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标准解读学习要点:吏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学习提示:初步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01、明太祖 朱元璋02、明惠帝 朱允炆03、明太宗 朱棣04、明仁宗 朱高炽05、明宣宗 朱詹基06、明英宗 朱祁镇07、明代宗 朱祁钰08、明宪宗 朱见深09、明孝宗 朱佑樘10、明武宗 朱厚照11、明世宗 朱厚熜12、明穆宗 朱载垕13、明神宗 朱翊钧14、明光宗 朱常洛15、明熹宗 朱由校16、明思宗 朱由检
休养生息,洪武之治建文新政,宽刑减赋雄武弘文,远迈汉唐德化休养,开创治世仁宣之治,民不知兵北伐失利,废除殉葬力挽狂澜,选贤任能外无强敌,万民乐业宽厚仁慈,躬行节俭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法纪松弛贪赃枉法土地兼并
材料: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 ——《明清史料》甲编
政治腐败 赋税沉重 阶级矛盾尖锐 连年大旱
材料:(1628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
李自成的队伍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人物扫描: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率军攻破北京城,明王朝灭亡
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1611-1644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明熹宗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皇朝当年辉煌景象,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他执政时期所面对的主要敌人:其第一为明末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满清,其三为农民军。最终这位比前朝几代皇帝都要贤明的君主,“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自缢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
①努尔哈赤:1616年统一女真,建立后金。
②皇太极: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 次年改国号为大清。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受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作“八旗子弟”。
沈阳故宫:这是清初的皇宫,建成于1636年,有 300多间房屋。在国内现存的皇宫建筑中,它的规模仅次于北京故宫。
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击败李自成的军队。
清朝统治者以北京为都城,消灭明朝政权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兵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颁布“剃发令”, 因引起汉族的不满和反抗,以致发生了多次喋血惨案,但清统治者却始终如一地推行剃发易服制度。
1.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农民起义C.土地兼并D.皇室内乱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可知,明朝中后期,藩王和勋贵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这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C项正确;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和皇室内乱也都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但材料反映的只是藩王和勋贵进行大规模土地兼并,扩大庄田的内容,没有展现明末的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和南明皇室内乱对明朝灭亡的影响,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统一国家中最为强大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标志着明帝国灭亡的历史事件是( )A.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B.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占领北京城C.努尔哈赤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D.皇太极指挥清军入关入主中原
【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故明朝灭亡的标志是李自成率百万农民军攻陷北京城,B项正确;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此时起义军尚未占领北京城,明朝政权尚在,排除A项;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国号大金,此时明朝政权尚在,排除C项;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排除D项。故选B项。
3.“杀牛羊,备酒酿,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这是李自成挥师进攻北京城时城中流传的歌谣。与这一歌谣无关的史实是( )A.明朝末年政治腐败B.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C.明末阶级矛盾尖锐D.明代中后期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李自成挥师进攻北京城时城中流传的歌谣”并所学可知,题干歌谣与李自成起义有关,与明代中后期经济明显发展无关,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明朝未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由于该歌谣与李自成起义有关,而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明末阶级矛盾尖锐是李自成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因此与歌谣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因此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与题干歌谣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堂教学ppt课件</a>,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朝的衰亡,加派赋税民怨载道,起义的原因,起义经过,明朝的灭亡,李自成起义的失败,政治腐败,明朝灭亡的原因,清朝的建立与发展,八旗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7课明朝的灭亡,起义经过,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优质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7课明朝的灭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