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广东卷)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 0 m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
解析:实验过程中,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并稀释所需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所需仪器为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③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 0 ml·L-1的NaOH溶液滴定所需仪器为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选项中A为容量瓶,B为分液漏斗,C为锥形瓶,D为碱式滴定管,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综上所述,答案选B。
答案:B
2.(2021·北京卷)下列实验中,均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Na2CO3与NaHCO3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相同
B.CaCl2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
C.Al2(SO4)3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
D.4个实验中,溶液滴入后,试管中溶液pH均降低
解析: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存在Na+、COeq \\al(2-,3)、HCOeq \\al(-,3)、H2CO3、H+、OH-、H2O,故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A项正确;HCOeq \\al(-,3)H++COeq \\al(2-,3),加入Ca2+后,Ca2+和COeq \\al(2-,3)反应生成沉淀,促进HCOeq \\al(-,3)的电离,B项错误;Al3+与COeq \\al(2-,3)、HCOeq \\al(-,3)都能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C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形成沉淀时会消耗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则它们浓度减小,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的浓度会减小,pH减小,D项正确。
答案:B
3.(2022·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下列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解析:醋酸铵溶液呈中性的原因是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则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故A项错误;挥发的乙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生成了乙烯,故B项错误;高温下C还原二氧化硅生成Si和CO,碳的还原性比硅强,不能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C项错误;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22·广东实验中学模拟)对于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B.用图乙装置验证氧化性:Cl2>Fe3+>I2
C.用图丙装置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D.用图丁装置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
解析:二氧化硫和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体现氧化性,A项正确;题图乙中右侧试管中四氯化碳呈现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但是可能是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的碘单质,B项错误;稀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以排出装置中的氧气,再将铜丝伸入,即可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一氧化氮,C项正确;首先用高锰酸钾除掉二氧化硫,之后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此时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混有二氧化碳,D项正确。
答案:B
5.(2022·广州六中模拟)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除去乙烯中的少量SO2
B.用图乙装置除去碳酸氢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C.用图丙装置除去固体碘中的少量NH4Cl
D.用图丁装置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氯酸钾
解析:乙烯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烯中的SO2,故A项错误;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碳酸钠,不能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故B项错误;I2受热升华,遇冷又会凝结成碘单质,NH4Cl受热分解为气体NH3和HCl,遇冷反应生成固体NH4Cl,不能用题图丙装置除去固体碘中的少量NH4Cl,故C项错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酸钾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氯酸钾,故D项正确。
答案:D
6.(2022·广州六中模拟)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解析:二氧化氮、臭氧、溴蒸气等也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使淀粉溶液变蓝色的碘,所以溶液变成蓝色不能说明该气体一定是氯气,故A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的酸性强弱无关,所以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中出现凝胶不能用于比较氯元素和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B项错误;偏铝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该反应发生的原理是强酸制弱酸,与双水解无关,故C项错误;向硫酸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说明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溶度积小的氢氧化铜沉淀,故D项正确。
答案:D
