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2数上 七 分一分与除法 练习五 PPT课件+教案
展开北师二上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练习五 | |||
课题 | 练习五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本单元内容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进而在乘除混编的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情境识别,直观操作,再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发展抽象思维;同时在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为进一步学习除法及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 ||
学情分析 | 二年级孩子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有了很大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 ||
教学策略 | 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将除法算式与实际联系起来,建立初步的除法与生活,除法与平均分,除法与乘法联系的认知体系。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66-67页 | ||
教学目标 | 1.巩固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促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
教学重点 | 正确列式计算。 | ||
教学难点 | 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 | 师:同学们,在分一分的游戏活动中,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只要每份分得的数目相同,就是“平均分”。 ·我知道了说“平均分”的时候,可以说“平均分成几份”或“每份是多少”。 ·我还会读写除法算式。 ·我知道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师:同学们在游戏中学会的知识还真不少呢!你们掌握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既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又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 ||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 1.看图列算式,说意义。 师:请同学们结合图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5题。 学生看懂图意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说算式的意义。 生1:6×4=24和4×6=24都表示每串有4个红果,6串一共有24个红果。 生2:24÷6=4表示一共有24个红果,平均穿成6串,每串有4个。 生3:24÷4=6表示一共有24个红果,每4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6串。 只要学生回答得正确,教师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2.看算式,编故事。 师:你们会讲故事吗?谁愿意把图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6题。 生:机灵狗的鱼缸里面有12条漂亮的小金鱼,但是机灵狗不小心把鱼缸打破了,金鱼掉在了地上。淘气和笑笑跑过来,把这些小金鱼平均放在两个鱼缸里,每人高高兴兴地端着一个鱼缸走了。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讲故事或补充,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12条小金鱼,平均放在2个鱼缸里,每个鱼缸里有多少条小金鱼?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吧。 学生解决问题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重点说清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及时地梳理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 ||
三、达标检测 | 1、 2、 3、 4、
5、 6、
| ||
四、课堂小结 | 1.平均分的结果就是分得的每一份都相等。 2.求每份是多少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 3.求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或者画示意图。 4.掌握除法的意义,在列除法算式时,要先弄清求的是什么,再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列式计算。 | ||
五、教学板书 | |||
六、教学反思 | 1.在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得出答案的基础上,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超越借助实物操作的水平,尝试用图形表达自己的思想,促进思维从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发展。 2.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故事情节,明确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除法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