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河北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湖北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江苏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辽宁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湖南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湖南专版】,共21页。
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湖南专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Br-8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中的火药含有硫黄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变成冰是放热反应C.“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展现了气溶胶的特性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烟花呈现金属元素的焰色是发生了物理变化2.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 mL 0.1 mol/L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总数为B.12 g石墨晶体中含有六元环C.某燃料电池工作时,当通过固体氧化物电解质时,负极释放电子数目为D.56 g Fe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若生成气体分子数为时,消耗Fe的质量为28 g3.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4.对乙酰氨基酚(I)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热,还可以合成缓释长效高分子药物(Ⅱ),二者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B.Ⅱ的分子式为C.I分子中所有C、N、O原子可能共平面D.可用溶液检验Ⅱ中是否含有I5.氟锑酸()是石油重整中常用的催化剂,酸性比纯硫酸要强倍,被称为超强酸,实验室可通过制得,且在HF中容易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锑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B.HF的电子式为C.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D.HCl分子中σ键的电子云轮廓图为6.下列关于Cu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单质与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盐:B.新制悬浊液与乙醛反应转化为氧化物:C.氧化铜与盐酸反应转化为盐:D.硫酸铜与过量氨水反应:7.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具有较大功率和良好循环性能的碱性Ni—Bi电池,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Ni、Ti电极板能提高电池的电导率,增强电荷转移;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向负极移动C.充电时,Ni电极板上的电极反应是D.充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时,电极增重16 g8.三氯硫磷()是一种无色液体,遇水水解,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磷农药,其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硫代磷酸三乙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为B.Cl—P—Cl键角:C.为非极性分子D.比更易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9.M、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2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基态W原子的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某电极材料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结构中存在配位键B.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第一电离能:M<W<X<Y<ZD.Y和Z形成的单质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10.氯碱工业生产流程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只有NaClB.沉渣的主要成分是和C.电解槽设备使用阳离子交换膜仅为了提高产率D.脱盐分离NaCl与NaOH的方法是蒸发溶液结晶11.控制光沉积构建光催化材料,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可实现与有机物的转化,转化过程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只发生在与之间B.转化过程中在催化剂表面发生还原反应C.转化的反应为D.该转化过程应用了的还原性与的氧化性12.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充分受热所剩固体的成分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 mL蒸馏水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B检验硫代硫酸钠()因氧化变质可能混有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样品中混有C比较和水解程度大小用pH试纸分别测定饱和和溶液的pH若测得溶液pH大,说明水解程度大于的D利用钠与乙醇的反应探究乙醇的结构0.01 mol金属钠与过量的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mL乙醇分子中有1个氢原子与氧原子相连,其余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相连13.用作催化剂,在80 ℃下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机理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B.该过程中涉及加成反应、消去反应C.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的速率D.若用进行反应,最终得到的无机产物可能是或14.向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Cl粉末,溶液中的和的浓度与加入NaCl的物质的量有如图关系,已知(X表示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在m点溶液中加入固体,pAg沿曲线I向n点移动B.AgCl的的数量级为C.m点溶液中:D.若将加入的NaCl换成NaBr,则曲线I变为曲线Ⅲ二、非选择题:共58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5.(14分)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一种利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Fe的氧化物、、Au等)为原料制备纳米Cu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溶浸前,要将黄铜矿粉碎过筛,目的是___________。