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母鸡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母鸡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母鸡》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7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0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梳理出文章脉络。3.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语段感受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梳理出文章脉络。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语段感受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语段感受老舍讨厌母鸡的原因。【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回忆旧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作家老舍先生家里养了很多的小动物,有猫,有狗,还有鸡,你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吗?预设:大猫性格古怪,小猫淘气可爱。2.出示母鸡图片,播放母鸡的叫声,引导:母鸡是什么样的小动物?说说你印象中的母鸡。(学生畅谈)3.导入:那么老舍先生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齐读课题。(板书:母鸡 老舍)设计意图:从前一课的学习导入到本课的学习,关注前后课文之间的联系。利用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母鸡的看法,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图片的呈现,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2.集中识字同学们,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生字吧!(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① gē da lóng疙 瘩 聋人 ② wù hēng qī可恶 一声不哼 凄惨 ③ wǔ zhuó fú tí欺侮 啄食 伏 啼叫(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预设:加一加、部首识字、基本字识字、看图识字、相近字比较(比一比)……点拨:①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聋、哼、凄”。聋:“龙+耳”,“龙”音节为“long”,“耳”表示与耳朵有关,所以“聋”读“lóng”。组词:聋人、震耳欲聋。出示课文句子: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凄:“冫+妻”,“妻”音节为“qi”,“冫”表示与冰、寒冷有关,所以“凄”读“qī”。组词:凄凉、凄惨。出示课文句子:在夜间若有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哼:“口+亨”,“亨”音节为“heng”,“口”表示用嘴发出声音,所以读作“hēng”。组词:哼哧、哼哼。出示课文句子: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②看图识字。疙(gē)瘩(da),出示疙瘩的图片和生字,让学生明白“疙瘩”一方面指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另一方面也指人思想上的矛盾、疑虑、问题等。出示课文句子:……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欺侮(wǔ),出示小男孩欺侮他人的图片,提问可以用那个词来形容。帮助学生记住欺侮的意思。出示课文句子: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啄(zhuó)食,出示小鸡啄食谷粒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啄食的意思。出示课文句子: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伏(fú),出示小狗伏在人身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伏就是趴着的意思。出示课文句子: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啼(tí)叫,出示鸟儿啼叫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啼叫就是鸟兽叫的意思。出示课文句子:在夜间若有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③多音字辨析。可恶(wù),“恶”是多音字,读音与态度有关时读作“wù”,组词:可恶、厌恶;读音与品性有关时,读作“è”,组词:恶人、凶恶。 设计意图:通过集中识字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为之后的问题探究作铺垫。三、问题探究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1)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梳理文章脉络。(2)思考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圈画感受深刻的词句,做做批注,并说说感受。2.探究活动(1)同学们,学完了生字,我们读课文一定更通顺了。现在,我们就请一组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预设:作者先前对母鸡的态度是讨厌,后来对母鸡的态度是不敢再讨厌。相机出示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小结:从开头的讨厌到结尾的不敢再讨厌,作者态度鲜明。(板书: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2)过渡: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哪些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预设:第1—3自然段写的是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的是不敢再讨厌母鸡。追问: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转折点在哪? 预设:从课文第4自然段“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看出,这之前作者讨厌母鸡,这之后就发生了转变。教师小结:这个句子找得非常准确,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同学们,在分析文章时,我们要善于找到这样的关键句。(3)出示学习要求: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讨厌母鸡?圈画感受深刻的词句,做做批注并说说感受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预设1:因为母鸡嘎嘎乱叫且没完没了,而且没什么理由,所以“我”讨厌母鸡。预设2:因为母鸡的声音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会使人心中结起小疙瘩来,所以“我”讨厌母鸡。教师指名读句子,重点引导:你想到了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预设:无病呻吟。(板书:无病呻吟)指导朗读:是呀,这叫声多惹人烦呀!带着对母鸡的讨厌的情绪表演朗读。过渡: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别的原因吗?学生继续交流。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预设1:因为母鸡会对其它的母鸡趁其不备时下毒手,阴险狡诈,所以“我”讨厌母鸡。预设2:因为母鸡欺负弱小,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欺负别的母鸡,所以“我”讨厌母鸡。教师: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会欺负其它母鸡。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预设:母鸡欺软怕硬。(板书:欺软怕硬)朗读指导:这只母鸡,不但叫声烦人,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人讨厌。让我们把对母鸡的讨厌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预设1:因为母鸡拼命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预设2:母鸡的叫声吵闹,就是聋人也被它吵得受不了,特别夸张,所以“我”讨厌母鸡。朗读指导:母鸡的叫声就是聋人也被它吵得受不了,的确是太夸张了!我们一起用炫耀的语气读一读。点拨:这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它的讨厌。(板书:拼命炫耀)教师小结:先写讨厌母鸡,再具体写讨厌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三个特点。这一部分的描写是总分结构。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理清文章思路,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四、书写指导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写字也可以写得棒棒的。现在我们来学写七个生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讨、厌、坝、忠、毒、绩、孵 点拨:(1)“讨、坝、绩、孵”是左右结构。“讨”的第五笔点写在竖中线。“坝”的第三笔要注意往上提,第四笔写在竖中线上。“绩”的右边要写得瘦长些,第八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孵”字笔画较多,左侧共有两点,笔画间的空间要匀称。(2)“厌”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六笔点不要忘记写。(3)“忠、毒”是上下结构。“忠”的第三笔竖要写得短一些。“毒”的第八笔横要写得长一点。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明确书写笔顺,做到规范书写。五、课堂小结小结:读到这儿,我们很认同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那为什么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六、布置作业课后作业:思考《猫》和《母鸡》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板书设计】 无病呻吟一向讨厌 欺软怕硬 拼命炫耀不敢再讨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绿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母鸡第2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