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教课课件ppt
展开1.阐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定地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2.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理解并阐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于世界的本原,各种哲学流派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两种情况:唯物主义认为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是意识那么,世界的本质究竟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这有什么依据吗?结合教材,我们共同探究一下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你还记得关于世界本原的探讨吗?
解读“物质”认清自然本质—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是客观的,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是可知的,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性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
【注意】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注意:比较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性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②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
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万事万物的总和
(1) “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 “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意识现象。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是一种状态。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但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循规律
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结: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任务1】小组讨论:人们对“物质”有着不同的回答,到底什么是“物质”呢?它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什么关系?
◆具体(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在化学中,物质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标识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在物理中,物质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实物、场所等客观事物,是能量的一种聚集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
提示:(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任务2】小组商讨:你相信神或者上帝创世说吗?如果不相信,你认为自然界是如何产生的呢?
女娲诞生之前是无天无地无人的状态。女娲诞生后她先以身化神,导致天的诞生,然后以身化万物,万物出现了,地也出现了。女娲还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
《圣经》上说,上帝第一天造出光,第二天造出空气,第三天造出菜蔬,第四天造出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雀鸟鱼类,第六天造出地上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
提示:(1)学生自主交流。(2)对世界的产生和本原问题的思考古今中外存在根本对立的观点,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解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自然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探索社会奥妙 追寻发展脚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在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从人类社会的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的演化和人类社会的产生
古猿、猿人、新人、现代人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2.从构成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物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发展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任务】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分析人类和猿为什么在600万年前分道扬镳?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变为地栖。地栖的生活方式对古猿的协同行动、群体规模、组织程度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
提示:在从古猿、猿人、新人、现代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也正是劳动,让人类和猿在600万年前分道扬镳。
思维之源 意识之本—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三阶段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第一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第二阶段低等生物的简单刺激感应性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3.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2)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4.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注意】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总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022年2月10日,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馆冰立方内的测温机器人在工作中。这款名为“笨小宝”的机器人,在本届冬奥会上担负移动测温和防疫监督的职责。
【任务1】小组商议:“笨小宝”机器人有意识吗?动物的心理会不会发展成人的意识?
提示:“笨小宝”机器人没有意识,机器人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意识是人特有的功能。动物的心理不会发展成人的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022年2月9日,北京冬奥会提供给媒体居住的酒店里应用了机器人消毒技术。
鲁迅先生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任务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画一画你想象中的“鬼神”你会画成什么样子?你画的鬼神是凭空捏造的吗?
提示:每个人所画的鬼神都不是凭空捏造的,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也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谓的鬼神观念是一种错误的意识,它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所以,离开了客观对象,不会形成鬼神观念。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2020·海南高考)2009年是达尔文200周年诞辰,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有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①生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发表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基于嫦娥四号任务首次揭示出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这也是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②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④物质依赖于意识而存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火星,对于中国人而言,曾经是一颗神秘的星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将逐渐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据此可知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类的活动会破坏自然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④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1·四川成都南开为明学校高二期中)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类星体“马卡良231”内,中外科学家联手首次发现了氧气,这次银河系外氧气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宇宙物质组成的认识。这一科学发现进一步佐证了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②物质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③物质是由人的意识产生的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类的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③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④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人类主观活动的产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并且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超越了人类,许多人因此担忧人工智能可能会威胁人类的生存。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很难完全达到人类的水平,也不会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该观点的依据是①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产生意识②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有着本质区别③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而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④人工智能只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图文课件ppt,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DE,练一练,世界物质性原理,一物质概念,二世界的物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世界的物质性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世界的物质性说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含义,客观实在,客观存在,人的思维,人类社会,自然界,物质具体形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授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物脑不能产生意识,小结什么是意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