(2)溶浸后,滤渣的主要成分为Au、、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加入双氧水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4)氨化时要确保溶液的pH不小于___________(当离子的浓度时视为完全沉淀,已知常温下)。(5)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分别测得纳米Cu的产率随和pH变化的曲线如图。生产时宜选用的为___________,pH为__________,pH过大,纳米Cu的产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6)Cu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其中与Br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若晶胞的密度为,则Cu原子与B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nm(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含的代数式表示)。16.(15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强酸条件下,温度超过180 ℃时易发生分解)可用作涂料黏结剂、染料、印刷油墨等,实验室制备该物质的原理如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副反应:实验室制备该物质的装置和实验操作如下:步骤一:在125 mL三颈烧瓶上分别安装温度计、搅拌器、分水器及冷凝管,如图所示;步骤二:向三颈烧瓶内依次加入44.4 g邻苯二甲酸酐(,密度为)、36.0 g正丁醇(密度为,微溶于水)、1.0 mL浓硫酸;步骤三:向分水器中加入正丁醇,与支管口相平;步骤四:小火加热并不断搅拌,温度升高到120~130 ℃时,发现冷凝管中有正丁醇-水的共沸物蒸出,明显看出共沸物中的小液珠沉降至分水器的底部;步骤五:温度上升至145~160 ℃,依据相关实验现象,判断反应停止;步骤六:待三颈烧瓶温度降至70 ℃以下时,将反应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依次用15 mL 5%的碳酸钠溶液与20 mL温热的饱和食盐水洗涤2~3次;步骤七:将上述油层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安装减压蒸馏装置,蒸馏,收集馏分。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分水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初始阶段,三颈烧瓶内邻苯二甲酸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_____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忽略混合时细微的体积变化)。(3)反应温度控制在145~160 ℃,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4)第五步操作中,判断反应停止所依据的相关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5)第六步用5%的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洗涤操作在温度降至70 ℃以下才进行的原因为____________。(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沸点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1 mmHg=133 Pa):压力/mmHg760201052沸点/℃340200~210180~190175~180165~170减压蒸馏时,在1.33 kPa,收集__________℃的馏分。17.(14分)利用生产高能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有利于实现碳资源的有效循环。由制甲醇、乙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回答下列问题:(1)单个分子加氢制甲醇在不同催化条件下存在两种反应路径,反应历程中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催化加氢制甲醇(涉及物质均为气态)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的单位用表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分压越大,该反应的速率越大B.甲酸盐路径更有利于加氢制甲醇C.中间体比更稳定D.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焓变,加快反应速率(2)在催化加氢制甲醇过程中同时发生竞争反应。在密闭容器中,维持压强和投料比不变,平衡时CO和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及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①图中代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_(填“I”或“Ⅱ”)。②150~250 ℃范围内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③在压强为p的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转化率为20%,生成C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甲醇(g)的选择性为_________%[甲醇选择性],在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3)和合成乙醇的反应为。将等物质的量的和充入恒压容器中,测得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m、n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填“>”“<”或“=”);若保持温度不变,将m点对应起始反应物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则平衡时乙醇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为(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分别使用催化剂a、b、c进行和合成乙醇的反应,依据实验数据获得如图示曲线。在催化剂a作用下,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比催化剂a更高效的催化剂为________(填“b”或“c”)。18.(15分)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发现,辣椒的活性成分辣椒素具有降血压和降胆固醇的功效,可以预防心脏病。辣椒素(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试剂或产物略去)。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3)H中的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___。(4)E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分子中含有苯环②苯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满足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且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5)利用Wittig反应,设计以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2-丁烯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自选)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其化学组成为硝酸钾、硫黄和木炭,A项正确;水变成冰为放热过程,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B项错误;选项中描述的为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D项正确。