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1页
    2022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2页
    2022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共21页。
    2022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
    化 学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分)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1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煤 B.空气 C.海水 D.蒸馏水
    3.(1分)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燃烧匙
    4.(1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5.(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蜡烛 D.木炭
    6.(1分)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 B.2H2 C.2H D.2H+
    7.(1分)青少年缺钙会影响生长发育,可通过食物和钙剂结合来进行补钙。这里的“钙”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8.(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
    C.滴加液体 D.过滤
    9.(1分)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已投产使用,每年可供应超30亿立方米优质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 B.甲烷 C.甲醇 D.乙醇
    10.(1分)下列方法能区分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倒入石蕊溶液 D.放入燃着的木条
    11.(1分)硒被医药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在元素周期表中其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34 B.元素符号为Se
    C.原子序数34 D.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12.(1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3.(1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CO2不可燃 B.CO2密度比空气大
    C.CO2不支持燃烧 D.蜡烛燃烧产生CO2
    14.(1分)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aCO3CaO+CO2↑
    B.2H2+SiCl4Si+4HCl
    C.CO2+H2O+CaCO3═Ca(HCO3)2
    D.B2O3+2NH32BN+3H2O
    2021年“世界无烟日”的宣传主题为“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回答15~18题。
    15.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
    16.小烟头,大隐患。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  )
    A.消耗氧气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D.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  )
    A.N2 B.O2 C.CO D.CO2
    18.烟草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会使人产生依赖性。下列尼古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油状液体 B.可溶于水
    C.可燃烧 D.易挥发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推动了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回答19~20题
    19.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C B.CH4 C.CO2 D.H2O
    2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二氧化锰能作催化剂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唯一用于载人航天的运载火箭,该火箭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回答21~22题。

    21.下列关于偏二甲肼(C2H8N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中含有氮分子
    B.偏二甲肼中含有12个原子
    C.偏二甲肼中含有三种元素
    D.偏二甲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2.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  )
    A.C B.CO C.CO2 D.CH4
    23.(1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氨水有挥发性
    B.滴有酚酞溶液的棉球变红
    C.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能证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24.(1分)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验满
    25.(1分)二氧化碳合成甲酸(HCOOH)可实现碳封存,目前这一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4
    B.反应中涉及三种化合物
    C.1个甲酸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生活现象解释〗
    26.(1分)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氧气的用途是    (填序号)。
    B.二氧化碳的用途是    (填序号)。
    ①炼钢②灭火③医疗急救④生产碳酸饮料
    27.(3分)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1)现阶段的能源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碳中和是指通过一定途径实现CO2“零排放”。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填序号)。
    A.氢气
    B.一氧化碳
    C.氨(NH3)
    (3)为应对能源短缺问题,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潮汐能、生物质能、   (填1种)等。
    28.(3分)“生命吸管”(如图)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
    (1)“生命吸管”的塑料外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塑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
    (2)活性炭的作用是    。
    (3)纺织网可对污水进行过滤,其目的是拦截    (填“大于”或“小于”)网眼直径的颗粒。

    二.〖科普阅读理解〗
    29.(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氮气(N2)是空气中含量丰富的一种组分,N2与人类生活有何关联呢?
    N2与食品行业
    N2作为保护气,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在大型粮仓(如图)内充入N2,既能使仓内噬食粮食的小动物窒息死亡,又能抑制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存期。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防止火灾的作用。

    N2与农业生产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民间俗语“雷雨发庄稼”,是指在雷电环境下空气中的N2能转变为含氮的化学肥料,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

    N2与光伏新材料
    高纯N2被离子化后,通过氮离子束溅射技术,以高纯石墨为靶材可以沉积出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氮化碳薄膜中碳、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N2与环境治理
    化石燃料中通常含有氮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不仅能形成酸雨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而且能与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利用N2合成氨可有效吸收氮氧化合物,从而实现无污染排放。
    随着科技的进步,N2的用途将更加广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2应用于食品行业作保护气,体现了N2的性质为    。
    (2)雷电环境下N2转变为化学肥料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H2O和    。
    (3)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为    。
    (4)氮氧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N2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大型粮仓内也可以充入O2作保护气
    C.N2可用于制备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
    D.氮氧化合物转变为光化学烟雾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二.〖生产实际分析〗
    30.(3分)太阳能光热化学循环制氢技术是高效利用太阳能制氢的新途径,主要转化过程如图:
    (1)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Ⅱ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    。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
    31.(3分)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在生活中常用作道路融雪剂。工业生产二水合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图: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
    (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流程中,能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的设备有    (填序号)。
    A.粉碎机
    B.搅拌器
    C.过滤器
    二.〖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2.(3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填序号)。
    33.(2分)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34.(2分)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试管3中红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

