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语文试卷
展开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语文第三次适应性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耸起
②发jì
(2)阅读上面文字,给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
B.但
C.由于
D.所以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 、 两种修辞手法。
(4)文段中“油光可鉴”中“鉴”的意思是 ,“实在标致极了”中“标致”的意思是
2.在下面的人物图片中,不是鲁迅先生的老师的一项是( )
A.镜寿吾先生 B.章太炎先生 C.藤野先生 D.闻一多先生
二、现代文阅读
3.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核桃爹爹
①桃树湾村东头的老七最大的爱好是植树。他种过很多树,但最珍惜的就数屋后那五棵核桃树了。这五棵核桃树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斧头帮”手里抢回来的。要不,早就被劈成小块当柴火了,事情还得从大旱的时候说起。
②有一年,桃树湾遇到多少年都难得一见的大旱,庄稼地差点绝收,村里的泉水干了,吃水也成了难题。村里人说:“泉水干了得怪泉水上游的那些核桃树,这核桃树叶厚根壮,把咱们泉水全吸干了!”村里人不约而同地扛着斧头,说要去把那害人的核桃树都砍了。爱树的老七眼瞅着碗口一样粗的核桃树一棵棵倒下了,心比刀割还疼。砍到老七的屋后时,老七终于忍不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命地拦在“斧头帮”的面前,哭着大喊:“你们谁要砍树,就先把我砍了!”“斧头帮”看到老七一副拼命的架势,不得不停了下来,看着剩下的这五棵核桃树,不情愿地离开了。就这样,老七用命换下了五棵核桃树。
③核桃树救下了,老七对这几棵树宠爱有加,施肥、杀虫、防霜冻,一点都不敢马虎。核桃树枝繁叶茂,挂果格外繁密。每年核桃成熟了,老七就上树摇核桃。老七把脱了皮的核桃晒干,装在袋子里,背到市场上卖。虽然卖核桃有了些收入,可是,老七却欠下村里孩子们的“嘴馋账”,不少人打起摘核桃的主意。
④这天,村里的几个调皮的孩子聚在一起,突然说起老七的核桃。“七爷的核桃结得那么好,摘来吃些该多好!”一个孩子说。另一个胆大的说:“咱们想法骗走七爷,去偷核桃不就成了!”
⑤几个小子来到老七家门口,最小的阿旺跑进老七家里,着急地喊着:“七爷,我家花牛要生了,我爹叫我请您去看看呢!”老七一听,穿上外套就跟着阿旺往他家的方向跑。这时候,另外几个孩子像猴子一样蹿上树,抓住树枝用力摇,成熟的核桃落了一地,几个孩子脱下衣服包起核桃就逃跑了,只剩下一地狼藉和核桃树被折断的枝干。
⑥第二天一早,阿旺正在家砸核桃吃,就见老七气冲冲地闯进来,“阿旺爹,你家小子不简单啊!学会骗人啦!”阿旺爹听了事情的经过,赶忙跟老七赔礼道歉,老七不依不饶地说:“一会儿你们父子俩到我家来,把我剩下的核桃都给我收下来,就当赔礼了!”说罢就出门了。
⑦阿旺爹一边责怪阿旺,一边和阿旺把老七家的核桃全收了下来,一颗颗全装在麻袋里扎好。正准备回家的时候,老七却叫住了他俩,老七说:“早上生气是吓唬人呢,我知道你们家里困难,供孩子上学不容易,这些核桃你们拿去卖了,就当我的一点心意,还能补贴补贴你们的生活。本来我是准备自己去卖核桃把钱给阿旺的,这下你们帮我大忙了。”阿旺和爹呆呆地站在原地,不敢相信老七说的话。
⑧原来,老七这几年卖核桃的钱一直攒着供村里贫困的孩子上学,一分都没往自己口袋里装过。通过阿旺这件事,老七卖核桃供孩子上学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从那时起,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们都亲切地把老七叫做“核桃爹爹”。
(1)文章以“核桃爹爹”为题,有什么作用?
