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课练(34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课练30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及创新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课练30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及创新,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设计实验证明酸性强弱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 eq \a\vs4\al(基) eq \a\vs4\al(础)
1.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醛基
B.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C.向无色的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氧化性:Cl2>I2
D.向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30%的H2O2溶液,红色褪去,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补加NaOH溶液,不显红色,说明H2O2因显酸性而使溶液褪色
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下列对应的实验装置以及相关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4.实验室中利用MnO2制备干燥的Cl2及少量氯水并收集Cl2,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连接图1、图2装置,向分液漏斗中注水,打开K1,关闭K2,检查装置气密性
B.图1装置中,滴加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可制备Cl2
C.可通过图2装置干燥并收集一定量的Cl2
D.连接图1、图3装置,打开K1,点燃酒精灯,可制备少量氯水
5.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新制饱和氯水的性质。
实验1:用pH计测量新制饱和氯水的pH,测得pH约为2.2
实验2:滴加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实验3: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饱和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
实验4:新制饱和氯水中滴加1 ml ·L-1NaHCO3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用强光照射实验1中的溶液,溶液的pH将增大
B.实验2中证明新制饱和氯水存在次氯酸分子
C.实验3中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Fe2+、ClO-、Fe3+、Cl-、H+
D.实验4中c(Cl-)>c(HCO eq \\al(\s\up1(-),\s\d1(3)) )>c(ClO-)
练 eq \a\vs4\al(高) eq \a\vs4\al(考)
6.[2022·全国甲卷,13]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7.[2022·海南卷,6]依据下列实验,预测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8.[2022·湖北卷,6]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 )
9.[2022·江苏卷,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10.[2022·辽宁卷,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练 eq \a\vs4\al(模) eq \a\vs4\al(拟)
11.[2023·郸城一中月考]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装置甲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B.利用装置乙准确称得0.177 5 g NaCl固体
C.利用装置丙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D.利用装置丁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
12.[2023·唐山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两个实验证明:①氧化性Fe3+>I2,②反应2Fe3++2I-===2Fe3++ I2为可逆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1试管中加入淀粉后溶液变蓝,该条件下氧化性:Fe3+>I2
B.实验2中最后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可证明上述反应为可逆反应
C.实验1反应结束后,向试管中加入KSCN能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D.实验2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时,向右侧烧杯中加入单质碘可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13.[2023·德州期中]某实验小组探究乙醇氧化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先点燃酒精灯,再鼓入空气,后熄灭酒精灯,铜网仍能红热,说明反应放热
B.甲烧杯中为热水,乙烧杯中为冰水
C.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是纯净物
D.水槽中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 eq \f(n(N2),n(O2)) >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表述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溶液,水应从上口倒出
B.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 ml ·L-1 NaClO溶液的pH
C.用150 mL容量瓶配制150 mL 0.2 m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
D.将CO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2
2.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氨并验证其碱性,收集干燥的氨并进行尾气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用浓氨水制取氨时,可用装置①完成
B.用酚酞水溶液代替湿润的pH试纸更合理
C.试剂X可选用煤油
D.可用装置⑥代替装置④进行氨的收集
4.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装置可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B.图乙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C.图丙装置可直接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D.图丁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2
5.利用如下实验研究浓硫酸的性质。
实验1: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观察到胆矾变成白色。
