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化学试题(一)(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化学试题(一)(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化学试题(一)(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化学试题(一)(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化学试题(一)(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化学试题(一)(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机密★启用前
    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卷(一)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制作豆腐的传统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磨制豆浆 B. 滤去豆渣
    C. 煮浆点兑 D. 压制成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化学变化是有物质生成的变化。煮浆点兑,在煮浆过程中,加入石膏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胶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2. 运输油漆的油罐车上必须粘贴的安全标志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运输油漆的油罐车上必须粘贴的安全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因为油漆易燃。
    故选:A。
    3. 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属于高效、环保的净水剂,它分类属于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高铁酸钠由钠元素、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故选项A正确;
    B、高铁酸钠由钠元素、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选项B错误;
    C、高铁酸钠由钠元素、铁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C错误;
    D、高铁酸钠由钠元素、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4. 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名称
    胃液
    唾液
    胰液
    胆汁
    pH
    0.9-1.5
    6.6-7.1
    7.5-8.0
    7.1-7.3


    A. 胃液
    B. 唾液
    C. 胰液
    D. 胆汁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胃液的pH小于7,呈酸性,且胃液的pH是四种物质中最小的pH,所以四种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胃液,故选A。
    5. 合理使用化肥可以使农作物增产,农场里的小麦大面积倒伏,需要施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 NH4Cl B. CO(NH2)2 C. K2SO4 D. Ca(H2P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6. 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如图),一款冰墩墩制作的外部材料为纯羊毛绒,内充无毒的合成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作冰墩墩的合成纤维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
    B. 纯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
    C. 制作冰墩墩的外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纯羊毛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制作“冰墩墩”的内充物是无毒的合成纤维,不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故A说法错误;
    B、纯羊毛是动物纤维,主要成份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的黑色粉末容易捏碎;而合成纤维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燃烧后的黑色颗粒不易捏碎,故可用燃烧法区别纯羊毛和合成纤维,故B说法正确;
    C、制作“冰墩墩”的外部材料是纯羊毛绒,是动物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故C说法错误;
    D、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没有纯羊毛好,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7. 下列知识归纳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B.实验安全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石墨质软而滑腻—作润滑剂
    危险实验佩戴防护眼镜
    给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
    C.物质构成
    D.化学与发现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氦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石墨质软而滑腻可用作润滑剂;正确;
    B、为了保护眼睛,危险实验佩戴防护眼镜;给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朝向自己或他人,以防液体溅出伤人,正确;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正确;
    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错误;
    故选:D。
    8. 某同学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明矾吸附沉淀 B. 过滤水中杂质
    C. 取肥皂水测硬度 D. 活性炭吸附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头滴管只能用于滴加液体,不能用于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过滤时,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取液体时,瓶塞应倒放,不能正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活性炭吸附时,为了吸附效果更好,水应下进上出,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9. 儿童缺锌会影响生长发育,智力低下,根据锌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中,锌属于常量元素 B. 锌原子质量由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C.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D. 锌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四周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中,锌属于微量元素,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则锌原子质量由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正确;
    C、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正确;
    D、锌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故锌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正确;
    故选:A。
    10.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下列对相关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
    B. 在铁器表面涂一层油漆防止锈蚀—防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
    C. 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降低纸箱的着火点
    D. 氮气用作食品的保护气—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铁器表面涂一层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从而防止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是将温度降低至纸箱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降低纸箱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D、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①2Na;②2OH-;③NO2;④;⑤Fe2+;⑥2CO2;⑦H2
    A. ④⑤中的“2”均表示化合价 B. ②⑤中的“2”均表示电荷数
    C. ③⑦中的“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D. ①⑥中的“2”均表示分子的个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④中的“2”表示化合价;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⑤中的“2”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故A错误;
    B、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中的“2”表示离子的个数,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⑤中的“2”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B错误;
    C、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③⑦中的“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C正确;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①中的“2”均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⑥中的“2”表示分子的个数,故D错误。
    故选C。
    12. 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可以改变面粉外观,却能破坏面粉中叶酸等微量营养素,增加人的肝脏负担,过氧化苯甲酰的化学式为C14H10O4。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了
    B. 过氧化苯甲酰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过氧化苯甲酰由三种元素组成
    D. 过氧化苯甲酰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5: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一个过氧化苯甲酰分子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了,此选项错误;
    B. 过氧化苯甲酰中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0):(16×4)=84:5:32,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此选项正确;
    C. 过氧化苯甲酰由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D. 由过氧化苯甲酰的化学式可知,过氧化苯甲酰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10:4=7:5:2,此选项正确。