(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老七终于忍不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命地拦在“斧头帮”的面前。
②本来我是准备自己去卖核桃把钱给阿旺的。
(3)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老七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对比阅读
4.阅读两组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放鹤亭》有删减)
[注]①傃(sù):朝、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或短语。
①略无阙处
②素湍绿潭
③属引凄异
④明年春
⑤故名之曰“放鹤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3)【甲】、【乙】两文中所写景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析。
(4)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按水势涨落的顺序,描绘了三峡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情。
B.【乙】文中彭城山的特点是山势连绵、山岗从四面合拢,放鹤亭就建在该山的山顶上。
C.【甲】、【乙】两文语言风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D.联系作者,通过揣摩,我们可知【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
四、句子默写
5.经典诗文默写填空。
一次行走,一道风景;一段旅程,一种人生。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在《登幽州台歌》中写下“念天地之悠悠,① ”,慨叹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王安石登高远望,在《登飞来峰》中写下“不畏浮云遮望眼,② ”,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杜牧夜泊秦淮河,触景生情,在《泊秦淮》中写下了“③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表面斥责歌女,实际讽刺了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陆游去职回乡,在《游山西村》中以“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杨万里早行崇山峻岭中,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写下“⑤ ,一山放过一山拦”,告诉我们最好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履险如夷。
五、诗歌鉴赏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①道士不遇②
李白
犬吠③水声中,桃花带露浓④。
树深⑤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⑥,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⑦两三松。
【注】①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在今四川省境内,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②不遇:有遇到。③吠:狗叫声。④带露浓:挂满了露珠。⑤树深:树丛深处。⑥青霭:青色的云气。⑦倚:靠。
(1)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扣住题目中的“ ”字,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交代“不遇”,重在抒发 之情,情致婉转。
(2)请赏析颈联中“分”和“挂”字的妙处。
六、名著阅读
7.阅读这两篇小说,完成下面表格。
书名
小说特点
具体情节或细节(两处)
《海底两万里》
①
大如椰子的珍珠;鲸鱼触须制作的笔
惊人的预见性
潜水服;②
科学元素让小说真实可信
用热水融冰自救;利用氧气消耗量计算“诺第留斯号”可容纳人数
核心人物具有英雄主义情怀
救采珠人;③
《西游记》
神奇的想象
如第六回写大圣与 ④ 。大圣变小鸟,他变老鹰;大圣变做游鱼,他又变做鱼鹰;大圣做水蛇,他变做灰鹤;……。
有现实社会的投影
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如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⑤
⑥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斗,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与一切困难斗,绝不退却低头……
8.十六世纪的吴承恩和近300年后的儒勒•凡尔纳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人类对海底未知世界的向往。请你结合《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两部作品中关于“海底世界”想象的差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作文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材料二: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亲仁善邻、社会和谐。
