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2809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2809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2809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2.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赏花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第二题:学习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事物。
1.过渡: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少平时比较陌生的事物,有恐龙、纳米技术等。现在把这些介绍它们的句子请回到课堂,让我们走进词语段运用的第二版块。(板书:语文园地二 词句段运用)
2.出示教材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三句例句。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3.请你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想想这些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
预设1:第一句话将恐龙和狗作比较,让我们了解了第一种恐龙的大小。
预设2:第二句话将纳米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和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作比较,说明纳米的小。
预设3:第三句话将碳纳米管和钢铁作比较,突出碳纳米管的结实。
点拨:这些句子都是用我们熟悉的事物和所要介绍的事物进行比较,进而说明所要介绍事物的特点。
4.追问:为什么要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板书:作比较 熟悉的事物)
预设:将所介绍事物与生活中常见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能够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所介绍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结:是啊,这些例子通过将所介绍事物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较,更能说明事物的特点。(板书:说明特点)
5.写法迁移。
(1)拓展句子,进一步巩固选择熟悉的事物说明某一种事物特点的方式。
①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多层高的摩天大楼。
②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③狗的嗅觉十分灵敏。有研究表明,普通犬类的嗅觉大约是人类的40倍以上。
(2)读句子,说说作者如何用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事物特点的?
预设1:第①句话用了很多人都看到过的摩天大厦与胡夫金字塔进行比较,让我们感受到胡夫金字塔高的特点。
预设2:因为我们并不了解鲸鱼到底有多大,所以第②句在介绍鲸时,就用我们熟悉的大肥猪和它的舌头进行比较,让我们感受到鲸体型庞大的特点。
预设3:我们都知道狗的嗅觉很灵敏,但是到底灵敏到什么程度,我们不是很清楚。第③句话把狗的嗅觉与人类的嗅觉进行比较,让我们感受到狗嗅觉灵敏的特点。
6.过渡:掌握方法后,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小组交流讨论,可以用哪些熟悉的事物来作比较,突出所要描写的事物的特点。
事物的特点 | 可以用哪些事物来作比较 |
太阳热辣辣 |
|
健体馆面积很大 |
|
交流:
事物的特点 | 可以用哪些事物来作比较 |
太阳热辣辣 | 浴霸、火焰…… |
健体馆面积很大 | 篮球场、教室…… |
7.拓展练习:请你用作比较的写法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
预设1: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的很,一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预设2:对于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于茫茫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预设3:这种新型战斗机速度非常快,如果让20年前最先进的同类型飞机先飞半个小时,这种新型战斗机在10分钟内就可以超过它。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熟悉了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更能让读者了解到这样事物的特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尝试运用。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后的运用。从发现例句特点,再迁移练习,最后让学生实践运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说明能力。
二、日积月累
1.导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喜爱用优美的诗句记录自己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杜甫的诗——《江畔独步寻花》。他一共写了七首《江畔独步寻花》,本文是第五首。(板书:日积月累 《江畔独步寻花》)
2.解题:请同学们说一说诗题《江畔独步寻花》是什么意思?
预设:独自在江边赏花。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点拨: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被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诗人大半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唐肃宗乾元二年底,携家到成都,在别人的帮助下定居于成都西郊万里桥边,开始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使诗人感到欣慰,于是在踏青寻花时写下此诗。
4.自主探究,分步学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点拨:倚(yǐ),读第三声;簇(cù),平舌音。
(2)同桌互读,读好停顿。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全班齐读,读出韵味。
5.提问:诗中写了春天里的哪些景物?
预设:江水、春光、微风、桃花。
6.自主理解诗意。
引导: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插图自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①前江水东②,春光懒困③倚④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⑤,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
①塔:墓地。②东:向东流去。③困:困倦。④倚:靠着。⑤无主:没有主人。
(1)黄师塔前江水东。
点拨:“黄师塔前”点明了地点。
预设:“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出了江水滔滔、向东流去的壮美。
(2)春光懒困倚微风。
预设: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杜甫被这美景陶醉了,有些困倦,于是想靠着春风小憩。
(3)桃花一簇开无主。
预设:在明媚的春光下,一簇簇桃花不受任何约束,在竞相开放。
(4)可爱深红爱浅红?
预设:究竟是喜欢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的桃花呢?
7.小结:这首词写出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春光和平静生活的热爱之情。(板书:轻松愉悦 热爱平静生活)
8.再读诗词,诵出情感。
(1)理解了诗的大意,播放情境课文《江畔独步寻花》(诵读版),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诗歌。
(2)结合填空,积累背诵。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前 ,春光懒困 。
开无主, 爱浅红?
预设:江水东;倚微风;桃花一簇;可爱深红
9.拓展阅读。
(1)过渡:杜甫一共写了七首《江畔独步寻花》,本文是第五首。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首《江畔独步寻花》,去感受更多的魅力吧。
(2)出示古诗,自由朗读。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 杜甫
黄四娘①家花满蹊②,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④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②蹊(xī):小路。③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④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3)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请你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的意思。
预设: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在花间
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4)小结:作者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依然对平静而美好的生活满怀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读诗、赏诗,进而品悟诗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由浅入深,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积累语言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体悟古诗的魅力。
三、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事物,还积累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中的两首古诗,收获可真不小!
四、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中的其他几首,诵读积累。
【板书设计】
词句段运用 作比较 熟悉的事物 说明特点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 《江畔独步寻花》 轻松愉悦
热爱平静生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白鹅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白鹅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