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北京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试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3770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21北京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试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3770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21北京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试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3770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21北京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展开2017-2021北京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一、单选题
1.(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中)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人 B.杨树 C.蘑菇 D.艾滋病病毒
2.(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七年级期中)除( )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A.植物 B.细菌 C.菌物 D.病毒
3.(2017·北京·临川学校七年级期中)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藻 B.酵母菌 C.狂犬病病毒 D.大肠杆菌
4.(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中)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的一些肌肉多次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
A.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 B.肌肉组织具有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D.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5.(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是( )
A.酵母菌、黄曲霉 B.青霉、流感病毒
C.大肠杆菌、银耳 D.灵芝、乳酸菌
6.(2021·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中)“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水分
7.(2021·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中)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香菇 B.西红柿
C.新冠病毒 D.大熊猫
8.(2021·北京·日坛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等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观看大熊猫的分娩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敏感
9.(2018·北京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在一个有玉米、蝗虫、鸟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鸟捕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项的曲线图来表示?( )
A.
B.
C.
D.
10.(2019·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温泉校区七年级期中)酿酒酵母细胞中储存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11.(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中)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 D.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
12.(2020·北京·临川学校七年级期中)下列四个实验中都用到碘液,使用目的与其它三个实验不同的是( )
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
C.观察酵母菌细胞 D.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3.(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中)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
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喜欢雨后晒太阳 D.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14.(2021·北京·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是( )
A.大肠杆菌、青霉 B.灵芝、流感病毒
C.乳酸菌、木耳 D.酵母菌、黄曲霉
15.(2021·北京·日坛中学七年级期中)闷热潮湿的夏季,吃剩的食物上会长“毛”,判断该毛属于( )
A.霉菌 B.植物 C.动物 D.病毒
16.(2021·北京·日坛中学七年级期中)金针菇是常见的食用真菌,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孢子 C.菌丝 D.细胞核
17.(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微生物中与其他三项种类不同的是( )
A.霉菌 B.大肠杆菌 C.酵母菌 D.蘑菇
18.(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不是细菌的是( )
A.乳酸菌 B.甲烷菌 C.枯草杆菌 D.酵母菌
19.(2018·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七年级期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 B.鲫鱼的体形为梭形
C.牦牛的绒很保暖 D.孔雀开屏
二、综合题
20.(2020·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七年级期中)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学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两套方案:
方案一:取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把两组都放在无菌的温暖环境中,在实验中两组都添加蒸馏水,从而保持树叶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树叶,分别标记为丙组、丁组,将两组树叶进行灭菌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两组都放在无菌的温暖环境,在实验中两组都添加蒸馏水,从而保持树叶湿润。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两种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原因是设置对照实验,控制___________变量,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三、实验探究题
21.(2021·北京·日坛中学七年级期中)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培养皿中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菌作用。
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第一步: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作为100%大蒜提取液。第二步: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稀释液。第三步:吸取等量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置于制备好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第四步: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第五步:照相记录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1)实验探究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为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选取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来水”或“无菌水”)置于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图1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__________。据图2可知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
(4)大蒜中主要的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蒜瓣被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请写出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大蒜食用方法:____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2017·北京·人大附中七年级期中)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地衣由藻类和真菌两种生物组成,藻类植物往往分布在内部,被真菌菌丝缠绕。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整个生物体制造有机物,而真菌则通过大量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包裹住藻类细胞使之保持一定的形态和温度。由于地衣对大气污染极其敏感,因而经常被用作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22.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的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23.关于地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营养方式上看,藻类植物是自养型生物
B.从营养方式上看,真菌是异养型生物,是消费者
C.在传统火力发电厂附近会看到很多地衣
D.一块岩石上包括地衣在内的所有生物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
【详解】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杨树和蘑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艾滋病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
故选D。
【点睛】
考查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2.D
【分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除病毒外)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故选D。
3.C
【分析】
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
【详解】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除病毒外。衣藻、酵母菌、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细胞结构;狂犬病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选C。
【点睛】
大多数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只有病毒是个例外,单独记住就可以。
4.C
【详解】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健美运动员展示时身体多处产生隆起是由于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5.A
【详解】
酵母菌和黄曲霉都有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真菌,A正确;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而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病毒,B错误;银耳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而大肠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C错误;灵芝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而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D错误。
点睛: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菌只有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6.C
【分析】
