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写作 学会记事【考点精讲版】.pptx
    • 教案
      写作 学会记事(名师教案).doc
    • 满分作文.pdf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2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4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5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7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8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2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PPT课件+教案01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写作学会记事考点精讲版pptx、写作学会记事名师教案doc、满分作文pdf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写作 学会记事

    【教学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了解记叙的六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晰地叙写事件。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来表达感情。

    3.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晰地叙写事件。

    2.让学生体会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学会记事,试试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名家谈写作体会,减轻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主题。

    二、笔下有”——思路清晰

    1.笔下有”——写作素材

    (1)关注生活,积累

    师:在看似相似、平静的每一天中,其实发生着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事情。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地点,说说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有感触的、受感动的一些事情。

    课件出示

    在______(时间、地点)发生了一件令我______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表达。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在叙述时要做到条理清晰、事件完整)(2)勤于动笔,选定

    师:请同学们运用如下方法选定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素材。

    课件出示

    广泛搜集素材分类列清单筛选定材料

    (3)学生按所提示的步骤选出写作素材。

    (师指名生发言)

    2.笔下有”——写作有顺序

    (1)文本示范。

    根据下列表格中关于课文《散步》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散步一事讲清楚的。

    课件出示:

    时间

    初春

    地点

    田野

    人物

    我、母亲、妻子、儿子

    起因

    母亲病体刚刚康复,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经过

    出现矛盾

    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解决矛盾

    陷入两难。

    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

    结果

    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

    预设  作者将散步时发生分歧的原因、解决分歧的经过和分歧事件的结果写清楚,从而表现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和对生命的感慨。

    (2)归纳梳理。

    师:从《散步》这篇课文中,我们发现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首先要讲清什么?

    预设  交代事件的六要素,重点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晰地叙述出来,做到有详有略。

    (3)学以致用。

    看示例,找问题。

    师: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段话,说说有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预设  摔跤的六要素不清楚;事情经过不详细;没有细致的描写,过于简单;不感人……

    师小结:围绕事件摔跤,我们首先要讲清事件的六要素,重点讲述起因、经过和结果。

    模仿《散步》的表格把日记摔跤的六要素列出来。

    预设

    时间

    放学后

    人物

    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起因

    我摔了一跤,手受伤,校服破了

    经过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心疼

    结果

    他们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3.笔下有”——写作有波折

    (1)对比探究,文贵有

    如果把《散步》改成下面这段文字,与原文相比,哪一篇叙事更清楚有趣?

    课件出示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预设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段只写散步过程的其乐融融,很一般。相反,原文把解决分歧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更能突出中年人的责任意识与家人之间的和谐之乐。

    (2)梳理思考,在得法。

    对照表格内容,看看课文《散步》写散步写了哪几次波折。

    课件出示

    一家人散步——出现矛盾(走大路还是走小路)——“陷入两难(母亲与儿子之间)——解决矛盾(选择委屈儿子)——母亲决定走小路——结局(背母亲,妻子背儿子)

    结合《散步》一文中出现的波折,你发现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呢?

    预设  情节突转,变化不断,制造波澜。

    师补充: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如设置悬念法、倒叙法、欲扬先抑等。

    (3)迁移运用,贵得法。

    模仿《散步》,运用情节突转法给日记摔跤设置波折。

    指名交流,学生互评。

    师小结:讲清一件事情,首先要讲清六要素,详写事情的经过。同时还可以设置波折,把事情讲得更生动些。

    【设计意图向名家名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理清六要素和设置波澜的方法,并模仿运用,学会记事清楚、有详有略、行文起伏的方法。

    三、笔下有”——写作有真情

    1.添枝加叶

    (1)给日记摔跤添加细节、融入情感,将事情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2)指名展示,教师点评。

    2.范文引路

    师:大家在摔跤习文中,能够讲清摔跤的六要素,做到叙事有波折。这里有一篇范文,说说与你的作文相比,范文好在哪里。

    课件出示

    那天下午放学,我家隔壁的阿姨来接她家孩子,告诉我说奶奶病了,叫我快点回家。当时我眼眶红了,奶奶这段时间一定是太辛苦了,由于妈妈经常出差办事,都是奶奶在照顾我。

    我心急如焚,哭着跑回家,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重重地摔了一跤,手擦破了一大块皮,鲜血直流,校服也磕破了,膝盖翻出鲜红的肉。可是我不觉得痛,一路上跌跌撞撞地跑回家。一进家门,我就扑到奶奶床前,奶奶看到我脏兮兮的模样,搂着我哽咽着说:我的心肝宝贝,你怎么伤成这样,心疼死我了!后来爷爷告诉我奶奶只不过是感冒了,吃了药已经好多了。

