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8节第3课时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8节第3课时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学案,共11页。
第3课时 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考点1 定点问题——基础性
(2021·运城模拟)已知P(1,2)在抛物线C:y2=2px上.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A,B是抛物线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PA的斜率与直线PB的斜率之和为2,证明:直线AB过定点.
(1)解:将点P(1,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4=2p,所以p=2,所以抛物线方程为y2=4x.
(2)证明:设AB:x=my+t,将直线AB的方程与y2=4x联立得y2-4my-4t=0.
设A(x1,y1),B(x2,y2),则y1+y2=4m,y1y2=-4t,
所以Δ>0⇒16m2+16t>0⇒m2+t>0,
kPA===,同理kPB=.
由题意+=2,
所以4(y1+y2+4)=2(y1y2+2y1+2y2+4),
所以y1y2=4,所以-4t=4,所以t=-1,
故直线AB恒过定点(-1,0).
已知椭圆+=1(a>b>0)的右焦点为F,A为短轴的一个端点,且|OA|=|OF|=(其中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C,D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动点M满足MD⊥CD,连接CM,交椭圆于点P,试问x轴上是否存在异于点C的定点Q,使得以MP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DP,MQ的交点?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已知得b=c=,所以a2=b2+c2=4,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
(2)由(1)知,C(-2,0),D(2,0).
由题意可设直线CM:y=k(x+2),P(x1 ,y1).
因为MD⊥CD,所以M(2,4k).
由消去y,整理得(1+2k2)x2+8k2x+8k2-4=0,
所以Δ=(8k2)2-4(1+2k2)(8k2-4)>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2x1=,即x1=.
所以y1=k(x1+2)=,
所以P.
设Q(x0,0),且x0≠-2.
若以MP为直径的圆恒过DP,MQ的交点,
则MQ⊥DP,所以·=0恒成立.
又=(2-x0,4k),=,
所以·=(2-x0)·+4k·=0,
即=0恒成立,所以x0=0.
所以存在点Q(0,0),使得以MP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DP,MQ的交点.
如图,椭圆E:+=1(a>b>0)的离心率是,过点P(0,1)的动直线l与椭圆E相交于A,B两点,当直线l平行于x轴时,直线l被椭圆E截得的线段长为2.
(1)求椭圆E的方程;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否存在与点P不同的定点Q,使得=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已知,点(,1)在椭圆E上,
因此解得a=2,b=,
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1.
(2)当直线l与x轴平行时,设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C,D两点,
如果存在定点Q满足条件,则有==1,
即|QC|=|QD|,
所以Q点在y轴上,可设Q点的坐标为(0,y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设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M,N两点,则M,N的坐标分别为(0,),(0,-).
由=,有=,解得y0=1,或y0=2,
所以,若存在不同于点P的定点Q满足条件,则Q点坐标只可能为(0,2).
下面证明:对任意直线l,均有=.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由上可知,结论成立.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
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联立得(2k2+1)x2+4kx-2=0,
其判别式Δ=(4k)2+8(2k2+1)>0,
所以x1+x2=-,x1x2=-,
因此+==2k.
易知,点B关于y轴对称的点B′的坐标为(-x2,y2),
又kQA===k-,
kQB′===-k+=k-,
所以kQA=kQB′,即Q,A,B′三点共线,
所以===,
故存在与P不同的定点Q(0,2),使得=恒成立.
定点问题常见解法
(1)假设定点坐标,根据题意选择参数,建立一个直线系或曲线系方程,而该方程与参数无关,故得到一个关于定点坐标的方程组,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即所求定点.
(2)从特殊位置入手,找出定点,再证明该点适合题意.
已知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点P(1,y0)在抛物线C上,|PF|=.
(1)求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
(2)已知直线l交抛物线C于点A,B,且PA⊥PB,证明:直线l过定点.
(1)解: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F|=y0+=,故y0=2p.
又P(1,y0)在抛物线上,所以y0=,则2p=,解得p=,y0=1.故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为x2=y.
(2)证明:设A(x1,x),B(x2,x),直线l的方程为y=kx+m,则kPA==x1+1,kPB==x2+1.
因为PA⊥PB,所以(x1+1)(x2+1)=-1,即x1+x2+x1x2+2=0.
将直线l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可得x2-kx-m=0,
Δ=k2+4m>0,
则x1+x2=k,x1x2=-m,所以k-m+2=0,
直线l的方程为y=kx+k+2=k(x+1)+2,则直线l过定点(-1,2).
考点2 定值问题——综合性
(2022·济南二模)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且经过点H(-2,1).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点P(-3,0)的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直线HA,HB分别交x轴于M,N两点,点G(-2,0),若=λ,=μ,求证:+为定值.
(1)解:由题意知e===,则a2=2b2.
