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用2,对于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浓度C.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答案D解析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2.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增大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固态FeCl3和固态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D.在一定量浓盐酸中加入MnO2粉末,加热可迅速产生黄绿色气体答案B解析A项,KClO3受热分解生成O2,使木炭燃烧更剧烈;C项,在水溶液中离子间更容易接触,反应更快;D项,浓盐酸与MnO2均为反应物。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容器中都进行气体反应A2B,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4 mol 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 mol A,则甲容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与乙容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相比(  )。A.甲快 B.乙快C.相等 D.无法判断答案D解析因两容器的容积未知,不能比较其化学反应速率。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与相同质量的CaCO3固体反应,其反应速率不同B.等质量的锌粒与锌粉分别与0.1 mol·L-1盐酸反应,后者反应较快C.常温下Mg片、Al片分别与0.1 mol·L-1盐酸反应,前者反应较快D.0.1 mol·L-1稀盐酸和0.1 mol·L-1稀硝酸分别与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因硝酸具有氧化性,其反应较快答案D解析硫酸与CaCO3固体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附着在CaCO3固体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反应速率小,A项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项正确;金属本身的性质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镁与盐酸反应快,C项正确;0.1mol·L-1稀盐酸和0.1mol·L-1稀硝酸中氢离子浓度相等,反应速率相同,与硝酸的氧化性无关,D项错误。5.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用2.0 mol·L-1 N2与3.0 mol·L-1 H2合成氨,反应进行到2 s时测得NH3的浓度为0.8 mol·L-1,则用氮气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0.2 mol·(L·s)-1 B.0.4 mol·(L·s)-1C.0.6 mol·(L·s)-1 D.0.8 mol·(L·s)-1答案A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可知2s内参加反应的N2的浓度是生成的NH3的浓度的,即0.4mol·L-1,用氮气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2mol·(L·s)-16.已知某反应aA(g)+bB(g)p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物质ABC起始浓度/(mol·L-1)3.01.002s末浓度/(mol·L-1)1.80.60.8 则上述化学方程式中abp=(  )。A.934 B.312C.223 D.334答案B解析2s内A、B、C的浓度变化分别为1.2mol·L-1、0.4mol·L-1和0.8mol·L-1,其比值为1.20.40.8=312,即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12。7.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气体反应A+B2C,若反应物B的浓度由0.1 mol·L-1降低到0.06 mol·L-1需20 s,那么B的浓度由0.06 mol·L-1降低到0.036 mol·L-1所需时间应(  )。A.大于12 s B.等于12 sC.小于12 s 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前20s反应A+B2C的反应速率为:v(B)==0.002mol·(L·s)-1,反应物浓度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浓度变化为0.06mol·L-1-0.036mol·L-1=0.024mol·L-1,按照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反应所需时间为=12s,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反应所需时间应大于12s。8.对于反应:N2+3H22NH3。当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时,生成NH3的反应速率会如何变化?(在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不变)编号改变的条件生成NH3的速率升高温度 增大N2的浓度 使用催化剂 减小容器容积 从体系中分离出NH3 恒容下充入Ar  答案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不变解析减小容器容积,N2、H2的浓度增大,生成NH3的反应速率增大;从体系中分离出NH3,NH3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恒容下充入Ar,不改变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生成NH3的速率不变。9..分析下列事实,请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填在横线上。(1)集气瓶中充满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     (2)煅烧黄铁矿时通常将矿石粉碎成小矿粒:               (3)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则很快产生气体:     (4)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放入同样大小的锌块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5)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与0.1 mol·L-1盐酸和1 mol·L-1盐酸反应,反应速率不同:          (6)夏天食品容易变质,而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             .反应E+FG在温度T1下进行,反应M+NK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E和F的浓度均大于M和N的浓度,则两者的反应速率     A.前者大 B.后者大C.一样大 D.无法比较答案.(1)光(2)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3)催化剂(4)反应物本身的性质(5)反应物的浓度(6)反应温度.D解析.