21世纪德国学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和起源问题的讨论》


    (1)列举材料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和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2)概括材料中关于德国史学界产生多种观点的原因。


    (3)谈谈你对德国史学界产生多种观点的认识。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