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四川成都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全解全析
1.B
【详解】考查字音的识记。
B.恫吓(xià)——hè;
故选B。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暄嚣——喧嚣;
B.妇儒皆知——妇孺皆知;
D.精萃——精粹;
故选C。
3.B
【详解】A.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句中用于形容爱国之情自然产生,正确;
B.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用在句中与后面的“笑了起来”重复,不正确;
C.天伦之乐:泛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句中指老王在家庭中的感受,正确;
D.好高骛远:喜欢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用在句中指与“脚踏实地”做法相反,正确;
故选B。
4.A
【详解】考查修改病句。
B.语义矛盾,应删除“不得”,应当改为“严防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外出务工辍学”;
C.搭配不当,应删除“和提升”,应当改为“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D.成分残缺,删除“伴随”,应当改为“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和广受好评”;
故选A。
5.D 6.B 7.C 8.B
【解析】5.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D.句意为: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
故选D。
6.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
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B.均为介词,在;
C.助词,的/动词,去、往;
D.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连词,因为;
故选B。
7.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句中重点词语:以,因为;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委屈;顾,拜访,探望;
故选C。
8.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辨析。
B.“两篇文章都有叙事”有误,《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并无叙事;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乙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9. 但余钟磬音 日星隐曜 赢得生前身后名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填空。
作答此题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根据情境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注意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磬、曜、赢、渝州、周郎”等字容易写错。第(2)小题将两首诗回顾一下,写出自己熟悉的一首即可。
10.(1)电磁洁净度高;(2)传感器灵敏度高;(3)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11.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12.“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解析】10.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词句作答。第④段“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第⑦段“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第⑧段“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等内容概括作答。
11.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语句“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信号处理单元”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语句“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的“初步”,是从程度上加以限制,表示只是探测的初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将进一步发展,使说明内容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初步”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性。
13.例文:
做点减法,更好
曾经,吃完晚饭,我总是会和爸爸在书房里讨论我们最近阅读的书籍。可是,自从有了手机,我发觉自己总是低着头,手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划动,每次爸爸满怀热情地来找我讨论书中情节时,也只会心不在焉地敷衍两句。而今天,我望望书桌上那本书《老人与海》,书签依旧夹在第二十页……
我拿着手机,那上面还有无数的信息加号在跳动,但是我的心里却突然升起了不安。一条条消息,一次次网络聊天,一个个朋友圈,都如切割机一般将我原本完整的生活切成了无数碎片。但是我并没有能学会去规整那些不断增加的碎片,而是被这碎片化的生活左右了。现在的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休息日时也一样在玩手机,原本用来静心阅读或是解决难题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且,我越来越难静心了。
为了缓解那份不安,我放下手机,捧起书本,尝试浸入阅读。但是突然想起有信息没有回,我又拿起手机;有人回复了我的朋友圈,我又拿起手机;在好不容易清净五分钟后,一个电话铃声响起,我又拿起手机……我望着我点开的新闻推送,看着那一个个博人眼球、不知真假的标题,突然感受到了一丝乏味。这种堆砌的辞藻,看似给我增加了许多信息,但事实上,并没有在我脑中留下痕迹,且于我的生活,也毫无作用。