    妈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拿出家庭医药箱,给我处理着伤口,眼泪簌簌地落下来;球迷爸爸,顾不得看NBA,来给妈妈打下手,嘴里还一个劲地说:你这小子怎么这样不小心,以后可要注意点。

    看着大家为我忙碌、心疼不已的情形,我的心热乎乎的,忽而又有些惭愧,只是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让家人如此担心,实在是不应该。于是,我忍着痛,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说:只要奶奶好好的,我就没事。不过,我向大家保证,今后走路一定会小心的。

    (生讨论交流)

    预设  一是增加了细节。如写了摔倒时的狼狈情形以及回到家里,长辈们心疼的具体表现。二是融入了感情。如写了摔倒后,心里的感受,回到家里,在长辈的关爱和心疼面前,产生的心理活动。

    师点评:这篇短文对摔跤进行了添枝加叶,写了摔跤的原因、摔跤时的惨状,细致地描绘了回家以后一家人对的心疼和自己的感受。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不仅让小作者自己感动,我们读来也是感动不已。

    3.归纳方法

    (1)《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的散文。文中写母亲两次央求去看菊花,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课件出示:

     

    的情况

    母亲的表现

    母亲的话

    的表现

    母亲的表现

    第一次

    暴怒无常

    悄悄地躲出去,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狠命捶打两条腿。

    我可活什么劲儿!

    扑过来抓住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二次

    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

    (2)结合表格内容,思考《秋天的怀念》是运用什么方法写出真情的。

    预设

    抓住细节,用词准确。如写母亲的词悄悄地、偷偷地、眼边儿红红的、扑、抓等。

    景物描写,加以烘托。如写窗外飘落的树叶。

    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3)归纳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预设

    抓住细节,用词准确。

    景物描写,加以烘托。

    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体会如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写出真情。将写作实践与例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并进行迁移运用,训练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四、笔下有”——写作有积累

    1.向名人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我们的写作其实就是记录平时生活中的细微之事并感受体悟。如果我们把每天发生的事情写在日记里,何愁写不好作文呢?很多名人大家都非常重视坚持写日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除了要求孩子读书之外,更要求其子女每天坚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不加任何限制,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

    课件出示

    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

    ——老舍

    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如果你热爱人生,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周国平

    我还是劝你们每天写一段日记,一来是考验自己坚持写作的毅力和恒心。二来是你们每天生活中决不只是吃饭,上学,睡觉……你的周围可写的事情多得很!如风、霜、雨、雪的情景;父母,老师,兄弟,姐妹,同学的一句或一件使你永记不忘的话或事;课文或书籍中一段动人的文字,只要能在你们脑中留下较深刻印象的,都可以写或记下来,这是练习作文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希望你们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冰心

    2.养成好习惯

    师:让我们谨记前辈对我们的希望,开始我们的日记之旅吧!因为坚持写日记,不仅可以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还有助于培养我们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写日记时,力求讲清事情,写出真情,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

    3.写作有积累

    师: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怀念的往事。有难忘的事,有尴尬的事,还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请补充写作实践二的文题。

    课件出示:

    题目:那一次,我真______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向名人学习,养成坚持写日记或周记的好习惯,练好写作基本功。

    五、布置作业

    根据课上补充完的写作实践二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运用景物烘托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笔下有”——写作有评讲

    1.习作展示

    指名展示写作实践二的作文《那一次,我真______》。

    2.学生点评

    3.教师点评并指导

    师:通过这次作文,我们有几个方面需要同学们思考、注意。

    (1)审准题意。

    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立意,应该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

    那一次”——表明文章只能写一件事,而且是过去的事情。

    ”——表明这件事一定是我亲身经历的。

    ”——突出那件事对你触动很大,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补充的内容______就是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与触动。

    (2)选择素材。

    选材范围涉及家庭、学校、社会。材料必须是自己在生活中留有深刻印象的事情,虚假的事情不写,那样写不出真情实感。

    预设  学会骑自行车、疼痛难忘的摔跤、互帮互助的军训、陌生新奇的入学报到、青春飞扬的体育运动……

    (3)理清思路。

    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应将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使情节波澜起伏。

    (4)写出感情。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和心理活动以及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情感。

    2.范文引路

    师:我们来阅读一篇优秀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写出真情的。

    课件出示:

    那一次,我真生气

    蔚蓝纯净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风推着洁白的云朵缓缓地行走。窗外的花坛里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不必说大红的鸡冠花,翠绿的麦冬;也不必说坚强的秋菊,顽强的万年青。单是那像戴着花帽子的月季,就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开篇的景物描写,烘托愉悦的心情,为后文走出家门做铺垫,且与后文生气形成突转,情节一波三折。)

