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阶段,过程④是果醋制作,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酵母菌中只存在一种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
    【答案】B
    【分析】利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先通空气使其在有氧环境下有氧呼吸,从而获得大量能量进行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是在18℃~25℃,pH弱酸性。利用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因为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始终通空气,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利用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全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等分解为乳酸。
    【详解】A、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始终要密封发酵,A错误;
    B、纯种发酵指用单一菌种发酵,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利用的是果皮上附着的野生菌种,野生菌种有很多种类,不是单一菌种,所以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B正确;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碳酸,发酵液pH也逐渐降低,C错误;
    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种含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为肽链)、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肽链的盘曲折叠及加工运输)、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为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等,D错误。
    故选B。
    2.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名。北魏的《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土坑酸菜”由于制作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使其中含有的杂质较多,给食品安全留下了隐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腌制酸菜主要是利用植物体表面天然的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B.“土坑酸菜”发酵过程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抑制杂菌生长,防止其腐败变质
    C.腌制的酸菜“咸而不酸”的原因很可能是加入食盐过多,抑制了菌种发酵
    D.在无氧条件下,其他杂菌均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答案】C
    【分析】泡菜(酸菜)的制作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先增加,然后下降至相对稳定。
    【详解】A、制作酸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 ,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 ,A错误;
    B、乳酸菌属于细菌,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B错误;
    C、“咸而不酸”的原因为加盐过多,使乳酸菌生长的环境溶液浓度过高,使乳酸菌失水,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C正确;
    D、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C。
    3.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发酵的过程包括①②,果醋发酵的过程包括①③②④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答案】C
    【分析】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初期通入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①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④是果醋制作。
    【详解】A、过程①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④是果醋制作,因此,果酒发酵的过程包括①②,果醋发酵的过程包括①②④,A错误;
    B、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
    C、过程③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过程④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两个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
    D、过程①③表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最适宜温度为20℃左右;①②表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需的最适温度在18-25℃;过程④表示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有恰当的稀释度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C.该实验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以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D.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答案】B
    【分析】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故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详解】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稀释倍数太低,菌落太多会长在一起,稀释倍数太高,平板上菌落数目过少,都不易进行计数,A正确;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了的没有选择作用的细菌通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B错误;
    C、该实验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以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C正确;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培养基的pH相对稳定,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D正确。
    故选B。
    5.如图为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尿素分解菌的过程。酚红在碱性环境中呈红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培养基都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B.图中所用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C.④过程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接种工具是涂布器
    D.可用酚红染料鉴定,菌落周围是否出现红色圈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详解】A、尿素分解菌可以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从而能利用尿素,其它微生物不能,因此要分离纯化尿素分解菌,培养基都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A正确;
    B、对培养基的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B正确;
    C、据图可知,④过程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接种工具是接种环,C错误;
    D、分解尿素的菌能将尿素转化成氨气,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会变红,因此可用酚红染料鉴定,菌落周围是否出现红色圈来鉴定,D正确。
    故选C。
    6.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酵工程菌种的最根本来源为实验室
    B.发酵工程的特点是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产物专一、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小和容易处理等
    C.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变化只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D.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答案】B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农业、冶金、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详解】A、酵工程中所用的性状优良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A错误;
    B、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B正确;
    C、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因为发酵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还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C错误;
    D、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都需要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D错误。
    故选B。
    7.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赤霉素处理的大麦种子可直接用于糖化过程
    B.破碎有利于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提升反应速率
    C.应在发酵液中的糖分完全消耗后,终止酵母菌的主发酵过程
    D.煮沸过程可以终止淀粉酶的作用,同时杀死杂菌
    【答案】C
    【分析】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
    【详解】A、经赤霉素处理的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可直接用于糖化过程,A正确;
    B、破碎有利于淀粉酶的释放,从而有利于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提升反应速率,B正确;