我深吸一口气,下决心去做减法。我将手机关机,锁进抽屉里,然后心无杂念地再次开始阅读。悄然无声里,我终于又看清了那一个个人名,终于又同老人圣地亚哥一起领略大海的宽广、鲨鱼的险恶、人情的冷暖,那岁月沉淀过的文字,一笔一划,都在我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孤身出海的老人什么也没有,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也正因为孑然一身、心无旁骛,他才能一直坚定,与深海一次次搏斗,最终带回了那条巨鱼,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合上书,我脑中澎湃,但是心绪却是宁静。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吧!删繁就简三秋树,只留我与书中人。减去那些爆炸性的头条干扰,屏蔽分人心神的娱乐新闻,剩下的,才是文字真正的意义。我没有再打开装着手机的抽屉,因为我已经明白,信息时代,做点减法,更好。
这天,晚饭后的书房中,讨论交流的声音再度响起。而书桌的上那本书,书签已夹在了第两百页……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做点减法,更好”为题进行创作。材料由“双减”政策的出台的意义,引出观点“人生啊,真的需要做一些减法”。材料与文题中的关键词“减法”是数术计算方法,本篇习作是要求同学们把数术中的计算方法用到生活中,去诠释一种简单的生活态度。在审题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从主观角度减去什么,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减法?也就是说,同学们要学会给题目加限定词。思考“做点减法,更好”,动词“做点减法”可以是减少对名利金钱的追求;减少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减轻过重的生活负担;减少繁琐的生活环节等等。关键词“更”含比较之意,在行文中就需要去阐明“减法”比“加法”好在哪,而不是简单地去描写“减法”的好处。这是对同学们能否深层次分析减少和增加的辩证关系的考察。例如,减少对子女过分的代劳,可以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减少对名誉、地位的追求,可以增加淡泊、朴实的生活情趣。
二、构思选材。首先要明确,人生的减法,不是保守退让,不是消极避世,更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做减法”可以理解为学会“舍弃和拒绝”,“更好”一词的体现就在于“有舍才有得”。构思时要讲究层层递进,首先是何事可减?再者怎么减?不减是什么样?减的意义和好处又是什么样?这是最容易得出的立意,发散度也最广。例如:舍弃既成的事实,给自己向前看的空间;拒绝无意义的社交,多与知心朋友交往;舍弃信息爆炸时代的繁复数据;舍弃对于结果的执着,看重过程的享受;舍弃对于物质的渴求,加强精神的丰盈……“做减法”还可以理解为学会“分享和奉献”,“更好”一词的体现在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等等。
184.(1)D
(2)直接抒情,“一上”表明时间短,“万里”用夸张手法表明愁绪之多。
【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蝉鸣黄叶汉宫秋”以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并非是“乐景”;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一上高城万里愁”意思是: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诗人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监,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15. 稍微 听说 主旨 敬畏,敬服 16.(1)我曾经想根据我对杜诗的领会,来动笔写几句,但始终因整天被俗事羁绊,没有闲暇时间。
(2)如果让青年学子自己去摸索,就会觉得很艰深吃力。 17.①杜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无意为文”,只有广泛涉猎各种典籍,博览群书,做到如杜诗般出神入化的境地;②学杜诗,不在于苟求文字和声律,而在于学习其内蕴情感,人格精神,即“无意而意已至”。
【解析】15.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不少假借人”的句意是:(他)稍微也不肯宽容。少:同“稍”,稍微。
(2)“闻余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的句意是:听说我想把杜甫在东西川和夔州写下的诗篇全部书写下来。闻:听说。
(3)“弃其大旨”的句意是:抛弃了杜诗的主旨。旨:主旨。
(4)“后生可畏”的句意是:后生学子是可以敬畏的。畏:敬畏,敬服。
1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余(我)、尝(曾经)、笺(注释,这里是写)、以(因为)、暇(空闲)”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使(假使,如果)、求(探求)、则(就)、深(深奥,艰深)”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根据语句“虽然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为文,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而入其门耶?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则思过半矣”可知,作者认为要进入“大雅堂”需向杜甫看齐,要达到“无意为文”,就必须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做到与杜甫一般出神入化;还要学习杜甫的“无意而意已至”,就必须讲究在作诗时不再苛求文字和声律,将注意力放在其蕴含的感情上,这样才可以像杜甫一样,进入“大雅堂”。据此概括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丹棱杨素翁,是一位英俊奇伟的义士。(他做事很较真),在当地乡里之间很讲豪侠之气,(对待别人的过失),(他)稍微也不肯宽容,但只凭礼义却从不依仗财势(欺凌弱者)而享誉一方。听说我想把杜甫在东西川和夔州写下的诗篇全部书写下来刻成诗碑,存放在蜀中喜好诗文者家中,素翁便欣然向我请求承担此事。并打算修一高堂广厦来陈列这些诗碑,于是请我为之命名。我替此屋取名叫“大雅堂”,并对他说:
自杜甫以来四百年间,诗风颓丧,文人墨客受当世流俗影响,大都随波逐流,即使是杰出的才俊,其诗作也远未达到杜诗的境界,更不要说那些喜好诗文的一般士子了!我曾经想根据我对杜诗的领会,来动笔写几句,但始终因整天被俗事羁绊,没有闲暇时间。(即便我如愿写了),但杜诗的精妙之处乃在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如果不是广泛地涉猎《诗经》,熟悉《国风》《雅》《颂》,深刻领悟《离骚》《九歌》的人,怎么能咀嚼、理解杜诗的内涵和意味,从而顺利地进入到诗歌创作的正确门径呢?因此,如果让青年学子自己去摸索,就会觉得很艰深吃力;假如进入大雅堂的人,能够按照我这个观点去探寻它,就会事半功倍,省力多了。