材料三: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立意自选;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语文第三次适应性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耸起
sǒng
②发jì
髻
(2)阅读上面文字,给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A.虽然
B.但
C.由于
D.所以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 比喻 、 夸张 两种修辞手法。
(4)文段中“油光可鉴”中“鉴”的意思是 能当镜子照 ,“实在标致极了”中“标致”的意思是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耸”读作“sǒng”;“jì”写作“髻”。
(2)本题考查关联词使用。括号前一句写的是“樱花”,后面一句写的是“清国留学生”。语意转折,所以用表转折的关联词,据此可知C正确。
故选:C。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判断。根据有关修辞知识分析作答。“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把学生的头发的造型比作“富士山”,这是比喻,同时还故意夸大,是夸张的修辞。
(4)本题考查词语释义。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鉴:能当镜子照。标致: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这里指漂亮,是反语,用来讽刺。
【解答】答案:
(1)①sǒng ②髻
(2)B
(3)比喻 夸张
(4)能当镜子照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在下面的人物图片中,不是鲁迅先生的老师的一项是( )
A.镜寿吾先生 B.章太炎先生 C.藤野先生 D.闻一多先生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了解名著内容,仔细分析各选项与名著内容不一致之处,然后作出正确判断。
【解答】鲁迅写在文章里的老师: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出自《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
故选:D。
【点评】对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熟读。对于文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故事脉络,帮助理解记忆。
二、现代文阅读
3.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核桃爹爹
①桃树湾村东头的老七最大的爱好是植树。他种过很多树,但最珍惜的就数屋后那五棵核桃树了。这五棵核桃树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斧头帮”手里抢回来的。要不,早就被劈成小块当柴火了,事情还得从大旱的时候说起。
②有一年,桃树湾遇到多少年都难得一见的大旱,庄稼地差点绝收,村里的泉水干了,吃水也成了难题。村里人说:“泉水干了得怪泉水上游的那些核桃树,这核桃树叶厚根壮,把咱们泉水全吸干了!”村里人不约而同地扛着斧头,说要去把那害人的核桃树都砍了。爱树的老七眼瞅着碗口一样粗的核桃树一棵棵倒下了,心比刀割还疼。砍到老七的屋后时,老七终于忍不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命地拦在“斧头帮”的面前,哭着大喊:“你们谁要砍树,就先把我砍了!”“斧头帮”看到老七一副拼命的架势,不得不停了下来,看着剩下的这五棵核桃树,不情愿地离开了。就这样,老七用命换下了五棵核桃树。
③核桃树救下了,老七对这几棵树宠爱有加,施肥、杀虫、防霜冻,一点都不敢马虎。核桃树枝繁叶茂,挂果格外繁密。每年核桃成熟了,老七就上树摇核桃。老七把脱了皮的核桃晒干,装在袋子里,背到市场上卖。虽然卖核桃有了些收入,可是,老七却欠下村里孩子们的“嘴馋账”,不少人打起摘核桃的主意。
④这天,村里的几个调皮的孩子聚在一起,突然说起老七的核桃。“七爷的核桃结得那么好,摘来吃些该多好!”一个孩子说。另一个胆大的说:“咱们想法骗走七爷,去偷核桃不就成了!”
⑤几个小子来到老七家门口,最小的阿旺跑进老七家里,着急地喊着:“七爷,我家花牛要生了,我爹叫我请您去看看呢!”老七一听,穿上外套就跟着阿旺往他家的方向跑。这时候,另外几个孩子像猴子一样蹿上树,抓住树枝用力摇,成熟的核桃落了一地,几个孩子脱下衣服包起核桃就逃跑了,只剩下一地狼藉和核桃树被折断的枝干。
⑥第二天一早,阿旺正在家砸核桃吃,就见老七气冲冲地闯进来,“阿旺爹,你家小子不简单啊!学会骗人啦!”阿旺爹听了事情的经过,赶忙跟老七赔礼道歉,老七不依不饶地说:“一会儿你们父子俩到我家来,把我剩下的核桃都给我收下来,就当赔礼了!”说罢就出门了。
⑦阿旺爹一边责怪阿旺,一边和阿旺把老七家的核桃全收了下来,一颗颗全装在麻袋里扎好。正准备回家的时候,老七却叫住了他俩,老七说:“早上生气是吓唬人呢,我知道你们家里困难,供孩子上学不容易,这些核桃你们拿去卖了,就当我的一点心意,还能补贴补贴你们的生活。本来我是准备自己去卖核桃把钱给阿旺的,这下你们帮我大忙了。”阿旺和爹呆呆地站在原地,不敢相信老七说的话。
⑧原来,老七这几年卖核桃的钱一直攒着供村里贫困的孩子上学,一分都没往自己口袋里装过。通过阿旺这件事,老七卖核桃供孩子上学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从那时起,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们都亲切地把老七叫做“核桃爹爹”。
(1)文章以“核桃爹爹”为题,有什么作用?
