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巩固练习
展开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中国抗疫记
课后巩固与提升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铁人张定宇
李春雷
一
大年三十。傍晚7时,办公室。
吃过饭,张定宇突然想起,要与病房里的妻子视频,说几句安慰话。这个可怜的女人啊,为我付出了一切,现在身染重病,生死未卜,不仅没有得到我的探望和照顾,连暖心的问候也少之又少。想到这里,张定宇心如刀割。
他擦擦眼泪,使劲摇晃麻木的脑仁,想出了几句温柔话。可刚刚酝酿好情绪,电话响了。
紧急通知,解放军陆海空3支医疗队共450人,已乘军机星夜驰援,3小时后降落。其中,陆军军医大学150人医疗队,将直接奔赴金银潭医院。
少顷,电话再响: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也将进驻,凌晨2时抵达!
“好!好!马上布置,马上迎接!”他挺直身体,一下子来了精神。
放下电话,急速召集人马,分头行动,再次冲锋。
真是武汉有幸,天道垂青。前些天,他已经抢在大疫来临之前,把全部病区规划改造完毕。这个“提前量”,在这个节骨眼上帮了他的大忙。
想到这里,心底涌上一阵职业的自豪。(1)他伸出大拇指,狠狠地为自己点一个赞!
的确,张定宇提前完成的这一系列改造工程,太果断了,太给力了。
这,才是一个优秀管理者真正的责任感!
日历翻至1月25日,大年初一。
这是全国人民万家团圆的欢乐之夜,人们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大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可张定宇和他的战友们,却不能停下。他们要立即清洁消毒、摆放物品,为即将进驻的医疗队能最快投入战斗做好准备。
1月26日下午1时,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接管两个病区。
下午2时,上海医疗队入驻另外两个病区。
截至当晚11时,金银潭医院已累计收治重症患者657人。
火线48小时,张定宇兵不解甲,马不停蹄!
二
金银潭医院的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像硝烟,似雾霾。
楼道里,大家时时看到张定宇跛行的身影,常常听到他的大嗓门。
只是,他的嗓门越来越大,脚步却越来越迟缓了,特别是双腿僵硬,如假肢般愈发不灵便。
上楼时,必须用双手紧握栏杆,用力地拉、拉。有一次,走着走着,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来。
1月28日早上8时,全体病区主任见面会。
简短地汇报完工作后,大家准备四散而去,各就各位。但这一次,张定宇破例要求大家留下,似有话说。
人们颇感意外。
而他,却又吞吞吐吐,足足一分钟。
众人纳闷了。这完全不是张院长的作风啊,从来没有见他如此局促啊。
他停顿一下,慢慢张口。
“兄弟姐妹们,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说。再不说,可能要耽误大事。”
大伙儿瞪大眼,眼神里翻动着惊疑的问号。这些年来,单位由乱到治,由弱到强,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的事情。对于这些,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只要有张院长在,便没有什么大事。就像现在,天大的事,不也是他在硬挺挺地支撑着吗?
“我的身体出了问题……”
大家一惊,会场一片寂静。
“我是……渐冻症!”
什么?什么!大伙儿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是的,渐冻症,前年确诊。”他缓缓地却是平静地说,“医生告诉我,或许还有六七年的寿命。现在,我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
渐冻症,即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人类罕见病。此病多为进行性发展,其病变过程如同活人被渐渐“冻”住,直至身体僵硬、失去生命。更重要的是,这种病,无法医治。
在座都是医生,谁不明白呢。
联想他这些天来的异常行动,大家恍然大悟。
张定宇沉默少许,接着说:“我向各位兄弟姐妹道歉啊。这两年,我脾气不好,批评你们太多,你们都受委屈了!现在,我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最后的日子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抢回更多患者;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和大家一起,跑出病毒的魔掌。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武汉!”
说完,他用尽全身力气,站起来,一跛一拐地走向前台,双手抱拳,深鞠一躬:“拜托大家了!”
泪水模糊了大家的眼睛……
白衣执甲,冒死前行!
最疲惫的时候,最痛苦的时候,张定宇就仰躺在办公室沙发上,与妻子视频聊天,一是问候,二是排解压力。
“疫情过后,我陪着你,好好休息。”
(2)“咱俩相差5岁,正好可以一起退休。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人当护士,你给我一个人当院长。”
“只是我脾气不好,急躁,不服周,老毛病改不了。”
“这才是武汉人。一代代都是犟脾气,好像会传染一样。”
“别提传染。我不想听!”