实验2:取2 g蔗糖放入大试管中,加2~3滴水,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将产生的气体导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
实验3:将一小片铜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 mL浓硫酸,加热,观察到铜片上有黑色物质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胆矾化学式可表示为Cu(H2O)4SO4·H2O,说明胆矾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和氢键等作用力
B.“实验2”可以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实验3”中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
D.在“实验3”中的残留物中直接加入适量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6.已知:①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②FeSO4+NO⇌Fe(NO)SO4(棕色)(ΔHI2,C项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因为该反应中H2O2的量较少,混合溶液中NaOH过量,混合溶液呈碱性,但溶液褪色,说明酚酞发生了反应,该实验体现了H2O2的氧化性,D项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2.D A.向盛有5.0 g 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 g水,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 eq \f(5.0 g,100 g+5.0 g) ×100%=4.8%,错误;B.铝能和硝酸银、硫酸铜反应,说明铝最活泼,不能比较银和铜的活泼性,错误;C.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钡和碳酸钙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不能区分硫酸钡和碳酸钙,错误;D.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发出“噗噗”声,说明氢气纯净,正确。
3.A A.CuSO4溶液由于Cu2+水解呈酸性,加入CuO可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沉淀Fe(OH)3,再过滤除去,正确;B.原油是复杂烃类混合物,各种烃的沸点由低到高几乎是连续分布的,用简单蒸馏方法极难分离出纯化合物,错误;C.蒸发结晶应在蒸发皿中操作,错误;D.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错误。
4.A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利用的是在装置内形成气压差而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定的,图1中为恒压漏斗,注水后无论气密性是否良好,都能顺利流下,不能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符合;B.图1装置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制备Cl2,不符合;C.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干燥氯气,故可通过图2装置干燥并收集一定量的Cl2,不符合;D.连接图1、图3装置,打开K1,点燃酒精灯,制备氯气,氯气进入水中,可制备少量氯水,不符合。
5.D A.新制饱和氯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光照发生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所以如用强光照射实验1中的溶液,溶液酸性增强,溶液的pH将减小,错误;B.实验2中滴加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证明新制饱和氯水存在氯气分子,氯气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错误;C.酸性条件下,Fe2+、Cl-与ClO-不能共存,错误;D.实验4中新制饱和氯水中滴加1 ml·L-1NaHCO3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则c(Cl-)>c(HCO eq \\al(\s\up1(-),\s\d1(3)) )>c(ClO-),正确。
[练高考]
6.C A项,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NH eq \\al(\s\up1(+),\s\d1(4)) 对CH3COO-的水解有影响,可以分别测同浓度的CH3COONa与NaHCO3溶液的pH,错误;B项,KMnO4溶液与浓盐酸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不能验证溶液中是否有Fe2+,错误;C项,存在可逆反应:2CrO eq \\al(\s\up1(2-),\s\d1(4)) (黄色)+2H+⇌Cr2Oeq \\al(\s\up1(2-),\s\d1(7))(橙红色)+H2O,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确;D项,乙醇与钠也可以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不能用来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错误。
7.D 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两者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不与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沉淀不消失,A错误;FeCl2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不反应,溶液不变色,B错误;AgI的溶解度远远小于AgCl,因此,向AgI悬浊液中滴加 NaCl溶液至过量,黄色沉淀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白色沉淀,C错误;酸性KMnO4溶液可以氧化乙醇,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至过量后溶液紫红色褪去,D正确。
8.C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会因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滴入酚酞溶液后,碳酸钠溶液呈现红色,碳酸氢钠溶液呈现浅红色,A正确;食盐水为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B正确;钠燃烧温度在400 ℃以上,玻璃表面皿不耐高温,故钠燃烧通常载体为坩埚或者燃烧匙,C错误;石蜡油发生热分解,产生不饱和烃,不饱和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试管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正确。
9.D A项,向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现象,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Fe2+被新制氯水氧化,能证明Fe2+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B项,向SO2水溶液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振荡,加热试管,溶液又恢复红色,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不符合题意;C项,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说明Br2将KI氧化成了I2,能证明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不符合题意;D项,没有给出醋酸和盐酸的浓度,故不能通过pH判断CH3COOH是弱电解质,符合题意。
