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北京昌平临川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北京昌平临川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第1页
    2022北京昌平临川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第2页
    2022北京昌平临川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北京昌平临川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北京昌平临川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昌平临川学校高一(上)期末
    生 物
    一、单选题
    1. 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下列能正确体现校园内一棵银杏树由复杂到简单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顺序的是( )
    A. 个体、器官、组织、细胞 B. 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 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重要元素依次是( )
    A. I、 Fe、Mg B. Cu、Mg、I C. I、Mg、Fe D. Fe、Mg、I
    3. 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而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
    A. 心肌内含较多结合水 B. 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C. 心肌内含较多自由水 D. 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4. 下列结构中,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是( )
    A. 线粒体 B. 核膜 C. 核仁 D. 核糖体
    5. 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DNA B. DNA和RNA
    C. 蛋白质和RNA D. DNA和脂质
    6. 脲酶能被蛋白酶分解,因此组成脲酶的基本单位是( )
    A. 脱氧核苷酸 B. 核糖核苷酸
    C. 氨基酸 D.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7.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 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8. 如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 ( )

    A. 物质运输功能 B. 能量转化功能
    C. 一定的流动性 D. 选择透过性
    9.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被大部分人所接受,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脂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B. 蛋白质全部贯穿整个脂双层
    C. 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D. 磷脂双分子层也具有流动性
    10. 关于细胞中细胞器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 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 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 D. 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中心体
    11. 根据如图所示,对于水分子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最准确的是 ( )

    A. 自由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12. 在高等植物成熟的细胞中存在着原生质层,下列不属于原生质层结构的是( )
    A. 细胞液 B. 细胞质基质 C. 细胞膜 D. 液泡膜
    13. 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酶原)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 胞吐 B. 自由扩散
    C. 协助扩散 D. 被动运输
    14.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0.5h时,水分子在细胞原生质层两侧只发生单向运动
    B. 0〜4h内,KNO3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C.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D. 0时刻时,KNO3溶液的浓度大于洋葱细胞液的浓度
    15.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A. 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 蛋白质、核酸、细胞、脂肪
    C. 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 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16. 在适宜的条件下,用新鲜猪肝匀浆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比用FeCl3溶液催化的速度快得多,这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  )
    A. 专一性 B. 多样性 C. 高效性 D. 稳定性
    17. 下列关于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酶的单体为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B. 酶适宜在低温、最适pH条件下保存
    C. 酶起催化作用,反应完成后立即分解
    D. 酶由活细胞产生,只能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
    18. 《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 淀粉 B. 脂肪 C. ATP D. 蛋白质
    19. 下图为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B. 保证了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C. 持续不断地在生物活细胞中进行 D. 合成ATP的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20. 细胞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产生水分别发生在
    A.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C.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 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21. 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分解( )
    A. 乳酸 B. 酒精 C. CO2 D. 水
    22. 小麦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高尔基体
    23. 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吸收光能的作用,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
    A. 红橙光 B. 蓝紫光 C. 绿光 D. 红绿光和蓝紫光
    24.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产物是( )
    A. ADP和NADP+ B. O2和H2O
    C. O2和NADPH D. ATP和NADPH
    25. 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段
    B. 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C. 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D. 该植物可以正常生长
    26.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A. 染色→解离→漂洗→压片 B. 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C. 漂洗→解离→染色→压片 D. 解离→染色→漂洗→压片
    27. 如图表示植物分生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则该时期细胞中会出现 ( )

    A. 赤道板和细胞板
    B. 中心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 着丝粒的分裂
    D.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28.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人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人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 老年人头发变白可能与染色体上端粒变短有关
    C. 细胞自噬与溶酶体有关,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D. 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可在其DNA的指导下发生细胞凋亡
    29. 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在左上角,该怎么移动装片( )
    A. 向左上角移 B. 向右上角移 C. 向左下角移 D. 向右下角移
    30.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鉴定实验中滴加50%酒精是为了杀死细胞利于苏丹Ⅲ染色
    B. 向发芽的小麦种子提取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C. 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D. 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的待测液中不一定会含有蛋白质
    二、非选择题
    31. 下面分别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一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其中X代表__________、Y代表________。
    (2)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图二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澄清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二中的实验结束时,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A和培养液B,分别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其中B呈现_____________,说明该种呼吸方式的产物有 _____________ 。
    32. 人体的胃蛋白酶是一种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消化酶,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的肽片段。如图是酶作用机理的物理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中代表酶的是字母_____,代表蛋白质的是字母_____,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特性)。
    (2)根据胃蛋白酶特性,将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的数学模型规范绘制完整,图中已标出最适温度和最适PH。