又椭圆C经过点H(-2,1),所以+=1,联立解得a2=6,b2=3,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证明:设直线AB方程为x=my-3,A(x1,y1),B(x2,y2),
由联立消x得(m2+2)y2-6my+3=0,
所以Δ=36m2-12(m2+2)>0,y1+y2=,y1y2=.
由题意知,y1,y2均不为1,设M(xM,0),N(xN,0),
由H,M,A三点共线知与共线,
所以xM-x1=(-y1)(-2-xM),化简得xM=,
由H,N,B三点共线,同理可得xN=.
由=λ,得(xM+3,0)=λ(1,0),即λ=xM+3,
由=μ,同理可得μ=xN+3,
所以+=+=+=+=+
==
==2,
所以+为定值.
解答圆锥曲线定值问题的技法
(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引进变量法,解题流程为
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A(2,1).
(1)求椭圆C的方程;
(2)点M,N在C上,且AM⊥AN,AD⊥MN,D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使得|DQ|为定值.
(1)解:由题意得+=1,e2==,
解得a2=6,b2=3.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证明:设M(x1,y1),N(x2,y2).
若直线MN与x轴不垂直,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m,代入+=1得(1+2k2)x2+4kmx+2m2-6=0,Δ=(4km)2-4(1+2k2)(2m2-6)>0,
于是x1+x2=-,x1x2=.①
由AM⊥AN知·=0,故(x1-2)(x2-2)+(y1-1)(y2-1)=0,可得(k2+1)x1x2+(km-k-2)(x1+x2)+(m-1)2+4=0.
将①代入上式可得(k2+1)-(km-k-2)·+(m-1)2+4=0,
整理得(2k+3m+1)(2k+m-1)=0.
因为A(2,1)不在直线MN上,所以2k+m-1≠0,
故2k+3m+1=0,k≠1.
于是MN的方程为y=k-(k≠1),
所以直线MN过点P.
若直线MN与x轴垂直,可得N(x1,-y1).
由·=0得(x1-2)(x1-2)+(y1-1)(-y1-1)=0.
又+=1,可得3x-8x1+4=0.
解得x1=2(舍去)或x1=,
此时直线MN过点P.
令Q为AP的中点,即Q.
若D与P不重合,则由题设知AP是Rt△ADP的斜边,
故|DQ|=|AP|=;
若D与P重合,则|DQ|=|AP|.
综上,存在点Q,使得|DQ|为定值.
考点3 探索性问题——应用性
(2021·黄冈三模)已知椭圆C:+=1(a>b>0),四点P1,P2(0,),P3,P4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
(1)求椭圆C的方程;
(2)已知直线y=kx+2与椭圆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D为x轴上一点,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ABD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k值及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对称,知P3,P4都在椭圆C上,对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的点(x,y),易知:
y是关于x的减函数,故P1,P3中只有一个点符合,显然P1不在椭圆上,所以P2,P3,P4三点在椭圆上,所以b=,代入点P3,得a=2,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设D(t,0),假设存在k符合题意,由得(2k2+1)x2+8kx+4=0,
则Δ=64k2-16(2k2+1)>0⇒k>或k<-.
设A(x1,y1),B(x2,y2),AB中点为G(x3,y3),则
所以x3==-,y3==+2=,所以G.
由△ABD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DG⊥AB,DA⊥DB,
所以
即有
解得或
所以当k=1时,点D坐标为;当k=-1时,点D坐标为.
解决存在性问题的注意事项
存在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
(1)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
(2)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
(3)当条件和结论都未知,按常规方法解题很难时,要开放思维,采取另外的途径.
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上、下顶点分别为B1,B2,四边形A1B1A2B2的面积为4,坐标原点O到直线A1B1的距离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椭圆C上一点P作两条直线分别与椭圆C相交于点A,B(异于点P),试判断以OP和AB为对角线的四边形能否为菱形?若能,求出直线AB的方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直线A1B1的方程为-+=1.
由题意可得,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若平行四边形OAPB为菱形,则P为左顶点或右顶点.
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1.
当直线AB的斜率为0时,若四边形OAPB为菱形,
则点P为上顶点或下顶点,此时AB的方程为y=±.
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AB:y=kx+m(k≠0),
A(x1,y1),B(x2,y2),联立
可得(4k2+3)x2+8kmx+4m2-12=0,
则Δ=48(4k2-m2+3)>0,
所以x1+x2=-,x1x2=,y1+y2=k(x1+x2)+2m=.
若四边形OAPB为菱形,所以+=,
所以点P,所以直线OP的斜率kOP=-,
所以k·=-≠-1,这与kAB·kOP=-1矛盾.
所以四边形OAPB不能是菱形.
综上,四边形OAPB能为菱形,
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1或y=±.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9课时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学案,共18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8节第3课时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学案,共18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9.8《第2课时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定点与存在性问题》(含详解),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