    C、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随着酒精含量的增多,酵母菌的生长受到了抑制,因此主发酵结束时,糖分未完全消耗完,因此酵母菌的主发酵过程未必待糖分消耗完全后才终止,C错误;
    D、蒸煮过程中高温使淀粉酶失活,可以终止淀粉酶的作用,同时杀死杂菌,D正确。
    故选C。
    8.目前蝴蝶兰育种主要通过二倍体与多倍体之间、多倍体与多倍体之间的杂交、蝴蝶兰与其他兰属之间远缘杂交等传统方式进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蝴蝶兰采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产生四倍体
    B.二倍体蝴蝶兰与四倍体蝴蝶兰杂交可产生三倍体
    C.远缘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种但需克服成功率低等问题
    D.六倍体蝴蝶兰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可发育成三倍体幼苗
    【答案】D
    【分析】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优点是可以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且方法简单,可预见强。
    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方法是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其优点是可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3、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5、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详解】A、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蝴蝶兰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二倍体蝴蝶兰与四倍体蝴蝶兰杂交可产生三倍体植株,三倍体不可育,B正确;
    C、远缘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种,但远缘杂交会存在后代成活率低、种子败育等问题,C正确;
    D、六倍体蝴蝶兰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幼苗(含三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D。
    9.下列有关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菊花组织培养的全过程都要在有光条件下进行
    B.为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器械需灭菌,实验人员需进行无菌操作
    C.切取幼嫩的菊花茎段,因为该部位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D.实验中,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对外植体消毒
    【答案】A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避光)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需光)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
    【详解】A、对于菊花的组织培养来说,在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不需要光照,A错误;
    B、无菌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器械需灭菌,实验人员需消毒操作,B正确;
    C、菊花组织培养时,切取幼嫩的菊花茎段,因此这部分分裂能力强,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C正确;
    D、对外植体消毒所用的试剂是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5%左右的次氯酸钠溶液,D正确。
    故选A。
    10.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分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答案】C
    【分析】据图可知,①过程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其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②过程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③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A、图中①表示杂交过程,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
    B、②是减数分裂过程,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形成了四种类型的配子,B正确;
    C、③是花药离体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④过程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者低温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故选C。
    11.日本学者山中伸弥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诱导形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可以分裂、分化为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PS细胞和它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iPS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C.iPS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发生了变化
    D.人体皮肤细胞诱导形成iPS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增加
    【答案】B
    【分析】iPS细胞,中文全称是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发育多潜能性。
    【详解】A、iPS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因此具有细胞周期,但它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持续分裂,因此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
    B、iPS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iPS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B正确;
    C、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C错误;
    D、人体皮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iPS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因此人体皮肤细胞诱导形成iPS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程度逐渐降低,D错误。
    故选B。
    12.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工程和临床医学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应用。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检测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需要根据新冠病毒内部的核酸研制
    B.将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C.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筛选出能产生单—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生物导弹”中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的结合抗原并杀死癌细胞
    【答案】C
    【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3、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
    【详解】A、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病毒的原理是: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所以新冠病毒检测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需要根据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研制的,A错误;
    B、将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不能直接用于生成单克隆抗体,B错误;
    C、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
    D、“生物导弹”的原理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单克隆抗体只起定位作用不能杀死癌细胞,D错误。
    故选C。
    13.中国科学院团队对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下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B.该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图中的卵子实际上是次级卵母细胞
    C.图中的③过程是指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过程
    D.中中、华华的性别由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
    【答案】C
    【分析】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卵母细胞中,并使重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分析图示可知,①为将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②为对重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发育成新胚胎,再进行③胚胎移植过程,最终获得克隆猴。
    【详解】A、该过程没有经过精卵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过程,重组细胞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说明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正确;
    B、该过程没有经过精卵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过程,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子才能参与受精,故图中的卵子实际上是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
    C、图中的③过程是指动物胚胎的移植到受体母猴的子宫内的过程,即胚胎移植过程,C错误;
