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生动还原了大运河的历史场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开凿河道 B.裁制船帆 C.炼铁铸锚 D.伐木造桨2.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NaCl B.称量NaClC.量取H2O D.溶解NaCl3.乳酸可用作饮料中的酸味剂,分子式为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12种元素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C.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3个水分子 D.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4.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从事软锰矿的研究时发现氯元素。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是A.n=8 B.氯元素原子质子数为17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5.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需用多种消毒剂。氯气用于生产含氯消毒剂,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71:18 D.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6.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甲比较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图乙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水C.图丙擦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7.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则使紫色石蕊变蓝的都是碱溶液B.石墨和金刚石都含有碳元素,则石墨和金刚石性质完全相同C.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气味,则灼烧羊毛也有烧焦羽毛气味D.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则汽油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8.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B.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gC.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D.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9.草酸钙(CaC2O4)受热分解的产物中可能含有CaCO3、CaO、CO或CO2,也可几种都有。用如图装置研究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加热CaC2O4,后加热Fe2O3B.装置②中红色固体变黑,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C.装置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2D.冷却后,取装置①中少量残留固体加入水,放热,证明有CaO生成10.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滤渣中一定有银,一定没有铜B.如果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有气泡生成,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锌C.如果滤液无色,滤液中含有Zn2+和Ag+D.反应后所得滤渣质量一定大于加入的锌粉质量 二、填空题11.周末,零零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午餐。(1)购买的食材有:土豆、西红柿、牛肉、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2)做馒头时用到小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为_______。(3)做菜过程中使用的铁锅有助于人体补充铁元素,人体缺少铁元素易导致_______。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______。(4)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5)菜做好后,通过关闭阀门的方法熄灭燃气灶,灭火原理是_______。(6)厨房中的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流程题12.弹壳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现将一批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的弹壳通过以下流程进行处理回收铜、锌并制取铜锌合金,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2)步骤①中除Zn和H2SO4反应产生H2外,和H2SO4反应也会生成一种气体,它是______。(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最后回收得到的铜锌合金属于_________材料。 四、实验题13.请根据如图1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图A中用于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2)实验室用A、B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当瓶内的水排尽时,说明O2收集满,同学们用数字化传感仪测出集气瓶中O2体积分数为95.8%,水蒸气体积分数为3.3%,集气瓶中还存在其他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3)用ACD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4)用如图2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①相对于A装置,用F装置制CO2的优点是______。②为确认Mg能与F装置中产生的CO2反应,实验中应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A.先打开装置F中的止水夹再加热装置G B.先加热装置G再打开装置F中的止水夹(5)某兴趣小组用F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试管内某段时间压强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a点对应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 B.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C.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D.c点的对应操作是关闭止水夹 五、科学探究题14.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是有的实验会伴随明显现象,有的实验并无现象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化学变化进行研究,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实验内容一】探究反应是否发生 (1)实验一:为呈现明显现象,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中滴加氢氧化钠浓溶液,发现小气球胀大,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2)实验二:为了证明NaOH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情况见图3、图4。图2中的B溶液是______,图4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______数值相等。【实验内容二】探究实验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猜想】(3)猜想一:_______ 猜想二:和猜想三:和 猜想四:、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实验方案】(4)为确认哪个猜想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步骤现象结论向其中一份滴加酚酞溶液,振荡不变红猜想______不成立向另一份滴加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成立【实验反思】(5)小组成员认为实验方案中使用Ba(NO3)2溶液不能得出猜想三成立,理由是_________。(6)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 六、推断题15.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中四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且甲是一种钾肥,可增强庄稼抗倒伏能力,乙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丁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它们和其他两种物质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甲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任写出一种丁的用途______。(3)丙的化学式是______。(4)除丙与丁的反应外,其余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七、计算题16.取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27g放入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与氯化铜反应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______g;(2)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C【详解】A、开凿河道,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裁制船帆,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炼铁铸锚,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伐木造桨,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C【详解】A、取用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试剂,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3.D【详解】A、由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可知,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说法错误;B、由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可知,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故说法错误;C、由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可知,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故说法错误;D、由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可知,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故说法正确;故选D。4.A【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n=7,叙述错误;B、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元素的左角为原子序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叙述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元素名称的正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35.45,叙述正确;D、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非金属以“石”“氵”“气”三种偏旁分别代指固体、液体、气体(常温下),氯元素是气态非金属元素,叙述正确;故选:A。