那些喜欢穿凿附会的人,抛弃了杜诗的主旨,一味地在比兴和技巧上夸夸其谈,认为杜诗中所涉及到的林泉、人物、草木、鱼虫,每一样都有所寄托,有所指代,就像当世很流行的猜诗谜的一样,那么,杜诗就毫无价值可言了。素翁可把这篇记一并刻在大雅堂中。后生学子是可以敬畏的,怎么能料定后之登大雅堂者对这碑上的诗文没有豁然贯通的人呢!元符三年九月黄庭坚(涪翁)书。
18. 保尔 唐僧 长妈妈 19.示例一:保尔。他勇于献身,努力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恨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他永不言败,顽强生活,这一切都可歌可泣。 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深刻自我反省、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示例二:唐僧。他是一个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的真君子;他是一个善良闵诚,意志坚强,慈悲善良的佛教徒;他是一个愚善固执,昏庸顽固,是非不分的苦行僧。
示例三:长妈妈。她睡相不好,她切切察察,她愚昧麻木,她朴实善良,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踩踏死隐鼠让小鲁迅厌恶,她买《山海经》让小鲁迅感激。
【解析】18.题考查名著情节和人物的识记。
A.语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五章,叙写的是“保尔勇救朱赫来”故事情节,A是保尔;
B.语段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根据“沙僧”“猴头”“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可知,B是唐僧;
C.根据故事内容,可知本段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为“我”讲美女蛇故事的是阿长(长妈妈)。
19.考查名著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保尔·柯察金,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男主角。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乌克兰舍佩托夫卡镇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12岁时,因得罪神甫而被学校开除,并被母亲送往车站食堂当杂役。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苏俄红军,先后当过侦察兵和骑兵。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到重伤,死里逃生后开始投入国家建设,从事共青团和肃反工作。在波耶卡窄轨铁路快要修筑完成时,保尔患上伤寒并引发了肺炎,并被误传死讯。痊愈之后,保尔重回工作岗位并加入联共(布)。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久病缠身,保尔最终失去工作能力,被党组织解除工作并住院治疗。到1927年时,保尔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代表了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一个符合时代呼唤和精神的英雄形象,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唐僧,俗家姓陈,生于河南洛阳,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世俗称为“唐僧”,小名叫“江流儿”。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而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太宗旨意,不远万里前去西天求取真经,路途上收得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和坐骑白龙马(西海龙王的三太子),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在书中唐僧是一个凡人的形象,有懦弱的一面,也有怕死的一面,又因是肉眼凡胎,所以看到孙悟空大开杀戒的时候会严厉呵斥。他是一个内心信仰坚定、心怀善良的人。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鲁迅称她为“阿妈”,但憎恶她时就叫“阿长”。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有提到。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阿长是一个善良、淳朴、关心小孩的普通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身上带有旧社会愚昧迷信的思想,却也是民间文化的载体,知道许多源于民间的人事道理。阿长作为底层劳动人民,虽然在思想上存在局限,依旧存在着美好善良的部分。
据此总结作答,注意分析性格特点,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示例:唐僧。他是一位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的有道高僧。在前往西天取经的途中,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都坚持心中的信念不动摇。如遇女儿国国王提亲、四圣试禅心等都不为所动,寇员外等人的厚待也都没使他停下西行的脚步。他的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师傅西行的道路。
20.示例一:我更欣赏《打铁还须自身硬》这个标题。这句话是打铁师傅说的,突出了本文的主旨,发人深思;同时有推动本文发展和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而标题《走过“铁匠铺”》只写到其中一部分相关情节,不如《打铁还须自身硬》这个标题内涵丰富。