    D、中中、华华是由重组细胞发育而来,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来自纤维细胞,因此性别由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D正确。
    故选C。
    14.为降低免疫排斥问题,科研人员取供体动物胚胎干细胞,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重构胚胎干细胞,再经过培养、检测和筛选后,移入受体动物的子宫内进行培养,培养出能提供异体移植器官的供体动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置于含有95%空气和5%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B.重构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等物质
    C.重构胚胎移入受体之前,需对受体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经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的供体器官移植到人体后,一定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答案】B
    【分析】动物培养条件:
    (1)无菌无毒环境:无菌——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无毒——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自身造成危害。
    (2)营养成分:所需营养物质与体内基本相同,例如需要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培养基类型:合成培养基(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3)温度和pH值:哺乳动物多以36.5±0.5℃为宜,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
    (4)气体环境: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CO2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A错误;
    B、在动物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时,还需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B正确;
    C、胚胎移植前,需要对受体动物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受体动物处于能受孕的生理状态,以便于接受胚胎,,故需要用孕激素处理,而促性腺激素是促进排卵的,C错误;
    D、经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的供体器官移植到人体后,还有可能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为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很多,只改变部分基因不能排除免疫反应发生的可能,D错误。
    故选B。
    15.据报道,世界上仅剩下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实验室只留有冷冻的北方白犀牛的精子。若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尝试拯救该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外受精时若观察到雌雄原核核膜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可作为受精标志
    B.这样人工繁育的种群与野生种群相比,遗传多样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下降
    C.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增加其数量,注意将桑葚胚阶段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D.可用雌性北方白犀牛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进行克隆,得到多头子代后,让其自行繁衍
    【答案】B
    【分析】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详解】A、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所以判断卵细胞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卵细胞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另外,也不会出现题干描述的“核膜融合”的情况,A错误;
    B、利用胚胎工程人工繁育的种群,由于亲本数量少,得到的后代遗传相似度较高,遗传多样性降低;野生种群亲本数量较多,后代遗传多样性较高,即存在多种可遗传变异可供自然选择,其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较强,所以利用胚胎工程人工繁育的种群不如野生种群野外生存能力强,B正确;
    C、内细胞团是囊胚阶段出现,即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增加其数量,注意将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错误;
    D、用雌性北方白犀牛体细胞克隆出多头子代后,由于后代均为雌性,因此不能自行繁衍,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
    16.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食品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腐乳发酵时,风味的产生与微生物分泌胰蛋白酶将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有关
    B.酿制果酒时,各阶段均需严格控制无氧条件以保证酵母菌产生更多的酒精
    C.泡菜发酵时,坛装八成满可防止发酵初期酵母菌等的活动造成发酵液溢出
    D.酸奶发酵时,溶液pH值逐渐降低,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造成的
    【答案】CD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能将糖源或酒精转变成醋酸;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有多种,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是毛霉;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详解】A、腐乳发酵时,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毛霉通过分泌脂肪酶和蛋白酶(不是胰蛋白酶)将豆腐块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于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有些氨基酸具有特殊的气味而表现出腐乳的风味,A错误;
    B、酿制果酒时,初始阶段可往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空气,使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再密封发酵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
    C、泡菜发酵时,发酵初期酵母菌等的活动会产生气体,使体积膨胀,故泡菜坛装八成满可防止发酵液溢出,C正确;
    D、酸奶发酵时,溶液pH值逐渐降低,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造成的,D正确。
    故选CD。
    17.袋装酸奶的包装上通常都会注明“胀袋勿食”。某同学选择一过期的胀袋密封酸奶,按图中的操作流程,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但不破坏其营养成分
    B.酸奶胀袋是由于其中的乳酸菌与其他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C.利用图示方法向培养基接种前和接种后都要对涂布器进行灼烧灭菌
    D.若3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是180个,则1mL酸奶中该微生物个数为9×106个
    【答案】AB
    【分析】1、酸奶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2、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形成乳酸,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详解】A、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巴氏消毒法不能杀死芽孢,A错误;
    B、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而非CO2,,B错误:
    C、图示方法只用0.2ml培养液进行接种,使用的工具是涂布器,接种前和接种后都要对涂布器进行灼烧灭菌,C正确;
    D、利用公式C÷V×M,可以计算1mL酸奶中该微生物数量为180÷0.2×104=9×106,D正确。
    故选AB。
    18.人们可以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线虫病的杂种萝卜—油菜植株,已知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而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进行体细胞杂交,以获得抗线虫病的杂种植株,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③中施加的生长素的含量要低于细胞分裂素的
    B.可通过观察是否含有叶绿体来对融合细胞进行初步筛选
    C.过程④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光照以促进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
    D.对杂种植株接种胞囊线虫进行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答案】BCD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病杂种植株的流程图,其中①表示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之后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可得到杂种植株,其中③表示脱分化,④表示再分化。
    【详解】A、过程③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该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相当,A错误;
    B、用于融合的两个细胞,一个是抗病的萝卜的幼叶,一个是易感病油菜的幼根细胞,其中叶片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因此可通过观察叶绿体的有无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B正确;
    C、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因此过程④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光照以促进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C正确;
    D、从个体水平上鉴定时,可对杂种植株接种胞囊线虫,若能存活,说明其能抗线虫病,D正确。
    故选BCD。