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详解】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C正确。
故选C。
7.C
【分析】
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
A.香菇是真菌,具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B.西红柿是植物,具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C.新冠病毒是动物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符合题意。
D.大熊猫是动物,具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8.D
【分析】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实验法,④测量法。
【详解】
ABC.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奔跑,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都属于观察法,ABC不合题意。
D.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属于实验法,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了解情况,属于基础题。
9.C
【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玉米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玉米以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鸟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玉米→蝗虫→鸟。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鸟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玉米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鸟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
故选C。
【点睛】
明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10.C
【分析】
酵母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详解】
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故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故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细胞的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故C符合题意。
D.液泡中溶解有多种营养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11.C
【分析】
此题可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间的关系、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解答。
【详解】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A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根本来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向动物体内。B正确;猛禽捕食鼠类,从鼠类体内摄取有机物,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废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促进了物质循环,而不是完成物质循环。C错误;猛禽以鼠为食,猛禽数量的减少,会导致鼠类失去天敌而大量增加,可能会引发鼠害,D正确。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和物质的流动以及生物间的关系,要求掌握。
12.D
【分析】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为了更加清楚,要用碘液染色。。
【详解】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为了便于观察细胞核,就要用碘液染色。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在剖面上滴加碘液,目的是检验胚乳中富含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
故选:D
【点睛】
了解碘液在各种实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3.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详解】
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里,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雨后地面积水,土壤中氧气减少,蚯蚓无法呼吸,所以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故选B。
14.D
【分析】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菌只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解答即可。
【详解】
大肠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A错误;
灵芝属于真菌、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病毒,B错误;
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木耳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C错误;
酵母菌、黄曲霉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D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真菌、细菌的结构特点,即可解答本题。
15.A
【分析】
细菌菌落较小,粘滑;真菌菌落较大,呈绒毛状、棉絮状、蜘蛛网状等,放久的馒头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是由霉菌引起的。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真菌菌落较大,呈绒毛状、棉絮状、蜘蛛网状等,闷热潮湿的夏季,吃剩的食物上会长“毛”,这是由霉菌引起的,霉菌属于真菌。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结合题意,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16.A
【分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
金针菇是多细胞真菌。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金针菇是常见的食用真菌,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7.B
【分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不同,主要不同就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根据霉菌、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进行分析回答。
【详解】
酵母菌、霉菌、蘑菇都属于真菌,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故选B 。
18.D
【分析】
细菌的个体微小,属于单细胞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真菌多数是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蘑菇等,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
【详解】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等,乳酸菌、甲烷菌 、枯草杆菌都是细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D。
19.D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详解】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北极熊白色的体毛与北极雪地的颜色一致,有利于保护自己,是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鱼的体型为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是鱼类对水生环境的适应;牦牛的绒很保暖,是与青藏高原寒冷的环境相适应;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 是求偶行为,不是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20. (1)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细菌能分解树叶) 细菌 细菌和树叶 一 单一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依题意可知,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具有分解作用吗?根据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具有分解作用(或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具有分解作用)。
(2)在方案一中,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乙,实验组是甲,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细菌和树叶类型(或细菌和树叶),经过一段时间后,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丁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3)因为只有方案一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控制了变量的唯一,结果更有说服力,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以及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1.(1) 大蒜对大肠杆菌有(无)抑制作用 大蒜提取物浓度(大蒜,大蒜提取物)
(2)无菌水
(3) 抑制大肠杆菌 浓度为100%的大蒜提取液
(4)把大蒜捣碎(合理即可)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
根据题意,实验的变量是大蒜提取液的浓度,因此本实验的假设是:大蒜对大肠杆菌有(无)抑制作用。
(2)
为使实验更加严谨,要设置空白对照,则需要选取等量的无菌水置于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
图1中加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则说明在大蒜提取液周围的细菌较少甚至没有,可以说明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抑菌圈范围越大,则说明抑菌效果越好,据图2可知100%大蒜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最大,抑菌效果最佳。
(4)
大蒜中主要的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大蒜瓣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所以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大蒜食用方法:将大蒜切碎(捣蒜泥或切片)搁置片刻再食用。
22.A
23.BCD
【分析】
(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属于分解者。
22.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双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因此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共生关系,A正确。
23.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A正确;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大多是分解者,B错误;由于地衣对大气污染极其敏感,因而经常被用作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传统火力发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因此在附近不会看到很多地衣,C错误;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构成,一块岩石上包括地衣在内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1北京初一(上)期末生物汇编: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这是一份2021北京初一(上)期末生物汇编: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植物细胞: 这是一份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植物细胞,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生物的特征: 这是一份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上)期中生物汇编:生物的特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