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
第43讲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43讲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知识体系导学,自然土壤,农作物,水浇地,不平衡,后备资源,稳步增长,粮食增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内容要求] 1.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2.运用图表,解释中国水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核心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结合材料,掌握我国耕地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明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及产生原因,分析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掌握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1.我国耕地资源概况(1)含义①概念:耕地是由 发育而成的,一般是指能够种植_______的土地。②类型:耕地通常分为 和旱地两类,旱地又分为_________和无水浇地。(2)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①耕地资源绝对量 ,人均不足。②耕地资源整体质量 。③耕地资源空间分布 ,水土资源配置欠佳。④耕地 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特别提醒】 我国水土资源配置欠佳(1)我国耕地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的地区。(2)以昆仑山—祁连山—秦岭—淮河为界,南方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少,以水田为主;北方水资源欠缺,耕地资源较多,耕地以旱地为主,水热条件较差,大部分依赖灌溉。
2.我国粮食安全现状(1)取得的成就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 ,较好地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②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我国仍然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2)面临的问题①从短期来看: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 难度较大、粮食种植比较收益较低、粮食总体质量偏低等。②从中长期发展来看: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矛盾加剧等。
【特别提醒】 从供给和消费方面来理解粮食安全从供给方面看,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粮食供给,其中,粮食生产量超过粮食需求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核心;粮食储备(调节粮食供给的时间分配不均衡)、流通(调节粮食供需的国内空间不均衡)、进出口贸易(调节粮食供需的国际空间不均衡)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重要补充手段,尤其在粮食生产量不足的情况下至关重要。从消费方面看,人们具有获取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的能力,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的粮食。
3.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①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对农田的投入,推进 和绿色生产。②加强粮食作物丰产技术的应用,增强抗御 的能力。③推进农田综合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5)加强农业科技应用重点推广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粮食病虫害预警与监控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和监测水平,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特别提醒】 复种指数和垦殖指数不是越高越好(1)复种指数是指一定耕地上,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复种指数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水热条件匹配性较差的地区复种指数太高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中营养物质减少,耕地质量下降;采用多施化肥的办法来满足作物的肥力需求势必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已经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宜农的后备耕地资源是有限的,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林、牧业地区,过度提高垦殖指数,会破坏土地资源,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复种指数、垦殖指数不是越高越好。
二、水资源与国家安全1.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也突出。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时空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①农业是水资源浪费大户,“土渠输水”“ ”等传统灌溉方式中渗漏、蒸发损失严重。②工业用水的 低于发达国家。③城镇居民用水 现象十分严重。
【特别提醒】(1)理解水资源的含义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天然水。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即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径流,流入江河、湖泊、沼泽和水库的地表水,以及渗入地下的地下水。
(2)框图理解水体富营养化
2.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1) ,优化水资源配置①对自然界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等进行调控和整治,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水旱灾害。②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比如 、渠道、跨流域调水工程等,可以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③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资源,是水资源安全保护的重要方式,如新疆的 、黄土高原的水窖、建设“海绵城市”等。④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江河湖泊治理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建设等。
(2)节约用水,构建 社会①结合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调整,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进而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②改进陈旧的灌溉系统,将大水漫灌改为更加节约的喷灌或_______等,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减少浪费。(3)水污染防治①排放污染物时,必须充分考虑水体的 ,把环境污染控制在特定限度之内。②通过法治、管理、科技等手段,预防和治理水污染。③建立 体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监督管理。④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跨境水资源与国家安全(1)跨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牵涉到所在国家的发展和 。(2)对国际性河流的开发利用,各国需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协调一致,统一制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案,促进沿河国家的 。
关键能力一 耕地资源保护与我国粮食安全【典题精研】[典例1] [2019·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1)~(3)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考点精析】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2.我国耕地短缺的原因及表现
3.我国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
【题组精练】[2021·浙江6月卷,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2分)(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4分)(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答案:(1)人均耕地少;高寒区域,耕地生产力低。(2)荒漠化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在风力、流水的侵蚀下沙化。(3)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优化配置。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局部地区略图,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为材料,涉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读图可知,青海省耕地面积仅为590.1千公顷,远小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总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致相等,说明人均耕地资源少;青海省位于地势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受到地形影响,气候以高寒为特征,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较为贫瘠,生产力低。第(2)题,图示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当地居民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破坏地表植被,防风固沙功能不断削弱,使地表岩石裸露,气候干燥条件下,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同时流水侵蚀作用也进一步加剧荒漠化现象。第(3)题,图示地区深居内陆,大气降水较少,水资源紧缺,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在不同农业类型之间合理分配水资源。
关键能力二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典题精研】[典例2]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考点精析】1.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2.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题组精练】水资源是重要战略性资源,水资源安全关系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下表为某年我国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生态用水比重统计表。读表,完成1~2题。
1.表中A是( )A.农业用水 B.工业用水C.生活用水 D.生态用水
解析:第1题,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但人口众多,农产品需求大,农业耗水量多且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用水类型A所占比重最大,高达62.41%,最有可能是农业用水,A正确。
2.优化用水结构,缓解B类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 ②灌溉渠道硬化,防止水浪费 ③建污水处理厂,防治水污染,使废水资源化 ④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应该是我国的农业用水,B是工业用水,C是生活用水,D是生态用水。①②是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问题的措施,排除。③④才是缓解我国工业用水短缺的有效措施,B选项正确。
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农产品是虚拟水的主要研究对象。读我国农产品区域间虚拟水流向关系图,完成3~4题。
3.读图可知,虚拟水( )A.调出量最多的是东北B.调入量最多的是西北C.国际调入量小于调出量D.全国范围内西水东调
解析:第3题,比较调入与调出的水资源数量即可得出答案,A对。
4.从全国水资源管理角度分析( )A.减少华北地区虚拟水调出,会加大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B.华南地区大量调入虚拟水,是因为经济发达,水资源不足C.西北地区可以通过加大虚拟水的调入,改善生态环境D.当前我国的虚拟水跨区域调配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解析:第4题,减少华北地区虚拟水调出,会降低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故A错;华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故B错;西北地区可以通过加大虚拟水的调入,改善生态环境,故C正确;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当前我国的虚拟水跨区域调配状况会加剧北方水资源的短缺,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故D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第2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空间分布,北粮南运,黑龙江,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确保产能,科技支撑,占补平衡,海水的运动,海洋工程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7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精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民以食为天,我国耕地资源概况,端好中国碗,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