    33. 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I和Ⅱ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阶段、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由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再转化为____________。
    (2)图中①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
    (3)图中B过程表示三碳化合物的____________。
    (4)夏季晴朗的白天12时左右,由于叶片气孔关闭,图中_______过程首先受到影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34. 为研究腐植酸肥料对干旱环境下燕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中的自变量有________,对照组与实验组不同的处理是________。
    (2)燕麦的光合速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减少而________,推测原因是干旱条件下气孔开放程度减小,影响了________的供应,导致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速率下降。
    (3)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喷施腐植酸可________干旱对燕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5. 请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泛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由76个氨基酸组成,大部分真核细胞都含有这种蛋白质。泛素能与细胞中需要降解的蛋白质结合,这个过程被称为蛋白质泛素化,其过程如图1所示。

    泛素化蛋白被细胞内蛋白酶体识别,然后被水解。泛素蛋白最后一个氨基酸是甘氨酸,这个氨基酸的羧基与需降解蛋白质多肽链内部R基团上的氨基脱水缩合。泛素蛋白通过这种方式与需降解蛋白连接。两个泛素蛋白之间的连接方式与这种方式相似,泛素蛋白第48个氨基酸是赖氨酸,这个氨基酸R基上的氨基与另一个泛素蛋白最后一位的甘氨酸的羧基脱水缩合,如此形成需降解蛋白与多个泛素的复合体(图2为甘氨酸和赖氨酸的化学结构式)。
    被四个以上泛素标记的蛋白质会被蛋白酶体识别。蛋白质会被蛋白酶体降解成短肽。降解过程中,泛素也被水解下来,形成单个泛素蛋白,再用于另一个蛋白质分子的泛素化。
    面对环境变化,细胞需要调整内部的功能,蛋白质是细胞各种功能的执行者,因此改变蛋白质的组成是调整细胞功能的重要方式。这种改变发生的原因是新蛋白质合成和旧蛋白降解。随着细胞功能的变化,细胞中不需要的蛋白质被泛素化后降解。泛素就像需要拆除建筑上面涂上的“”一样,被泛素标记后,再被定向清除。

