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模生物试卷+
展开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模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 襄阳市通过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绿化面积更大,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美、这体现了生物( )
A. 能适应环境 B. 能影响环境 C. 能生长 D. 能呼吸
2. 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活动与观察现象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反光镜
B.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C.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通常观察不到细胞膜
D.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物像在视野左方,应向右方移动玻片
3. 小陈同学周末到农业合作社做劳动志愿者时做了部分记录。下列哪一项操作与抑制蒸腾作用有关( )
A. 早春时节,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播种后覆盖地膜
B. 选择阴天或者傍晚移栽幼苗,必要时剪掉部分枝叶
C. 适当给农作物松土,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
D. 按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
4. 豌豆开花前,用纸袋套住一朵花,最终它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豌豆花( )
A. 不需传粉 B. 光照不足 C. 不需受精 D. 自花传粉
5. 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 乙实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丙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D. 丁实验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6.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阴囊 B. 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C. 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会出现第二性征 D. 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作用下表现出来的
7. 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8. 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发了很多同学对排球的兴趣,在反复练习中,垫球技术越来越高(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B. 垫球动作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
C. 这是神经和运动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
D. 大脑指挥精准垫球是简单反射
9.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蝗虫有外骨骼,可生活在较干旱环境
B. 青蛙体温恒定,适于两栖生活
C. 鲫鱼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D. 家鸽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
10. 我国科学家从一种“美洲拟蝴蝶鱼”中获得抗冻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该过程主要应用了(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杂交技术 D. 发酵技术
11. 仔细观察如图微生物的形态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乙图生物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C. 丙图生物没有细胞壁 D. 丁图生物可以分泌抗生素
12. 如图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肾脏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球
B
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C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种子植物
蕨类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 A B. B C. C D. D
13. “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大熊猫灭绝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B. 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
C. 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1条+X或21条+Y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4. 神舟飞船的太空之旅常会搭载多种种子,科研人员将“历练归来”的种子种植,选育出优良的品种用于生产。下列对带回种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性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B. 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C. 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 D. 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15. 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健康生活知识和技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只需简要说明地址及受伤情况
B. 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C. 外伤出血,呈暗红色并缓慢流出,需在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D. 药盒上的OTC表示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5.0分)
16.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在做好国内工作同时,推动达成并落实《巴黎协定》,作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承诺。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A、B、C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C1、C2、C3是C中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植树造林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的A可以通过[②]______,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 ______平衡。
(2)A还能将吸收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 ______作用进入大气中,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若该生态系统遭到污染,体内积累的污染物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______。
(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______。
17. 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为 ______ 细胞(填“动物”或“植物”),你判断的依据是它具有 ______ (任填一个结构名称)。
(2)夏天来了,吃西瓜解暑成为人们的最爱,西瓜甘甜的汁液来自于图中的[ ______ ](填数字),西瓜果肉主要属于营养组织,这是细胞通过 ______ 和分化形成的。
(3)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由图中的[2] ______ 决定的。
18. 图中,甲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乙表示桃树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轴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甲中,数字 ______所示结构是桃花的主要部分,桃的果实是由数字 ______所示结构发育而成。
(2)乙中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
(3)乙中B点表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此时植物消耗氧气量 ______产生氧气量(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4)乙中C点时植物还能进行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 ______散失。
(5)如果要提高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请根据图乙所示的关系提一条建议:______。
19.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把各器官、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物质A为食物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则A是 ______ ,该物质运输到肱二头肌的过程中,最先经过图示心脏的[ ______ ] ______ ([]内填图中数字,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2)肺的换气过程中,物质B进入循环系统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哪个结构中被利用? ______ 。
(3)血液流经肾脏时,②与①中的血液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______ 、 ______ (至少答出两种)。
(4)肺泡壁、小肠绒毛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部进行肺换气、小肠吸收营养物质,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 ______ 。
20.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如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分别用D、d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家族遗传谱系。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生命的孕育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是在母体的 ______中形成的。
(2)根据遗传图谱分析,1、2号个体表现正常,后代出现患病个体,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______,1、2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______。
(3)3号个体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 ______。
(4)7号个体肌细胞中的X、Y染色体分别由图中的 ______个体直接遗传给他。
21. 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防治传染病是人类同疾病斗争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毒品损坏人的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据此回答问题:
(1)艾滋病和新冠肺炎两种传染病都引起了全世界高度重视,这两种疾病都具有 ______和流行性的特点。
(2)艾滋病病毒和新冠病毒都属于 ______(选填“传染源”或者“病原体”)。
(3)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者进行隔离、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都属于 ______。
(4)握手拥抱、同桌用餐、蚊子叮咬 ______(选填“会”或者“不会”)传播艾滋病。
(5)很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静脉吸毒者,因共用注射器吸毒而感染,这种传播途径属于血源传播。此外,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有 ______和性接触传播。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22. 鱼鳃盖运动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鱼的呼吸频率,我市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鱼的呼吸频率与水温的关系开展了实验探究,获得了以下实验数据,请你结合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鱼鳃盖运动次数数据记录表
水温
鱼鳃盖运动次数(次
/分钟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平均值
1号
2号
3号
1号
2号
3号
1号
2号
3号
15℃
33
32
31
34
31
32
34
30
33
32
20℃
76
63
45
53
65
62
69
47
61
60
25℃
132
112
109
122
110
107
127
109
111
115
提出问题:水温对鱼的呼吸频束有影响吗?
