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下第二单元第2课时《看一看(二)》及单元设计与实施反思 教案
展开第二课时
单元课时 | 第2课时 | 知识课题 | 看一看(二) | 节次 | 1 | 设计者 | 陈茜 | 其它 |
| ||||||
所涉单元大概念(表述) | 观察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 ||||||||||||||
学习内容分析 | 教科书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想象、猜测、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教科书编写时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表达,发展学生的观察经验。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后、左、右)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本节课拓展到从上面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更要从学生想象、猜想、推理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 ||||||||||||||
学习目标 | 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
评价设计(作业设计) | 课堂:
| ||||||||||||||
课后: | |||||||||||||||
学习活动关键问题 | 帮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
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 |||||||||||||||
学习环节 | 关键问题(或内容) | 活动形式 | 预设 | 引导策略 | 达成目标(或大概念) | ||||||||||
第一环节 | 情境创设: | 观察、表述 | 表述不完整 | 提问引导: 能有序并完整的表述吗? |
| ||||||||||
第二环节 | 问题: 从不同方向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 学生演示,同桌合作 | 策略有: 从不同方向看一看,说一说 | 提问引导: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
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
第三环节 | 问题: 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 独立观察 | 策略: 实物摆一摆,看一看 | 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动手摆一摆,再看一看跟你想的一样吗?
| 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
第四环节 | 练习:
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 自带学具,分组观察 | 策略: 实物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 |
| 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的经验,初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 ||||||||||
记录与反思 | |||||||||||||||
学生学习表现 | 学生对直观模具本身就很感兴趣,观察物体跟生活又密切相关,所以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很浓,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 ||||||||||||||
教师教学过程 | 1、观察实物 2、推理判断 3、实践感知 | ||||||||||||||
反思与调整 | 1、给学生提供亲自观察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第三部分,单元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反思
对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的整体反思,如:单元大概念的提炼与实施完成的效度等,单元/课时目标、评价任务设计与使用的质量水平等,情境创设与关键问题、学生学习表现、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效果等,以及设计与实施后的调整。 (该环节,应在授课前、后学生表现对比分析,授课思考与研讨后进行) | |
反思与调整 |
1、单元整体设计更多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把碎片式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水平。 2、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直观模型是最简单直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加强直观,变抽象为形象,给予学生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做中学”的理念来达到知识的延展。 3、通过观察活动,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