    (1)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_________不同有关。
    (2)蛋白质泛素化过程是酶E1、E2、E3接力催化完成的,其中________(填“E1”、“E2”或“E3”)酶具有多种类型,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3)绘图表示甘氨酸的羧基与赖氨酸R基上的氨基脱水缩合后,所形成的物质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二肽。
    (4)泛素降解途径在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详解】银杏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个层次,直接由器官构成个体,因此,由复杂到简单的顺序是个体、器官、组织、细胞,A正确。
    故选A。
    2.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生成:如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Mg2+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 【答案】A
    【解析】
    【分析】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可以自由移动,结合水与其他化合物结合,不能移动,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
    【详解】A、心肌内结合水含量较多,自由水含量相对较低,故呈坚韧状态,A正确;
    B、由于血液呈川流不息的液态,所以血液中含自由水较多,结合水含量较低,B错误;
    C、心肌内结合水含量较多,自由水含量相对较低,C错误;
    D、血液中含自由水较多,结合水含量较少,所以呈液态,D错误。
    故选A。
    4. 【答案】D
    【解析】
    【分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详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易被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详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详解】脲酶能被蛋白酶水解,说明脲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正确。
    故选C。
    7.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详解】DNA初级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C正确。
    故选C。
    8.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题图分析:白细胞迁移到血管内皮细胞时,通过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详解】图示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过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在膜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起保护、识别、润滑的作用,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详解】A、糖类和脂质形成糖脂,位于细胞膜外表面,A正确;
    B、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脂双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脂双层,B错误;
    C、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C正确;
    D、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10.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其中叶绿体分布在绿色植物细胞中,液泡分布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原核细胞也有)。
    【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有核糖体,A正确;
    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和液泡,B正确;
    C、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C错误;
    D、小鼠肝细胞是动物细胞,有线粒体和中心体,D正确。
    故选C。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比较:
    项目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
    特点
    不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
    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
    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
    举例
    O2、CO2、甘油、乙醇、苯等物质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
    【详解】由图分析可知,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顺浓度梯度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一种是顺浓度梯度通过水通道跨膜运输,前者是自由扩散,后者是协助扩散,二者都属于被动运输,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种膜之间的细胞质。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因此能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详解】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种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液不属于原生质层,A错误。
    故选A。
    【点睛】
    13.【答案】A
    【解析】
    【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胞吐方式出入细胞。
    【详解】由题干知,细胞内蛋白酶原是生物大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直接出细胞,只能以胞吐的形式出细胞,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故选A。
    14.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0~2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2~4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详解】A、0~2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说明原生质体失水量大于吸水量,水分子在细胞原生质层两侧发生双向运动,故在0.5h时,水分子在细胞原生质层两侧发生双向运动,A错误;
    B、由图可知,0~4h内,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KNO3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错误;
    C、0~1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C错误;
    D、0~2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所以0时刻时,KNO3溶液的浓度大于洋葱细胞液的浓度,D正确。
    故选D。
    【点睛】
    15.【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
    【详解】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故四种物质依次是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C正确。
    故选C。
    16.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的特性:
    1、专一性: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高效性: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3、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发挥作用时需要适宜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pH。
    【详解】酶和无机催化剂FeCl3都具有催化作用,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比无机催化剂FeCl3分解快得多,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具有高效性,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活性不变、结构不变。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但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酶由活细胞产生,可以在细胞内、细胞外起作用。
    【详解】A、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该类酶的单体是氨基酸,少数酶是RNA,该类酶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不是脱氧核苷酸,A错误;
    B、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但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所以酶适宜在低温、最适pH条件下保存,这样可以保证酶的活性不受影响,B正确;
    C、酶是有机催化剂,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活性不变、结构不变,不会被马上分解,C错误;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可以在细胞内、细胞外发挥作用, D 错误。
    故选B。
    18. 【答案】C
    【解析】
    【分析】淀粉属于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的储能物质;ATP 是细胞的而直接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细胞主要的结构物质。
    【详解】A、淀粉作为多糖,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A错误;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可转化为糖类作为能量来源,B错误;
    C、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C正确;
