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导学案1-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2914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导学案1-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2914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借助课下注释,全体学生齐读,理解诗的主题,教师点拨,全班齐诵全诗,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使至塞上》导学案 主备人:彭南炜 审核:文科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学习过程:一、简介王维,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补充。
二、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
三、全体学生齐读。(注意节奏和感情,不足则纠正之)
解释下列词语
单车, 属国,征蓬,长河, 候骑,浑, 簪,四、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五、理解诗的内容 ,说出每一句的大意。
六、理解诗的主题、
(1)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用自己的话语描绘这幅画面。 (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4)、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
七、教师点拨:体会诗歌的意境,重点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美,让二个学生进行描述)。 八、全班齐诵全诗。
小结: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总结:《使至塞上》,借景写出了自己孤寂的感情;
九、作业
①《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
②诗中的“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③体味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重在体味诗句的画面感。课后练习三的内容学生可以参看,但不必照搬,不强求惟一,鼓励发散思维。)
④试着用自己的话把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描绘出来。(开放性,不求统一)
1.《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自学展示——解一解,独学展示——读一读,对学展示——译一译,群学展示——品一品,主旨点拨,堂清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我的疑惑,检查预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字词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