10.C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热量损失较多,不能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A错误;NaClO和Na2SO3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根据现象进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B错误;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1滴Na2CO3溶液,若有浑浊产生,则说明Ba2+没有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C正确;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应检验是否有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存在,可选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碘水是用来检验淀粉的试剂,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错误。
[练模拟]
11.C A.非金属性强弱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来比较,即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强弱应该用HClO4、H2CO3、H2SiO3,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读数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不能到小数点后4位,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引发喷泉的操作: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圆底烧瓶,此时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描述正确,符合题意;D.装置丁中不能使用酒精液封,因为酒精与水互溶不能隔绝空气,不能防止Fe(OH)2被氧化,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12.B 实验1试管中加入淀粉后溶液变蓝,说明生成了碘单质,发生了反应2Fe3++2I-===2Fe3++ I2,则该条件下氧化性:Fe3+>I2,故A正确。若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反应进行完全时,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电流表指针也不再偏转,实验2中最后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不可证明Fe3+和I-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B错误。Fe3+的量是少量的,若不是可逆反应,则应反应完全,向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不会变红,若为可逆反应,Fe3+不会完全反应,向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所以可以通过溶液是否变红判断是否有Fe3+,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故C正确。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当实验2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时,向右侧烧杯中加入单质碘,碘单质的浓度增大,可逆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若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电流表指针不会发生偏转,实验2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时,向右侧烧杯中加入单质碘可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故D正确。
13.C A.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进行,正确;B.甲中为热水,起到加热乙醇的作用,使乙醇形成蒸气挥发,乙中水起到冷凝作用,使乙醛蒸气冷却,即甲烧杯中为热水,乙烧杯中为冰水,正确;C.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为乙醇和乙醛,乙醛还可能被氧化为乙酸,所以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中至少有两种有机物,错误;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反应消耗氧气使集气瓶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4∶1,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所以水槽中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 eq \f(n(N2),n(O2)) >4,正确。
综合测评 提能力
1.A 硝基苯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溶液,水应从上口倒出,故选A;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0.1 ml·L-1 NaClO溶液的pH,故不选B;实验室中一般没有150 mL规格的容量瓶,故不选C;将CO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得到湿润的CO2气体,故不选D。
2.A A.水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性强于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性,相同条件下,将大小相同的钠分别与等量的乙醇、水反应时,水与钠反应的反应速率快于乙醇,正确;B.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能比较铁、铜的活泼性强弱,错误;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无法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错误;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乙烯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除去乙烯杂质的同时又引入了二氧化碳杂质,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错误。
3.D 只用浓氨水制备氨时需要加热,A错误;氨极易溶于水,用酚酞水溶液代替湿润的pH试纸会溶解更多的NH3,影响后续实验的进行,B错误;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C错误;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故可用装置⑥代替装置④进行氨的收集,D正确。
4.B