除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以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因为这两个反应是不同的反应,而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尽管前者的反应温度高、浓度大,但反应速率不一定大于后者,故无法比较两者的反应速率。能力提升1.a g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b<a)粉末状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相应的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则下列选项中图像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固体反应物表面积的大小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CaCO3由块状改为粉末状,增大了CaCO3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反应加快,单位时间内CaCO3损失的质量增大。b<a,盐酸足量,最终损失质量块状碳酸钙大于粉末状碳酸钙。选项C中图像符合题意。2.(双选)10 mL 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下列能减小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总量的是(  )。A.加入少量K2SO4溶液B.加入少量CuSO4溶液C.加入少量Na2CO3固体D.加水答案AD解析加入少量K2SO4溶液或水,相当于稀释盐酸,所以反应速率减小,但是H+的物质的量没有减少,所以不影响H2生成量,A、D两项正确;Na2CO3与盐酸反应,消耗H+,H2生成量减少,C项错误;Zn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Zn、Cu、盐酸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B项错误。3.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9.917.222.426.5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1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1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 mol·L-1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答案C解析2H2O22H2O+O2。0~6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01mol,n(H2O2)=2n(O2)=0.002mol,v(H2O2)==3.3×10-2mol·(L·min)-1,A项正确。0~6min内每分钟平均生成氧气=3.73mL,6~10min内每分钟平均生成氧气=1.875mL,3.73mL>1.875mL,0~6min内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比6~10min内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多,故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1,B项正确。6min时,c(H2O2)=0.40mol·L-1-=0.20mol·L-1,C项错误。6min时,H2O2的分解率为×100%=50%,D项正确。4.在400 时,将一定量SO2与14 mol O2压入一个盛有催化剂的a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O22SO3。若2 min后测得容器中剩余2 mol SO2和12 mol O2(1)生成了    mol SO3,SO2起始物质的量是    mol。 (2)v(O2)=      mol·(L·min)-1,v(SO3)=       mol·(L·min)-1 答案(1)4 6(2)解析(1)反应中消耗2molO2,则消耗4molSO2,生成4molSO3,SO2起始的物质的量为6mol。(2)v(O2)=mol·(L·min)-1,v(SO3)=mol·(L·min)-15.某化学学习小组为研究溶液中的反应A+BC+D的反应速率,他们将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回答问题。(1)在O~t1t1~t2t2~t3各相同的时间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    ,生成C的量最多的时间段是    ; (2)从反应速率的变化可看出该反应可能是    (填放热吸热)反应。 答案(1)t1~t2 t1~t2(2)放热解析(1)分析图像可知:t1~t2时间段里,C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最大,因此该时间段里生成C的物质的量最大,其反应速率最大。(2)比较图像中O~t1时间段和t1~t2时间段C的浓度增加程度,可知由于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C的浓度增加的程度更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t2后由于A、B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6.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min)-1,且此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5。(1)x=    ; (2)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中的A的物质的量为        ; (3)5 min末B的浓度为        ; (4)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答案(1)2(2)3 mol(3)1.25 mol·L-1(4)0.15 mol·(L·min)-1解析5min末C的物质的量浓度c(C)=0.1mol·(L·min)-1×5min=0.5mol·L-1,生成C、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所以其化学计量数相同,故x=2。设开始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ymol·L-1     3A(g)       +B(g)               2C(g)      +             2D(g) y y 0 0 0.75 0.25 0.5 0.5 y-0.75 y-0.25 0.5 0.5根据题意,得(y-0.75)(y-0.25)=35解得y=1.55min末B的浓度为1.5mol·L-1-0.25mol·L-1=1.25mol·L-1开始放入A的物质的量为1.5mol·L-1×2L=3molv(A)==0.15mol·(L·min)-1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2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2课时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5 mL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1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镁是生产铝合金必需的添加材料,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