    这么好的天气不出去走走岂不可惜?我便走出了家门。由于是周日,外面熙熙攘攘,格外热闹。我沿着街道一直走到了尽头,蓦然发现街道尽头不远处有一群人围在那里,好像发生了什么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也凑了过去。我不停地向里挤着,终于挤到了前面,看见了一个胸前戴有苗苗队员牌子的小孩。

    他的手背在身后,好像隐藏着什么似的。一个头戴棒球帽,脚踏耐克旅游鞋的时髦小青年对那个小孩说:宝贝儿,你把钱给哥哥,那是我丢的钱。小男孩露出一副怀疑的表情,水灵灵的大眼睛眨了又眨,并没有把钱交给他,而是用盘问的口吻说:那你说说,你丢了多少钱?好聪明的小孩,他没有乖乖地交出手里的钱,而是先问清楚情况。小青年愣了一下。二百!他稍有迟疑但又强装肯定地说。小男孩随即摇摇头,说:不对,你说错了,这钱不是你的。我看出了小青年的企图,顿时明白了他内心的想法,或许,现在只有那个单纯的孩子不知道。这时,在场的人们早已看穿了一切,不过大家也众说纷纭。

    这孩子也真是的,把钱给他不就成了?真是!唉……”“这个孩子真棒!就是要和那种人斗争到底!小青年发现情况不妙,于是立刻辩驳道:噢,我记错了,不是二百块,是一百块。小男孩仍然摇了摇头。这时,小青年露出了狐狸尾巴,大声向小男孩喊道:你手里到底攥着多少钱?小男孩的手颤抖着从背后挪到前面,慢慢地打开……原来,小男孩手中只握了一个五角硬币。小青年脸色大变,骂了那个小孩几句,一溜烟跑了。周围的人也散了,可那个小男孩仍然在那里等着、问着……(用两个自然段详细地写了小青年假装认领、企图骗钱的场景,分两个回合具体描写了小青年和小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小青年的卑鄙丑恶和小孩的纯真美好。)

    路人的声音里有对小男孩的赞扬,有对青年的批评。而我思绪万千,如果用一个词来准确形容我当时的心情,那就是生气。一个小青年在大街上冒领别人丢失的钱财,真是见钱眼开呀!幸好那只是五角钱,若是五百元、五千元呢?(写自己对小青年冒领钱财、公然行骗的行径的感受,点明文章中心,又照应文题。)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路旁花坛中的花朵似乎都枯萎了。洁净的蓝天像被玷污了似的。那一次,我真生气。我也真希望我们重新树立古时候的道不拾遗的风尚,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结尾的景物描写,烘托看到小青年行骗一幕的生气、愤怒,与文章开篇的景物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文章中心。结尾再次点题,强调自己的感受,突出中心。)

    (学生交流)

    师点评:作者叙述小青年与小孩之间发生的真实小事,表达了自己对事件的感受——生气。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有条理,有选择,详略得当,详写小青年行骗的过程,运用了心理、动作、神态等描写将小男孩和小青年的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出来。文章叙事流畅自然,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深深打动了读者。

    3.学生自查自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学习在叙事中写出真情。将写作实践与优秀范文进行比较,查漏补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并训练学生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运用景物烘托和描写人物感受来表达感情。

    二、笔下有”——写作有提升

    1.写作实践

    (1)出示题目。

    师:同学们请阅读教材P33写作实践三的作文题目,了解写作要求。

    (2)审题立意。

    师:题目显示了文章的中心,这个中心是什么?

    预设  中心是亲情,通过叙写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事情,来表现和歌颂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3)选定素材。

    学生回忆家庭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围绕中心选定素材。

    (4)理清思路。

    运用六要素法”“情节突转法理清行文思路,写在稿纸上。

    课件出示:

    方法提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重点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情节波折:情节突转法、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

    列表格:理出行文思路,标注详略安排。

    (学生交流)

    (5)写出真情。

    运用细节描写、景物烘托、修辞手法等写出真情,将关键词句写在表格里。

    课件出示:

    方法提示

    细节描写:对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和心理的细微刻画。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感受或形象。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学生交流)

    本环节设计旨在用最简洁精练的语言概括总结本次写作的内容,强调写清事情的方法与意义。

    2.范文引路

    师:阅读例文,说说文章好在哪里。

    课件出示:

    我们是一家人

    家是圆心,我们都是圆内的点,爸爸、妈妈和我,我们围着圆心在走,走出一个圆满的家。(开篇点题。)