(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老七终于忍不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命地拦在“斧头帮”的面前。
②本来我是准备自己去卖核桃把钱给阿旺的。
(3)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老七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分析】本文主要写老七对几棵树宠爱有加,当看到村民们将一棵棵核桃树砍倒,豁命拦在“斧头帮”前面保护五棵核桃树,后来从阿旺偷核桃一事知道老七这几年卖核桃的钱一直攒着供村里贫困的孩子上学,表现了老七的善良无私、做好事不留名的形象。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核桃爹爹”,“爹爹”前以“核桃”修饰,暗示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巧设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称呼“爹爹”,表达大学生对老七的感激之情以及作者的敬佩之情。
(2)本题考查品析关键词语的能力。
①“终于”是最终的意思,写出了老七看到村民们将一棵棵核桃树砍倒,内心无比愤怒,突出了他对核桃树的珍爱。
②“本来”是原来、原先的意思。这个词语说明老七养核桃树的初衷——资助贫困的孩子上学,突出了他善良无私的品质。
(3)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画线句中“原来”一词表明这句话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老七这几年卖核桃的钱一直攒着供村里贫困的孩子上学”交代了老七种核桃的目的,突出了他乐于助人、无私善良的品质。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由第三段“核桃树救下了,老七对这几棵树宠爱有加,施肥、杀虫、防霜冻,一点都不敢马虎”,可知老七的勤劳;由“老七终于忍不住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命地拦在'斧头帮’的面前”,可知老七是一个爱护树木的人;由第八段“老七这几年卖核桃的钱一直攒着供村里贫困的孩子上学”,可知老七是一个乐于助人、有爱心的人。
答案:
(1)一方面表达大学生对老七的感激之情以及作者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巧设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写出老七看到核桃树被砍伐时内心的愤怒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表现他对屋后五棵核桃树的珍爱之情。
②点明老七对卖核桃所得之钱的打算,表现出他的善良无私。
(3)补充交代老七这几年卖核桃钱的用途,丰满老七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形象。
(4)①勤劳:对这几棵树宠爱有加,施肥、杀虫、防霜冻,一点都不敢马虎;②爱护树木:豁命拦在“斧头帮”前面保护五棵核桃树;③乐于助人、有爱心:几年来卖核桃所得的钱,用于供村里贫困孩子上学,自己分文未用。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三、对比阅读
4.阅读两组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放鹤亭》有删减)
[注]①傃(sù):朝、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或短语。
①略无阙处 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②素湍绿潭 急流的水(急流)
③属引凄异 延长
④明年春 第二年
⑤故名之曰“放鹤亭” 命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3)【甲】、【乙】两文中所写景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析。
(4)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甲】文按水势涨落的顺序,描绘了三峡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情。
B.【乙】文中彭城山的特点是山势连绵、山岗从四面合拢,放鹤亭就建在该山的山顶上。
C.【甲】、【乙】两文语言风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D.联系作者,通过揣摩,我们可知【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
【分析】【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
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略无阙处: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②句意: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湍:急流的水(急流)。
③句意: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引:延长。
④句意:第二年春天。明年:第二年。
⑤句意: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名:命名。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句意: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②重点词:或,有时。于,在。句意:(它们)有时站在水边的田地里,有时飞到云层上。
(3)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从【甲】文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知,文中的山的特点是连绵起伏。从【乙】文中“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可知,文中山的特点是连绵起伏。所以,两文均表现出了山的的特点。从【甲】文中“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可知,文中写树“荣”草“茂”,表现了草木茂盛的特点。从【乙】文中“春夏之交,草木际天”可知,文中写出了“草木际天”。所以,两文均表现出草木茂盛的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ACD.正确;
B.有误,放鹤亭建在对着西面的缺口处。
故选:B。
答案:
(1)①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②急流的水(急流);③延长④第二年;⑤命名。
(2)①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②(它们)有时站在水边的田地里,有时飞到云层上。
(3)示例一:【甲】文中的山的特点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文中的山的特点是“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均表现出了山的连绵起伏的特点。
示例二:【甲】文中写树“荣”草“茂”,而【乙】文中写“草木际天”,均表现出草木茂盛的特点。
(4)B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四、句子默写
5.经典诗文默写填空。
一次行走,一道风景;一段旅程,一种人生。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在《登幽州台歌》中写下“念天地之悠悠,① 独怆然而涕下 ”,慨叹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王安石登高远望,在《登飞来峰》中写下“不畏浮云遮望眼,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 ”,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杜牧夜泊秦淮河,触景生情,在《泊秦淮》中写下了“③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表面斥责歌女,实际讽刺了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陆游去职回乡,在《游山西村》中以“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杨万里早行崇山峻岭中,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写下“⑤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告诉我们最好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履险如夷。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涕”的书写)