(1)作出假设: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
(2)在实验过程中三个实验组选用的小鱼品种、大小、生长状况均相同,目的是为了控制实验的 ______ ,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
(3)有同学认为本实验设置三个组且每个组三条鱼,导致实验过于复杂,可以减少组数和鱼的数量,你认为他的说法合理吗?并说明理由: ______ 。
(4)分析实验数据并写出实验结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襄阳市通过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绿化面积更大,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美,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故选:B。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此题考查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2.【答案】C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错误.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生理盐水,B错误。
C.细胞膜薄而透明且紧贴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C正确。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左方,要把物像调至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C。
(1)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据此解答.
(2)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
该题考查多个实验的细节知识点,知识面广,需要在平时多练习多积累.
3.【答案】B
【解析】解:A、早春时节,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播种后覆盖地膜,是为了保温保湿促进出苗。A错误。
B、选择阴天或者傍晚移栽幼苗,必要时剪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B正确。
C、适当给农作物松土,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目的是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C错误。
D、按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是为了进行无土栽培。D错误。
故选:B。
该题考查的是植物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4.【答案】D
【解析】解:A.所有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都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故A、C不符合题意;
B.豌豆在生长过程中关照、营养不足可能导致植株发育不良甚至死亡,该选项与题干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D.豌豆开花前,用纸袋套住花蕊,不让它接受外来的花粉也能产生种子,说明它进行自花传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豌豆的花是两性花,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本题主要考查花的传粉和受精过程。
5.【答案】A
【解析】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
B、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错误。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正确。
故选:A。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6.【答案】A
【解析】解: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它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A错误。
B、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获取所需要的氧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B正确。
C、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第二性征,属于激素调节,C正确。
D、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D正确。
故选:A。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
7.【答案】C
【解析】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故选:C。
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
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也是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而在视网膜上只是形成了物像,A正确。
B、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B错误。
C、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等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C错误。
D、精准垫球运动是在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复杂反射,D错误。
故选:A。
(1)人体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反射的类型等知识。
9.【答案】B
【解析】解:A、蝗虫体表包着坚韧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生活,A正确。
B、青蛙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营水陆两栖生活,B错误。
C、鲫鱼体表有鳞片,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适于在水中生活,C正确。
D、家鸽属于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空中飞行,D正确。
故选:B。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各种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与其环境是相适应的,此类知识需细心记忆。
10.【答案】B
【解析】解: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科学家把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细胞,番茄获得了抗冻的性状。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转基因番茄。
故选:B。
1、克隆技术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罗斯林研究所克隆羊采用的时间约为6天)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2、杂交技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作杂交技术。
3、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种技术就叫转基因技术。
4、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
重点是掌握转基因技术的涵义。
11.【答案】C
【解析】解:A、图甲是细菌,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A正确。
B、乙图是病毒,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B正确。
C、丙图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呈椭圆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C错误。
D、丁图是青霉,青霉素是从丁图中的青霉菌中提炼出的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D正确。
故选:C。
题图中:甲是细菌,乙是病毒,丙是酵母菌,丁是青霉菌。
明确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可正确解答。
12.【答案】B
【解析】解: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错误。
B、细胞中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细胞中被碱性物质染成的深色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正确。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错误。
D、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错误。
故选:B。
题干图示中:1包含2,2包含3,3包含4,1到4是从大到小的包含关系。
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图包含的意思。
13.【答案】D
【解析】解: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A错误。
B、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或40条+XX。B错误。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X或20条+Y;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正确。
故选:D。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大熊猫的性染色体的组成。
14.【答案】C
【解析】解:A、从太空带回种子的性状不一定会发生变化,错误。
B、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故种子不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也可能产生不利变异。错误。
C、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故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正确。
D、由于太空育种是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故发生的变化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错误。