    D、蛋白质时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正常情况下不能用于提供能量,如果用于提供能量时机体已经濒临死亡,D错误。
    故选C。
    19. 【答案】D
    【解析】
    【分析】1、该反应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若反应向右进行,ATP水解,释放能量;
    2、若反应向左进行,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
    【详解】A、该反应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A正确;
    B、ATP在体内含量少,但是需求多,所以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持续不断地在生物活细胞中进行,B正确;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持续不断地在生物活细胞中进行,ATP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保证了生命活动顺利进行,C正确;
    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D。
    20.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糖酵解):1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放出少量的能量,场所在细胞的基质中。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2个分子的丙酮酸和6个分子的水中的氢全部脱下20个(H),生成6分子的二氧化碳,释放少量的能量,场所为线粒体基质中。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在前两个阶段脱下的24个(H)与6个氧气分子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
    【详解】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第三阶段产生水,即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故选B。
    21.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有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动物和人剧烈运动时的肌肉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乳酸菌等;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有大多数植物(果实、种子和根等部位)、酵母菌等。
    【详解】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器,据此答题。
    【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A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不符合题意;
    C、小麦细胞是真核细胞,含有叶绿体,故小麦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符合题意。
    D、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答案】B
    【解析】
    【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解】根据分析,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故选B。
    【点睛】
    24. 【答案】D
    【解析】
    【分析】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这些ATP将参与暗反应阶段。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产物是ATP和NADPH,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5.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a点之前,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点之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b段表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b点表示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bg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gh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h点后光合作用停止,只有呼吸作用。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ah段,A错误;
    B、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温度等外界条件,B错误;
    C、由分析可知:c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吸收量不足,fg段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光照强度降低,C错误;
    D、生长意味着有有机物的积累,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的区段,即图中的bg段,故该植物在bg段的净光合远大于调查过程中的呼吸消耗,故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即横轴上的曲线与X轴围成的正面积和该曲线与X轴围成的负面积绝对值的差远大于零,D正确。
    故选D。
    26.【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详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该步骤中要进行压片)。
    故选B。
    【点睛】
    27.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时,可判断为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
    【详解】A、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结构,细胞板的出现是在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B、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中心粒,两组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B正确;
    C、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
    D、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D错误。
    故选B。
    28. 【答案】D
    【解析】
    【分析】1、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并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2、判断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方法(1)从方式看:主动结束生命活动⇒细胞凋亡;被动结束生命活动⇒细胞坏死。(2)从结果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细胞坏死。
    【详解】A、对于人体而言,个体衰老可以看作是组成该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A正确;
    B、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细胞衰老的表现,细胞衰老的机制可能与染色体上的端粒变短有关,B正确;
    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细胞自噬与溶酶体有关,可诱导细胞凋亡,C正确;
    D、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不含DNA,D错误。
    故选D。
    29.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详解】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上角,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上角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0.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脂肪的鉴定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便于观察,A错误;
    B、发芽的小麦种子提取液中含有还原糖,在向发芽的小麦种子提取液中加入斐林试剂,需水浴加热后才会出现砖红色,B错误;
    C、分离绿叶中光合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能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可以用无水乙醇来提取,C错误;
    D、蛋白质或多肽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因此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的待测液中不一定会含有蛋白质,可能是多肽,D正确。
    故选D。
    【点睛】
    二、非选择题
    31. 【答案】(1) ①. 细胞质基质 ②. 线粒体基质 ③. 线粒体内膜 ④. ①②③ ⑤. O2 ⑥. CO2
    (2)③(或①②③) (3) ①. 吸收空气中的CO2 ②. 检测是否有CO2产生 ③. 消耗掉瓶中的氧气
    (4) ①. 灰绿色 ②. 酒精
    【解析】
    【分析】图一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二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
    1、分析图一,图一中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其中 是参与有氧第三阶段的O2,,Y是细胞呼吸的产物CO2。
    2、图二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以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乙装置中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消耗掉瓶中原有的氧气,以保证引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致。检验酒精的试剂是酸性的重铬酸钾,遇到酒精变灰绿色。
    【小问1详解】
    分析图一,图一中的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其中 是参与有氧第三阶段的O2,,Y是细胞呼吸的产物CO2。
    【小问2详解】