    19.下图为杂交瘤细胞制备示意图。骨髓瘤细胞由于缺乏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在HAT 筛选培养液中不能正常合成DNA,无法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B.未融合的细胞和融合的同种核细胞都能在HAT 培养液中生长
    C.杂交瘤细胞需进一步筛选才能用于生产
    D.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
    【答案】ACD
    【分析】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增殖,诱导手段有电激、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结果产性杂交细胞,主要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包括:
    ①免疫原理: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②细胞融合原理:利用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穿透性使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③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体外培养。
    3、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几种细胞:
    ①免疫B细胞(浆细胞):能产生单一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②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③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单一抗体,又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
    【详解】A、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电激、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如灭活的仙台病毒)等,A正确;
    B、结合图形分析可知,未融合的细胞以及两两融合的同种核的细胞(免疫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都不能在HAT培养液中生长,B错误;
    C、杂交瘤细胞需进一步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用于生产,C正确;
    D、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D正确。
    故选ACD。
    20.线粒体脑肌病是由线粒体DNA异常而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三亲婴儿”技术的应用可避免该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子代,培育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捐赠者卵母细胞

    A.该过程涉及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
    B.卵母细胞在MII期与获能后的精子受精
    C.“三亲婴儿”胚胎早期发育依次经历了受精卵、囊胚、桑葚胚、原肠胚阶段
    D.“三亲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于自己的父亲、母亲和捐献者
    【答案】ABD
    【分析】核移植技术指的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动物细胞核移植可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详解】A、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图示表示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由图可知,三亲婴儿的培育采用了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技术,A正确;
    B、精子与卵子结合前,受精过程若想顺利进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来自父方的精子要进行精子获能;来自母方的卵子要培养至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B正确;
    C、胚胎发育的过程为受精卵→桑葚胚→囊胚→原肠胚→幼体,所以哺乳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依次经历桑葚胚、囊胚、原肠胚等不同发育阶段,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三亲婴儿”的细胞核基因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线粒体基因来自于卵母细胞捐献者,D正确。
    故选ABD。

    三、综合题
    21.下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酿造葡萄酒时,在榨汁前,要先对葡萄进行________________,再去除枝梗,该步骤可以避免去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________________污染的机会。
    (2)用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对上述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30 ℃的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_______。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10 d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_________对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呈________色,则说明产生了酒精。
    (4)产生酒精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适时打开气阀________________向发酵液中充气。充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冲洗  杂菌
    (2) 70%的酒精    消毒 CO2 防止排气时空气中杂菌的污染
    (3) 重铬酸钾  灰绿
    (4) 30~35     a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酒精转变为乙酸需要O2

    【分析】1、果酒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1)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进行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30℃环境中,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利用了巴斯德的鹅颈瓶的原理,即为了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防止杂菌污染)。
    (3)酵母菌发酵的产物中会产生酒精,利用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可以检测酒精的存在,酒精遇到橙色的重铬酸钾会变为灰绿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4)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酵母菌酒精发酵不需要氧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气才能进行,因此要适时向发酵装置中充气,需要打开气阀a通入空气。
    22.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A组: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B组
    纤维素粉




    KCl
    酵母膏
    水解酪素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0.5g
    注: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①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培养基。
    ②如果要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则需要选择_______(填“A”或“B”)培养,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
    (2)如图是某同学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_______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要_______接种环;接种环冷却后从_______开始划线,划线结束的要求是:_______。除了图示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获得单菌落,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值一般比实际值_______,原因是:_______。
    ②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液中各取0.1ml涂布平板,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结果中,_______同学的统计结果是最正确的,每毫升的活菌数是_______。
    【答案】(1) 选择 A 葡萄糖(C6H12O6)
    (2) 平板划线 灼烧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第一次划线的区域和最后一个区域不要相连 小 当两个或者多个菌落生长在一起的时候,观察到的往往按照一个菌落计算 乙 个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1)据题表中的培养基的配方分析可知,A组培养基中的氮源为尿素,是筛选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B组培养基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时,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故应当选择A组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葡萄糖。
    (2)①据图分析,使用了接种环,图示表示平板划线法接种,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灼烧,冷却后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划线结束的要求是:第一次划线的区域和最后一个区域不要相连。稀释涂布平板法亦可以用来分离单菌落,同时可以用来计数,当两个或者多个菌落生长在一起的时候,观察到的往往按照一个菌落计算,故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值一般比实际值偏小。
    ②在进行平板菌落计数时,应选择落数在30 ~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同时为避免误差应选择至少3个或3个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因此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正确的。菌落平均数是(210+240+250)÷3=233,每毫升的活菌数是=(C÷V)×M=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体积×稀释倍数=233÷0.1×106=2.33×109个.