示例二:我更欣赏《走过“铁匠铺”》这个标题。标题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想象的空间。而《打铁还需自身硬》过于直白,缺少文学性。 21.随和宽容,从我们在店里东摸西摸,他不制止以及把风箱杆递给我们拉可以看出;技术高超,由一阵猛砸后,就制出各种铁器可见;热情善良,由打铁时让我们站远一点,以免烫伤可见;有思想内涵,会引导孩子,由他提醒我们好好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可见。(任意答到两点,可得满分。) 22.不能删去。这一段写师傅回炉淬火造就崭新的菜刀,可见打铁师傅技术高超,并为后文“我”回学校补习,打铁师傅以打铁淬火为例鼓励“我”做铺垫。 23.例:听到这话,我眼前一亮,不禁微微一笑,想起从前打铁师傅回炉淬火制成的新刀。是啊,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大学,开始崭新的人生。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言之有理即可,使用到一种人物描写方法,语言通顺,合乎情理即可得分)
【解析】20.本题考查标题拟定。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分析即可。可认为《走过“铁匠铺”》更合适,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且这个标题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走过“铁匠铺”发生了什么故事?结果怎样……而《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作为标题直白,缺少文学性,但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发人深思,让读者一目了然。另外,这是打铁师傅对“我”说的话,起到推动本文发展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更欣赏《走过“铁匠铺”》这个标题。标题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且走过“铁匠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对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打铁还需自身硬》直白、普通,相比《走过“铁匠铺”》这个标题,缺少一点文学性。
2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据第③段“离开学校,与三五同伴回家,我们便踅进铁匠铺,这儿摸摸,那儿捣捣。师傅很随和,见我们都是学生,倒也亲切,从不强加制止”可知,表现了铁匠随和宽容;
据⑨段“一阵猛砸后,一根铁条便从圆的砸成方的,方的砸成扁的。铁块被砸得冷却后,又扔进炉子里锻烧一回,锻红了,便又拿出来,放到铁墩上砸。如此三五番后,一口刀、一把锄头、一条铲子……成形的铁器便出来了”可知,表现了铁匠技术高超;
据第⑧段“师傅一遍又一遍催促,让我们往远处站,别让火星烫伤、或者浇烂了衣服”等描述可知,表现了铁匠热情善良;
据第⑩段“就你这小身板子,还是回学校好好练练吧,练一身过硬的学识本领”等描述可知,表现了铁匠有思想内涵,会引导孩子。
2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
首先回答:不能删去,然后分析原因。据第⑬段“师傅翻动烧红的刀,挥动小锤,不一会儿,一把锃亮的崭新的菜刀就出现在面前,那人非常满意地接过刀走了”可知,叙写了师傅回炉淬火造就崭新的菜刀的过程,可见打铁师傅技术高超。结合第⑭段“后来,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便回学校复读。我的情绪很低落。一次,父亲来学校看我。经过铁匠铺时,遇见那师傅。得知我在补习,那师傅说:‘别着急,学习和打铁一样,以前没打好底子,回炉淬火后一样是把钢刀’”分析,此段为后文“我”回学校补习,打铁师傅以打铁淬火为例鼓励“我”作铺垫。
23.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别着急,学习和打铁一样,以前没打好底子,回炉淬火后一样是把钢刀”分析,铁匠的话给了“我”鼓励,合理揣摩人物心理,用符合人物性格、身份的话写下来即可。注意用第一人称叙述,至少用到一种描写方法。
示例:听到这话,我豁然开朗,不禁微微一笑,就如同从前打铁师傅回炉淬火制成的新刀一样,只要开始努力,什么时候也不晚。只要努力,不放弃,一定可以成为一把崭新的刀,一定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开始崭新的人生。
24.(1)记录商店招牌,整理错别字;发现设计好的招牌
(2)①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医院希望人们病愈后能一直保持健康的美好祝愿。
②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写出1种即可), 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
(3)咏诗词弘扬传统
【详解】(1)本题考查活动环节设计。
根据活动名称“正眼看招牌”以及步骤三“分享交流,错字汇总展示和评选‘最美招牌’”可知,我们需要找到有错别字的招牌,并记录下来,对于一些设计很有特色的招牌也需记录下来,便于评选,故步骤二围绕整理有错别字的招牌和收集设计优秀的招牌展开即可。
(2)本题考查广告赏析。
①“分手了就别来找我”,医院的这句广告语是医院对康复病人说的话,显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希望病人永远健康的美好祝愿,亲切感人。
②“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是一则宣传节能的公益广告,“一小步”与“一大步”对比鲜明,有力地突出了每个人”随手关灯“的这个小动作意义重大,直接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3)本题考查对联拟写。注意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
根据材料可知,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出自于“《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根据“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歌咏诗词,弘扬文化”可提炼动宾结构“咏诗词”对“变形式”,动宾结构“弘扬文化”对“演绎经典”;
故下联为:咏诗词弘扬文化。
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重庆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重庆A卷)(全解全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云南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云南卷)(全解全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词默写,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南京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南京卷)(全解全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