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专题强化练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专题强化练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2022江西九江一模)西周时期,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采取直接指挥监督的管理方式,如进行农田的规划与组织整治、给农夫提供农具、协调劳动力的安排、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
A.体现了中央集权需要 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C.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2022山西吕梁期末)有人认为,无论是观察家还是工人本身,都知道工厂制度是非留下来不可了。这种制度的维护者为它感到骄傲,宣称它是为未来的完全自动化开辟了可能性的一种革命制度。这反映了( )
A.现代工厂制适应了文明进步
B.手工工场自此被历史彻底淘汰
C.大企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D.经营者革命导致社会结构变迁
3.(2021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
A.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B.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C.给从事单纯重复劳动的人带来失业风险
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4.“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平台型经济的成长史。”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材料说明互联网( )
A.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完全改变国人的消费方式
C.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D.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和交流
5.(2022河南周口六校联考)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日俄等“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见( )
A.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
B.经济多极化导致政治多极化趋势
C.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两极格局解体
D.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6.(2022山西晋城一中月考)由于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和发达的大众传媒,为人们关心、了解和监督政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现代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间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体现( )
A.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B.公民的政治生活不会受空间的制约
C.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和大众传媒发达
答案与解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B | 2.A | 3.A | 4.A | 5.D | 6.C |
|
|
1.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井田制下的劳作方式是集体劳作,体现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材料中的管理方式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B项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材料与井田制的瓦解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工厂制度,而非大企业的出现,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经营者革命出现于20世纪,与工厂制度出现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知识拓展 经营者革命
(1)特点:企业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
(2)意义: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3.A 据材料可知,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让机器代替人类去进行某些工作,这样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减少工伤事故,从而起到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的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代替人类从事部分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人工智能的应用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的就业结构,但是C项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让机器从事一些工作,并不是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故D项错误。
4.A “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说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故A项符合题意。“完全改变”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加剧贫富分化、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D两项。
5.D 材料“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塑造、更替着……国际格局”表明科技革命影响国际格局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D项正确;国际格局受国家实力等因素的影响,科技仅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A项错误;“经济多极化”的说法错误,B项排除;两极格局解体不是科技革命导致的,C项错误。
6.C 材料反映了由于现代通信、传媒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便于了解政治、参与政治,这说明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交通和通信工具使地域因素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减小,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交通和通信工具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间的制约,而不是完全不受制约,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现代通信、传媒和交通工具与公民政治生活的关系,并未突出通信设施和大众传媒的发达,故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