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一、认真思考,巧填空。1.1.5时=(______)分;4050千克=(______)吨。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5°,它的顶角是(_____),这个三角形还是(_____)三角形。3.69克=________千克 5元6角8分=________元5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 3.9小时=________分.4.钟面上分针从3走到6,分针是按(__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__)。5.一个数的十亿位上是2,亿位和千万位上都是9,十位上是1,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多位数写作(_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亿。6.小明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已知它的一个底角是40°,那么它的顶角是(_______)°,这个三角形还是(_______)三角形。7.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84°,一个底角是(______)。8.37+265+63+135=(37+)+(+)这是运用了( )律和( )律。9.在填上“>,<”,或“=”8.15 m 8.150 m 8.06元 8元6角 36个0.01 0.036 8.09 9.081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0. ________3<0.6 0.68>0. ________9 2. ________<2.611.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996≈(______) 945604≈(______)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____)13.205×18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____)14.2时30分=2.3小时 (_______)15.要直观反映某市各县的贫困人口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______)16.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高一定相等.(______)17.钝角三角形中,一定有两个锐角. (____)18.0.7万千米就是7千米。 (___)19.4.025保留一位小数是4.0。(______)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下面的话中正确的是( )A.温度计从﹣1℃上升1℃后是0℃B.小数的小数部分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C.10个十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D.大于3.4小于3.6的一位小数有19个21.某小组7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单位:分):87、86、93、95、90、96、76, 这个小组的数学平均成绩是( )分。A.89 B.90 C.9122.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其中不容易变形的是( )A. B. C.23.李红有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3厘米和8厘米,他准备再用一根小棒和它们围一个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可能是( )厘米。A.4 B.5 C.9 D.1224.小芳身高150厘米,笑笑身高x厘米,小芳比笑笑矮10厘米,求笑笑的身高.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 )A.150-10 B.x+lO=150 C.x-150=10 D.x-10=15025.下面各题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25×(5+12)=25×17 B.3×a+a×7=(3+7)×aC.35×(6×4)=35×6×426.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的位置能反应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 )。A. B.C. D.27.根据涂色部分表示的小数,下面中应该分别填入( )。 A.>;> B.<;< C.<;>四、仔细计算。28.口算。1-= 125×24= 110×30= 12.6-8.4=-= 6.38+4.62= 13.55-0.35= 12.5+0.47= 29.用竖式计算。206×87= 9.1-5.26=五、图形与统计30.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31.按要求画一画。①画出图中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②先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然后画出这个图形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2格后的图形。六、生活中的数学。32.熊大做仰卧起坐练习,第一次做了29个,第二次做了31个,它想要三次的平均成绩恰好达到32个,第三次它需要做多少个?33.长阳公园的游园票价规定如下表。购票人数1~5051~100100以上每人票价(元)454340实验小学四年级同学去公园游玩,一班有48人,二班有49人,三班有52人。三个班合起来购票,共需要多少元?34.绿园小学对四~六年级学生戴近视镜的情况进行了统计。(1)请你综合分析,先填写统计表,再把统计图补充完整。绿园小学四~六年级学生戴近视镜情况统计表 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男生(名)17 3479女生(名)192530 绿园小学四~六年级学生戴近视镜情况统计图(2)( )年级戴近视镜的学生人数最多,( )年级戴近视镜的学生人数最少。(3)五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人数占全部男生人数的。35.实验小学与山区的阳光小学结为“手拉手”学校,平均每个班给山区的阳光小学捐书20套,每套15本。全校36个班共捐书多少本?4%36.小丽、小华和小英三个小朋友一共折了250只纸鹤。小丽折了80只,小华折的只数比小英的2倍少10只。小英折了多少只纸鹤?37.涂一涂,填一填。( )
参考答案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1、90 4.05 【分析】(1)时换算为分,乘以进率60;(2)千克换算为吨,除以进率1000。【详解】1.5×60=90,1.5时=90分4050÷1000=4.05,4050千克=4.05吨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2、70°锐角【解析】略3、0.069 5.68 0.05 4 【分析】①低级单位克化高级单位千克除以进率1.②把6角除以进率10化成0.6元,8分除以进率2化成0.08元,再把二者与5元相加.③低级单位平方分米化高级单位平方米除以进率2.④高级单位小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3.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详解】解:①69克=0.069千克;②5元6角8分=5.68元;③5平方分米=0.05平方米;④3.9小时=4分.故答案为0.069,5.68,0.05,4.4、顺时针 90° 【分析】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分针从3走到6,分针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表盘一共被分成12个大格,每一大格所对应的角的度数为30°。分针从3走到6共经过了3个大格,即分针旋转了30°×3=90°。【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分针从3走到6,分针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故答案为:顺时针;90°。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明确每一大格所对应的角的度数为3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2990000000 30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根据对应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写出此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详解】一个数的十亿位上是2,亿位和千万位上都是9,十位上是1,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多位数写作2990000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30亿。 本题考查了整数的写法和近似数,要熟记数位顺序,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6、100 钝角 【解析】略7、48°【分析】由已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84度,结合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用(180°-84°)÷2解答即可得到底角度数,由此解答。【详解】(180°-84°)÷2=96°÷2=48°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8、63;265;135;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分析】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然后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将两个加数相加。【详解】37+265+63+135=37+63+265+135=(37+63)+(265+135)=100+400=600故答案为:63;265;135;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本题考查了加法的运算律,解题关键是综合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9、=,<,>,<【解析】略10、5 5 5 【分析】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知,要使0.( )3<0.6成立,则括号里可以填0、1、2、3、4、5;要使0.68>0.