“好吧。张院长英明,张院长能干。在张院长领导下,汉正街永远正,长江水永远清,金银潭永远风平浪静。”
“哈哈哈哈……”
笑着笑着,却没有声音了。
再听,却是一串串呼噜声。
他睡着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大年三十”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展开情节,使过年应该具有的祥和气氛与疫情的暴戾来袭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备感紧张。
B.“这个可怜的女人啊”,“可怜”二字表达了张定宇对身患重病的妻子的怜惜,侧面表现了他面对疫情的无助和悲伤。
C.“楼道里,大家时时看到张定宇跛行的身影,常常听到他的大嗓门”,“时时”表现了他的操劳忙碌,也暗示了他病情日益加重。
D.“一代代都是犟脾气,好像会传染一样”,“别提传染。我不想听!”“传染”一词看似相同,但在各自的语境中意思却截然不同。
答案:B
解析:“‘可怜’二字表达了张定宇对身患重病的妻子的怜惜,侧面表现了他面对疫情的无助和悲伤”理解有误。依据文本可知,张定宇面对疫情没有表现出无助和悲伤。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不惜笔墨描写张定宇要与妻子视频的心理活动,意在表现他因无法照料病重的妻子而产生的愧疚之情,并照应结尾。
B.“金银潭医院的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像硝烟,似雾霾”这句环境描写渲染了疫情的严峻和气氛的紧张。
C.“我的身体出了问题……”“我是……渐冻症!”两句中的省略号表现出张定宇因渐冻症病情严重而导致说话迟缓、吞吞吐吐。
D.“汉正街永远正,长江水永远清……”张定宇妻子用一语双关的形式表现了对武汉恢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包含着对丈夫工作的肯定与赞扬。
答案:C
解析:“两句中的省略号表现出张定宇因渐冻症病情严重而导致说话迟缓、吞吞吐吐”理解有误。依据文本内容,两处省略号表现张定宇在思考,表明张定宇欲言又止的心理。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张定宇的形象特征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本句运用细节(动作)描写,正面表现出张定宇自信乐观的性格特点。
(2)本句通过侧面描写,用妻子的话表现出张定宇和妻子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解析:(1)“伸出大拇指”“狠狠地”是典型的细节描写,突出张定宇对自己“抢在大疫来临之前,把全部病区规划改造完毕”的欣慰和自豪之情,表现他在疫情来临时的积极乐观的性格特点。
(2)这是张定宇和妻子视频时妻子说的话,“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人当护士,你给我一个人当院长”含着对彼此工作的理解和肯定,从侧面烘托了张定宇和妻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他们为了大家而牺牲了自己的小家,作者运用对和张定宇相关人物的刻画,突出人物特征。
4.本文虽是“人物特写”,却具有“电报体小说”的风格,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结构单纯:本文紧紧围绕抗疫选材组篇,结构全文。②情节直白:整个抗疫过程的展开,不枝不蔓,简洁明了。③人物单一:全文主要围绕张定宇进行刻画,其他人物只起烘托陪衬作用。④语言简明: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⑤句子简短:本文多用短句,语言准确生动。
二、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进行了一场 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这一壮举赋予文艺创作更为厚重的使命。在《经典咏流传》第三季节目中,90位经典传唱人唱响了67首改编自经典诗词的音乐作品,多首温度和力量兼具的战疫歌曲, 直击人心。一曲《岳阳楼记》,鼓舞着逆行者们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豪迈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慷慨致敬并肩而行的战友。从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从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吸收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
让我难忘的,还有舞台上那些生气勃勃的孩子 意气风发的老人。身患渐冻症的9岁男孩陈果毅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唱出对命运的不屈服;“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们身着红军军装,重现 的经典史诗《长征组歌》……《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为时而著,彰显出时代的格局和情怀。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尤为 和 气势磅礴
B.惊心动魄 甚为 和 荡气回肠
C.惊世骇俗 尤为 或 气势磅礴
D.惊世骇俗 甚为 或 荡气回肠
答案:A
解析:“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用于修饰“抗疫大战”,应选“惊心动魄”。“尤为”,表示在全体中或跟其他事物比较时特别突出。“甚为”,表示程度相当高。语境强调战疫歌曲突出,应选“尤为”。“和”,连词,表并列。“或”,连词,表选择。语境是“孩子”和“老人”并列,应选“和”。“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浩大。“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语境强调经典史诗的浩大气势,应选“气势磅礴”。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在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吸收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
B.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从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汲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
C.从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从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汲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
D.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在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吸收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
答案:B
解析:原文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从一首首歌曲”,介词淹没主语,应删掉“从”;二是“吸收”与“力量”搭配不当,“吸收”应改为“汲取”。据此分析,只有B项正确。
7.下列各句中引号和文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上个月,学校组织五年级同学举行了“南湖杯”红领巾唱红歌的比赛。
答案:A
解析:原文中的引号表示引用。A项,引号表示引用。B项,引号表示强调。C项,引号表示特定含义。D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近百年来,中医药一直饱受“疗效难量化”“毒性未可知”甚至“伪科学”等质疑与否定。而在疫情阻击战中,① 。从防治实践来看,中医药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的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同时,中药成本较低且相对易得,不仅保证了患者的及时用药,② 。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医药已尽善尽美。因今人研究利用不足而弃之一边固然是大谬,③ ,回看抗疫历程,一些常见中药都曾被一抢而空。即便专业人士屡屡提醒,“有效只是阶段性研究成果”“药不能乱吃”,仍无法缓解“宁可信其有”的群体非理性。而一旦无立竿见影之效甚至“吃出了副作用”,盲目追捧又反噬信任,这对中医药的发展是一种莫大伤害。这种现象,也无疑给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8.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参考答案:①中医药的作用一直备受瞩目 ②还显著节约了医保费用支出 ③但一味捧高也不可取
解析:本段文字谈的是中医药的作用以及正确看待中医药的问题。根据“而在疫情阻击战中”可知,①所填写的内容应和“中医药一直饱受……质疑与否定”是相对的。根据“中药成本较低且相对易得,不仅保证了患者的及时用药”可知②应填写的内容为“还显著节约了医保费用支出”。根据“因今人研究利用不足而弃之一边固然是大谬”可推知③应填写的内容为“但一味捧高也不可取”。
9.文中最后指出,“这种现象,也无疑给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请你结合文本及生活实际,针对不同方面,提出要求。
参考答案:①针对学者(研究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引发的认知偏差与过度反应,要做足科普工作。
②针对媒体:要客观、准确地传播信息,及时、客观、准确回应公众疑惑,提升科学素养,夯实社会的理性基础。
③针对广大民众:关键是理性甄别信息,避免听风就是雨,对医学要相信而不是迷信。
④针对政府:排查虚假信息,加强信息监管与舆论引导。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拓展阅读,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