5.D A.胆矾化学式可表示为Cu(H2O)4SO4·H2O,有Cu(H2O) eq \\al(\s\up1(2+),\s\d1(4)) 和SO eq \\al(\s\up1(2-),\s\d1(4)) ,存在离子键,H2O和SO eq \\al(\s\up1(2-),\s\d1(4)) 中含有共价键,Cu(H2O) eq \\al(\s\up1(2+),\s\d1(4)) 中H2O与Cu2+间存在配位键,结晶水与SO eq \\al(\s\up1(2-),\s\d1(4)) 之间存在氢键,正确;B.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会炭化膨胀,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同时放热,产生的C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2和SO2,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正确;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从元素守恒角度推测,黑色固体由Cu、S、O、H组成,故黑色固体可能为CuO、CuS、Cu2S,正确;D.实验3的残留物中含有浓硫酸,直接加水会导致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水沸腾,酸液飞溅,造成危险,故不能直接加水,需要将残留物过滤之后,加入水中,观察颜色,错误。
6.C A.常温时,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错误;B.F装置的作用是根据反应FeSO4+NO⇌Fe(NO)SO4,间接确认E中是否有NO生成,错误;C.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而NaOH溶液则不能吸收NO,故G装置中的试剂不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正确;D.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是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电离生成铵根离子,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 eq \\al(\s\up1(+),\s\d1(4)) ,错误。
7.D A.实验目的是探究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热效应,可以将NaOH溶液滴入盐酸中,则a可能是NaOH溶液,正确;B.由NaOH+HCl===NaCl+H2O知,x、y、z三点对应的溶液中,参加反应的酸、碱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则质量比不变,正确;C.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则该反应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正确;D.由图像知,y点温度最高,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加入Fe粉,无气泡产生,错误。
8.C A.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使用时要想让液体流出,除打开活塞外,还应打开瓶塞,不正确;B.为防止氯化氢对后续实验的干扰,装置B中的药品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不正确;C.该实验中,不管是用盐酸制取碳酸,还是用碳酸制取硅酸,设计原理都为强酸制弱酸,正确;D.该装置中,产生的尾气为CO2,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所以可以不设计尾气处理装置,不正确。
9.A A.试管a中收集产物乙醛,混有产物水、未反应的乙醇,因此加入Na有可燃性气体生成,不能说明试管a中混有乙醇,错误;B.甲中提供反应物,选用热水,有利于乙醇挥发,乙中选用冷水,有利于冷凝收集产物,正确;C.该反应中铜为催化剂,硬质玻璃管中铜网出现红黑交替现象,正确;D.乙醇、乙醛互溶,因此不能用分液的分离方法除去试管a中粗乙醛的杂质,应采用蒸馏的分离方法,正确,故选A。
10.B A.将铁钉和铜丝连接插入食醋中即可形成简单铁铜原电池,不符合题意;B.浓硝酸受热分解能放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所以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碳,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证明是碳与浓硝酸反应,符合题意;C.因为溴蒸气能和AgNO3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溴化银沉淀,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11.答案:(1)不合理 亚硫酸钠部分变质时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
不合理 亚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钠未变质或部分变质时加入氯化钡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2)①b ②0.83 ml·L-1
(3)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 在A装置中加一个带活塞的导气管
解析:(2)①制备二氧化硫气体选用硫酸。②C装置增重3.2 g,产生的n(SO2)=0.05 ml,所以n(Na2SO3)=0.05 ml,c(Na2SO3)=0.05 ml÷0.06 L≈0.83 ml·L-1。(3)该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一个明显的缺陷是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
12.答案:(1)Cu+4H++2NO eq \\al(\s\up1(-),\s\d1(3)) ===Cu2++2NO2↑+2H2O
(2)4HNO3===4NO2↑+O2↑+2H2O
(3)Ca(OH)2+2NH4Cl eq \(=====,\s\up7(△)) CaCl2+2NH3↑+2H2O 白烟 HCl+NH3===NH4Cl
(4)5O2+4NH3 eq \(=====,\s\up7(催化剂),\s\d5(△)) 4NO+6H2O 8.5
(5)丙 硝酸耗量少,产物无污染
(6)①Cu+2H2SO4(浓) eq \(=====,\s\up7(△)) CuSO4+SO2↑+2H2O ②品红褪色
③NaOH SO2+OH-===SO eq \\al(\s\up1(2-),\s\d1(3)) +H2O
解析:(1)甲同学用A装置可采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备NO2气体,则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 eq \\al(\s\up1(-),\s\d1(3)) ===Cu2++2NO2↑+2H2O。(2) A装置分液漏斗中的溶液为浓硝酸,溶液显黄色是因为浓硝酸分解,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4NO2↑+O2↑+2H2O。(3)实验室制氨气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发生的方程式为:Ca(OH)2+2NH4Cl eq \(=====,\s\up7(△)) CaCl2+2NH3↑+2H2O,检验集气瓶中氨气是否集满,可将一端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导管口,浓盐酸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可以看见冒白烟,方程式为HCl+NH3===NH4Cl。(4)实验室中模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5O2+4NH3 eq \(=====,\s\up7(催化剂),\s\d5(△)) 4NO+6H2O,根据方程式可知氨气被氧化,当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NO时,被氧化的氨气为0.5 ml,故质量为:0.5 ml×17 g· ml-1=8.5 g。