    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独立成段,设置场景,富有意境。)

    月亮又悄悄爬上了窗外的梧桐树,我靠在床头,该是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了,可是妈妈又晚督班去了。妈妈是一名老师,每天兢兢业业,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每次回家,总是带着匆匆的脚步,充斥着紧张的氛围,有时怀里还抱着几本厚厚的书。

    妈妈,你不爱我了吗?为什么不在我身边?我握住妈妈的手,她的手上还有白色的粉笔灰。孩子……”妈妈哽住了,转过头去,眼里含着透明的水珠。她摸了摸我的头,指了指窗外的月亮:月儿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

    我蹦蹦跳跳跑到窗前,每个夜晚不停地寻找那圆圆的月亮——那是妈妈回来的希望。在梧桐摇曳,月儿圆圆缺缺的岁月里,充满了等待的苦涩、团聚的欢乐。(写等妈妈回家,叙事清楚。描写了妈妈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妈妈的忙碌和因此不能陪伴的愧疚之情,表现一家人的相互牵挂、关爱。)

    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

    读初中了,有了晚自修。为了节约时间,让我尽快回到家,爸爸担起了开车接送的任务,他推掉很多应酬,每晚准时在校门口等我。熟悉温暖的笑脸,热乎乎的点心,一路上我说着今天的烦恼和趣事,那条通往家的路上总是充满温馨与欢乐。

    风里飘来桂花的清香,望着车窗外,黑色的天幕中闪动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星星沿着它的轨迹运行,我们沿着家的方向飞驰。(写爸爸接回家,叙事中穿插写景,情景交融,表现家人之间的关爱,充满温馨。)

    白米粥飘香的寒夜——

    今年寒假的最后两天,妈妈旅游要回来了,说好晚上十点到的,不知怎么延迟了,爸爸关好我的房门,叮嘱我早点睡觉,他自己就在餐厅等着。

    我在沉沉的梦里听到一些细碎的声音,妈妈回来了?推开房门,果然,门柜边摆满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新春的夜里颇有些寒意,黑暗的夜里,家中餐厅里亮着一盏橘红的灯,灯下,有两碗热腾腾的白米粥,桌边是我的爸爸妈妈。(写和爸爸等妈妈的情景,体现一家人的相互牵挂。)

    看见我,他们很惊讶,责备我,责备他们自己,但语气里满是开心。爸爸又盛来一碗白米粥,我们一家三口就在寒夜的灯下一人捧一碗白米粥吃了起来,笑容像灯光一样温馨。这碗白米粥啊,特别的香甜、特别的温暖,一直暖到心窝里,因为,里面有爱的味道。(详细描写一家人在一起吃粥的感受,表现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

    一路走来,日月轮回,春秋变换,我们一直围着同一个圆心在走,无论风雨,不管苦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学生交流)

    师点评:文章分别从我与妈妈”“我与爸爸”“爸爸妈妈与我三个角度选材,三个生活场景鼎立而成一个相互关爱、相互扶持的一家人。结构上采取一线串珠的写法,以家人之间的爱为红线,用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白米粥飘香的寒夜三个句子提示内容层次,按照时间顺序有序展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完成写作

    学生当堂完成写作实践三《我们是一家人》。

    结束语:点点星星汇聚成璀璨的夜空,朵朵浪花汇聚成欢快的溪流,同样,桩桩件件的小事见证了我们的生活。愿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用我们学习的六要素法、设置波折法、细节描写和景物烘托等方法,写清事情,写出真情,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运用景物烘托和描写人物感受来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于细微、细致处见深情,于真情、真心中抒发感情,突出大语文教育观。

    【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

    写人记事是中小学生的主要写作内容。写人也离不开记事,所以学会记事是学生写作的基本功,因此教学设计上重点突出。一是着力学以致用,向经典课文写作之法,在模仿中悟法。《散步》一文清楚地交代了散步的六要素,读起来感觉事件完整,是我们学写记事文的范例。《秋天的怀念》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母爱展开,并将它渗透于每件事、每句话、每个表情动作上,这是作品注重细节的巧妙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二是着力关注生活,体悟生活,坚持练笔,向生活积累之法,从而达到的目标——学会记事,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运用景物烘托,表达真挚的感情。个人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习惯,应该是写作教学中始终关注的目标。

    总之,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作文中薄发。教材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空间,单元文本中隐含了许多本单元写作教学的写点,所以,充分挖掘写点,学习运用,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会记事,写作目标,写作指导,写作实践,优秀示例,名师总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ppt课件,共25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图文课件ppt,共5页。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