    23.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为__________,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2)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____。
    (3)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__________(化学法)。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当观察到________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而成的。
    (4)过程③和过程④依次为______,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_。
    (5)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___植株。
    【答案】(1) 去除细胞壁 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2)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 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  三 融合的原生质体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
    (4) 脱分化和再分化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5)单倍体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①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该过程常用酶解法;②是再生形成新的细胞壁的过程;③是脱分化过程;④是再分化过程。
    【详解】(1)分析图形可知,过程①是酶解法获取原生质体,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2)植物体细胞杂交,包括的技术手段有植物细胞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杂种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植物体,故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或PEG)、高Ca2+—高pH融合法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3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即番茄原生质体自身融合、马铃薯原生质体自身融合、番茄和马铃薯原生质体相互融合;根据题意,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肺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因此当观察到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4)图中过程③为脱分化,过程④是再分化,其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影响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方向。
    (5)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 “ 番茄 -马铃薯 ” 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
    24.我国的科研团队发现了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如注射进入人体,将抢先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感染人体细胞,从而被免疫系统清除。如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需要给小鼠注射的抗原是_______,从小鼠体内获得的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_____(填“能”或“不能”)分泌抗体。
    (2)图中②过程进行细胞融合时,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是________;进行筛选时,淘汰的细胞有______。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③过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群,依据的原理是_____。
    (3)图中④过程需要提供的条件有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_________。
    【答案】(1) 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或S蛋白 能
    (2) 灭活病毒诱导法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3)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95%空气+5%CO2的气体环境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获得能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所以图中①过程需要给小鼠注射的抗原是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从小鼠体内获得的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一定能产生能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2)促进动物细胞融合时,区别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是灭活病毒诱导法;图中②过程淘汰的细胞有未融合的亲本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利用抗原—抗体杂交具有特异性,可以从众多杂交瘤细胞中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3)图中④过程需要进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而培养动物细胞需提供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95%空气+5%CO2的气体环境等条件。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5.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受精有关的过程有: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填序号)。
    (2)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_____;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冲洗出来。
    (3)从A到E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时期有_____;图中标号3为_____,它将来可发育为胎膜和胚盘。
    (4)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_____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功能。
    (5)试管牛E的性别为_____(雌性、雄性、不能确定),克隆羊多利的性状和_____(黑面绵羊\白面绵羊)最接近。
    (6)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特点是_____。
    【答案】(1)③④②⑤⑥①
    (2) 促性腺激素 (早期)胚胎
    (3) DE 滋养层细胞
    (4) 生理状态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5) 不能确定 白面绵羊
    (6)具有全能性

    【分析】1、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植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2、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详解】(1)受精过程为: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精子穿过放射冠→精子接触透明带→精子穿过透明带,接触卵黄膜→精子头膨胀,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形成→核膜消失,两个原核融合→第一次卵裂开始。故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⑤⑥①。
    (2)促进雌性超数排的激素主要是促性腺激素,因此对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多排卵细胞;因为(早期)胚胎在子宫中处于游离状态,所以冲卵实质上是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早期)胚胎冲洗出来。
    (3)胚胎移植的最适宜时期为囊胚期,而图中D和E为囊胚期胚胎;图E中的3是滋养层细胞,它将来可发育为胎膜和胚盘。
    (4)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实际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因此受体动物生理状态与供体相同;某染料不能被活细胞吸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因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5)题中受精卵中没有明确说明含有什么性染色体,因此试管牛E的性别为不能确定;生物性状主要由细胞核决定,所以克隆羊多利的性状和白面绵羊最接近。
    (6)ES或EK细胞的形态特征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这类细胞的特点是具有全能性。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平邑县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平邑县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考试生物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