7.(2022·佛山顺德一中月考)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铝的主要流程如下。(注:SiO2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Ⅰ增大NaOH溶液浓度可提高Al2O3的浸取率
B.操作Ⅱ、Ⅲ为过滤,操作Ⅳ为灼烧
C.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
D.如果操作Ⅰ换成H2SO4来溶解铝土矿,后面的操作不变也可以冶炼出铝
解析: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加氢氧化钠溶液,Al2O3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偏铝酸钠、SiO2转化为硅酸钠沉淀、Fe2O3不溶,过滤,滤液含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灼烧氢氧化铝使之分解生成氧化铝,加冰晶石使氧化铝熔融、电解,就可以得到铝。据此分析解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反应速率、有利于充分反应,则操作Ⅰ增大NaOH溶液浓度可提高Al2O3的浸取率,A项正确;操作Ⅱ、Ⅲ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Ⅳ使氢氧化铝分解、则为灼烧,B项正确;Al2O3熔点高达2 000 ℃以上,加入冰晶石能使之在1 000 ℃左右熔融,则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C项正确;如果操作Ⅰ换成H2SO4来溶解铝土矿,氧化铁和氧化铝均会溶解、二氧化硅不溶,则需过滤后,往硫酸铝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过滤才能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即后面的操作要跟着有所改变才可以冶炼出铝,D项不正确。
答案:D
8.(2022·东莞中学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酸性H2SO3>HClO。已知:Ka1(H2SO3)>Ka1(H2CO3)>Ka2(H2SO3)>K(HClO)>Ka2(H2C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本实验能得出非金属性:Cl>S
B.A中的酸不用浓硫酸的原因是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制得二氧化硫气体
C.C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HCOeq \\al(-,3)===HSOeq \\al(-,3)+CO2
D.该同学后来查资料发现2H2O+2SO2+Ca(ClO)2===CaSO4↓+2HCl+H2SO4,所以认为该装置无法用来则证明酸性:H2SO3>HClO
解析:装置A用于制取二氧化硫,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SO2中含有HCl,HCl能和饱和的NaHSO3反应生成SO2,SO2和NaHSO3不反应,所以装置B中饱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挥发的HCl气体,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具有弱酸性,装置C为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具有还原性、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H2SO3和HClO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Cl>S,A项错误;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硫气体,B项错误;已知Ka1(H2SO3)>Ka1(H2CO3)>Ka2(H2SO3)>Ka2(H2CO3),说明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装置C中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HCOeq \\al(-,3)===HSOeq \\al(-,3)+CO2,C项正确;B中饱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挥发的HCl气体,C中将二氧化硫转化为CO2,D中除去未反应完的过量的二氧化硫,E中二氧化碳与漂白粉反应生成次氯酸,从而证明酸性:H2SO3>H2CO3>HClO,从而达到实验目的,D项错误。
答案:C
9.(2022·中山一中期中)某兴趣小组利用工业废弃的铁铜合金制备碱式碳酸铜的简易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沉降”反应中溶液与Na2CO3以不同方式或不同用量比混合不影响产品成分
B.“过滤1”所得的滤液中的溶质主要为硫酸铜
C.“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
D.“溶解”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废弃的铁铜合金加入稀硫酸和H2O2溶解,得到硫酸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之后加入CuO调节pH除去Fe3+,过滤掉Fe(OH)3沉淀,加入碳酸钠粉末沉降得到碱式碳酸铜,过滤得到产品。据此分析解答。“沉降”反应中溶液是CuSO4溶液,与Na2CO3的混合方式应该是将Na2CO3溶液加入CuSO4溶液中,如果将CuSO4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将会生成更多的氢氧化铜沉淀,影响碱式碳酸铜的生成,A项错误;根据分析,可知加入CuO调节pH可以除去Fe3+,滤液中的溶质主要为硫酸铜,B项正确;加入CuO调节pH可以除去Fe3+,得到Fe(OH)3沉淀,C项正确;溶解过程中H2O2在酸性环境中可以将Fe、Cu氧化,D项正确。
答案:A
10.(2022·惠阳实验中学月考)用KMnO4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苯甲酸的熔点为122.13 ℃,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实验方法:将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过滤,将含有苯甲酸钾(C6H5COOK)和甲苯的滤液按如下流程分离苯甲酸并回收未反应的甲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液体A是苯甲酸,白色固体B是甲苯
B.操作Ⅰ的名称为蒸馏,操作Ⅱ的名称为分液
C.为了得到更多的白色固体B,冷却结晶时温度越低越好
D.加入浓盐酸酸化的目的是为了将苯甲酸钾转化为产物苯甲酸