故选:C。
(1)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太空育种的原理。
15.【答案】B
【解析】解:A、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说明患者姓名、年龄、地址及症状等情况。A错误。
B、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B正确。
C、外伤出血,呈暗红色并缓慢流出,是静脉出血,需在伤口的远心端止血。C错误。
D、药盒上的OTC表示非处方药,属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药物,可以自行购买,按照说明书服用。D错误。
故选:B。
1、遇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
2、血管出血时的症状:①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②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③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
掌握急救的措施及安全用药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光合作用 碳-氧 蒸腾 A→C1→C2→C3 C3 植树造林、绿色出行、节约用电等
【解析】解:(1)图中A是生产者,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绿色植物通过②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生物A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提高大气湿度,促进水循环。
(3)图中有有2条食物链:A→C1→C2→C3,A→C1→C3,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A→C1→C2→C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因此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C3。
(4)“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植树造林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绿色出行,节约用电等。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碳-氧。
(2)蒸腾。
(3)A→C1→C2→C3;C3。
(4)植树造林、绿色出行、节约用电等。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①③④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
17.【答案】植物 细胞壁(或叶绿体或液泡) 5 分裂 细胞核
【解析】解:(1)分析甲、乙两图,乙图比甲图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结构,所以乙图是植物细胞。
(2)5液泡里有细胞液,溶解着各种物质,西瓜甘甜的汁液主要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西瓜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这是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所以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因为图中的2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1)植物;细胞壁(或叶绿体或液泡);
(2)5;分裂。
(3)细胞核。
甲乙两图可知:1细胞质、2细胞核、3细胞膜、4细胞壁、5液泡、6叶绿体。
熟练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18.【答案】⑥⑦ ⑤ 呼吸作用 等于 气孔 增强光照强度
【解析】解:(1)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图中的⑤为子房,⑥为雄蕊,⑦为雌蕊。
(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乙中B点表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所以植物消耗氧气量等于产生氧气量。
(4)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
(5)因为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光合作用会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强,光合作用越强,产生的有机物越多。
故答案为:(1)⑥⑦;⑤
(2)呼吸作用
(3)等于
(4)气孔
(5)增强光照强度
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图中的⑤为子房,⑥为雄蕊,⑦为雌蕊。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19.【答案】葡萄糖 4 右心房 线粒体 尿素 无机盐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解:(1)物质A为食物中的淀粉的消化终产生,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在小肠中被胰液和肠液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被吸收进行血液循环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经下腔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4右心房。
(2)氧气通过肺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②出球小动脉与①入球小动脉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水、尿素、无机盐、葡萄糖等。
(4)肺泡壁、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故答案为:
(1)葡萄糖;4右心房
(2)线粒体
(3)尿素、无机盐(水、尿素、无机盐、葡萄糖)
(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图示中:A吸收、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室;4右心房;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
通过图示将人体新陈代谢的各个生理过程联系起来考查,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解答此类要注意正确识图,联系相关知识作答。
20.【答案】输卵管 变异 Dd、Dd 23 5、3号
【解析】解:(1)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生命的孕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51、2号个体表现正常,后代出现患病个体,,这是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分析遗传图解可知,1、2号双双都正常,其后代4患病,说明正常为显性性状,患病为隐性性状。据此可知,1、2号的基因都是Aa,其遗传图解如下:
(3)依据(2)中遗传图解,3号表现正常,基因组成可能为AA、Aa、Aa,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23。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图中看出,男性的Y一定来自父亲,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因此,7号个体肌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3号,X来自5号。
故答案为:(1)输卵管。
(2)变异;Dd、Dd。
(3)23。
(4)5、3号。
(1)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的途径、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1.【答案】传染性 病原体 控制传染源 不会 母婴传播
【解析】解:(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艾滋病和新冠肺炎都属于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新冠病毒能引起新冠肺炎传染病,故艾滋病病毒和新冠病毒都属于病原体。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者进行隔离、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都属于控制传染源。
(4)艾滋病可通过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接触或使用血液制品等途径传播。由于艾滋病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甚至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一般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5)很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静脉吸毒者,因共用注射器吸毒而感染,这种传播途径属于血源传播。此外,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有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
故答案为:
(1)传染性。
(2)病原体。
(3)控制传染源。
(4)不会。
(5)母婴传播。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原体、传染病的预防等知识,并能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22.【答案】单一变量 不合理;减少组数和鱼的数量慧存在偶然性 水温对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鱼的呼吸频率加快
【解析】解:(2)为了控制实验的单一变量,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在实验过程中三个实验组选用的小鱼品种、大小、生长状况均相同。
(3)有同学认为本实验设置三个组且每个组三条鱼,导致实验过于复杂,可以减少组数和鱼的数量,这样减少组数和鱼的数量慧存在偶然性,因此不合理。
(4)分析实验数据:随着水温的升高鱼的呼吸频率加快,因此,得出实验结论:水温对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鱼的呼吸频率加快。
故答案为:(2)单一变量;
(3)不合理;减少组数和鱼的数量慧存在偶然性;
(4)水温对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鱼的呼吸频率加快。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