    故选A。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滴加适量Ba(OH)2溶液
    C
    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
    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酒精燃烧,因为氧气中含氧元素,无论酒精是否含氧元素,都能检测到氧元素,A错误。
    B、氯化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引入新杂质,B错误。
    C、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可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C正确。
    D、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既要得到铜粉还要得到铁粉,加入稀硫酸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14. “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是。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NaHCO3饱和溶液一定比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 20℃时,100g水中加入10g NaHCO3固体,所得溶液质量是110g
    C. 该反应成功的关键是20℃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H4Cl、NaCl要小得多
    D. 若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20℃时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比NH4Cl的溶解度曲线低,则20℃时,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所以20℃时,NaHCO3饱和溶液一定比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20℃时,NaHCO3的溶解度为9.6g,则此时100g水中加入10g NaHCO3固体后只能够溶解9.6g固体,所得溶液质量=100g+9.6g=109.6g,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20℃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H4Cl、NaCl要小得多,所以实验中碳酸氢钠能够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较多晶体,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NH4Cl和 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NH4Cl的溶解度收温度影响较大,所以若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选项错误,故选C。
    15. 通过下列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铜、银和稀硫酸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银排在氢后,说明铁比铜、银活泼,无法探究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铜、银均与硫酸亚铁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探究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C、铜、银均与硫酸亚铁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探究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D、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银和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6分,第17小题9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刀切糍是广东省清远市地方小吃,通常作为早餐美食。用搓透的粘米团切成条,然后放入煮沸的鹅汤内,熟后再放芹菜、芫茜、雪豆、瘦肉、植物油、调味剂等,味道清香。
    ①粘米团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_____;
    ②芹莱、芫茜、雪豆是由多种___________(填字母)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a.维生素 b.无机盐 c.蛋白质
    ③铁强化酱油是常用的调味剂,长期食用可以预防___________(填字母)。
    a.骨质疏松 b.贫血 c.甲状腺肿大
    (2)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塑料油桶 b.纯棉帽子 c.碳纳米管
    ②C919飞机机身蒙皮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抗腐蚀 b.硬度高 c.密度大
    (3)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证实构成月幔的主要物质之一是Fe2SiO4.已知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糖类 ②. a
    ③. b
    (2) ①. a ②. c
    (3)+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粘米团中富含糖类;
    ②芹莱、芫茜、雪豆中富含维生素,故填a。
    ③补铁能预防贫血,故填b
    【小问2详解】
    ①a、塑料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符合题意;
    b、棉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碳纳米管不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合金具有抗腐蚀、硬度大、强度大等特点,铝锂合金密度小,故选c。
    【小问3详解】
    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x+4+(-2)×4=0,解得x=+2。
    1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海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在太阳光照射下通过光催化可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另外,还可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___________(选填“>”“b>c ②. NaOH ③. 大于 ④.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合理即可)
    (2) ①. CH4 ②. NaHCO3+HCl=NaCl+CO2↑+H2O ③. 4CO+Fe3O43Fe+4CO2 ④. 分子的种类不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图像分析可知:600s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②实验1对应的曲线是b,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快,所以a是饱和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比较 b、c曲线,b的最终压强大于c的压强,所以 b 中还有二氧化碳剩余,即二氧化碳是过量的,该实验中NaOH完全反应;
    ③实验2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比10%大;因为曲线c消耗的二氧化碳更多;曲线a与曲线c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少。
    【小问2详解】
    ①A是最简单有机物,也就是甲烷,对应的化学式为CH4;
    ②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有4种元素的钠盐,其中碳元素显+4价,所以该钠盐为碳酸氢钠,其中碳酸氢钠治疗胃酸是因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
    ③C点所表示的物质为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冶铁,用来冶炼磁铁矿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3Fe+4CO2。
    ④C、D点对应的物质分别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可从微观上解释为分子的种类不同。
    21.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约800℃,得到黄铜(锌和铜的合金),现进行模拟,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2ZnCO3+2Cu2O+2C2Zn+4Cu+4CO2↑
    (1)流程中体现了木炭的___________(选填“可燃性”或“还原性”);“磨细、混匀”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气体A中一定含有CO2,可能含有___________;
    (3)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000g黄铜产品,其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64%。产生这些铜单质所需Cu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高温还原冷却”过程中,假设产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若(3)中产品是在t4后得到的,且产品中只含三种元素,则黄铜中至少含锌元素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①. 还原性 ②.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CO##一氧化碳
    (3)解:设所需Cu2O的质量是x。


    x=720g
    答:需要氧化亚铜的质量为720g。
    (4)若(3)中产品是在t4后得到的,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2%,则1000g产品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000g×0.32%=3.2g,含铜的质量为640g,因为产品中只含三种元素,故黄铜中至少含锌元素的质量为1000g-640g-3.2g=356.8g。
    【解析】
    【小问1详解】
    还原剂:化学反应中能够结合氧元素的物质,初中常见的还原剂有C、CO等;氧化剂:化学反应中能够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初中常见的氧化剂有CuO等。流程中体现了木炭结合氧生成二氧化碳,故体现了炭的还原性;“磨细、混匀”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小问2详解】
    反应物中由木炭,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炭在高温下会生成一氧化碳,故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小问3详解】
    详解见答案。
    【小问4详解】
    详解见答案。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目前,“新冠肺炎”与人类共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1年广东省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广东省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94%、二氧化碳占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卷化学试题(一):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中考模拟冲刺精准押题卷化学试题(一),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高铁酸钠,下列知识归纳中,不正确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