解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从含有苯甲酸钾和甲苯的滤液中分离出苯甲酸并回收甲苯,由题给流程可知,滤液经分液分离得到有机溶液和水溶液;有机溶液经硫酸钠干燥除水,过滤后蒸馏得到无色液体A(甲苯);水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使苯甲酸钾转化成苯甲酸,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白色固体B(苯甲酸)。由分析可知,无色液体A是甲苯,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故A项错误;由分析可知,操作Ⅰ为分液,操作Ⅱ为蒸馏,故B项错误;冷却结晶的目的是使苯甲酸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若温度过低会使溶液中的杂质也析出,导致苯甲酸不纯,故C项错误;由分析可知,水溶液中加入浓盐酸酸化的目的是为了将苯甲酸钾转化为产物苯甲酸,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2022·阳江一中月考)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 ℃)AgCl 1.5×10-4 g;Ag2SO4 0.796 g。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Ⅲ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将2 mL 1 ml·L-1 AgNO3溶液加入到1 mL 1 ml·L-1 FeSO4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会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银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Fe2+为Fe3+,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①上述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为硫酸银,它的化学式是Ag2SO4。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实验现象中,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2)在Fe2+与Ag+反应构成的原电池中,银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则石墨作负极,当指针归零后,逆向偏移,Fe3+和Ag反应生成银离子和亚铁离子,银单质被氧化,银作负极;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K闭合时,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石墨作负极,亚铁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方程式为Fe2+-e-===Fe3+。②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石墨作负极,银电极为正极,当指针归零后,指针逆向偏转,石墨作正极,银电极为负极。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Ag+Fe3++Ag。(3)将2 mL 2 ml·L-1 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溶解完全,由于酸性条件下硝酸根也有强的氧化性,银溶解完全,不能证明是三价铁氧化了银单质。
答案:(1)①Ag2SO4 ②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2)①Fe2+-e-===
Fe3+ ②负
③Fe2++Ag+Fe3++Ag (3)不能 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eq \\al(-,3)也可能氧化Ag
12.(2022·东莞实验高级中学月考)某小组探究Cu与HNO3反应,发现有趣的现象:室温下3 ml·L-1的稀硝酸(溶液A)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而溶液B(见图)遇铜片立即产生气泡。
探究溶液B遇铜片立即发生反应的原因。
(1)假设1:__________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实验验证:向溶液A中加入少量硝酸铜,溶液呈浅蓝色,放入铜片,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假设1不成立。
(2)假设2:NO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方案Ⅰ 向盛有铜片的溶液A中通入少量NO2,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反应持续进行。有同学认为应补充对比实验:向盛有铜片的溶液A中加入几滴5 ml·L-1的硝酸,没有明显变化。补充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 向溶液B中通入氮气数分钟得溶液C,相同条件下,铜片与A、B、C三份溶液的反应速率:B>C>A。该实验能够证明假设2成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NO2溶于水可以生成HNO2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盛有铜片的溶液A中加入__________,铜片上立即产生气泡,证明HNO2对该反应也有催化作用。
结论:NO2和HNO2均对Cu与HNO3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4)Cu与稀HNO3反应中,HNO2参与的可能催化过程如下。将ⅱ补充完整。
ⅰ.NOeq \\al(-,3)+HNO2+H+===2NO2↑+H2O;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3NO2+H2O===2H++2NOeq \\al(-,3)+NO。
解析:(1)实验来验证假设,向溶液A中加入少量硝酸铜,故假设应为Cu2+的催化作用。(2)Ⅰ.实验验证NO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要保证唯一变量,NO2与水反应会产生硝酸,加入硝酸,排除是硝酸浓度的变化对实验的影响;Ⅱ.向溶液B中通入氮气数分钟得溶液C,相同条件下,铜片与A、B、C三份溶液的反应速率:B>C>A,假设2成立,NO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这三支试管的反应速率不同,可能因为NO2的浓度不同,同时还应考虑通入的氮气带走了部分的NO2。(3)NO2溶于水生成HNO2时化合价降低,那么另一种物质N的化合价必然要升高,即生成HNO3,要证明HNO2对该反应也有催化作用,那么就要向溶液中加入亚硝酸根离子,可以加入NaNO2。(4)HNO2作催化剂,那么ⅰ步消耗,在ⅱ步应该要生成,铜和稀硝酸生成NO,所以NO2也为中间产物,结合ⅰ、ⅲ,第ⅱ步发生的反应为:Cu+2NO2+2H+===Cu2++2HNO2。
答案:(1)Cu2+ (2)排除通入NO2与水反应引起硝酸浓度增大的影响 通入N2可以带走溶液中的NO2,因此三份溶液中NO2的浓度:B>C>A,反应速率随NO2浓度降低而减慢,说明NO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3)HNO3 NaNO2固体(或KNO2等) (4)Cu+2NO2+2H+===Cu2++2HNO2
13.(2022·汕尾文昌中学月考)为改变生橡胶受热发黏、遇冷变硬的不良性能,工业上常将橡胶硫化来改善橡胶的性能,S2Cl2和SCl2均为改善橡胶性能的重要化工产品。
Ⅰ.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及S4的结构式。
已知反应:S4(g)+4Cl2(g)===4SCl2(g)。1 ml S4与4 ml Cl2完全反应可放出d kJ热量,则b=______(用含a、c、d的式子表示)。
Ⅱ.资料卡片:
ⅰ.二氯化二硫常温下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性恶臭,熔点-80 ℃,沸点135.6 ℃。
ⅱ.S2Cl2遇水强烈反应。
工业上可以用氯气和硫单质反应制得S2Cl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少量S2Cl2。
(1)制取少量S2Cl2(必要的加热装置未省略)。
实验室可利用硫与少量氯气在110~140 ℃反应制得S2Cl2粗品。