    35.(3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①Fe+CuSO4═Cu+FeSO4;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1)一段时间后,A中电子秤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B中Na2CO3与稀盐酸混合后,观察到电子秤示数变小,其原因为    。
    (3)以上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序号)。
    36.(3分)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打开止水夹,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到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最终量筒中水面约降至    mL刻度线处。

    37.(3分)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通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中,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依据的现象为    。
    (3)实验后,取出湿润的石蕊纸条,一段时间后纸条变为紫色,其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二.〖科学探究〗
    38.(7分)如图“大象牙膏”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锥形瓶内的起泡剂迅速涌出,形成大量柱状泡沫。
    【提出问题】影响“大象牙膏”实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进行实验】
    实验1: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mL过氧化氢溶液和洗洁精(起泡剂),完成四组实验,记录如下:
    过氧化氢浓度
    洗洁精滴数
    实验时间
    现象
    5%
    5
    5min
    无明显变化
    10%
    5
    5min
    无明显变化
    15%
    5
    5min
    无明显变化
    30%
    5
    5min
    无明显变化
    实验2: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mL过氧化氢溶液、5滴洗洁精、4mL催化剂溶液,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浓度
    过氧化氢浓度
    温度/℃
    “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s

    碘化钾
    10%
    10%
    20
    48

    高锰酸钾
    10%
    10%
    20
    5

    酵母
    10%
    10%
    20
    10

    酵母
    5%
    10%
    20
    42

    酵母
    15%
    10%
    20
    8

    酵母
    10%
    5%
    20
    30

    酵母
    10%
    15%
    20
    5

    酵母
    10%
    10%
    5
    60

    酵母
    10%
    10%
    40
    3
    【解释与结论】
    (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由实验1可知,在常温、无催化剂的条件下,过氧化氢    (填“易”或“不易”)分解。
    (3)实验2中,设计①②③的目的是    。
    (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③④⑤,得出的结论是    。
    (5)实验2中,欲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需对比的实验是⑥⑦和    (填实验序号)。
    (6)“大象牙膏”实验最好选择10%的酵母溶液、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    ℃,才能产生速度适中、有视觉冲击力的观赏效果。
    【反思与评价】
    (7)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填序号)。
    A.温度
    B.反应物浓度
    C.生成物产量
    D.催化剂种类和浓度

    二.〖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9.(3分)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2NaOH+SiO2═Na2SiO3+H2O。若制得122kg的Na2SiO3,计算参加反应的Si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解答】解:A、氮气约占78%,故A错误;
    B、氧气约占21%,故B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0.03%,故C错误;
    D、稀有气体约占0.94%,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A、煤中含有碳、硫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分析】根据能够加热的仪器有哪些分析,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可以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
    【解答】解:A、试管可以用来直接加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量筒是用来度量液体体积的,不能用来加热,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烧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
    4.【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判断。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铝。
    故选:C。
    【点评】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是化学推断的题眼,是化学考查重点之一,有时出现在推断题中,有时单独考查,熟悉化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
    5.【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错误。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H2能表示一个氢分子,错误;
    B、2H2能表示2个氢分子,正确;
    C、2H表示的是2个氢原子,错误;
    D、2H+表示的是2个氢离子,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7.【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通过食物和钙剂结合来进行补钙。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分析】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均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分别倒入石蕊溶液,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1.【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4,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Se,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3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节水型马桶是节约水资源的具体体现,故A正确;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源,故B错误;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具体体现,故C正确;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具体体现。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要保护水资源首先要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及节约水资源的方法.
    13.【分析】根据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图中实验,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得出蜡烛燃烧产生CO2的结论。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aCO3Ca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2H2+SiCl4Si+4HCl,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CO2+H2O+CaCO3═Ca(HCO3)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B2O3+2NH32BN+3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 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1年“世界无烟日”的宣传主题为“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回答15~18题。
    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公益图标的识别,可根据图标的意义和平时生活经验进行辨析。
    【解答】解:A、表示禁止吸烟,故符合题意。
    B、是禁止燃放鞭炮,故不符合题意;
    C、是禁止烟火,故不符合题意;
    D、是禁止放易燃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图标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特别是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几种常见的图标,在化学实验室和其他危险场合最常见,明白它的含义,不但能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该知识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
    16.【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判断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
    【解答】解:乱扔烟头,不慎引起火灾,是因为烟头为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而引发火灾。
    故选:D。
    【点评】引发火灾的原因要从燃烧的条件入手,灭火只要是能控制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17.【分析】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吸入一氧化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氧,据此解答。
    【解答】解: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是CO;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的毒性等知识的掌握,难度系数不大。
    18.【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无色油状液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可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可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推动了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回答19~20题
    19.【分析】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CH4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
    C、CO2中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C错误。
    D、H2O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概念、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分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种类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解答】解:A、催化剂种类很多,例如二氧化锰、氧化铁都可以用作催化剂,该选项不正确;
    B、催化剂也能够减慢反应速率,该选项不正确;
    C、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该选项不正确;
    D、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唯一用于载人航天的运载火箭,该火箭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回答21~22题。

