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炸薯条中含有有害健康的丙烯酰胺,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本卷共16小题,满分6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Zn-65 Fe-56 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诗词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铁锈、盐酸、石油——混合物 B.石墨、苏打、石灰石——化合物C.金刚石、焊锡、汞——金属材料 D.棉花、尼龙、聚乙烯——合成材料3.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将含铅废电池填埋 B.厨余垃圾发酵制肥料C.丢弃废旧金属制品 D.废旧塑料焚烧处理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粗食盐水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5.下列为人体部分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唾液(6.6-7.1) B. 胃液(0.9-1.5) C. 胆汁(7.1-7.3) D. 血浆(7.3-7.4)6.2023年2月23日,首台钠离子电池试验车于上海亮相。磷酸铁钠(NaFePO4)是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知NaFePO4中铁元素为+2价,则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3 C.+5 D.+77.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是因为这两种溶液中的酸根离子不同C.铁制品表面涂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D.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原因是产生氨气逸散,使肥效降低8.炸薯条中含有有害健康的丙烯酰胺(C3H5NO)。关于丙烯酰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C.它由10个原子构成 D.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10.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水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填空题11.(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2)铵根离子___________;(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4)胃液中的酸是___________。12.(7分)多角度认识物质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图1是部分物质在自然界的转化过程。(1)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CO2和H2O在常温下反应会生成碳酸,但是在叶绿体和光的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葡萄糖,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柴燃烧是___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3)从物质循环角度看,体现了自然界中重要物质H2O的循环,图1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___________种。Ⅱ.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CO2与H2O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过程如图2。(4)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从社会价值看,二氧化碳甲烷化有利于实现___________(填编号)。A. 碳的循环利用 B. 减少碳排放 C. 减少白色污染13.(7分)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面粉 B. 植物油 C. 硝酸钾(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D.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图中P点的含义___________。②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比)。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填序号)。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④甲中含有少量丙,应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三、实验题14.(7分) 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1)写出图中标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装置C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15.(8分)酸雨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之一、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62SO2Ⅱ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形成的酸雨中溶质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收集了当日雨水,每隔1小时,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下表:测定时间/h01234雨水样品的pH4.734.624.564.554.55【查阅资料】i.pH<5.6的雨水为酸雨。ii.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分析讨论】(1)正常雨水的pH范围是:7>pH>5.6,偏酸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2)收集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减小,原因是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被氧化为H2SO4,由表中数据可知,H2SO4比H2SO3的酸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提出猜想】(3)同学们对刚收集到的酸雨样品中的溶质提出猜想:猜想I:酸雨中的溶质只含有H2SO4;猜想II:酸雨中的溶质含有H2SO3和H2SO4;猜想III:酸雨中的溶质只含有___________。【实验探究】(4)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加入酚酞的酸雨样品,向其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Ba(OH)2过量写出生成白色沉淀可能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向过滤后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部分沉淀溶解,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猜想___________正确【反思与交流】(5)+4价的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也可形成酸雨,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拓展与延伸】煤等含硫矿物的燃烧产生。碳酸钙、碱石灰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测定燃煤烟气中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6)由图可知,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7)实验时,称取的3份原煤的质量要相等,其目的是形成___________。四、计算题16.(6分)某碳酸镁样品含有少量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取15g碳酸镁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6.6g气体和115.5g不饱和溶液.请计算:(1)碳酸镁样品中碳酸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武汉专用)(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新疆专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g氯化钠,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NO是种大气污染物,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 验设计是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新疆专用)(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g氯化钠,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NO是种大气污染物,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 验设计是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