( )9成立,则括号里可以填0、1、2、3、4、5;要使2.( )<2.6成立,则括号里可以填0、1、2、3、4、5。【详解】要使0.( )3<0.6成立,则括号里最大可以填5,即0. 53<0.6;要使0.68>0.( )9成立,则括号里最大可以填5,即0.68>0.59;要使2.( )<2.6成立,则括号里最大可以填5,即2.5<2.6; 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11、1000 900000 【分析】根据近似数中“四舍五入”原则,进行填空即可。【详解】因为9>5,所以996≈1000;因为4<5,所以945604≈900000故答案为:1000;900000 掌握“四舍五入”原则是解题关键。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详解】本题关于平行线的定义缺少了“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故是错误的. 平行线的定义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而在本题中,缺少了“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因此是错误的.13、×【解析】略14、错误【解析】略15、√【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展示出各个数据的大小,所以通过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某市各县的贫困人情况。【详解】要直观反映某市各县的贫困人口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这个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6、√【详解】略17、正确【解析】略18、√【解析】略19、√【分析】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小数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百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十分位进1;若百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百分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详解】4.025保留一位小数是4.0。故答案为:√ 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下一位上的数字,再灵活应用四舍五入原则解答。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A【详解】A、﹣1℃+1℃=0℃,A正确;B、例如2.03,若在小数部分添上一个0或去掉一个0即变成2.003和2.3,大小就变了,所以小数的小数部分添上或去掉若干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说法是错误的;C、0.01×10=0.1,即10个十分之一是1;所以“10个十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的说法是错误的;D、大于3.4小于3.6的一位小数有1个,即3.5,所以“大于3.4小于3.6的一位小数有19个”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21、A【解析】略22、C【解析】略23、C【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长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第三边的长度应小于3+8=11厘米,大于8-3=5厘米,所以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9厘米。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4、D【解析】略25、B【解析】略26、B【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对四幅图据此分析即可。【详解】首先排除图D,因为此图中横线把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还高,不符合题意;再排除图C,因为此图的横线高度等于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不符合题意;然后排除图A,因为此图的横线高度等于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不符合题意;通过以上排除法,剩下的图B,次图中横线高度比最大的数矮,比最小的数高,所以此图符合题意。故选:B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27、A【分析】根据每幅图写出对应的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即可。【详解】(1)左图:0.5;右图:0.3;0.5>0.3;(2)左图:1;右图:0.41;1>0.41;故答案选:A 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意义及大小的比较,根据每幅图写出对应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小数的整数位数相同时大小的比较,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的比。 四、仔细计算。28、;3000;3300;4.2;11;13.2;12.97【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求出答案即可。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详解】(1)1-=;(2)125×24=3000;(3)110×30=3300;(4)12.6-8.4=4.2;(5)-=;(6)6.38+4.62=11;(7)13.55-0.35=13.2;(8)12.5+0.47=12.97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方法是关键,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确保得数的准确性。 29、17922;3.84【分析】依据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和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即可解答【详解】206×87=17922 9.1-5.26=3.84 故答案为:17922;3.8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和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图形与统计30、【详解】【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从正面看,可以看到两层,下面一层2个正方形,上面一层1个正方形居左;从上面看,可以看到两行,后面一行2个正方形,前面一行1个正方形居右;从左面看,可以看到两列,左边1列2个正方形,右边1列1个正方形,据此画图。31、见详解【分析】(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据此画图即可。(2)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详解】 作平移后图形和补全轴对称图形时,关键是要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或对应点。 六、生活中的数学。32、36个【分析】用三次的平均成绩乘以3得三次的成绩和,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成绩就等于第三次它需要做的个数。【详解】32×3―(29+31)=96-60=36(个)答:第三次它需要做36个。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33、(48+49+52)×40=5960(元)【解析】略34、(1) 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男生(名)17283479女生(名)19253074(2)六,四;(3)。【分析】(1)五年级男生人数=男生总人数-四年级男生人数-六年级男生人数,代入数据即可;女生总人数=四年级女生人数+五年级女生人数+六年级女生人数,代入数据即可;根据计算出的数据将统计表补充完整。(2)分别计算出三个年级戴近视眼镜的人数,然后比较一下,即可得出哪个年级戴近视镜的学生人数最多,哪个年级戴近视镜的学生人数最少;(3)将男生戴近视眼镜的人数看作是单位“1”,平均分成79,再根据五年级戴近视眼镜的人数即可得出五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人数占全部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详解】(1)五年级男生人数为:79-34-17=45-17=28(人)女生总人数为:19+25+30=44+30=74(人)根据这两个数据补充后的统计表为: 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男生(名)17283479女生(名)19253074(2)四年级戴近视眼镜人数为:17+19=36(人)五年级戴近视眼镜人数为:28+25=53(人)六年级戴近视眼镜人数为:34+30=64(人)36<53<64所以六年级戴近视镜的学生人数最多,四年级戴近视镜的学生人数最少。(3)五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人数占全部男生人数的。 解决本题要正确计算出人数,将表格补充完整,考查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35、10800本【详解】20×15×36=10800(本)答:全校36个班共捐书10800本。[分析]根据题目意思故可以先一个班多少本,再根据一个班级捐书数量求出共捐多少本。36、60只【分析】用总数减去80即可得小华和小英折的总数,再给所得差加上10,这时小华的数量正好是小英的2倍,用所得和除以3即可得小英的数量。【详解】250-80=170(只),170+10=180(只)180÷(2+1)=180÷3=60(只),答:小英应折了60只。 这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同学们在解答时要清楚先求什么后求什么。37、0.24;【分析】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0.01,0.3×0.8就是0.8个0.3是多少,0.8个0.3是24个0.01,即0.24。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0.3×0.8=0.24; 本题考查了用方格纸表示小数的乘积,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顺市平坝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