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20气压带和风带
展开1.此模型仅有一处气流方向存在错误,此错误为( )
A.E纬线对应的垂直气流
B.高空水平气流
C.F纬线对应的垂直气流
D.近地面水平气流
2.关于此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之间为东南信风
B.F纬线为赤道
C.E地较F地气温低
D.此环流位于北半球
[2023·江苏扬州检测]下图中①②③曲线表示某季节全球云量、海平面气压和降水量随纬度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①曲线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判断依据组合正确的是( )
A.云量 赤道地区云量少于副热带地区
B.气压 北半球气压总体高于南半球
C.气压 赤道地区气压低于副热带地区
D.降水量 副极地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
4.据图判断( )
A.60°N总云量最大
B.南半球西风强于北半球
C.60°S降水量最多
D.两极地区气压数值相等
下图为“地球某区域主要气压带、盛行风带及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据图可以推测( )
A.该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B.盛行风带位于不同半球
C.该气压带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D.盛行风带风向基本相同
6.若该气压带与M一侧盛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则( )
A.M一侧盛行风带更容易形成降水
B.N一侧盛行风带影响范围更广
C.N一侧盛行风以东北风为主
D.我国受该气压带控制地区范围广
下图为“中低纬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关于气压带①②的名称及其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①为副极地低压带——动力因素
B.②为赤道低压带——动力因素
C.①为副热带高压带——热力因素
D.②为赤道低压带——热力因素
8.受②气压带和甲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半年高温少雨
C.冬半年高温少雨 D.冬半年温和多雨
南极辐合带位于50°S~60°S,其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南纬50°与南纬60°间的假想线。离开南极地区向北流动的南极表层冷水与向南流动的温暖的大洋海水在这里相遇,构成了世界各大洋中最重要的界线之一——南极辐合带。下面两幅图分别为“南极辐合带示意图”(图甲)和“4 000年以来南极辐合带的摆动趋势示意图”(图乙)。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气压带中,与南极辐合带的形成原因类似的是( )
A.副极地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赤道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10.下列因素与南极辐合带的位置无关的是( )
A.太阳直射点 B.大气降水量
C.全球气候变化 D.南极海冰分布
11.南极辐合带的存在可能使( )
A.南极辐合带以南地区变得更寒冷
B.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水温升高
C.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海水盐度升高
D.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
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及原因是( )
A.夏半年 受东北信风影响
B.夏半年 受西南季风影响
C.冬半年 受东南信风影响
D.冬半年 受西南季风影响
13.N地地处沿海但降水稀少,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长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冬半年受东北季风影响
C.受索马里沿岸的上升流影响
D.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
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山麓地区多为密林,东部沿海地区多为荒漠,每年大风会将此处的大量沙尘带入海洋。据此完成14~15题。
14.将巴塔哥尼亚高原东部沙尘带入海洋的盛行风风向为(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5.图中甲地( )
A.终年温和多雨
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D.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高频考点20 气压带和风带
1~2.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高空水平气流即高空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此模型中高空水平气流与等压线有夹角,所以方向错误,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图示为低纬度环流圈,低纬度环流圈地面是由赤道低压带、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组成,图中F处空气下沉,为副热带高压带,E处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压带,E、F之间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信风带。由图中气流方向可知,该信风为东北信风,故可知,图示环流位于北半球,E地位于赤道地区,F地位于北纬30°,故E地气温高于F地,综上分析,D正确。
3~4.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①曲线总体上在南、北纬30°附近数值高,赤道地区低,南、北纬60°附近低,极地地区高,结合地球上气压带分布规律可确定①曲线表示全球的海平面气压分布,A、D错,C对;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受太阳直射点移动影响,存在季节差异,B错。第4题,②曲线在赤道附近数值最大,至南北纬30°附近数值迅速降低,从约南北纬40°开始随纬度升高数值呈减小趋势,符合降水量随纬度的分布特点。结合上题分析,①曲线表示气压,则③曲线表示云量。图中显示60°S附近总云量最大,赤道附近降水量最多,A、C错;根据图中海平面气压分布可知,30°S~60°S的气压差值明显大于30°N~60°N的气压差值,说明30°S~60°S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30°N~60°N,因此南半球的西风强于北半球,B对;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可知,北极地区气压值与南极地区不相等,D错。
5~6.答案:5.C 6.A
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弯曲,故气压带为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该气压带为高压带,可能为副热带高压带或极地高压带,盛行风带应位于同一半球;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则两侧分别为西风带和信风带,盛行风带风向不同。第6题,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侧,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说明图中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M为盛行西风带,N为信风带。西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信风不易形成降水;西风带和信风带影响范围均较广,不能说N一侧盛行风带影响范围更广;由于不确定南北半球,故图中的N一侧盛行风可能为东北风,也可能为东南风;我国东部为季风区,受图示气压带控制的地区范围较小。
7~8.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空气的垂直运动,结合中低纬大气环流可判断出,气压带①为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因素是动力因素;气压带②为赤道低压带,形成因素是热力因素。故选D。第8题,据上题分析可知,②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图中甲风带为信风带,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即冬半年高温少雨。故选C。
9~11.答案:9.A 10.B 11.D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离开南极地区向北流动的南极表层冷水与向南流动的温暖的大洋海水在这里相遇”判断:冷暖水的交汇与副极地低压带冷暖气团的交汇相似。故选A。第10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使全球的热量分配不均匀,同时影响着南极地区向北流动的南极表层冷水与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大洋海水的水温,因此会影响南极辐合带的位置;海水和大气之间存在着能量交换,南极辐合带的位置会影响对应地区的大气降水量,但大气降水量的变化对南极辐合带的位置没有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气候带向两极方向扩张,南极辐合带将向南移动,全球气候变冷会使气候带向赤道方向靠拢,南极辐合带将向北移动;南极海冰的分布位置将会影响到向北流动的南极表层冷水势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南极辐合带的位置,故选B。第11题,辐合带两侧的水温差异较大,北方来的温暖海水会使南部海区气温相对升高,A错。南方来的冷海水会降低辐合带以北地区海水的温度,B错。来自南极地区的冷海水含盐量少,会降低辐合带以北地区海水的盐度,C错。南极辐合带冷暖两种性质的海水相遇,会扰动底层海水,使海水深处的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繁盛,磷虾、鱼类丰富,生物资源丰富,D对。
12~13.答案:12.B 13.A
解析:第12题,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M地位于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半年,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到达图中M地,受地形抬升形成较丰富的降水,而冬半年当地盛行由陆地(阿拉伯半岛或亚欧大陆)吹来的东北季风,降水稀少,因此A、C、D项错误,B项正确。第13题,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N地位于非洲索马里半岛。图中显示,N地纬度在10°N附近,纬度较低,不可能长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因此A符合题意;根据上题分析,冬半年N地受来自陆地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夏半年N地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使得沿岸形成上升流,降温减湿,导致沿岸降水更加稀少,故B、C、D均可能是N地降水稀少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14~15.答案:14.B 15.D
解析:第14题,巴塔哥尼亚高原大约在40°S~50°S之间,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风带上,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故选B。第15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30°S~40°S之间的南美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A错误;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B错误;受降水影响,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冬季,C错误;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正确。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71国际合作: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71国际合作,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39植被与土壤: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39植被与土壤,共5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34河流地貌: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34河流地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河,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影响壶穴中央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下列关于沙洲的推测,最合理的是,图中各阶地黄土层形成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