(5) 方案甲是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气体生成,不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方案乙是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气体生成,不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丙是利用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反应过程中无污染气体生成,且消耗硝酸的量最少,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故答案为:丙;硝酸耗量少,产物无污染;(6) ①L装置中为铜和浓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eq \(=====,\s\up7(△)) CuSO4+SO2↑+2H2O。②M中盛有品红溶液,SO2可以使品红褪色,当R中收集到生成的气体时,M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褪色,故答案为:品红褪色。③SO2尾气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装置Y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 eq \\al(\s\up1(2-),\s\d1(3)) +H2O。
13.答案:(1)1∶1 (2)①关闭A中恒压滴液漏斗的玻璃塞和G的活塞,往B烧杯中加水没过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A中的烧瓶,B管口有气泡产生,冷却后管口形成一段液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球形干燥管 ③尾气吸收,防污染;防倒吸;帮助判断H2S是否集满(任写两点) ④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H2S+Cu2+===CuS↓+2H+ ⑤饱和食盐水 C中的黄绿色不再褪去 ⑥SO eq \\al(\s\up1(2-),\s\d1(4)) 取少许C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1)H2O2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2O、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S===2H2O+S,在该反应中H2O2为氧化剂,H2S为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①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装入药品之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证明以上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具体操作是:关闭A中恒压滴液漏斗的玻璃塞和G的活塞,往B烧杯中加水没过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A中的烧瓶,B管口有气泡产生,冷却后管口形成一段液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②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E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③在装置A中FeS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S气体,经装置E的无水氯化钙的干燥作用后通入装置C中,将装置中空气排出,使装置C充满H2S气体;然后将G中饱和NaCl溶液滴入装置D中,将D中的Cl2经装置F的干燥作用后通入C中,Cl2与H2S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产生HCl、S单质。H2S是大气污染物,可根据其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的性质进行吸收,装置B的试剂中下层是有机物CCl4,上层是NaOH溶液,这样可以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同时还会发生反应:H2S+CuSO4===CuS↓+H2SO4,而产生黑色CuS沉淀,故装置B的作用是尾气吸收,防污染;防倒吸;帮助判断H2S是否集满;④E中的试剂作用是干燥H2S气体,而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由于干燥剂的状态是固体,因此可以是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先通H2S排出装置中的空气,若H2S已充满,则装置B中会发生反应:H2S+CuSO4===CuS↓+H2SO4,产生黑色CuS沉淀,离子方程式为:H2S+Cu2+===CuS↓+2H+;⑤G中的试剂的作用是将装置D中的Cl2压入装置C中,可根据Cl2不能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的性质分析,G中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Cl2是黄绿色气体,若Cl2与H2S在装置C中恰好发生反应:Cl2+H2S===2HCl+S,反应产生的HCl及H2S都是无色气体,因此判断装置C中Cl2过量的方法是气体显黄绿色,且黄绿色不再褪去;⑥分析与讨论:实验Ⅱ中黄色沉淀消失是S元素转变成了+6价的SO eq \\al(\s\up1(2-),\s\d1(4)) ,可根据BaSO4是白色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物质进行检验,方法是:取少许C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SO eq \\al(\s\up1(2-),\s\d1(4)) ;在实验时要注意使用的氧化剂的种类及氧化剂的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
向盛有5.0 g 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 g水,搅拌
B
验证Al、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向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各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丝
C
鉴别CuSO4、BaSO4和CaCO3三种白色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样品,加适量水,搅拌
D
检验氢气的纯度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uSO4
溶液中的Fe3+
蒸馏原油(石油)
制备
CuSO4·
5H2O
晶体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硫酸
实验装置
实
验
操
作
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CuO粉末,使Fe3+完全沉淀,再过滤
在烧瓶中加入原油(石油),收集一定温度范围内的馏分
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结晶
一手操作滴定管,控制滴定速度,一手晃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刻度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CH3COO-和HCO eq \\al(\s\up1(-),\s\d1(3)) 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浓度均为0.1 ml·L-1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Kh(CH3CO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51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