②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⑤政入万山围子里(注意“围”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五、诗歌鉴赏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①道士不遇②
李白
犬吠③水声中,桃花带露浓④。
树深⑤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⑥,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⑦两三松。
【注】①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在今四川省境内,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②不遇:有遇到。③吠:狗叫声。④带露浓:挂满了露珠。⑤树深:树丛深处。⑥青霭:青色的云气。⑦倚:靠。
(1)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扣住题目中的“ 访 ”字,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交代“不遇”,重在抒发 对道士的渴慕 之情,情致婉转。
(2)请赏析颈联中“分”和“挂”字的妙处。
【分析】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前六句重在写景,描绘道路上的风景,景色优美,奇特如仙境,紧扣“访”字展开描述,勾勒出“道士”的生活环境,暗含对道士的渴慕之情;后两句重在抒情,写“不遇”道士之情,从“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可知,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诗人只好倚靠着几棵古松,排遣愁思,可见没有寻到一心要拜访的道士,心中很是失落,可见重在抒发对道士的渴慕之情,情致婉转。
(2)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之炼字的能力。句意为: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清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细腻:“野竹分青霭”,用了一个“分”字,用来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野竹与云气相接,这本是静景,但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围绕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的情景;“飞泉挂碧峰”,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一线泉水,凌空飞泻,这本来是动景,然而诗人用一个“挂”字,生动地写出此时的泉水似乎是挂在山峰之上,静止在那里,这就由动化静了,它使人看到陡峭的山峰上,山泉垂直落下,二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景。
答案:
(1)访 对道士的渴慕
(2)野竹与云气相接,这本是静景,但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围绕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的情景。一线泉水,凌空飞泻,这本来是动景,然而诗人用一个“挂”字,就由动化静了,它使人看到陡峭的山峰上,山泉垂直落下,二者相映成趣的图景。
参考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派遣万端愁思。
【点评】古典诗词曲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六、名著阅读
7.阅读这两篇小说,完成下面表格。
书名
小说特点
具体情节或细节(两处)
《海底两万里》
① 奇特想象力
大如椰子的珍珠;鲸鱼触须制作的笔
惊人的预见性
潜水服;② 电灯
科学元素让小说真实可信
用热水融冰自救;利用氧气消耗量计算“诺第留斯号”可容纳人数
核心人物具有英雄主义情怀
救采珠人;③ 和鲨鱼进行肉搏
《西游记》
神奇的想象
如第六回写大圣与 ④ 二郎神斗法 。大圣变小鸟,他变老鹰;大圣变做游鱼,他又变做鱼鹰;大圣做水蛇,他变做灰鹤;……。
有现实社会的投影
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如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⑤ 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
⑥ 不屈的反抗精神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斗,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与一切困难斗,绝不退却低头……
【分析】《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诺第留斯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①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充满奇特想象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如贝壳类的足丝织成的衣服,海洋植物提取出来的香水,柔和的大藻叶铺成的床,鲸须做成的笔,就连抽的雪茄烟也是由含有丰富的尼古丁的海带制成的;②小说还体现了惊人的预见性,很多幻想在现代科技中得到实现,如潜水服,电灯等,他提出了开发深海的可能性,鼓励人们去探索深邃的海底世界;③尼摩船长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他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在小说中有一段,船长看到一个可怜的采集珍珠的人潜入近海却遇到了鲨鱼的攻击。船长勇敢地冲上去跟鲨鱼搏斗并解救了这个采珠人,之后又送给采珠人价值不菲的珍珠。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创作的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④《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第六回写大圣与 二郎神斗法。⑤小说所描绘的以玉帝为代表的天宫,包括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不但在行政设置上与人间仿似,而且在行为处事上也了无二致,其昏庸腐朽如出一辙。如灭法国的国王仅仅因为有和尚诽谤过他,就下令要屠杀一万个和尚;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乌鸡国国王轻易妖道最终丢了性命,让妖怪当上了国王等。⑥作品还歌颂了敢于向封建权威挑战的叛逆精神和英雄行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孙悟空,他是一个敢闹天庭敢闯地府的无畏之人;又是一个有智有勇、扫荡群魔的正义之剑。无畏与智勇使这个人物大放异彩,这也是这部书的价值和精华所在。
答案:
①奇特想象力
②电灯
③和鲨鱼进行肉搏
④二郎神斗法
⑤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
⑥不屈的反抗精神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十六世纪的吴承恩和近300年后的儒勒•凡尔纳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人类对海底未知世界的向往。请你结合《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两部作品中关于“海底世界”想象的差异,谈谈自己的看法。