①S2Cl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实验室适合A装置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补充完整实验装置连接顺序:A→ ______________。 其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实验前和停止加热后,都需通一段时间的氮气,若停止加热后没有继续通氮气,S2Cl2的产率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①S2Cl2遇水强烈反应,已知其中一种气体产物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状,且反应过程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共收集到S2Cl2和水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V L(标准状况),请利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测定混合气中气体X的体积分数。
试剂:HNO3酸化的AgNO3溶液,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H2O2溶液,Ba(OH)2溶液。
解析:Ⅰ.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8b-4c-4a=d,解得b=eq \f(4a+4c+d,8)。
Ⅱ.(1)①S2Cl2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装置A不需要加热,则实验室适合A装置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eq \\al(-,4)+10Cl-+16H+===2Mn2++5Cl2↑+8H2O。②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首先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然后利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再通入装置B中制备S2Cl2,由于S2Cl2的熔点是-80 ℃,可用冰盐水冷却收集,最后通过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同时吸收尾气,则实验装置连接顺序:A→F→C→B→E→D。其中,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吸收尾气;冰盐水的作用是冷凝收集S2Cl2。③若停止加热后没有继续通氮气,部分产品没有完全进入装置E中,因此S2Cl2的产率将偏低。
(2)①S2Cl2遇水强烈反应,已知其中一种气体产物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状,X是二氧化硫,且反应过程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还有氯化氢生成,其中二氧化硫是氧化产物,则+1价硫元素降低被还原为单质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SO2↑+3S↓+4HCl↑。②S2Cl2遇水会生成SO2、HCl两种气体,要测定该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需要将其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首先被氧化为硫酸,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硫酸钡沉淀质量,根据元素守恒计算二氧化硫体积分数,所以实验方案如下:
由于最终得到m g硫酸钡沉淀,物质的量是eq \f(m,233) ml,根据硫原子守恒可知,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eq \f(m,233) ml,则X的体积分数为eq \f(\f(m,233)ml×22.4 L/ml,V L)×100%=eq \f(2 240m,233V)%。
答案:Ⅰ.eq \f(4a+4c+d,8)
Ⅱ.(1)① 2MnOeq \\al(-,4)+10Cl-+16H+===2Mn2++5Cl2↑+8H2O ②F→C→B→E→D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吸收尾气 冷凝收集S2Cl2 ③偏低
(2)①2S2Cl2+2H2O===SO2↑+3S↓+4HCl↑ ②H2O2溶液 Ba(OH)2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 eq \f(2 240m,233V)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等体积0.5 ml·L-1 CH3COONH4溶液和0.1 ml·L-1 CH3COONH4溶液的pH
测得pH都等于7
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将乙醇与浓H2SO4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溶液紫红色褪去
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C
工业上用SiO2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备粗硅
生成可燃性气体,得到黑色固体
从现象中可得出,非金属性:C>Si
D
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SO2具有还原性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某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中
溶液变成蓝色
该气体一定是氯气
B
向Na2Si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溶液中出现凝胶
非金属性:Cl>Si
C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eq \\al(-,2)与HCOeq \\al(-,3)发生了双水解
D
将0.1 ml·L-1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l·L-1 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Ⅰ
将2 mL 1 ml·L-1 AgNO3溶液加入1 mL 1 ml·L-1 FeSO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Ⅲ
将2 mL 2 ml·L-1 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实验Ⅳ
将2 mL 1 ml·L-1 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减少,未消失
实验Ⅴ
将2 mL 2 ml·L-1 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化学键
S—S
S—Cl
Cl—Cl
键能/(kJ·ml-1)
a
b
c
实验步骤
现象
a.取V L混合气体,通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
—
b.向a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量(填必要的操作名称)
—
d.计算。白色沉淀的质量为m g,则X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
现象
a.取V L混合气体,通入足量H2O2溶液
—
b.向a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7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作业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29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