2.答案:B解析:本题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计算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的定量关系、晶体结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等。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含有的阳离子总数大于,A错误;根据均摊法可知,石墨晶体中一个六元环含有的C原子个数为,12 g石墨中含1 mol C原子,故含有六元环,B正确;当通过固体氧化物电解质时,负极释放才能维持电荷守恒,C错误;依据可知,当生成的分子数为时,消耗Fe的质量为42 g,D错误。3.答案:D解析: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加热制得氯气,而稀盐酸与不反应,A错误;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会从带有小孔的隔板中漏下去,且反应放出大量热,因此不能使用该装置制取少量,B错误;洗气时导管应该长进短出,C错误;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D正确。4.答案:B解析:I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苯环,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A项正确;Ⅱ的分子式为或,B项错误;如图,该分子中含有两个平面结构,且两个平面通过C—N键的旋转可以重合,因此I分子中所有C、N、O原子可能共平面,C项正确;I中酚羟基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Ⅱ中不含酚羟基,可用溶液检验Ⅱ中是否含有I,D项正确。5.答案:A解析:锑为51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VA族,故基态锑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A项正确;HF为共价化合物,故HF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中F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孤电子对数为2,所以的空间结构为V形,C项错误;HCl分子中氢原子与氯原子的半径大小不同,HCl分子中σ键的电子云轮廓图为,D项错误。6.答案:C解析:铜与过氧化氢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写,故A错误;新制与乙醛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生成,且题给方程式O原子不守恒,故B错误;氧化铜与盐酸反应转化为盐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硫酸铜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属于弱碱,不能拆写,故D错误。7.答案:D解析:第一步:根据图示判断电化学装置的类型。该装置为二次电池。第二步:根据题图和题意判断阴阳极,正负极。由电池总反应得,放电时,电极为负极,NiO为正极,充电时,NiO为阳极,为阴极。第三步:确定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放电正极负极充电阳极阴极第四步:逐项分析判断。由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C正确;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结合题图知向负极移动,B正确;充电时,电极为阴极,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时,电极质量减轻16 g,D错误。8.答案:C解析:分子中磷元素呈+5价,类比可知的结构式为,A正确;与分子中P原子的VSEPR模型相同,的中心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分子中P原子上含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中C—P—Cl键角大于中的,B正确;由的结构可知,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分子具有极性,C错误:P—Br键能小于P—Cl的,更易断裂,更易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9.答案:D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信息。第二步:推断元素名称。第三步:逐项分析判断。W为B,原子最外层仅有3个电子,该化合物结构中B形成四个共价键,说明有一个为配位键,A项正确。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B项正确。同一周期元素,除第ⅡA族和第VA族外,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第一电离能Li<B<C<O<F,C项正确。O形成的单质有和为极性分子,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生产流程中NaCl可循环使用,还有部分NaOH可以循环用于沉渣,A项错误;加入NaOH和后形成的沉渣的主要成分是和,B项正确;电解槽设备使用阳离子交换膜,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产率,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氢气与氯气混合发生爆炸,C项错误;脱盐分离NaCl与NaOH的方法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D项错误。故选B。11.答案:D解析:转化过程中也发生了电子转移,A项错误;转化过程中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项错误;转化的反应为,C项错误;该转化过程应用的还原性与的氧化性传递电子,D项正确。故选D。12.答案:D解析: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含有,但固体粉末中可能也存在,A错误;硫代硫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硫、二氧化硫,故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溶液,若有沉淀生成,不能证明样品中混有,B错误;比较和水解程度大小,应分别测定相同浓度和溶液的pH,C错误;0.01 mol金属钠与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可证明乙醇分子中有1个氢原子与氧原子相连,其余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相连,D正确。13.答案:C解析:根据羧酸和醇生成酯的反应机理,反应过程需要催化剂提供质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可为质子化过程提供,A正确;脱质子化过程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三步为消去反应,B正确;该反应的催化剂是,温度升高促进水解生成浓度降低,催化效果可能降低,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脱质子化过程中,中的两个羟基化学环境相同,来源不同,则后面一步中脱去的水可能是或,D正确。14.答案:B解析:向溶液中加入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随着NaCl的加入,溶液中增大,pCl减小,减小,pAg增大,故曲线I表示pAg随着的变化,曲线Ⅱ表示pCl随着的变化。在m点溶液中加入固体,增大,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减小,pCl增大,A正确;n点溶液中,,,B错误;m点溶液中NaCl过量,,C正确;,若将NaCl换成NaBr,加入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更小,D正确。