【分析】《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诺第留斯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二者都有关于海洋的瑰丽想象。《海底两万里》是在当时人们对海洋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带有科学幻想色彩的海底世界,其中有人们现有的科学知识基础,如用热水融冰自救,潜艇的建造原理等,又有对科学的幻想,如潜水服,海洋发电。《西游记》则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虚构了一个由龙王掌管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海底世界,虚构的程度更大。
答案:
《西游记》在民间传说基础上虚构了一个由龙王掌管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则在当时人们对海洋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带有科学幻想色彩的海底世界。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七、作文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材料二: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亲仁善邻、社会和谐。
材料三: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立意自选;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由材料一“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可提炼出关键词“宽容”“和气”;由材料二“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亲仁善邻、社会和谐”可提炼出关键词“和睦”“和谐”;由材料三“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可提炼出关键词“和气”“善良”“真诚”。讲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思是只要宽容、和气、真诚相处,万事就会顺利,社会就会和谐。心地善良,心怀宽容,人与人关系就会和谐。据此可拟题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会宽容”“和为贵”“宽容是一种美德”“对他人宽容就是优待自己”“谱写宽容的乐章”“宽容的力量”等。总之要给人以健康的引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题可以写记叙文,记叙生活中与宽容有关的事例。例如可以写“我”搞恶作剧让朋友出丑,她没怪我,以一颗宽容之心让“我”懂得了是与非。记叙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生动感人;也可以写议论文,以宽容为主题进行论证。可选用以下名言作为道理论据: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纪伯伦;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等。可以选用以下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六尺巷的故事:明代的张居正在京城做大官,有一次收到家里一封信,原来自己家和邻居为一堵墙发生争执。他当即回信:来信只为一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收到他的回信,就让出了三尺,邻居也让出了三尺,就成了六尺巷。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之后最终引起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当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当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解答】
人应该学会宽容
春秋时期的惠子是狭隘的,他害怕好友庄子抢夺他的相位,就派人逮捕庄子,闹下千古笑话;三国时期的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许诸葛亮胜过他,于是暗下毒手,最终却只能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明朝时期的严蕃是陕隘的,他害怕夏言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百般暗算,最终被夏言的好友徐阶打败,遗臭万年。
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我们的生活将在冷漠、戒备、猜疑、敌意中度过,身边也就无美可言了。国以和为贵,家以和为美,人以和为善。怎么做到和?就需要我们学会宽容。
众所周知,NBA里最不朽的传奇由乔丹和皮蓬缔造,但最初,他们的关系并不融洽。心高气傲的皮蓬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超越乔丹,他经常对乔丹不屑一顾,有时还会夸赞自己排挤乔丹。但乔丹并没有介意,他知道这是年轻人的通病。于是他没有把皮蓬的话放在心上,反而时常鼓励帮助他。最终皮蓬被乔丹博大的胸襟、宽容的情怀所感动,他们携手为公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多么伟大的宽容之心!
公车上,他踩着她的脚了,她的一声“没关系”,是宽容;菜场里,他少找她钱了,他把零钱补回时她的一声“没关系”,是宽容;课堂上,学生犯错误了,老师的一声“没关系,下次改正”,是宽容。多么温馨的宽容之心!
曾国藩曾经说过“善莫大于恕”。古人曾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见,宽容是一种多么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多么博大的“宰相胸襟”,一种多么气派的大将风度!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对于任何事都采取宽容的态度。那些违反原则,败坏社会道德风气的事我们仍应坚决抵制,绝不姑息放纵。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我们应该以恕己之心恕人,以律人之心律已,这就是宽容。
以宽容的精神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美好,少一份丑恶;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理解,少一份隔膜;以宽容的意识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以宽容的性格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互助,少一份自私;以宽容的习惯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挑剔。用宽容去观察世界,就会发发现我们的家园是如此的美好。
【点评】开篇首先列举历史人物故事,接着联系生活,提出中心论点“人要学会宽容”。主体部分列举NBA明星乔丹的故事,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论述了中心论点,事例详略得当,充分有力。又引用了曾国藩和其他古人的名言进行道理论证。接着又补充了“我们也不能够对于任何事都采取宽容的态度”,使论证更加严密。最后引用名言,采用排比句式,语气强烈,深化论点,总结全文。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五校中考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五校中考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句子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2023届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2023届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句子默写,名著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联盟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联盟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句子默写,名著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