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卷2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展开这是一份期末综合测试卷2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9小题)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真正的友谊是距离无法阻duàn( )的,岁月也无法磨去情感的印记。朋友在wèi lái( )的某一天相聚时,依然能够qīng chu( )地回忆起当chū( )的点点滴滴。
(2)yín pán( )似的圆月照着水平如jìnɡ( )的湖面。远处,一片ɡū fān( )缓慢前行。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事宜(yí) 洞庭(tíng) B.未来(wèi) 富饶(yáo)
C.瑰丽(guī) 威武(wǔ) D.榕树(róng) 膝盖(xī)
3.同音字组词。
[yán] ( )色 井 ( ) 语 ( ) ( )格
[jī] ( )烈 打 ( ) ( )雪 ( )蛋
[jīng] ( )动 眼 ( ) 北( ) 亮(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
A.登上山顶时,我们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
B.他小心翼翼地把钱全装进裤子口袋里,准备下午去玩具店买玩具飞机。
C.他津津有味地看着新买的书,连时间都忘了。
D.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5.和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绘的是同一个季节的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雨一来,他们(花儿)便放假了。(仿写句子)
(1)清风一吹,他们 。
(2)冬天一到,他们 。
7.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找出3处错误)。
元旦到了,教室里漂扬着五颜六色的小红旗。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8.【文学】把下列作家和作品连一连。
鲁迅 《骆驼祥子》
老舍 《林家铺子》
茅盾 《小橘灯》
冰心 《狂人日记》
莫言 《荷花淀》
钱钟书 《围城》
金庸 《红高粱》
孙犁 《笑傲江湖》
9.诗中之美。“ ,春江水暖鸭先知”描绘了春景之美;“ ,添得黄鹂四五声”写出了鸟鸣之美;“ ,上有黄鹂深树鸣”再现了山涧的清幽。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理解。
弹棉花的
木匠叫木匠,瓦匠叫瓦匠,鞋匠叫鞋匠,所有的手艺人都叫“匠”,各就各位。到了弹棉花的这里,出幺蛾子了,他们一律被叫作“弹棉花的”。这很不好,在他们的那一头显得不那么郑重,在我们的这一头也不怎么顺口。汉语的口语有它的讲究,叫“双音化”,三个字会说成两个字,一个字也会说成两个字。举个例子,就说酒,“茅台酒”我们要省去一个字,叫“茅台”,“啤”则要把“酒”补上,反过来叫“啤酒”。“弹棉花的”该怎么“双音化”呢?弹匠,言不及义;棉匠,胡诌八扯;花匠,已有他用。弹棉花的就这样成了“弹棉花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弹棉花的”通常是两个人,一般都是夫妇。他们对棉被的称呼很奇怪。棉被有大小,有厚薄,我们不是叫“小被子”就是叫“厚被子”,他们论斤。三斤被,五斤被,八斤被。后来我就弄明白了,他们这样说是为了收钱方便,三斤是三斤的价,八斤是八斤的码。
把棉花称好了,师傅们的第一道工序是摘棉籽。棉籽大约有一粒黄豆那么大,可以榨油的。和蓖麻籽一样,棉花籽的内部蕴藏着上好的工业和军事用油,擦枪或保护机械都能用得上。
弹棉花的节奏是这样的:笃、笃、笃、铛——第一声是闷的,是弦在“吃”棉花,弦把棉花“叼”在嘴里了;后面的两声同样很闷,那是真正的“弹”,弦在颤动,纤维越拉越长;第四声却有些悠扬,棉花的纤维被彻底扯开了,有点儿接近于空弦,悠扬是当然的。伴随着这样的节奏,棉花膨胀起来,一下子多出来许多棉花,是越来越多的好光景。无论弹棉花多么接近于演奏,它终究是个脏活。这个“脏”体现在空气里。说到底,棉纺是一件重度污染的事——烟尘斗乱,纤尘在飞扬。用不了一个小时,人们的头发、眉毛和胡子就全白了。
这么脏的空气怎么对付呢?弹棉花的会戴上一只口罩。这就是所谓的劳动保护了。
或许因为新弹的棉絮过于蓬松了,不好折叠,弹棉花最后的一道工序反而是压。碾子是木头的,一般是一块整木,像锅盖,也像切菜的墩子,很厚,被刨子刨出了光滑的弧线。每当我看见“弹棉花的”压得那样卖力气,我就要想,何苦呢,好不容易弹得这么松,现在又来压,真是不值当的。
不用说,新被子总是格外舒服,干爽,暄和。无论取暖设备如何,在寒冬腊月,我想我们中国人都喜欢拱被窝,那么厚实,那么安全,那么暖和,真的很享受。可我却不能享受,在我的童年和少年,只要一用新被子我就尿床。嘿,这是怎么说的呢。唉——
(本文作者:毕飞宇)
(1)下列属于“双音化”的手艺人的称呼的是哪一项?( )
A.茅台 B.啤酒 C.瓦匠 D.弹棉花的
(2)“第一声是闷的,是弦在‘吃’棉花,弦把棉花‘叼’在嘴里了。”下列最接近“叼”的意思的是哪个词?( )
A.含 B.吞 C.缠绕 D.捆绑
(3)为什么说“无论弹棉花多么接近于演奏,它终究是个脏活”?( )
A.棉花弹得那么松,最终还要卖力气去压。
B.棉纺是一件重度污染的事——烟尘斗乱,纤尘到处飞扬,落在人们身上一片白。
C.棉花膨胀起来越来越多,阻碍操作视线。
D.新弹的棉絮过于蓬松了,不好折叠,占用空间。
(4)根据弹棉花的过程,下列哪一项的排序是对的?( )
①压棉絮 ②弦“吃”棉花 ③摘棉籽 ④称棉花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
(5)“这么脏的空气怎么对付呢?弹棉花的会戴上一只口罩。这就是所谓的劳动保护了。”这段话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
A.赞赏 B.嘲讽 C.悲痛万分 D.慷慨激昂
(6)作者围绕“弹棉花”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作文(共1小题)
11.习作。
大胆想象,可以让我们拥奇妙的经历,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本次习作请你展开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自已给故事取个题目,写完后,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参考答案
1.【答案】(1)断;未来;清楚;初
(2)银盘;镜;孤帆
2.【答案】B
3.【答案】颜;沿;言;严;激;击;积;鸡;惊;睛;京;晶;晶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1)便跳起舞来
(2)便躲在家里睡大觉
7.【答案】“漂扬”改为“飘扬”,将“小红旗”改为“小旗子”,将“和”改为“,看到了”。
8.【答案】
9.【答案】竹外桃花三两枝;绿阴不减来时路;独怜幽草涧边生
10.【答案】(1)C (2)C (3)B (4)D (5)B
(6)①介绍“弹棉花的”这一称呼;②弹棉花的论斤称呼棉被;③弹棉花的工序及污染;④新被子格外舒服。
11.【答案】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测试卷10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训练,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测试卷9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测试卷7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