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04
展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下列有关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A.“百炼成钢”指生铁多次冶炼转化为纯铁
B.“滴水成冰”是化学变化
C.“釜底抽薪”是为了降低着火点
D.“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有Mg、Al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为0.2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 B.1.8g C.2.4g D.2.7g
3.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对接的天和核心舱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下图为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G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砷化镓属于金属材料 B.砷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3
C.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
4.为探究铜、锌、X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实验操作 | |||
现象 | 产生气泡 | 无明显现象 | X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A.锌、X、铜 B.X、锌、铜 C.锌、铜、X D.铜、X、锌
5.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分别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X>M>Y B.X>Z>M>Y C.X>Z>Y>M D.Y>M>Z>X
6.黄铜是以Zn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某工厂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晶体,其主要流程如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对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需要通风以保证有足够多的空气
B.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Zn2+、Cu2+
C.步骤Ⅰ、步骤Ⅱ和步骤Ⅲ操作是相同的
D.溶液A与溶液C质量有可能相等
7.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一共有三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改变
8.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左右两盘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下列实验现象不可能观察到是
A.天平指针开始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B.只有铁粉有剩余
C.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粉的烧杯一边
D.只有锌粉有剩余
9.向两瓶相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的过量的铁和锌,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B.
C. D.
10.将 a g 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 b g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如果滤液的质量大于 b g,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Ag+
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 Fe,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若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 Zn2+,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Cu、Fe、Ag 金属单质
D.若滤渣中不含有单质 Fe,则滤液中可能含有 Cu2+
11.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①加入V1mL稀盐酸时,剩余固体中不含锌
②加入V2mL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ZnCl2
③整个过程中溶液质量一直在增加
④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g
⑤剩余固体质量m、n与稀盐酸的体积V1、V2的数量关系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12.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硬度大
13.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不正确的是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低
C.氧化镁是一种金属材料 D.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15.纯净的金属锰是一种灰白色、硬脆、有光泽、比铁稍软的金属,和铁的化学性质相似。
(1)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锰能与稀盐酸反应,并有氢气放出 B.在空气中能氧化
C.锰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硫酸锰(锰为+2价)可以与镁反应
(2)已知硫酸锰(锰为+2价)常用作微量分析试剂、媒染剂和油漆干操剂,溶于水,设计三种制备硫酸锰的方案(要求含锰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完成下表:
方案 |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① | ____________ |
② | ____________ |
③ | __________ |
16.回答:
(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______。
(2)如图试管内有两种黑色固体反应物,反应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Fe、CuSO4溶液、Ag
②FeSO4溶液、Cu、Ag
③FeSO4溶液、Cu、AgNO3溶液
④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⑤Fe、Cu、Ag、稀硫酸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研究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并回收Ag。
(1)通过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锌、铜、银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______。
(2)Cu与AgNO3溶液反应,溶液中的颜色变为______。
(3)现有Zn(NO3)2、Cu(NO3)2、AgNO3混合废液,目的回收Ag。
①请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滤液C的溶质中一定有硝酸铜,还可能有______,如何检验C中可能含有的溶质______。
1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铁。铁合金的硬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纯铁。某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2.4%,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将一定量铁和银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得到氢气0.4g和4.8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9.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应用较为广泛。
(1)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①建造空间站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_____(填一点)。
②在制造空间站时,常用乙炔进行金属焊接,实验室可以用电石(CaC2)和水反应制得乙炔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春秋时期,我国就掌握了冶炼铁技术,能炼出含碳量在2%以上的液态生铁。生铁和钢在性能上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建造港珠澳大桥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
(4)将一定量的铁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Fe、R、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成分有______种情况。
20.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在高温下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并还原出相应的金属,我们把这种反应称为铝热反应,如图为铝还原氧化铁的反应装置图,氯酸钾起到助燃作用。请回答: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2)点燃镁条后,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剧烈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镁条燃烧的作用是______。
(4)铁在______的共同作用下,容易生锈,列举一例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21.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腐蚀为项目进行如下研究。
(1)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未擦干的铁锅 B.涂油漆的栏杆 C.盛水的不锈钢水杯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3)该小组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50mL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面最终处于约____ (填“40”或“10”)mL刻度处,原因是_________。
(4)小强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铁钉用砂纸打磨,称其质量,按如图乙安装装置,放置3天,再取出铁钉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铁钉质量增加/g | 0.02 | 0.04 | 0.08 | 0.16 | 0.18 | 0.18 | 0.18 |
小强同学的实验是探究_____因素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结论是______。
22.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使用硝酸铜、硝酸银、锌做了下列实验:
(1)A试管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实验所需补充试剂为_________。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填编号)。
A.Zn、Cu、Ag B.Zn、Cu C.Cu、Ag D.Ag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
23.某研学小组的同学对一块表面生锈的铁片产生了兴趣,于是取32.27g样品置于烧杯中,进行如下图实验探究: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4.根据图示实验过程和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5.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将20.0g粗锌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100.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9.6g。计算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B
6.B
7.D
8.D
9.D
10.B
11.A
12.C
13.D
14.A
15.(1)ABD
(2)
16.(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
(3)①③
17.(1)银 Ag
(2)蓝色
(3) 硝酸银 AgNO3 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若有白色沉淀,则含硝酸银,否则不含
18. 大于 Fe3O4 70%
19.(1) 抗腐蚀性能好(或硬度大) Ca(OH)2
(2)含碳量不同
(3)
刷漆(合理即可)
(4) R>Fe>Cu 2
20.(1)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2)
(3)为反应提供高温条件
(4) 水和氧气 涂油漆(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21.(1)A
(2)+3 +3价
(3) 40 铁锈蚀消耗氧气,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 温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在10~50℃的范围内,温度越高,铁钉腐蚀的速度越快
22.(1)锌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转变为无色
(2)银片 铜片
(3)B
23.(1)0.2
(2)解:设生成氢气消耗的纯硫酸的质量为x
=
x=9.8g
由题文可知,生成氢气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120g−20g=100g
所加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100%=9.8%
答:所加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8%。
24.(1)0.2
(2)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
25.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