    21.【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的,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A错误;
    B、由偏二甲肼(C2H8N2)的化学式可知,每个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即每个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故B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偏二甲肼(C2H8N2)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偏二甲肼(C2H8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8):(14×2)=6:2:7,可见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方程式C2H8N2+2N2O4=3N2+2X+4H2O中,反应前所有物质中的碳原子共为2个,氢原子共为8个,氮原子共为6个,氧原子数共为8个,反应后除X外,碳原子共为0个,氢原子共为8个,氮原子共为6个,氧原子数共为4个,故每个X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共为1个,氧原子数共为2个,所以X为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
    故选:C。
    【点评】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最重要基本理论,正确理解概念,掌握它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含义拓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据此解答。
    【解答】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所以滴有酚酞溶液的棉球变红,故A说法正确;
    B、挥发出的氨气与酚酞试液接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B说法正确;
    C、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C说法正确;
    D、本实验没有设计温度变化与运动速率关系的对照实验,不能证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4.【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进行分析;
    B、根据反应物和反应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
    D、根据验满气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根据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阻止反应进行,错误;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采用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正确;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
    D、验满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满,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收集和验满的方法,难度不大。
    25.【分析】观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酸(HCOOH),化学方程式为CO2+H2HCOOH。
    A、甲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2)=3:8,故A错误;
    B、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酸属于化合物,氢气属于单质,故B错误;
    C、由甲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酸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故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CO2)、乙(H2)分子个数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生活现象解释〗
    26.【分析】A.根据氧气的用途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解答。
    【解答】解:A.氧气的用途有供给呼吸、助燃剂,故可选①③;
    B.二氧化碳的用途有气体肥料、灭火、工业原料、制作碳酸饮料,故可选②④;
    故填:A.①③;
    B.②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氧气的用途和二氧化碳用途等知识的掌握,难度系数不大。
    27.【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常见燃料燃烧的生成物,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氨(NH3)中不含碳元素,燃烧不会生成二氧化碳。
    (3)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故答案为:
    (1)石油;
    (2)AC;
    (3)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与种类、化石燃料的种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分析】(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纺织网可对污水进行过滤,其目的是拦截大于网眼直径的颗粒。
    【解答】解:(1)“生命吸管”的塑料外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塑料,则塑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碳、氢。
    故答案为:碳、氢。
    (2)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
    故答案为:吸附。
    (3)纺织网可对污水进行过滤,其目的是拦截大于网眼直径的颗粒。
    故答案为:大于。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二.〖科普阅读理解〗
    29.【分析】(1)根据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3)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5)根据空气的成分、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N2应用于食品行业作保护气,体现了N2的化学性质稳定;
    (2)雷电环境下N2转变为化学肥料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H2O和NO、NO2;
    (3)由图示可知,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为在720﹣911eV范围内,氮离子束能量越大,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越小;
    (4)由题干信息可知氮氧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
    (5)A、N2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说法正确;
    B、氧气具有氧化性,大型粮仓内不能充入O2作保护气,说法错误;
    C、高纯N2被离子化后,通过氮离子束溅射技术,以高纯石墨为靶材可以沉积出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因此N2可用于制备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说法正确;
    D、氮氧化合物转变为光化学烟雾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稳定;
    (2)NO、NO2;
    (3)在720﹣911eV范围内,氮离子束能量越大,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越小;
    (4)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
    (5)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二.〖生产实际分析〗
    30.【分析】(1)高温条件下氧化锌分解生成锌和氧气。
    (2)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ZnO。
    【解答】解:(1)Ⅰ中高温条件下氧化锌分解生成锌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nO2Zn+O2↑。
    故答案为:2ZnO2Zn+O2↑。
    (2)Ⅱ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Zn(由0变成+2)、H(由+1变成0)。
    故答案为:Zn、H。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ZnO。
    故答案为:Zn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1.【分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上述流程中,能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的设备有粉碎机、搅拌器。