    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根系进行有氧呼吸(①②③),释放更多的能量,有利于植物通过主动运输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小问3详解】
    图二甲装置中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乙装置中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目的是消耗掉瓶中原有的氧气,以保证引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无氧呼吸所产生。
    【小问4详解】
    检验酒精试剂是酸性的重铬酸钾,遇到酒精变灰绿色。
    【点睛】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题目比较基础,要求学生熟悉课本知识,基础知识扎实,能分析相关的图示,能将图示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联系起来。
    32. 【答案】(1) ①. a ②. d ③. 专一性
    (2)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a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说明a表示酶,当底物b、c、d同时存在时,a与d特异性结合,将d分解成e和f,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2、酶活性易受到温度和pH影响,低于最适温度和最适pH时,随着温度和pH的增加,酶活性増强,高于最适温度和最适pH时,随着温度和pH的増加,酶活性逐渐降低,高温、强酸、强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不会使酶失活。
    【小问1详解】
    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保持不变,所以图中的a表示酶,当底物b、c、d同时存在时,a与d特异性结合,将d分解成e和f,说明d是蛋白质,能与胃蛋白酶特异性结合,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小问2详解】
    酶活性易受到温度和pH影响,低于最适温度和最适pH时,随着温度和pH的增加,酶活性増强,高于最适温度和最适pH时,随着温度和pH的増加,酶活性逐渐降低,高温、强酸、强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不会使酶失活,胃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7℃ 左右,最适pH为1.5左右,故曲线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以及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题目较基础,要求学生熟悉课本知识,能分析图示,提取信息,并能理解课本知识和准确再现相应的知识。
    33. 【答案】(1) ①. 光反应 ②. 暗反应 ③. 类囊体薄膜 ④. 叶绿体基质 ⑤. 光能 ⑥.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⑦.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 ①. O2 ②. ATP
    (3)还原 (4)Ⅱ或A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据图分析:①是氧气,②是[H],③是ATP,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B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Ⅰ是光反应阶段,Ⅱ是暗反应阶段。
    【小问1详解】
    图中Ⅰ是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Ⅱ是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在光反应阶段,光能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又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小问2详解】
    图中水的光解就是将水分解,产生①O2和②[ H ]。
    【小问3详解】
    图中B过程是暗反应中的C3的还原过程。
    【小问4详解】
    夏季晴朗的白天12时左右,由于叶片气孔关闭,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首先受到影响,然后影响到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进而再影响到光反应,最后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点睛】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具体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题目的考查点比较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准确识图。
    34. 【答案】(1) ①. 是否喷施腐植酸、光照强度、土壤相对含水量 ②. 喷施等量清水
    (2) ①. 降低 ②. CO2 ③. 暗
    (3)缓解
    【解析】
    【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与碳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为水的光解,细胞含水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反应阶段;碳反应为CO2的固定与还原,胞间CO2浓度大小直接影响植物的碳反应阶段。
    【小问1详解】
    结合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腐殖酸对干旱环境下燕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有腐殖酸的有无,且结合题图可知,光照强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属于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对照组应喷施等量清水。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喷施腐殖酸水溶液的实验组,燕麦的光合速率均随土壤含量的减少降低;原因可能是干旱条件下气孔气孔开放程度减小,影响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导致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下降,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小问3详解】
    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化可知,喷施腐殖酸后光合作用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干旱程度增加)下降程度有所减缓,故喷施腐植酸可缓解干旱对燕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相关因素。考查学生分析题图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的能力。需要学生理解分析干旱处理后的植株有哪些相关指标发生改变,又有哪些指标直接影响光合速率。
    35. 【答案】(1)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其构成的肽链的空间结构
    (2) ①. E3 ②. 因为E3需要识别各种空间结构不同的、需降解的蛋白质,所以E3的空间结构应具有多样性
    (3)不属于 (4)降解细胞不需要的蛋白质;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从而调整细胞功能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分析,蛋白质泛素化过程是酶E1、E2、E3先后接力催化完成的,由图可知,E3识别并结合带有泛素的E2和需降解的蛋白,即E3需要识别各种空间结构不同的、并需降解的蛋白质,所以与E1、E2相比,E3的空间结构种类更多,E3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2、氨基酸生成二肽,是两个氨基酸分子中,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氨基和羧基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的。
    3、通过分析题干信息“面对环境变化,细胞需要调整内部的功能,蛋白质是细胞各种功能的执行者,因此改变蛋白质的组成是调整细胞功能的重要方式。这种改变发生的原因是新蛋白质合成和旧蛋白降解”。可知泛素能降解细胞不需要的蛋白质;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从而调整细胞功能,所以泛素降解途径在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问1详解】
    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其构成的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分析,蛋白质泛素化过程是酶E1、E2、E3先后接力催化完成的,由图可知,E3识别并结合带有泛素的E2和需降解的蛋白,即E3需要识别各种空间结构不同的、并需降解的蛋白质,所以与E1、E2相比,E3的空间结构种类更多,E3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小问3详解】
    氨基酸形成二肽,是两个氨基酸分子中,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氨基和羧基脱去一个水分子。故甘氨酸的羧基与赖氨酸R基上的氨基脱水缩合后,所形成的物质不属于二肽。
    【小问4详解】
    通过分析题干信息“面对环境变化,细胞需要调整内部的功能,蛋白质是细胞各种功能的执行者,因此改变蛋白质的组成是调整细胞功能的重要方式。这种改变发生的原因是新蛋白质合成和旧蛋白降解”。可知泛素能降解细胞不需要的蛋白质;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从而调整细胞功能,所以泛素降解途径在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睛】本题是在新情境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对图示、文字的解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能读懂图示和文字,在联系所学知识,才能准确作答,有一定的难度。


    相关试卷

    2021北京昌平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昌平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11页。

    2023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磷脂分子参与组成的结构是, 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十一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十一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53,12,59,37,31,00,8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