15.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溶浸率(2)S(3)(4)3.3(5)3.2(3.0~3.25之间均可);10(9~10之间均可);溶液碱性过强,生成沉淀(合理即可)(6)CuBr;解析:(1)将黄铜矿粉碎过筛,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溶浸率。(2)根据流程梳理可知,滤渣中还有S。(3)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将代入,可得,则。(5)观察图象,可知约为,pH约为10时纳米Cu的产率最大,pH过大,溶液碱性过强,可能会生成沉淀,使纳米Cu的产率下降。(6)根据均摊法可知,晶胞中白球的数目为,黑球的数目为4,故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Br。第一步:计算晶胞质量。1个晶胞含4个“CuBr”,质量为。第二步:计算晶胞棱长。设晶胞棱长为,则。第三步:计算Cu原子与B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晶胞体对角线长为,Cu原子与Br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长的,即。16.答案:(1)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2)(3)防止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解(4)不再有小液珠沉降至分水器的底部,水的量不再增加(5)中和硫酸;减少产物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6)180~190解析:(1)根据步骤四“冷凝管中有正丁醇-水的共沸物蒸出,明显看出共沸物中的小液珠沉降至分水器的底部”,又正丁醇微溶于水,比水的密度小,水在下层,可知分水器是用于分离出水的,根据平衡移动原理,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离出产物水,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2)初始阶段,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邻苯二甲酸酐的物质的量为,则三颈烧瓶内邻苯二甲酸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强酸性条件下,目标产物在温度超过180 ℃时会分解,故反应温度不宜太高。(4)根据原理分析,当不再有小液珠沉降至分水器的底部,水的量不再增加的时候,则反应停止。(5)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主要是中和硫酸,而目标产物在温度较高时用碳酸钠溶液洗涤会发生强烈的水解反应,为减少目标产物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应降低温度后再洗涤。(6),根据表格中信息,减压蒸馏时,在1.33 kPa时,收集180~190 ℃的馏分。17.答案:(1)①②BC(2)①I②主反应催化加氢制甲醇放热,竞争反应吸热,150~250 ℃时升温使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的程度大于竞争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的程度③50;(3)①>;减小②;b解析:(1)①由题图可看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值,故热化学方程式为。②吸附主要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上进行,当分压很大时,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被占据很多,的吸附率就会很低,反应速率也会降低,A项错误;甲酸盐路径的反应活化能更低,故甲酸盐路径更有利于加氢制甲醇,B项正确;结合题图可知中间体比能量更低,更稳定,C项正确;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反应焓变,D项错误。(2)①升高温度,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故曲线I代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②催化加氢制甲醇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竞争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升高,150~250 ℃时升高温度使催化加氢制甲醇平衡逆向移动的程度大于竞争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的程度,使转化率下降。③平衡转化率为20%,则转化的物质的量为0.2 mol,生成C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列出三段式: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3.8 mol,甲醇选择性。的平衡分压为的平衡分压为的平衡分压为的平衡分压为。则在题给一定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3)①升高温度,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题给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小,若保持温度不变,将m点对应起始反应物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相当于将恒压条件下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平衡时乙醇的体积分数将减小。②将坐标(7.2,56.2)和(7.5,27.4)代入,得,,解得;题图中对应的直线斜率越大,对应反应的越小,催化效率越高,故比催化剂a更高效的催化剂为b。18.答案:(1)2-甲基丙醛;(2);取代反应(3)酚羟基、醚键、酰胺基(4)12;(5)解析:(1)根据已知信息,结合B和X的结构简式、C的分子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2)由D和F的结构简式、D→E→F的反应条件、E的分子式,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E→F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3)由H的结构简式可知H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酚羟基、醚键、酰胺基。(4)苯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可以为—COOH和—Br、—OOCH和—Br、—CHO和—OBr、—OH和,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有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12种。上述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饱和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说明分子中有—COOH,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说明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5)乙醇催化氧化可制得,乙醇与HBr反应可制得,与通过Wittig反应可制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重庆专版】,共21页。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浙江专版】,共23页。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化学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