5.C【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详解】A、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甲是单质氯气,反应后产生了氯化氢和HClO,氯元素由游离态变成了化合态,则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只有水一种氧化物;错误;C、根据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甲(氯气)、乙(水)质量比为=(35.5×2):(1×2+16)=71:18,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丙是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错误;故选C。6.B【详解】A、酸的种类不同,因此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题乙实验可知铁钉分别在干燥的空气和潮湿的空气中,二者的控制因素是水,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C、要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应该选择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于水中的红磷与氧气不能接触,因此不能探究出温度的影响,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A、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故A错误;B、石墨和金刚石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错误;C、羊毛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所以灼烧羊毛也有烧焦羽毛气味,故C正确;D、汽油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故D错误;故应选C。8.D【详解】A. 用搅拌的方法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但是不会增加溶解度;加热升高温度,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错误;B. 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则为163.9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g,错误;C.不确定溶液质量大小,不能判断 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错误;D. 不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故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正确;故选D。9.C【详解】A、CaC2O4受热分解产物可能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易发生爆炸,所以先加热CaC2O4,利用产物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后加热Fe2O3,故A正确;B、CaC2O4中含有碳元素,加热后能够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装置②中黑色固体变红,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故B正确;C、CaC2O4分解的产物中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够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装置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2,故C错误;D、CaC2O4中含有钙元素,冷却后,取装置①中少量残留固体加入水,无气泡,放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证明有CaO生成,故D正确。故选C。10.B【分析】由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是锌>铜>银,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详解】A、滤液呈蓝色,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硝酸铜,锌没有剩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不符合题意;B、如果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有气泡生成,表明滤渣中有锌存在,即加入的锌是过量的,故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锌,符合题意;C、如果滤液无色,说明了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铜,即滤渣中有铜,则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否则铜会与其反应,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Ag>Zn>Cu,、滤渣质量增大,、滤渣质量减少,故反应后所得滤渣质量不一定大于加入的锌粉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B。11.(1)牛肉、鸡蛋(2)(3) 贫血 保持表面干燥(4)Cl-(5)移走可燃物(6) 【详解】(1)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3)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厨房中铁锅生锈是因为水、氧气的存在,所以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保持铁锅干燥,炒完菜将铁锅洗干净后,用纸巾或抹布擦干。(4)氯化钠是由金属阳离子钠离子和阴离子氯离子构成的,一个氯离子带1单位负电荷,符号为Cl-。(5)关闭阀门、火焰因缺乏可燃物而熄灭,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6)铝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化学方程式为。12.(1)过滤(2)二氧化碳/CO2(3)(4)金属 【详解】(1)操作a是用于固液分离的操作,故其是过滤;(2)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其和H2SO4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3)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铜、水、二氧化碳,铜锌合金中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溶液A中溶质是硫酸、硫酸铜、硫酸锌,加入锌后其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固体B是铜和锌,再加入硫酸,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4)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铜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13.(1)分液漏斗(2) 没等到连续均匀冒气泡就开始收集(3)浓硫酸(4)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A(5)BC 【详解】(1)据图A可知,用于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2)根据A装置的特点,A装置制氧气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由于集气瓶没有灌满水,没等到连续均匀冒气泡就开始收集都会使收集气体不纯,即集气瓶中还存在其他气体。 (3)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所以用ACD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C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4)由于图2中F装置中多孔隔板的存在,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固体药品留在多孔隔板上,反应停止,所以相对于A装置,用F装置制CO2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先打开装置F中的止水夹使二氧化碳通过玻璃管,排净玻璃管内空气,避免加热时镁与空气中气体反应,影响实验效果。所以为确认Mg能与F装置中产生的CO2反应,实验中应先打开装置F中的止水夹再加热装置G 。故填:A。 (5)A、据图3可知,从a点开始压强增大,所以a点对应的操作是关闭止水夹;A不正确;B、据图3可知,ab段试管中压强增大,液面逐渐下降;B正确;C、据图3可知,bc段压强不再增大,说明反应停止,即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C正确;D、据图3可知,从c点开始压强减小,所以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止水夹。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C。14.(1)(2) 稀硫酸 Y(3) /硫酸钠 和NaOH可以继续反应(4)二(5)Ba(NO3)2与也能产生白色沉淀(6)H++OH-=H2O 【详解】(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中气体减少,则压强减小,气球变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由图3可知,刚开始溶液pH>7,显碱性,最后溶液pH<7,显酸性,则说明该操作为将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B溶液为硫酸;M点时溶液温度最高,此时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反应,而Y点溶液中pH=7,溶液也显碱性,则M与Y数值相等。(3)由于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若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则猜想一为硫酸钠;又由于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则猜想四不合理。(4)由于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不变色,则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则猜想二不成立。(5)由于硝酸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则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微观实质为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水。15.(1);(2)灭火(3)Ca(OH)2(4)复分解反应 【分析】甲是一种钾肥,乙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则乙是盐酸;甲与氯化钡以及盐酸都能反应,甲是碳酸钾;甲与丙反应,硫酸与丙反应,乙即盐酸与丙反应,则丙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乙能生成丁,丙与丁反应,则丁是二氧化碳。上述答案代入反应关系图,经验证正确无误。【详解】(1)甲是碳酸钾,碳酸钾与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 (2)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作气肥,灭火等。(3)丙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丙的化学式是Ca(OH)2或Ba(OH)2。(4)丙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丁是二氧化碳,丙与丁反应是非基本反应,除丙与丁的反应外,其余反应都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16.(1)1.6(2)解:设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xx=10%答: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0% 【详解】(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故与氯化铜反应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为:(12g-4g)×20%=1.6g;(2)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