    【解答】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故答案为:碳酸钙。
    (2)反应器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上述流程中,能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的设备有粉碎机、搅拌器。
    故答案为: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2.【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的特点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得,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A装置是固固加热制气装置,且试管口有棉花,故是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故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选择B装置进行收集。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化学式、配平、反应条件、产物,是否存在箭头。
    33.【分析】(1)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来分析。
    【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答案为:2H2O2H2↑+O2↑。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个水分子分裂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所以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为:,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的实验原理,用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来解题。
    34.【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解:(1)试管3中红磷未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到达红磷的着火点;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1中白磷不燃烧(与氧气隔绝),2中白磷燃烧(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1)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1中白磷不燃烧,2中白磷燃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5.【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一段时间后,A中电子秤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2)将B中Na2CO3与稀盐酸混合后,观察到电子秤示数变小,其原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答案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3)以上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C。
    故答案为:A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36.【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1)实验前,打开止水夹,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2P2O5。
    故答案为:4P +5O22P2O5。
    (3)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最终量筒中水面约降至:50mL﹣50mL×=30mL刻度线处。
    故答案为:30。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7.【分析】(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据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回答此题;
    (3)根据碳酸性质回答此题;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解答】解:(1)二氧化碳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和水,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生成碳酸,显酸性,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依据的现象为:干燥的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的石蕊纸条由紫色变为红色;
    (3)碳酸在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此时不再显酸性,所以取出湿润的石蕊纸条,一段时间后纸条变为紫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故答案为:(1)CO2+Ca(OH)2=CaCO3↓+H2O;
    (2)干燥的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的石蕊纸条由紫色变为红色;
    (3)H2CO3=H2O+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二.〖科学探究〗
    38.【分析】(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从实验1表中现象均是无明显变化,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从实验2表中信息可知①②③中,只有催化剂种类不同,进而分析实验目的;
    (4)从表中信息可分析出③④⑤的实验结论;
    (5)根据表中信息解答;
    (6)根据实验2从而得到结论;
    (7)根据图中信息得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
    (2)从实验1表中可看出,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实验现象均是无明显变化,故可得到在常温、无催化剂的条件下,过氧化氢不易分解,故填:不易;
    (3)①②③这三组实验只有催化剂种类不同,其余条件均相同,设计①②③的目的是究催化剂种类对“大象牙膏”实验效果的影响,故填:究催化剂种类对“大象牙膏”实验效果的影响;
    (4)③④⑤这三组实验中,只有催化剂浓度不同,其余条件均相同,故通过对比③④⑤,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越短,故填: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越短;
    (5)欲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只需控制过氧化氢浓度不同,其余条件相同,从表中可得到,只有⑥⑦③这三组实验符合条件,故填:③;
    (6)通过对比这几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大象牙膏”实验最好选择10%的酵母溶液、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20℃,才能产生速度适中、有视觉冲击力的观赏效果,故填:20;
    (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种类和浓度,而生成物的产量并不影响反应速率,
    故填:ABD。
    故答案为:(1)2H2O2 2H2O+O2↑;
    (2)不易;
    (3)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大象牙膏”实验效果的影响;
    (4)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牙膏”喷出瓶口所需时间越短;
    (5)③;
    (6)20;
    (7)AB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掌握,学会控制变量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9.【分析】根据生成硅酸钠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SiO2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SiO2的质量为x。
    2NaOH+SiO2=Na2SiO3+H2O
    60 122
    x 122kg
    x=60kg
    答:参加反应的SiO2的质量为60k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相关试卷

    2024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4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共11页。

    2024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4北京房山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共11页。

    2022北京通州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通州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试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